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

第166章


[235]这个不可抗拒的世界主宰此时粉碎了巴耶扎德的军队。1402年7月28日,[236]经过漫长而惨烈的战斗,帖木儿全歼奥斯曼军队。伟大的苏丹也落入胜利者手中,并作为蒙古战俘被杀。但是,帖木儿却于1403年春季撤出小亚细亚,两年后,年迈的征服者在远征中国期间去世。[237]其对小亚细亚地区事务的粗暴干涉极为短暂,但却造成了最深刻的结果。他打垮了奥斯曼人的势力,在此过程中,也将拜占廷帝国残存的时间延长了半个世纪。
  被击败的奥斯曼帝国陷入了极度的混乱,[238]但是,拜占廷帝国的内部力量如此衰弱,以至于它根本不能利用这一有利的喘息时机重新恢复自己的实力。即便东方的形势发生了彻底改变,而且其本身已经使拜占廷帝国的危机大为缓解,它仍然无所作为。巴耶扎德的长子苏莱曼以欧洲一侧的领土为根据地,与其占据小亚细亚地区的兄弟们开战。他于1403年[239]与拜占廷帝国签订条约,还与塞尔维亚专制君主斯蒂芬·拉扎里维奇,[240]以及威尼斯、热那亚和罗德斯等航海共和国订立条约。拜占廷帝国重新收复了塞萨洛尼基和极为重要的爱琴海、黑海沿岸的狭长地区,并被免除了向土耳其人缴纳贡品的义务。[241]另一方面,与苏莱曼结为联盟意味着,拜占廷人将卷入土耳其敌对势力争夺苏丹宝座的内部斗争,塞尔维亚各王公同样也卷入了这场对巴尔干半岛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极大的冲突。1411年,苏莱曼被其弟弟穆萨击败,其垮台使帝国面临新的威胁和严重危机。穆萨对苏莱曼的盟友进行了无情的报复,开始围困君士坦丁堡。然而,穆罕默德却成为这场奥斯曼王公之间较量的胜利者。在皇帝曼努埃尔和塞尔维亚专制君主斯蒂芬·拉扎里维奇的支持下,他于1413年击溃穆萨,夺取了奥斯曼帝国的最高权力,成为苏丹。这场内战结束,一度严重威胁奥斯曼帝国的危机消除了,复兴穆斯林势力的道路打开了。穆罕默德一世(Muhammed I,1413~1421年在位)首先集中精力强化其帝国的内部团结,加强其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地位。他继续维持与拜占廷皇帝达成的友谊,在其统治期间,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事实上一直没有受到破坏。
  拜占廷帝国相当笃信苏丹的友谊,以至于在穆罕默德一世登基后不久,曼努埃尔二世就感到可以放心大胆地离开首都远行了。他先在塞萨洛尼基逗留了一些时间,而后于1415年春季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这里在米斯特拉专制君主的治理下繁荣昌盛,与日益衰败的首都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个城市即便在外敌入侵的压力大为削弱的情况下也继续萎缩。正是在米斯特拉,人文主义者乔治·基米斯图斯·普莱顿希望目睹了其理想中的社会成为现实:他梦想着希腊文化在希腊南部地区重获新生,他推动以柏拉图理想国为蓝本的新社会的建立。这个新柏拉图主义政治家在致皇帝和米斯特拉专制君主的许多信中,还提出了关于减轻赋税和建立国家军队,以取代雇佣兵的具体建议。[242]正是在拜占廷帝国崩溃灭亡的前夕,在这个拜占廷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地区,希腊文化存续着,获得发展并建立起新的政治有机体。莫利亚专制君主国成为希腊生活的根据地,这种生活不仅在此扎根,而且似乎有所扩张。为了保卫这个珍贵的领地,皇帝在科林斯地峡修建了漫长而坚固的城墙,命名为“长城”。曼努埃尔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巡访,还对该地区内部事务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因为他的到来有助于继续保持遏制地方大贵族的分离倾向,促使当地对中央政府权威更为尊敬。1416年3月,皇帝离开伯罗奔尼撒半岛,其地位被其长子约翰接替,后者紧接着经由塞萨洛尼基来到莫利亚,以便帮助其弟弟塞奥多利二世专制君主强化该小国的管理。[243]在约翰的指挥下,拜占廷军队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征讨阿凯亚拉丁人的战争。森图里奥尼·扎卡利亚君主丧失了其大部分领土,只是由于威尼斯的干预才延缓了其权力的最后瓦解。[244]
  随着穆罕默德一世的去世和其子穆拉德二世(Murad II,1421~1451年在位)的继位,命运之神赐予拜占廷帝国的短暂和平逐渐结束了。奥斯曼人重新建设起强大的势力,新苏丹恢复了巴耶扎德的进攻性政策。形势再度回到了安卡拉战役之前的状态。1421年1月19日,[245]加冕为共治皇帝的皇太子约翰千方百计挑动觊觎苏丹的穆斯塔法(Mustafa)起事反对穆拉德二世,但是没有成功,后者对拜占廷人做出了如果他成功以后将给予他们最慷慨支持的允诺。[246]这个计策遭到失败,并更加激怒了奥斯曼统治者。穆拉德二世剿灭了反叛者,年轻气盛的苏丹转而打击君士坦丁堡。1422年7月8日,对该城真正的围困开始了,高大的城墙再次挽救了拜占廷首都。正当此时,穆拉德二世又面临新的对手,即他的小弟弟穆斯塔法出来争夺苏丹权力,迫使他放弃当时的目标。因此,决定性的打击没有实现,直到30年以后。但是,我们可以说1422年他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标志着拜占廷帝国最后的拼死斗争拉开了帷幕。
  1423年春季,土耳其人重新入侵希腊南部地区。曼努埃尔花费大笔金钱在科林斯地峡修建的长城被摧毁,整个莫利亚地区遭到蹂躏。最终,帝国政府于1424年成功地与穆拉德二世达成协议,拜占廷帝国同意重新恢复向苏丹缴纳贡品,并将安卡拉战役后夺取的几个城市交还奥斯曼人。
  不久以后,塞萨洛尼基也遭到了相同的命运。当时,曼努埃尔的第三个儿子安德罗尼库斯,作为最后一任专制君主统治着这个饱受饥荒的城市。该城市的形势如此绝望,压力如此巨大,以至于他在1423年夏季把它交给了威尼斯人。这个航海共和国努力使自己尊重当地市民的权利和习惯,并采取城防措施,恢复城市供应。[247]正如可以预料的那样,这次权力转让引起奥斯曼统治者的不满,因为他认为这个城市已经是囊中之物。威尼斯人极力谋求与他达成谅解,他们的建议随着城外土耳其人的压力不断加强和城内饥荒威胁越来越严重而逐年不断加码。他们最初多少有些犹豫地提出每年缴纳10万阿斯普拉给土耳其人,这个钱数已经是当年安德罗尼库斯缴纳给奥斯曼人的钱数。但是随着谈判的深入进行,这笔钱数上涨到15万阿斯普拉,最终达到了30万阿斯普拉。[248]后来,这些讨价还价和请求协商都变得无用了,威尼斯人在对塞萨洛尼基进行了几年统治后,再度丧失了该城。穆拉德二世亲自统率大军出现在城墙下,经过短促攻击后,他于1430年3月29日攻占该城。
  曼努埃尔二世在其儿子正式加冕为共治皇帝后不久便引退,不再过问国事。年迈的皇帝身心疲惫,心灰意冷,成为修道士,取名为马太,他于1425年7月21日去世。约翰八世(John VIII,1425~1448年在位)此时作为“罗马人的国王和皇帝”继续统治君士坦丁堡及其周围地区。黑海地区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则再度成为拜占廷帝国的部分领土,由其弟弟们作为独立君主进行统治。帝国经济和财政已经解体而衰败,完全陷于破产境地。即便在曼努埃尔二世时期,也很少再铸造金币,在约翰八世时期,拜占廷人就完全停止了铸造金币。总的说来,当时流行的通常是银币。[249]
  当时,拜占廷世界惟一的亮点是莫利亚专制君主国,其政府由皇帝的3位兄弟塞奥多利、君士坦丁和托马斯共同分享。这个拜占廷专制君主国并未被1423年土耳其人的入侵所吓倒,它继续成功地进攻邻近的拉丁人小国。1427年,在海战中被击败的卡尔罗·托科伯爵与拜占廷人达成协议,1428年又将侄女嫁给专制君主君士坦丁,并将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领地当作嫁妆。1430年初,君士坦丁对巴特拉城实行长期围困后进入该城,两年后,拉丁人的阿凯亚公国寿终正寝。[250]这样,除了科林斯和半岛东南的莫顿以及波里亚和半岛东部的阿尔哥斯仍然处于威尼斯控制下,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此时都由希腊人统治。希腊人和法兰克人在这里的斗争最初始于米哈伊尔八世时期,此后一直持续不断,此时这场斗争以希腊人的胜利而告结束,但是,也只在土耳其征服前夕才结束的。希腊人的最后胜利主要是由于年轻的君士坦丁的努力,他在大约20年后作为拜占廷帝国最后一位皇帝战死在君士坦丁堡。垂死的首都和迅速扩张的希腊南部的专制君主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反差甚至比曼努埃尔二世时期还要明显。
  与此同时,皇帝约翰八世遭受着土耳其人严酷的压力,他在绝望中决心再度设法谈判,实现两大教会之间的统一,以获得西方人一再答应提供的抵抗异教徒的援助,代价是教会服从罗马教廷。的确,以前进行的这类谈判的努力,都没有为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间的谈判提供多少成果,通常都会由于相互欺骗、玩弄阴谋诡计而结束于它们开始之处。拜占廷帝国希望罗马帮助它摆脱土耳其人的威胁,作为回报,它保证教会与罗马统一,而它又不能使教会统一政策深入拜占廷民心;罗马教廷要求帝国承认其最高权威,作为第一个基本条件,而后作为回报,它提供抵抗土耳其人的援助,但它也没有能力为东方的各个罗马天主教势力提供任何援助,除了在非常小的范围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