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大记录 玮娓道来

第60章


这样的千古酸句;来自北方的蒙古大汉阿辉,我们怎么也弄不明白外形粗犷的他竟然好猎奇,对《XX秘闻》、《XX野史》之类的小册子爱不释手。原来,真的猛男,敢于直面隐秘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八卦;还有从山东保送过来的强哥,眉清目秀,有绅士气质,他喜欢背着书包在寒风中边走路边阅读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他究竟在守望着谁呢?有一天,他把一张照片给我看,上面是一个很干净的女孩——他喜欢的高中同学。强哥跟我们相处不到三个月就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据说那个女孩也去了,他们从此可以“两两相望”了。 
  我们还喜欢集体听歌,全靠那两个从音像超市买来的小音箱。刚开始一直听水木年华,大家睁着眼躺在床上,彼此默默不语,外面有点风也有点阳光,与此时此刻的心情极为贴切,当《一生有你》的钢琴前奏音符玲珑而温情地逐个碰出来之时,那段时间以来一直积累并蛰伏着的种种感触,也悄悄被这富有弹性的音乐激活,等真正进入到和煦的唱词阶段,自己的心声也如同歌曲一样变得娓娓动听、静静流淌。接着,“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这样亢奋的听觉转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闯入耳朵,击碎温情的玻璃,改变默默沉湎的情感秩序,让人在渐渐适应未来的时候又突然掉转头追逐过去的脚印,但以往的“温柔善良”似乎再也不能“抚慰我的心伤”了,我不禁又失落起来。然后听周杰伦,一直不怎么喜欢他,可自从“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像絮语一样在空中盘旋,缓而不慢,哀而不伤,制造出一种隔离般的安全感后,我竟对周杰伦有了感觉。于是,《东风破》一直听到冬天,从绿叶到枯枝,从白天到天黑,从窗外的阳光到房顶的月光。 
  除了听音乐,我们还会隔三差五地去大学城影剧院看电影,置身真正的影院环境内,一晚三场诸如《珍珠港》、《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等大片的视听盛宴,是其它大学无法比拟的,要不就关着灯自己拿小VCD机在寝室放贺岁片《手机》、《无间道》,或者电视机前准时守候很早以前的怀旧老电视剧《康熙王朝》、《新白娘子传奇》,如果偶尔停电,大家就倾巢出动,踏着星辉,徒步到很远的商业街网吧大玩CS不回家。   
  快乐的大一(3)   
  通过很长一阵子的集体生活,发现自己对大学不再有那么强烈的抵触情绪了。我一个人也能很规律地到食堂点喜欢吃的饭菜,一食堂的卷饼和烤鱿鱼,二食堂的盖饭和小炒,三食堂的灌饼和牛肉石锅,还有四食堂的菠萝炒饭和泡菜炒饭,五食堂的粉丝饺子和韩国拌饭,每顿变换口味挨着吃,然后买一罐雪碧或苹果汁,准时去教室上晚自习,整个人因为生活充实而精神状态良好,即使当时仍然断断续续地很想回到家里、回到从前。直到有一天晚上,我照旧坐在大学城图书馆上网,强哥传给我一个Flash叫《大学自习歌》,听后情绪大振,感觉非常有意思,说唱得顺溜搞笑又符合自己的亲身生活场景。上完网后走出图书馆,混在人流里,看着光线阑珊的一排路灯,被北方特有的凉风吹拂着,我不再不知所措了,而是脑子里反复回荡着一个特有意思的声音:“今天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我们下午没有课,这的确挺爽的,我一大中午早早地跑去上自习,心里琢磨这大学生活,是多么美好呀……” 
  是啊,这样大学生活,确实是挺美好的呀! 
  等大家都熟悉了身边环境和大学生活的节奏,就变成各自出入,分头行动了,我也开始为自己创造着独来独往独处的机会。 
  最喜欢一个人逛大学城,花一元钱坐电瓶小车,速度不快,平稳轻缓,直奔商业街而去。商业街是城内繁华之地,有宾馆、银行、邮局、网吧、酒吧、迪吧、水果摊、西饼屋、小饭馆、咖啡厅、音像店、大型超市、服装专卖店、运动健身房等一系列城市化元素,晚上来商业街散步更能体会到那股浓郁的现代化色彩。音像店蹦着动感的节奏,咖啡厅漏着暖和的灯光,西饼屋流出奶油的芳香,小饭馆支起浮动的霓虹,专卖店门口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白色激光,超市全视角的大落地玻璃墙饱含了优质生活的全部迅息,到处流光溢彩,一片灯火通明,来自各所大学的俊男靓女穿梭其内,外围再加上几幅SHE或TWINS巨副海报的映衬,整条商业街就时尚得一塌糊涂了。说实话,这种热闹确实对我构成强烈的吸引力,但它一点都不浮躁,也不喧嚣,更没有任何胁迫性,仅仅提供一种温暖人心的景象而已,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为享受宁静,我有时也会租一辆单车,大白天绕大学城骑一圈,从一期到二期再到三期,一路畅通,无拘无束。大学城拥有迷人的环境和各式各样的建筑,格局却不拥挤,随便选择一处,周围的视野都挺开阔。马路宽敞而干净,路两旁矗立着数十所大学,大学周边绿化得很好,鲜花、绿树、草坪大面积覆盖着目力所及范围,且植被的造型都很规整,周围常常附带一些唯美的雕塑作点缀。城里还分布着众多景点,一路欣赏过去,精巧的石桥、碧绿的人工湖、高昂的凯旋门、气派的罗马广场、个性的欧式别墅群、无垠的高尔夫球场尽收眼底,大开我眼界。这里汽车特别少,路人也熙熙攘攘,一个个都神色安然,步伐淡定,状态安静。我握住脚踏车的扶手,看蓝蓝的天,听车轮子转动的声音,呼吸无污染的新鲜空气,没有什么比这更舒服的啦。 
  讲两个我在大学城亲身体验的小故事。 
  大一那年的端午节,我突然非常想吃粽子,但食堂已经售光了,于是邀好友猴哥陪我一起上商业街去买。可结果依然不令人兴奋,大大小小的饭馆都缺货,我们还不死心,继续挨家挨户搜。当进入最后一家寻找希望时,屋外突然下起瓢泼大雨,而且愈演愈烈,雷电交加,根本没有雨下留情的迹象,我们被困在里面,内心却不焦躁,竟然都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大约一个小时后,老天估计耗尽了最后一丝储备,就此罢休了。但这突如其来的北方罕见大雨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形下把大学城的排水系统彻底考验住了,商业街魔术般一下变成了商业湖,一切交通即刻中断。然后,只见人们纷纷卷起裤腿在“湖”里行走,场面蔚为壮观。我和猴哥也决定下水体验一把,没想到刚一伸脚,水就已经没到大腿了,两人起初还兴致勃勃地“小河淌水”,可不到两步路腿就软了。当时的我们正处于饥寒交迫状态,就赶紧到路边扶着墙壁拖泥带水踽踽而行,行至最近的一家餐馆门口便忙把自己从水中挣脱出来,猛冲进去——点菜,吃饭。面对服务员竟然还念念不忘:请问有粽子吗?依旧被小姐同情而温柔地否定了。最后,我们生怕感冒,给自己猛灌下几碗热气腾腾的白菜豆腐汤,再点了个红烧兔肉就着米饭享受,那叫一个香啊!这永生难忘的端午节,有点意思!   
  快乐的大一(4)   
  还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决定走出城门到城外去看看。没料到城内城外竟是两个世界,里面繁华、兴隆、热闹,外头却荒芜、颓唐、冷清。正当我思考这反差的原因时,突然看见路边的铁栅栏旁坐着一个朴素的中年人,身下放着一块画板,上面夹着一些人的素描肖像,很明显他以给路人画像为生。这项职业虽然清贫却很艺术化,从中年人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厌倦和被迫。后来,我画了一幅,15元,挺实惠,因为确实很像,跟我本人一样帅。后来,我把它送到商业街的“酷印象”数码城,委托好朋友梁涛大哥扫到电脑,设计并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卡片,寄给我的朋友和同学。而原画至今还挂在我的书房内,具有非凡的纪念价值。 
  在东方大学城度过了整整一年的幸福时光。大一学业不怎么繁重,因此除上课外,我最多时间还是在城内四处转悠,经常没有任何目的,绝大多数时间是自己一个人。已然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明晰了,所以很有亲切感。大学城让我彻底摆脱了对大学生活的恐惧与不适应,或者说它接纳并承载了我最开始的负面情绪,让我在对它一点一滴熟悉和亲近的过程中平定下来,再被它的动静交替所感染,然后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以至于当大一结束,要离开大学城而搬回北京本部时,我心里又产生刚入校时那种不知所措的惶恐。 
  直至今日,身边还有同学抱怨那一年的“流放”日子使他们失去了原本在北京可以拥有的“首都般”的各种机会,但我决不与之苟同。现在回忆回忆,整个大学阶段我最快乐的时光还是大一,因为大学城是我曾经的世外桃源。回北京后课业重了,机会足了,事情多了,林子大了,烦恼有了,眼光远了,野心生了,整个人就在很多欲望、诱惑与任务的驱使下变得劳碌、奔忙、疲惫、思想复杂、心绪起伏,再没有了刚开始单纯和好奇的颇具新鲜感的心境了。 
  再见,快乐的大一。   
  朋友、经典老歌、演唱会(1)   
  即将毕业离校,大学四年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了,我越来越感觉到友情的可贵。 
  最近这阵子一直泛起的这种感觉跟我高三毕业时竟如此相似,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