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师之芙蕖香

5 寂寞空庭


看来拥有一个美好的相遇,真的不如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纵然初见的一刹再难忘,也敌不过命运无情的消蚀。
    我这么评价董宋二人有些片面,特别是在董谚亲口告诉我:他并不是第一眼爱上的她,那时的一切不过是个计划。
    我也觉得,他实在不像是一个轻易会动心的人。
    为她赎身后,他为她换了新的名字,将她安置在一处风雅的居所,名为荷风别院。当然,他也十分的信守承诺,除了出远门,未对她有任何限制。董谚那年并未在朝为官,平日里除了忙于自家生意,便是扎身这里,他为她请了师傅,习文弄武,飞针走线,荷如虽然一切照单全收,但我看得出她是不情愿的。大约是因为她以为他待她很好,所以也就甘心忍耐着。
    闲暇时她会抚琴,他便为她作画,石室里那副肖像,我想就是那时画的。两人的相处简单平静,外面却已经风雨满城。
    原因:出身名门望族的董谚掷金百万为荷如赎身是其一,其二则是为了荷如拒绝了与当朝丞相之女的婚事,其三么,传言说曾有一位王室公子也倾心爱慕荷如,但被董谚很不留情的抢走。大意就是,董谚在城中名声大噪,荷如也奠定了她第一红颜祸水的位置。
    此刻方知,他不过是为了出名利用她,而这个人选我猜想是谁都不要紧,只不过是命运跟荷如开了个大玩笑,让她赶上了而已。
    后来董谚否定了我的想法,他说:“选择荷如并不是巧合,想成事,需做尽成事之辅。”言外之意是,宋荷如是最适合的人选。因为初去景月楼时,他的众幕僚中的一位相师便在众女之中为他相中了她,她的相,宜辅。更要紧的是,荷如很静,像朵水芙蓉般默然伫立水上,从不发出一丝扰人清静的声响,也从不给他提任何要求,他觉得因为她,很心安。
    果然,未用多久,董谚便被请进王宫。是谁,正是最后那夜欲争荷如的男子,韩诚公的四公子,金麟。
    金麟此人心胸狭窄,极好的承继了他父亲的基因。董谚入宫时便是一通暗算,但也因为他是董谚,那些门庭暗箭,水中飞针等一切暗箭都被他当成小把戏,随意化解掉。金麟不忿,加害之心更甚,但董谚淡泊无痕,宠辱不惊的样子让偶然前来的韩诚公侧目,一出慧眼识珠的戏码悄然上演,就这样,金麟小王子的局被他老子横刀阻断,而他的情敌,也在当天成功上位,被诚公收入韩廷为臣,官居三品,本来名声大噪的董谚,此后更加大噪。
    同时,也更加忙碌,原本一月之中会有半月的时光停在荷风别院,在入朝后,也减剩的不过三五日,荷如照旧习文弄文,但更多时只能发呆望着那一池的芙蕖花,是夜,幽香难抑,陪伴着她无可倾诉的孤独和想念。
    这种日子不长不短的过了一年,彼时董谚加官进爵,立功不断,风头一时两无,一两月之内,荷如几乎已经见不过他人。她曾去他的官邸前探视,可因怕带给他影响,便只是躲在远处看着,并不敢有所越矩。终于有一日,她病了,病势来的严重又突然。董谚终于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来探病。
    “怎的不好好照顾自己?”
    “一切如旧,可不知怎么,突然就病了。”
    她平静的解说着,而眼中,分明是因他的出现而产生的流光溢彩。他起身要为她关上榻前的窗,却被她阻止。“莫关,芙蕖的花期快要结束了,眼下香气正浓,我想多闻一些。”
    “所以,你才日日睡在这窗前?”他凝眉,面上微微不悦,夹杂着责怪:“可知你这病就是这么来的。”
    她咳了两声:“也开不了几日了,就当是我学有所成的奖赏,可好?”
    哀怜的眼神看得他很不自在,在他眼中,她从来不是一个会流露出软弱的姑娘,他从来记得,在她害怕的时候,她都不曾遗弃过的倔强眼光。他疑惑,直到医者说她,寒气入体深重,恐不久不于世时,那份恍惑才被惊醒,连相师也说:物尽其用,足矣。
    他看着榻上疲态的她,心中酸涩心疼。却矢口否定他们的话:“我要她活着,好好活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