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第14章


这个老人家实在是深不可测。
  吕雉意味深长地看了刘邦一眼,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做对不起我的事,我们吕家可不是好惹的。你军中这些我父亲的势力,就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吕雉的话半开玩笑半认真,但刘邦听起来却像实实在在的威胁,心里“咯噔”一下。不过,灵活应变,必要的时候低头弯腰是刘邦的特长,在应付老婆面前也不例外。
  “娥姁,我虽然好点女色,但都是逢场作戏而已,你知道,男人嘛,都有这个爱好。但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这一点是永远都改变不了的。如果我做了秦王,你就是王后;如果我有一天像始皇帝那样君临天下,你就是皇后。这万里江山,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所以,刚才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说罢,刘邦又在吕雉的身上动手动脚起来。
  次日一早,刘邦还在睡梦中,吕雉就穿衣起床,走出了营帐。她来到樊哙的营帐前,隔着门帘问道:“樊将军起身了吗?”
  樊哙听出是吕雉的声音,连忙迎了出来。“二姐(吕雉在姐妹中排行第二),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昨天太忙了,忘了把吕媭(xū,吕雉的妹妹)让我给你捎的东西交给你了。”说着,吕雉把手里的一个包裹给了樊哙。
  “谢二姐,里面坐吧!”樊哙将吕雉让进了营帐。坐定之后,两个人的神色立即变了,不再像在外面那样客套。吕雉单刀直入地问道:“现在项羽那边有什么动向?”
  樊哙道:“项羽看上去不想再与大王计较了,局面没有那么紧张了。不过,他们要我们把在函谷关阻挡诸侯联军入关的将领交出来,大王准备过两天过去劳军的时候把人带过去。”
  “是谁?”
  “曹无伤。”
  吕雉皱着眉头没有说话,过了片刻才问道:“曹无伤知道了吗?”
  “大王应该跟他说过了,让他委屈一下,当次替罪羊。不过,曹无伤这两天都把自己关在帐篷里,谁也不见。看来,他是非常的不情愿啊!”樊哙有些担心地说。
  “曹无伤这个人我有些了解,不是个心胸宽阔、顾全大局、能够忍辱负重的人,你要派人盯紧他,以免他狗急跳墙,作出对大王不利的事来。”吕雉果断地说。
  “好,我马上加派人手,盯住他。自从大王起兵以来,这个曹无伤一直担任左司马,职务没有升迁过。他自觉资格老,劳苦功高,眼看着很多后来入伙的人都超过了他,所以觉得自己不受重用,经常在同僚和下属面前发牢骚,对大王心怀不满。这次大王要让他做替罪羊,我就怕激起他的不满,闹出事端来,一直派人暗中监视着他。”
  吕雉赞许地点点头,“你做事越来越周全了,在沛县同乡中,像你这样文武双全、眼光长远、处事谨慎的人,真不多!”
  “二姐过奖了!”
  “你把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都叫到大帐里,我想跟他们谈谈。”
  “好,我马上去办。”
  吕雉与樊哙早在沛县的时候就已经是同盟者了。没过多久,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都来到大帐里,吕雉当仁不让地坐到了刘邦的位置上。她看了一下眼前这几个从沛县起兵时就一直追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同乡,他们都是身居要职、手握大权的重臣。
  “我请各位来,就是想听听你们对今后关中形势变化的看法。现在大王和项羽两军对峙、短兵相接,亡秦的势力还没有完全铲除,蠢蠢欲动,关中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对今后的事情应该有个大致的判断,达成共识,让大家心里都有数,这样以后的行动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做起事来步调一致,力量就大了很多。”
  下面的几个人都听出了吕雉的言外之意。这几年,刘邦的势力急剧膨胀,地盘也越来越大,先是做沛公,后来被楚怀王任命为武安侯、砀(dàng)郡长,现在入主关中,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名正言顺的关中王。借用刘老太公的说法,刘邦的产业是越来越大了。所以,吕雉也急于扩大自己在刘邦阵营中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她没有一股支持自己的力量,以刘邦那种好色的个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她休了。
  萧何道:“夫人说的极是。虽然我们不是料事如神的仙人,但凡事都应该想在前面,考虑周全,以免事起突然,没有准备,手足无措。”
  吕雉微微颔首,道:“你们觉得项羽会履行怀王之约,让大王做关中王吗?”
  曹参想了想,说道:“项羽与大王曾约为兄弟,念在昔日的情分上,又有怀王之约在先,应该不会做得太过分。我觉得他会把关中王的位置留给大王的。”
  吕雉撇了撇嘴,“想让他们这对兄弟相安无事、和睦相处,恐怕没那么容易。项羽已经立章邯为雍王,用意何在?他可能会履行怀王之约,让大王做关中王,但会把章邯安插在关中,与大王分治秦地,牵制大王。这样一来,即便大王真的做了关中王,也还是在项羽的掌握之中,要看他的脸色行事。这个关中王做得还有什么意思?一方诸侯被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会有好下场吗?即便大王没有与项羽作对的意思,但大王的存在就是对他的一种威胁,因为楚怀王旗下能够与项羽分庭抗礼的人只有大王了。所以,他铲除大王只是时间问题,刘、项两家注定不能并存。”
  吕雉的分析一针见血,让在场的人心服口服。曹参问道:“夫人觉得该怎么做呢?”
  吕雉神色坚定地说:“先下手为强,逼项羽退出关中。关中地方富饶、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占领这里就等于抢占了先机,在未来的冲突中居于有利地位。所以,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占据关中,把关中王的位置坐实。”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眼前这个女人的胆识、魄力和手段比男人更加高明和狠辣。
第四章 波诡云谲
  刘邦到鸿门劳军,抛出曹无伤做替罪羊。曹无伤怀恨在心,寻机报复。子婴到霸上晋见刘邦,拥戴刘邦称王,企图以此来激化刘、项之间的矛盾。刘邦在酒宴上宣布称王后拜子婴为丞相,又调戏、侮辱子婴的王后。子婴王后不堪受辱,被迫自杀。
  1、鸿门劳军
  众人散去之后,樊哙单独留了下来,与吕雉议事。樊哙问道:“二姐,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了?”
  吕雉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回忆起当初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故事。“当初大王私放服役的刑徒,与几百个投靠他的人流亡山泽之中。陈胜、吴广起事后,沛县县令打算响应。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萧何、曹参,这两个人拿不定主意,又找你商量,你把消息告诉了我。在我的安排下,萧何、曹参向县令建议,说‘你是秦国官吏,号召沛县子弟起事,恐怕大家不会相信。不如把沛县流亡在外的人召回来,赦免之后为己所用。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没人敢不服从您的号令了。’”
  “县令同意后,你去找大王,让他统领自己的部属返回沛县。不想这个县令出尔反尔,担心大王回来之后夺他的权,所以关闭城门、全城戒严,让城中的父老带领子弟登上城头,对抗大王。他还下令搜捕萧何、曹参,好在这两个人越过城墙,逃了出来。后来,大王是怎么拿下县城的,你还记得吗?”
  樊哙回忆道:“当然记得,那可是我们举兵反秦的第一役啊!当时,大王写了一份‘告沛县父老书’,大致内容我还记得,‘我们在暴秦的统治下已经痛苦很久了。现在父老们协助沛县县令守城,等到反秦的群雄们群起而攻之,一定会发生屠城的惨剧。如果大家一起杀了县令,从子弟中选一个人出来当首领,与群雄响应的话,我们的家园和亲人可以得到保全。否则的话,就要生灵涂炭。’父老们看了这封信,都觉得很有道理,就杀了县令,迎接大王入城。”
  吕雉笑着摇摇头,说:“沛令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与大王的婚姻就是在沛令为父亲举办的接风宴会上订下来的。这个你是知道的。那日,沛令把大王挡在城外,形势岌岌可危。我父亲以朋友的身份把沛令约到家中来,为他们调解,劝他打开城门,迎接大王入城。沛令不肯,父亲果断地命人将他杀死,把尸体丢在大街上,声称是父老们响应大王,杀死了沛令。这样一来,父老们就没有了退路,只能开城门迎接你们入城。后来,大家推举首领,也是我父亲主持占卜,选中了大王。”
  听吕雉这么一说,樊哙恍然大悟,“大王将来做了关中王,你们父女才是第一功臣啊!”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成大事不要管什么仁义道德,只要能达到目的,一切手段都是合理的。为了让大王顺利起事,我父亲可以杀掉自己的恩人和朋友。成王败寇,你胜利了,没有人会计较你当初是怎么做的。就算有人背后说三道四又能怎么样呢?他们还不是要服从你的号令,听从你的摆布。”
  樊哙赞许地说:“二姐的见识远在我之上,我自愧不如。”
  做好了前面的这些铺垫,吕雉转入正题,“现在我们要对付项羽,同样要有这样的决心。面对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要想打败他,就要找准他的软肋,一击致命,让他没有翻身的余地。你觉得项羽的软肋在哪里?”
  樊哙摇摇头,猜测说:“是不是他这个人自视为贵族,比较好面子,在乎别人的看法?”
  吕雉也摇摇头,停顿了一下,终于吐出两个字来——“虞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