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公主

第113章


  大帐中安静极了,连一声咳嗽也听不到。
  支谦忽然开了口道:“将军不必用刑,我愿意招认。”
  话匣子一旦打开,刻意封闭多年的往事便如青烟般冒了出来。原来她是大月氏人,母亲支清是现任大月氏国王支秉的妹妹,与乌孙和匈奴两国有不共戴天的世仇。昔日月氏与乌孙共同居住在河西走廊,为争夺地盘,月氏发兵攻灭了乌孙,杀死昆莫难兜靡。乌孙遗臣抱着难兜靡之子猎骄靡投奔匈奴,猎骄靡长大成人后,欲借助匈奴的力量复国,与匈奴联军攻打月氏。月氏为保卫家国,进行了激烈的抵抗。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有月氏民歌唱道:
  孩子,你要是渴了,莫饮河水。
  河水里,敌人下了毒。
  你就喝敌人的血吧!
  孩子,宁死,也莫屈服。
  死了,不要让我看到你睡在棺材里,
  你的尸首一定要躺在盾牌上被抬回来。
  大战之后,月氏终于还是失败了。匈奴老上单于砍下月氏国王支卢的头颅,装饰上珠玉,制作成饮酒器具。残余的月氏人逃到西域,不久又被乌孙人一路追杀,不得不逃到更西的地方,从此远离故土,关山万里。大汉皇帝刘彻即位之初,正是因为听到这个故事后,才起了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的念头,所以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途中被匈奴人俘虏,被关押十年后设法逃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辗转来到了大月氏。大月氏国王支秉是被匈奴、乌孙联军杀死的支卢国王的孙子,听了张骞的提议后,兴趣不大,原因有三:一是他当时新即王位,不愿意多兴事端;二来大月氏土地肥沃,百姓安居乐业,日子比以前在河西时过得还要好;三是月氏虽然复国,宿敌匈奴和乌孙的实力都远远在大月氏之上,大月氏根本难以与其相抗。张骞的大月氏之行遂以失败而告终。但他的话却激起了支秉国王的妹妹支清公主的斗志。支清公主见兄长安于现状,甘愿放弃祖父之仇,一气之下离开了大月氏,独自带着女儿支谦来到乌孙,改名换姓,意图凭一己之力复仇。为了便于安顿,她先是嫁给了赤谷城外的一个牧民,生下一个女儿,即是胭脂,但却有意寄养在别处。支谦逐渐长大,一日右大将阿泰出城狩猎,遇见了她,对其一见倾心。二人不久后即结为夫妇,支谦更是意外得到猎骄靡昆莫的赏识,被选进王宫做了女官。当时支清夫妇已经去世,支谦遂将一直寄养在别处的同母异父的妹妹胭脂引进王宫做了侍女,好互相扶持。按照支清公主原先的计划,最好是挑拨乌孙一方脱离附属国的地位,令猎骄靡昆莫与匈奴单于自相残杀,从而达到两败俱伤的目的。然则乌孙逐渐强大后,本身就有脱离匈奴控制的意愿,匈奴用武力讨伐不成,又顾忌东南方还有大汉这等强敌,所以无可奈何地默许了乌孙的独立地位。甚至当大汉主动与乌孙和亲时,匈奴也忙不迭地遣送奇仙公主来到赤谷,讨好笼络猎骄靡昆莫,足见乌孙在西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匈奴已经不愿意与它为敌。如此一来,支清公主原先的计划全然泡了汤。支谦为人坚强隐忍,倒也不急不躁,一直暗中等待机会。
  大仇人猎骄靡昆莫病死后,孙子军须靡即位,续娶了匈奴公主奇仙和大汉公主刘细君为左右夫人。支谦听说大汉强大无比,即使乌孙与匈奴联手,也难以与其抗衡,遂决意寻找机会杀害刘细君,再嫁祸到奇仙身上,这样大汉势必要讨伐匈奴。当日刘细君病倒,她跟随军须靡昆莫和左夫人奇仙到城外庐舍探望,趁机往刘细君的药碗中下了毒。他们离开庐舍后不久,刘细君就毒发而死,但她手下却没有一人提出右夫人死得可疑,事情遂不了了之。大汉很快又派了刘解忧继续刘细君的使命,凑巧接风当日大禄父子到来,大禄一直是军须靡昆莫最顾忌的对手,她当时立即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加上多年来心怀异图,身上随时备有毒药,便趁众人在帐外寒暄,抢先入帐,往国相特则克的叵罗中投下药粉。大禄是昆莫的叔父,地位在国相之上,国相必然要让出自己的位子给他。事情果然如她所料,大禄连饮两杯,将叵罗中的毒酒尽数喝下,当场毒发身亡。可叹的是居然没有人起疑,连他自己的儿子翁归靡都只以为父亲是发病而死。大禄之死反而促进了军须靡和翁归靡的感情,她的计划再一次落空。
  连着两次下毒都石沉大海,悄无声息,这实在是大大出乎支谦的意料,她终于意识到必须得选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人下手才行,军须靡昆莫遂成为她下一个下手的目标。她眼光当真犀利,选取的时机恰到好处——当时军须靡昆莫正要召集群臣商谈政事,她遂让胭脂先将毒药下到昆莫案头的叵罗中。正巧右夫人刘解忧又领着泥靡王子进来,若是就此能同时毒死军须靡昆莫和刘解忧,那实在是再好不过。哪知道事情临时出了意外,泥靡王子阻止了正要饮下毒酒的刘解忧,片刻后军须靡毒发,临死遗言传位给堂兄翁归靡。情势陡转直下,刘解忧聪明机智,不但化解了自身的嫌疑,还立即找出了胭脂就是下毒者。支谦头天已经知道包括胭脂在内的十二名侍女被囚禁,心中一直担心不已,一早赶来王宫,正好遇见丈夫,从他口中得知胭脂被捕的消息后,立即赶来见左夫人奇仙,然后一起来到地窖。她假意讯问胭脂,将毒药塞到了她口中。她知道自己这次无论如何都救不了妹妹,只能助其早点脱离痛苦。但当她见到奇仙举刀割下胭脂的乳头时,登时血脉贲张,心中的火山彻底爆发。那一刻,她几乎要忍不住扑上去扼住奇仙的脖子,将其活活掐死。可她看见了胭脂哀求的目光,那是在恳请她不要轻举妄动。她终于还是忍了下来,木然走了出去。但她一直处于手足发麻的游离状态,满腔怒火地瞪视着奇仙在眼前走来走去,终于,她决意要杀了她,就在今天。
  支谦的故事惊心动魄,但她神情坦然,语气极为平静,娓娓讲完这一切,道:“右夫人,请你过来,我有几句话要对你说。”
  刘解忧闻言便走下坐席,道:“女官有话请说。”支谦道:“本来我是该深恨右夫人的,如果不是你那么聪明,胭脂不会那么快被捕,她可以有机会逃走的。可是我亲眼看见右夫人属下为我妹妹披上衣服,令她少受侮辱,我很感动,真的很感动。谢谢你,你是个好人。”刘解忧一时无语,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支谦又叫道:“魏超君,请你过来。”
  魏超心情极为复杂,虽然他的罪名已经洗脱,但实在想不到真正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他所爱女子的姊姊,当即默默走到支谦身边。
  支谦道:“胭脂她很爱你,因为你要离开乌孙,她还哭了好几次。本来我跟她说,她可以跟你一起走,可她又不愿意留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唉,我实在该自己动手落毒的,那样就可以保全胭脂,让她跟你回去汉地。”
  她的声音很低,语气极为温柔,充满了难以挽回的痛苦。魏超堂堂男子,居然当众掉下了眼泪,怔了好半晌,才问道:“你……你不是一时冲动,你是有意要在这个时候毒死左夫人,好替我和解忧公主脱罪,是不是?”支谦道:“当然不是。”凄凉一笑,蓦然提高声音,道:“我已招承一切,这就请昆莫处罚吧。”
  阿泰见妻子先后与刘解忧和魏超交谈,俨然有交代后事之意,却唯独不与自己说一句话,不肯看自己一眼,不由得心如刀绞。
  昆莫与群臣商议后,判决很快下来了。根据乌孙国的法规,月氏人支谦被判倒垂在公驼背上吊死。这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犯人被反缚住双手,用绳索绑住双脚,头朝下,面朝外,倒着悬挂在公驼的左侧。身体固定好之后,再将脚上的绳索从右侧绕过去,套在犯人的脖子上,打成死结,犯人通常会被摆弄成一个反弓字形状。将犯人绑好后,行刑者会牵着公驼在城中主要街道上行走,一边摇摇晃晃地游街,一边大声宣布犯人的罪状。虽然有公驼支撑,但犯人身体的相当一部分重量都通过绳索转移到脖子上,难受之极,却又叫喊不出来,最终会慢慢窒息而死。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双脚和脖子间绳索的长短,愈短断气愈快。
  支谦的死刑被要求立即执行。行刑者恼恨她害死了军须靡昆莫,有意将绳索放到最大限度,好让她死得更加痛苦。直到游完赤谷城的大街小巷,她还没有断气,以致行刑者不得不将她从公驼上解下来,用一张弓弦绞死了她。
  据说行刑的场面很是壮观,人们大呼小叫,一路跟随在公驼前后,汇成长长的队伍。但刘解忧却没有去看这个热闹,她已经是翁归靡昆莫的右夫人,还有很多大事要做。
  光阴荏苒中,天下局势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大汉匈河将军赵破奴护送刘解忧到达乌孙国都赤谷的次日,便被紧急召回汉地。原来新即位的儿单于乌师庐一心要从汉军手中收复失地,正厉兵秣马,预备大举出击。匈奴左大都尉兰及认为大汉国力强大,人口众多,匈奴尚无实力对汉军发起大规模的反击,贸然出兵只是以卵击石。乌师庐大怒,当众责打了兰及。兰及怀恨在心,决意举兵暗杀乌师庐,再携带其头颅投奔汉朝。皇帝刘彻接获消息后,立即自西域召回匈河将军赵破奴,令其率二万骑兵深入匈奴境内,策应兰及。赵破奴按照事先与兰及约定的地点,到达浚稽山,不料等到的不是左大都尉兰及,而是匈奴左方兵,这才知道事情败露,兰及已经被乌师庐单于亲手处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