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爱藏女 大清殇魂

第56章


  好,不说。“那!老大!人家可以赶了几千里的路来的呦。”
  “人呢?”
  “立马就回去了。说是等着办其他的差呢!嘿嘿,我给了他一百两银子的辛苦费。”
  “……”
  老大,给点意思吧?一百一十两也好呀!
  * * *
  马都是上佳的青海骢。
  一般的好马还真的不适应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和艰苦的条件,也只有这种本土的马,驮力和速度都一般,但能在此地奔跑自如,是藏区军马的最佳选择。
  “很多喇嘛和贵族都跟蒙古人打得火热,一直给哈密那边通风报信。只有堵住拉萨到哈密之间的通道,卡断大策零的粮道,这场战争我们就赢了。”
  不知为什么,这个跟随颇过阿里的罗鼐藏的小农奴主贵族,带着一小队本族的武士部下投奔清军后,经常与能讲一口藏语的桑玛聊天。
  他迫切地想知道朝廷对西藏的藏蒙势力之间斗争的看法:如果仅仅是中立的话,藏区大权还是有可能继续被厄鲁特蒙古人控制;而控制了达赖与拉萨大权的蒙古人,自然可以凭借与大清多个省份接壤的优势,挟蒙、藏两族的兵马进犯大清!他不停地分析着藏区的政治势力。
  桑玛不清楚他为何找上自己来讲。也许他跟其他贵族一样,在相对而言强大的蒙古骑兵面前势单力薄,只能寻求远在中原、但经济和军事实力远远超过蒙古的大清的支持。所谓“远交近攻”,即是如此。
  “……皇帝陛下对我们那里的情况不了解。”
  “这倒是。拉藏汗死了以后好几个月才知道消息,而且还是云南传过去的。”
  “拉藏汗死了最好!居然让他的私生子坐床成为达赖,这样的事情居然也敢做!”
  “反正是死了。你也不必生气或是担心,皇上决心要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成。那个不可一世的噶尔丹不就是皇上亲自征服的吗?”
  “是啊!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君王多好!就不知道下一位中原的皇上怎么看待……”
  “放心,皇上非常英明,他会选择一位最合适的勇士作继承人的。”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不过打通了藏兵的人脉,和喇嘛们的沟通突然就畅通起来。
  这支卫队的清兵指挥是桑玛以前就认识的、李麟麾下的千总,姓杨,但他别说是藏文,连写起汉文来都是乱七八糟,这也是他始终只是个千总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有的时候,整个队伍都是桑玛在指挥——士兵们对她的马上枪法与快刀都是很佩服的,也基本上不把她当成是不能上战场的女人。
  久了,连自己都快忘了自己是女人了!
  这几天得空的时候,她在一一研究着京里送来的“包裹”。
  有药,有金子银子宝石什么的,没看头。最后搞不好都得送出手去。
  还有一个精致的小银盒子里装着的……啥?
  是一股记忆深处的味道,浓郁、甜美、微苦。
  把这个“西洋巧克力”的“食用”法扔在旁边,一块块地将久违了又久违了的美食直接往嘴巴里送。[5]
  真是……久违了的滋味!
  * * *
  几名哨兵火烧火燎地冲回队伍,桑玛就知道出了麻烦。
  “有敌兵!有敌兵!”
  “住嘴!给我好好讲!”杨千总跟着李麟在军中多年,大小紧急状况见得多了,也稳得住局面。
  “约有两千骑,距离大约五十里……”
  桑玛迅速朝杨千总打个手势,比着藏兵那边;他点头,己方兵力不够是事实,但他已经做好藏兵一打就散的准备就是了。看来……是场血战啊!“弟兄们!人上马、刀出鞘!迎战!”
  “准噶尔来袭!约有两千骑兵,距离大约五十里!”桑玛礼貌地“通报”着军情。
  后藏骑兵们冷着面孔,上马、出刀……看着她。
  “各位!达赖是藏区的活佛,不能让准噶尔操纵来统治藏民!”
  这话听着顺耳!他们的几名指挥朝她挥手,居然自顾自地带了人马往清军的两翼而去!
  这是支援还是打断清军阵形哪这是!
  兵力分布不均、各自为营、不听统一调遣……怎么打啊!
  另一头随行的十几个喇嘛更麻烦。他们只淡漠地看着士兵们来去,仿佛与己无干。
  看来他们并不真的乐意接受大清皇帝的旨意。
  无妨。
  桑玛让人拿来一批后备的刀剑——只是比较凌乱,不是不能用:
  “如果大清的士兵们都阵亡了,请你们好好保护达赖!”
  桑玛只是关照着,并不指望他们加入那一边。而如果这些人胆敢将武器指向她们这边的话……别怪她们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之当作准噶尔部的喇嘛处置掉!
  可——一只干净修长的手伸到她的面前。
  桑玛惊愕地望向那个有着一双温和灰眸的少年。
  他只是朝她伸出手……
  她下马,单膝跪地,解下腰间的倭刀递给他:“请您为我军的战士们祈祷。请……保重。”
  喇嘛们也是第一回看到会向达赖低头致礼的清朝将士,眼中纷纷流露着各种情绪。
  “我们会胜利的。”
  这是桑玛首次听见格桑嘉措达赖的声音,干净清冽,完全不是一般的莽撞少年。
  “借您的吉言!”
  翻身上马,桑玛颇愉快地回本阵。
  冷武器战法她是没有概念的,要靠千总去对付;但火枪可是她的拿手好戏!
  “各位大哥兄弟,记得我们玩的那个‘对号入座’的法子吗?”
  两名外委把总满头冷汗,到是火枪兵们都一丝不苟地等着指令。
  “还是老规矩,二十人为一组,去那个小山头!”
  天时地利人和,起码要占风向跟地形吧!
  这次小规模的接触战,由火枪队先发制人——这是桑玛坚持的,且显然令骑兵们非常愉快。
  二十人一组,一共五组人,每组每个人都有编号,大家也是各自瞄准敌方骑兵的先头,从右到左那么数过来,一、二、三、四……到二十。
  这一组刚打完,立刻换上早已准备好的第二组人。等第一组人装填好弹药时,也快轮到他们开枪了。
  但这样做极具震撼力。枪手们虽然不是百发百中,可也每一轮都能放倒近十骑的人和马,且看上去仿佛清军有一支强大的火器部队,完全不给喘息和调整队形的间隙。
  当大家都上了两次场的时候,准部的突袭部队开始崩溃。
  生怕被抢了功劳的杨千总立即叫桑玛他们停止射击,绿营骑兵高高兴兴地趁敌人们的耳朵和胆量尚未恢复的时候,风风火火地冲去。
  而藏兵们一看大清的士兵把准部的军队冲击不像样子,也叫嚣着冲入阵中想分一杯羹。
  接着就是血腥混战。
  基本上,火枪队的百来号人没有伤亡,因为对方要从下往上,又非顺风,很难以弓箭还击——远途奔驰而来的准部兵马不可能带着笨重的弩或是其他分量太多的武器。骑兵贵在速度,带的东西越多、战斗力就越低。
  桑玛对掠夺和屠杀的游戏没有兴趣。这边却是急得跳脚。
  大家根本就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后援人马,就将所有的兵力投入一场混战。这要来一支奇兵,哪怕只有三百,就能将达赖抢走……
  “刀枪都备好,保护达赖!”
  百人的小战队还是挺听她的号令的。反正他们的首功已经有了,到后方观望何乐而不为?!
  “不到一千人打推两倍之敌,斩三百以上的敌兵,上功啊!”一名把总撸着小胡子直乐。
  “可若是准部有一支千人……不,五百人的援军就完了。”桑玛有些恶意道。
  但她派出去的几名哨兵跑出去约有十里地也不见敌影,而眼前的敌军已开始溃退。小胜一场是必然的。
  “穷寇莫追!”
  杨千总毕竟有经验,一见功劳簿子上少不了己军的一笔,立马收兵。
  他一来怕有埋伏,二来感觉兵力不足,所以立即派了传令兵分头紧急通报中路大军的延信将军和南路的副将岳钟琪、及后方的十四贝子胤祯、四川总督年羹尧。最重要的是,怕功劳被吃了!他还将军报中大力赞扬藏军“英勇”战绩的文字念给后藏将领们听——当然是由桑玛稍稍添油加醋的翻译。
  清军的伤亡未过百,自然是军报上如此讲,因为轻伤统统不算“伤”兵。
  皆大欢喜。
  * * *
  桑玛没再见到过十四贝子胤祯——她也是特意避开的——但她有一半的人手在盯着他,另一半人盯着成都的年羹尧。
  相对而言,在诸皇子阿哥中——当然除了四阿哥——她对十四阿哥还是比较欣赏的:他肯跑来青海这荒凉的地方、一呆经年,算是少见的能吃苦。
  但,皇位不会是他的!
  当然,底下的将士们并不大清楚皇族们心中转的弯弯道,大家只是单纯地庆幸又能活过一场战斗。
  “龙佳侍卫,干得不错哪!”
  岳钟琪不过三十来岁,不过他只用了几天就平里塘、抓叛逆,麾下军人几乎没有损失,这本身就足以成为军中的传奇:士兵们都想跟随一位能带着自己在战场上活命的将领,因此即使这些人马并非他的四川旧部,仍然对他非常忠诚。
  “哪里!若不是您控制了巴塘和里塘一线,他们要多来个一千人,我们就完了。归根到底,这些人见识过大清的军力,心有余悸,才一吓就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