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通史

第55章


  布伦特·乌鲁苏
  1980年10月,国家安全委员会授意筹建咨询委员会,负责起草新宪法及选举法和政党法。科南·埃夫伦宣布,新宪法必须尊重人权和自由,保障社会正义,确立政府的法治原则。国家安全委员会宣布解散包括共和人民党和正义党在内的所有现存政党和没收政党财产,禁止被解散政党的领导人参与政治活动,指责现存政党热衷于权力角逐而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是导致社会动荡、暴力泛滥和政治危机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军方致力于打击恐怖势力和平息街头政治。在政变后的最初6周,11 500人被军方逮捕。至1981年年底,军方共计逮捕超过12万人。军方将被捕者送交军事法庭,3 600人被判处死刑,其中15人被执行死刑,数以千计的人被判处监禁。
  1981年10月,召开制宪会议,制宪会议包括160名成员,其中120人由军方任命,另外40人由国家安全委员会任命。随后,制宪会议选举15人组成制宪委员会。1982年1月,科南·埃夫伦宣布,新宪法草案将于1982年夏季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审查并举行全民公决,议会选举将于1983年年底举行。1982年7月,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新宪法草案。
  新宪法草案在坚持凯末尔主义的基础上,总结1961—1980年间的政治实践,确定国家体制的未来方向。新宪法草案依旧规定总统由大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7年,不得连任,不得具有政党身份,同时赋予总统以广泛的权力,包括任命政府总理和内阁成员、任命宪法法院法官、任命武装部队参谋总长、任命大国民议会上院1/4的议员、主持国家安全会议、解散议会、宣布紧急状态,总统取代大国民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根据1961年宪法,总统作为国家元首,超越党派的界限,象征土耳其共和国的最高利益,却无实际上的行政权力。相比之下,根据1982年宪法草案,总统的行政权力明显扩大,进而形成总统与大国民议会、内阁相互制约的多元化行政体制。新宪法草案区别于1961年宪法的另一方面是,限制新闻自由、结社自由和个人权利,强调公民的个人权利不得违背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同时颁布的新政党法和新选举法对于政党活动予以限制,规定所有合法政党必须在超过半数的省区设立分支机构,只有在大选中获得选票超过10%的政党可以加入大国民议会和拥有大国民议会席位。新宪法草案以及新的政党法和选举法的制定,体现出在经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过度自由、民主权利滥用和社会混乱的状态后民主秩序的理性收缩。
  1982年10月,新宪法草案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审查。1982年11月,在强制的气氛中举行新宪法的全民公决,约200万拒绝参与投票的人被剥夺未来5年的投票权。1 888万人参与投票,投票率为91.3%;1 722万人投票赞成新宪法,支持率为91.4%,163万人投票反对新宪法,反对率为8.3%。新宪法的反对者大都来自土耳其东南部的库尔德人地区。根据全民公决通过的新宪法,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科南·埃夫伦出任总统。
  二、祖国党执政:文官政治的重建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983年4月,新政党法颁布。新政党法规定,新建政党必须完全脱离原有的旧政党,政党组织必须遵循民主程序,政党纲领不得违背凯末尔主义的原则。根据1983年政党法,政党的中央机构由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包括党主席、执行委员会和纪律委员会,政党地方组织包括省级分支,政党执行委员会必须在司法机构的监督下提名议员人选。随后,国家安全委员会宣布废除政党禁令,解除党禁,重新启动政党政治。
  1983年6月,新选举法颁布。新选举法规定,只有在大选中获得超过10%选票的政党方可进入大国民议会,也称“10%的门槛”,旨在避免大国民议会席位分散和小党林立的混乱局面。
  1983年春夏之交,新建政党15个,包括前正义党领导人苏莱曼·德米雷尔创建的正确道路党、前总统伊斯梅特之子埃尔达勒·伊诺努创建的社会民主党、图尔古特·厄扎尔创建的祖国党、退役将领图尔古特·苏纳尔普创建的民族民主党和内切德特·卡勒普创建的民粹党。祖国党持中右翼立场,强调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主张扩大私有化和外向经济,以增加投资实现经济的发展。民族民主党持右翼立场,强调保护自由竞争,吸纳国外投资。
  1983年11月,土耳其举行议会选举,标志着文官政治在1980年第三次军事政变和军人接管政府之后得以重新恢复。92.3%的选民参与投票,达到1946年多党制议会选举以来的最高投票率,获准参加竞选的政党包括持中右立场的民族民主党、持中左立场的民粹党和持中间立场的祖国党,其中民族民主党和民粹党得到军方的支持,而祖国党系非军方支持的平民政党。1983年议会选举的结果是,祖国党获得45.6%的选票和大国民议会下院211个席位,民粹党获得30.8%的选票和大国民议会下院117个席位,民族民主党获得23.6%的选票和大国民议会下院71个席位。祖国党作为议会第一大党组成新一届内阁,祖国党主席图尔古特·厄扎尔出任内阁总理。祖国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胜,出乎军方的意料,标志着土耳其的民主化进程真正步入文官政治的道路,军人政治从此逐渐淡出政坛。
  图尔古特·厄扎尔(Turgut ?zal,1927—1993年)出生于土耳其东南部城市马拉提亚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毕业于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20世纪70年代加入救国党,1977年曾经作为救国党提名的候选人竞选议员落败。1983年5月,厄扎尔创建祖国党(Motherland Party),该党核心成员大都具有伊斯兰主义的宗教政治背景。1980年军方政变后诸多旧政党的解散和由此出现的政治真空,提供了厄扎尔和祖国党崛起于土耳其政坛的绝佳条件。
  图尔古特·厄扎尔(右)
  图尔古特·厄扎尔政府时期,建立在选举政治和多党政治基础上的文官政治重新取代军人政治,成为土耳其政治生活的常态形式。图尔古特·厄扎尔领导的祖国党兼有原正义党、救国党和民族行动党的多重政治元素,代表土耳其政坛的中右翼势力,政治理念相对温和,强调法律秩序和法治国家,兼顾世俗原则和宗教诉求。祖国党也具有民族主义的浓厚色彩,坚持土耳其—伊斯兰一体化的思想,强调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倡导民主的政治原则和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主张扩大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力。
  祖国党执政期间,政治形势趋于稳定,政治环境日渐宽松,多元化的政党政治进一步活跃。1983年6月,前正义党领导人苏莱曼·德米雷尔创建正确道路党(True Path Party)。该党自称是20世纪50年代的民主党和60—70年代的正义党的延续,强调捍卫民族利益、保障公民权利和实现社会公正,同时坚持世俗主义的政治原则,进而区别于伊斯兰主义政党。祖国党和正确道路党均为20世纪80年代主导土耳其政坛的右翼政党。相比之下,民粹党(Populist Party)继承共和人民党的政治传统,系左翼政党,强调推动工业化进程和政府必要的经济干预,反对垄断,主张通过税收政策缓解贫富差距,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支持者主要来自城市中下层和知识界。繁荣党(Welfare Party)始建于1984年,系救国党的延续,强调推动民主化进程、繁荣经济和实现社会公正,主张摒弃国家主义,倡导伊斯兰主义的发展模式。
  1984年年初,祖国党主导的大国民议会通过修改政党法的议案,解除1983年军方颁布的政党禁令,允许遭到军方取缔的政党继续从事政治活动和参与选举。由于总统科南·埃夫伦的否决,修改政党法的议案未能获准正式颁布。在随后举行的地方选举中,祖国党赢得41.5%的选票,伊斯梅特·伊诺努之子厄尔达勒领导的社会民主党赢得23.5%的选票,苏莱曼·德米雷尔领导的正确道路党赢得13.5%的选票。相比之下,1983年大选期间军方支持的民粹党和民族民主党仅仅赢得9%和7%的选票,在救国党基础上组建的繁荣党仅仅赢得4.5%的选票。1985年11月,民粹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改称社会民主民粹党(Social Democratic Populist Party),厄尔达勒·伊诺努出任党主席。1986年年初,民族民主党解散,其主要成员分别加入祖国党和正确道路党。与此同时,前共和人民党领导人布伦特·埃杰维特创建民主左翼党(Democratic Left Wing Party)。1986年9月举行大国民议会补充选举,涉及7个选区和11个议会席位,祖国党赢得32.3%的选票和6个议会席位,正确道路党赢得23.5%的选票和4个议会席位,社会民主民粹党赢得23.4%的选票和1个议会席位。
  1987年9月,土耳其就修改政党法举行全民公决,以50.3%对49.7%的微弱多数获得通过,由此解除军方执政期间颁布的政党禁令,恢复原有政党领导人的从政权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