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第11章


’殷通就让叔叔把我找来。叔叔对我说:‘我们反秦的计划可能已经泄露’,让我做好应变的准备。见到殷通之后,才说了几句话,叔叔就对我使了一个眼色,喝道:‘还不动手!’我抽出佩剑,蹿到殷通面前,一剑砍下了他的脑袋。”
  项羽讲得眉飞色舞,手里比划着,做了一个恶狠狠的斩首动作,把虞姬吓得一缩脖子。
  “杀掉殷通之后,叔叔配上他的官印,提着他的头颅,出去号令府中的官吏、仆役和卫士。郡守府中一片混乱,殷通的卫士想为他报仇,我仗剑连杀数十人,剑都砍钝了,浑身上下都是血。其他人都被吓怕了,趴在地上不敢起来。就这样,我们占据了会稽郡,募得八千精兵,举兵反秦。”
  虞姬有些不忍地说:“如果那个殷通是真心反秦,那不是冤杀了他!”
  项羽拍拍她的脑袋,“成大事者,不能有妇人之仁。你看这普天之下,在战火中丧命的人多少是无辜的,枉死的又岂止殷通一个?你平时不和外面的世界接触,经历的事情少,想法还是太过单纯善良了。我也不想你接触太多残忍的事情和那些邪恶的人,在我心目中,你就像一片一尘不染的白雪,不容沾染污秽”。
  虞姬温顺地说:“那我就乖乖在家里侍奉你,两耳不闻窗外事,做你的小娘子。”
  项羽意犹未尽,又讲起行刺楚怀王任命的上将军宋义的得意事。“要说这个宋义,还是有些眼光的。当初我叔叔因为接连打败秦军,开始骄傲轻敌。宋义曾进谏说:‘打了胜仗之后将领骄傲、士兵懈怠,是一定要吃败仗的。现在楚军的士兵都开始懈怠,秦军却不断增兵,我为您担心啊!’可惜叔叔没有听进他的忠告,兵败身死。”
  说到这里,项羽叹了口气,眼睛里全是悲伤。他是项梁抚养长大,对叔叔的感情极深。虞姬和跟在车边的项庄也都默不作声。最后,还是项羽率先打破了沉默,继续讲他的故事。
  “后来,楚怀王就是因为宋义有先见之明,任命他为上将军,我为次将,亚父为末将,前去援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赵军。但是这个宋义到了安阳之后,就裹足不前,一停就是四十多天。我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去找他,对他说:‘我们应该赶快渡河,与赵军里应外合,一定可以破敌。’宋义却说:‘秦军攻打赵军,即便是能打赢,士兵也会疲惫不堪,我们以逸待劳,可以轻松破敌;如果秦军不能取胜,我们再与赵军里应外合,也不迟。现在就让秦、赵二虎相争,我们坐收渔翁之利。’他还教训我说:‘披坚执锐、上阵杀敌,我比不上你;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你比不上我。’他没把我这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
  “现在想来,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我当时受到楚怀王排挤,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又急于为叔叔报仇,找章邯决战。他是楚怀王重用的人,他的话我当然听着刺耳。宋义还传下军令,说:‘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不服从指挥的,杀无赦。’分明就是针对我。他的儿子去齐国为相,宋义大摆酒宴。当时天气寒冷、大雨滂沱,将士们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我利用将士们的不满,对大家说:‘我们是来与秦军决战,为武信君(项梁)报仇的,但宋义畏缩不前。现在正是灾荒之年,百姓都在忍饥挨饿,我们的将士吃的是芋艿掺豆子的粗劣食物,军粮匮乏,他身为主将,却大摆筵席,为儿子送行。他不带领我们渡河,到赵国补充粮草,与赵军里应外合破敌,却胡说什么以逸待劳。秦军声势浩大、兵强马壮,进攻刚刚复国的赵国,易如反掌。赵国沦陷之后,秦军的声势会更大、士气会更高,哪里谈得上以逸待劳?我们的军队刚刚战败,怀王坐卧不安,把全部的军队和粮食都托付给宋义,他身系国家安危,但不体恤将士,反而让自己的儿子去当齐国的丞相,为个人谋取私利,这哪里是国家的忠良大臣?’士兵们纷纷赞同我的话,都拥护我。这让我下定了斩将夺权的决心。
  “次日一早,我趁晋见的机会,出其不意,砍下了宋义的脑袋,然后宣布:宋义勾结齐国,打算造反,怀王密令我将其处死。将领们都被我吓住了,纷纷说:‘复兴楚国的是项家,如今您又诛杀了叛贼,建立大功,我们拥护您做上将军。’就这样,我夺取了兵权,那个楚怀王没有办法,只好认可了既成事实。
  “我率领将士们渡河,破釜沉舟,烧毁营帐,只带三天的干粮,奔赴巨鹿城下,与秦军决一死战,将士们斗志昂扬,以一当十,斩苏角、俘王离、逼涉间自杀,大败秦军。其他各路诸侯援军躲在自己的营寨里观战,被我楚军将士的声势震慑,后来出来见我的时候,个个跪地膝行,头都不敢抬。他们公推我做了诸侯上将军。后来章邯也被迫投降了,被我封为雍王。”
  “雍王的封地不也在关中吗?那沛公怎么办呢?”虞姬问道。
  “让他们两个分享关中吧!也好彼此牵制,免得一家独大。”
  3、狭路相逢
  一行人说说笑笑,就到了咸阳城下。城门口有刘邦部下的将士把守,这是刘邦还军霸上时留下的少量治安部队。为首的军官见这支队伍气象不凡,几十名侍从衣甲鲜明、威武雄壮,胯下的骏马矫健有力,簇拥的马车装饰豪华,知道来的不是一般人,马上迎了过去,恭敬地问道:“请问是哪位将军?”
  项庄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向车中一指,“项王都不认得吗?”
  这军官曾在刘邦的麾下与项羽联合作战,见过项羽,向车中一看,连忙单膝点地,“参见项王”。
  项羽“哼”了一声,一挥手,队伍穿过城门,进入咸阳城。
  咸阳城的繁华非其他城邑可比,大街上行人如潮,摩肩接踵,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在这样热闹的大街上,车马行进缓慢,项羽和虞姬索性下车,徒步逛街,项庄和卫士们也都下马,散在周围形成保护圈。
  虞姬在一个卖首饰的摊子前停下了脚步,拿起一支铜钗。项羽见她爱不释手,就接了过来,为她插在头上。摊主见两个人衣着华丽,知道是贵人,连忙恭维说:“二位真是般配,英雄美人,绝世无双。这位将军威武豪迈,一定是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大英雄;这位夫人风华绝代,倾国倾城,就是在这咸阳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美人啊!”
  摊主的话虽然有些肉麻,但项羽和虞姬心情愉快,也不以为意,又挑了几件首饰,帮衬了一下摊主的生意。
  走了一会儿,虞姬身体柔弱,感觉有些累了,对项羽说:“大王,这里太吵了,我们找个僻静的地方吧!”
  一行人拐上了一条小街,这里行人稀少,安静了很多。没走多远,项羽注意到前方一所宅院的门口有几名武装的士兵把守,随口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项庄让一名卫士过去打探,卫士很快回来禀报说:“大王,这里是关押秦王子婴的地方。”
  项羽闻言,眉头马上皱了起来,声音冰冷地说:“进去看看这个亡国之君!”说罢便大步走了过去。
  门口的士兵本来懒懒洋洋的,无精打采,见有人走过来,马上警惕起来。一名为首者举起手中的长矛,指向项羽,“干什么的?”声音明显底气不足,项羽高大威猛的身材、浑身上下散发出的霸气,虽然没有着戎装,而是一身便服,但也能看出不是寻常之辈,让这名卫士有些胆怯,气势上先输了。
  项羽根本没把这个无名小卒放在眼里,面无表情地迎着长矛走了过去,大手一挥,将矛头拨在一边。身后的卫士一拥而上,将门口的这几个小卒轰到一边,打开了大门。这几个士兵见对方人多势众,不敢造次,只好眼睁睁地看项羽等人闯进宅院。
  院子里有几个年老的仆役在打扫卫生,子婴听到外面的喧闹,已经走出房间,和王后以及两个儿子站在正房门口,神色紧张地看着这些不速之客。项庄上前喝道:“项王驾到,还不下跪迎接?”
  项羽恶狠狠地望着子婴,虽然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但他已经确定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仇人、秦王子婴。亡国之仇、杀亲之恨——祖父项燕、叔叔项梁,还有那么多亲人,都死在暴秦的铁蹄下,而这个人就是暴秦的代表,尽管不是他亲手所为,但一切罪责、一切仇恨都应该由他来承担,谁让他是秦王?
  项羽凶神恶煞的样子和坑杀二十万秦卒的名声,让子婴腿发软,额头浸出了冷汗,恐惧的感觉席卷全身,让他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要瘫倒在地上了。他艰难地迈出自己的腿,走下了台阶,跪倒在地。妻子和两个儿子跟在他的身后,眼里噙着冷水,承受着又一次羞辱。
  望着跪在自己脚下的子婴,项羽内心充满了厌恶和鄙夷。这样一个软弱、不中用的男人就是自己的对手吗?就是自己日夜想报复的仇人吗?项羽甚至有些失望了。周围的几个老仆役紧张地看着这一幕,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痛心和无奈。
  虞姬跟在项羽后面,有些同情地望着子婴一家人。她了解项羽对秦国的仇恨,不知道他一怒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但秦始皇有罪,秦二世有罪,子婴一家人却有些无辜,甚至是替罪羊,为那些罪魁祸首承担了本该由他们承担的罪行和惩罚。
  忽然,项羽“呸”的一声将一口唾沫吐在子婴面前,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蔑视,宣泄出积蓄多年的仇恨和愤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