平常道

第16章


(波啦) 
  覃贤茂点评: 
  坐而思,不如起而行,不是动辄得咎,而是动而有喜。 
  生活在别处,梦想在远方,我总是羡慕那些能够率性而为,不受生活拘束,飘泊四方,周游世界的人。   
  说去布拉格就去布拉格(2)   
  这里面,有另一种智慧,另一种豁达,另一种通悟,另一种安定。 
  用不着限制内心的狂野,在率性而行的迷茫中,自然会有一种心平气和的踏实。 
  越是听从命运的指派,让长发在风中飘舞,生命本质中永恒的星辰,越是将灿烂地在他们的头顶照耀,散射出希望和欢乐的光明。   
  书到此生读已迟(1)   
  从现世看,成功人士大凡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人。反之,则难免一事无成。并非你禀赋不够,而是你没有找到自己前生的“积蓄”,白手起家而已。(提要) 
  我的一位朋友钢琴弹得相当了得。学美术出身的他,靠钢琴吃了十几年饭,混迹于音乐界多年,没有人知道他并非科班。 
  所有人都认为他是打小练就的手艺,可事实上,他是22岁大学毕业才开始弹钢琴,没用一年时间就登台演出了。 
  他告诉我们,第一次上台演奏前,那个曲子怎么也练不好,急的满头大汗。可一上台,原本弹不流畅的旋律,一下子如流水般涌出来,首次登台就获得成功。 
  一般人认为他有音乐天赋,要不别人需十几年的功夫他怎么一年就能上台?这话没错,不仅音乐、美术、体育这些东西需要天赋,其实读书、写字等同样也需要天赋,如果想成为大家的话。 
  问题是天赋从何而来?一般人认为是遗传作用。但是,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结论似是而非。 
  不错,不少人是子承父业,特别是演艺界尤为普遍。但是这样的传承我认为,与其说是天赋的遗传,不如说是后天耳濡目染之结果,大多与天赋遗传无关。比如演艺界,真正超过父辈的只有葛优等少数人。而更多的是“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 
  相反,天赋并非来自父母遗传的例子却比比皆是。我上面讲的这位同事,父母包括家族中,无一人从事音乐,哪怕是和音乐沾边的都没有。历史上还有不少大家,父母甚至几乎是文盲。 
  那么天赋从何而来?苏东坡的一句话让我们解开了“扣子”:“书到此生读已迟”,也就是说,人此生的所谓天赋,很可能是前几生几世的积累所得。 
  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你会发现,有的人在某一领域特别容易开窍,而有的人在一些领域又怎么用功也不行。 
  以我自己为例,自认为属于高智商者,对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历史,甚至数学、物理、天文等众多领域,都有轻车熟路的感觉。但是偏偏对外语,从上中学开始就用了比其他课程多几倍的力气,可十几年下来,还是弄不通。什么原因?恐怕只能从“前生积累”不够找原因。 
  每每看到一些学贯中西的大师传记,总觉得不可思议。比如钱钟书,据黄永玉讲,随便问他一个问题,人家居然能告诉你在《大英百科全书》的哪一卷、哪一章。还有些人,动辄会几国语言,他们的语言天赋简直让我这样的语言矮子瞠目结舌。现在想来,人家这成就,绝非此生这几十年的功夫所能及。 
  当然,除了苏东坡老实,愿意告诉我们真相。包括鲁讯先生这样的好人都不愿意为我们捅破窗户纸。却告诉我们,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去读书了”,才有此成就。这话当然也不全假,但也绝非问题本质。换一个人,就是把吃饭、拉屎、睡觉的时间全部用去读书,也未必能达到他的学问境界。 
  大师们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为了给我们一点希望,别让我们太悲观而放弃努力。否则都听了苏东坡的,反正此生读书已经迟,干脆不读岂不是更误人子弟? 
  其实大师们的好心有些多余。 
  书到此生读已迟,是对此生而言。如果此生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而放弃努力,来生就又是一个迟字。故破罐子破摔是愚蠢的。此其一也。 
  其二,读书可能此生迟了,但其他事情未必。告诉大家真相,别让大家憋死在本来注定走不通的死胡同里,而去寻找前生前世有积累的那个领域,不也有利于大家在现世的发展吗? 
  从现世看,成功人士大凡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人。反之,则难免一事无成。并非你禀赋不够,而是你没有找到自己前生的“积蓄”,白手起家而已。2007-04-18 
  评论: 
  先天先天,什么是先天,这个词就有文章(不垢不净) 
  接一句:   
  书到此生读已迟(2)   
  书到此生读已迟, 
  长恨尘缘误此身!(覃贤茂) 
  覃贤茂点评: 
  接一句: 
  书到此生读已迟, 
  长恨尘缘误此身!   
  许多事情我们都是一知半解(1)   
  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东西未必正确,我们自以为弄懂了的东西也可能多是一知半解,经不起三问。任何固执己见都有可能成为一种“障”。莫说本来就认识不全面或者错误,就是确切的东西,过于钻牛角尖而排斥异端,也可能会让我们重新陷入认知误区。(提要) 
  今天看到台湾一位教授的文章,谈正义的成本。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了追回被偷的1块钱而花10块钱,为了拯救1个士兵而牺牲8个士兵,值不值得? 
  看到这个问题,我当时的感受是,这是道德和道义层面的问题,怎么能用经济的逻辑套用呢? 
  为了追回1块钱多付出的成本是不能用经济眼光考量的。换句话说,追回的1块钱的价值其实不是1块钱本身,而是一种社会道义和正义。同样,为了拯救一个大兵而付出更多的生命就更不能简单地用得失去衡量,它体现的恰恰是人类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相反,见死不救才是应该遭到谴责的。 
  故,在正义和道德层面,不能用商人的眼光去斤斤两两地计较。想到这里,先对文章有了偏见,于是放下。 
  刚好手头没有太多事,别的文章又不疼不痒,于是再次拿起这篇文章看下去。读完才发现,自己刚才的结论太草率。 
  文章的问题其实是作者在给学生讲课时的设问。多数学生也是持我上述的观点。但是,接下来,作者的追问让他的学生包括我哑口无言。 
  如果正义可以不计算成本,我们还举上述的例子,但把它放大,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为了追回1块钱,我们付出的不是10块,而是10000块,为了救一个大兵,牺牲掉的也不是8人而是1000人,你又会怎么想? 
  天呢,看起来只是数量的变化,但问题的本质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因为这个成本我们已经无法承受。 
  到这里我们才明白,正义的成本是有底线的。10块的成本我们可以承受,为一个士兵付出8条生命,虽然惨烈,我们也可以承受。但是,成本继续上升,虽然正义还是那个正义,但是我们已经难以接受。 
  从这里可以看到好莱坞的高明之处。《拯救大兵瑞恩》假设的8人这个数字,刚好契合了我们的承受能力,为正义付出这样的成本,既让我们心疼,又让我们对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感动。其实,莫说现实战争中不会出现为了救一个士兵而损失一个团的情况,就是真有,也没有哪个傻瓜会把它搬上银幕,因为没有人能承受这样的正义代价。 
  看完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倒并不在于文章让我搞清楚了正义的成本是有限度的,更在于这件事让我发现我们思维的误区。 
  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东西未必正确,我们自以为弄懂了的东西也可能多是一知半解,经不起三问。任何固执己见都有可能成为一种“障”。莫说本来就认识不全面或者错误,就是确切的东西,过于钻牛角尖而排斥异端,也可能会让我们重新陷入认知误区。 
  艾丰先生前一段对我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只是一个真理,而相反,真理都是两个,而且都说的通。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比如资本,你说它丑恶,有无数实例可以证明;你说它美好,同样有充分的证据。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唯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千万别陷入自己习惯的逻辑而不能自拔,自以为是搞不好会害死人的。2007-06-15 
  评论: 
  非常赞同这一点。特别是一些历史和文化,褒贬不一太多了。大家都不了解实际,经常没有明确证据就泼墨涂鸦。 
  从学术的角度讲,很多研究,在命题和结论之前都有条件和相关定义。这样是为了避免误解。而人际沟通、企业决策为什么有很多困难甚至矛盾和错误,也在于很多前提不知。 
  经济学有所谓“信息不对称”,所以我们才会这么花力气去建设信息化社会,避免这种“不对称”的扩大。(时岩)   
  许多事情我们都是一知半解(2)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辩证的看问题才是真理。(过客) 
  覃贤茂点评: 
  艾丰先生说,真理不止一个,而相反,真理都是两个,此见解有极高的智慧和人世的洞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