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通史

第81章


然而,倭马亚时代,宗教情感淡薄,娱乐成风。在希贾兹的两座圣城,云集了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歌手,吟唱拜占庭和波斯的歌曲。麦加的黑人歌手赛义德·米斯哲哈曾经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学习拜占庭音乐和波斯音乐,将阿拉伯诗歌按照波斯人的旋律谱成曲调,可谓伊斯兰音乐的开山祖师。继赛义德·米斯哲哈之后,伊斯兰世界的乐坛出现4位著名歌手——突厥人伊本·苏拉吉、柏柏尔人盖立德、波斯人伊本·穆哈拉兹和非洲黑人麦尔巴德。阿拉伯人原有的乐器,主要是手鼓、长笛、芦管和皮面琵琶。倭马亚时代,波斯的板面琵琶和木制笠笛等许多乐器相继传入。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和达官贵人大都效仿波斯风习,经常举办歌舞晚会。阿拔斯时代,乐坛歌手层出不穷,音乐成为巴格达人乐此不疲的谈论话题。阿拔斯时代,穆斯林将音乐视作数学的分支,将希腊语的音乐著作译成阿拉伯语,进而发展伊斯兰世界的音乐理论。巴格达的音乐家伊斯哈格·伊卜拉欣·摩绥里撰写数部著作,总结音乐理论和创作实践,论述旋律和节奏的构成。著名学者法拉比深入探讨了音乐的结构、曲调和节奏,所撰写的《音乐大全》和《节奏分类法》被时人视为音乐理论的权威之作,并对西方音乐产生一定的影响。伊斯哈格·伊卜拉欣·摩绥里的仆人奇尔雅卜曾经在巴格达乐坛名噪一时,后流落安达卢斯,备受后倭马亚王朝埃米尔哈卡姆·希沙姆的青睐,直至入住埃米尔的宫廷,每日为埃米尔吟唱。总体来看,“伊斯兰教乐师并没有发展出一套记谱的标准体系,因此他们的创作只能经各式各样可能记错的记忆媒介得知。古典伊斯兰教音乐并没有留下可以与欧洲音乐传统相提并论的乐集。古典伊斯兰教音乐所留下的,是广泛论乐的理论文学,一些文人艺匠对于乐师和音乐场合的叙述和描绘,在不同时期保存下来的几种古老乐器,当然还有人们脑中对于久已过去的表演的鲜明记忆”。[17]
  18世纪描绘女性乐手演奏的奥斯曼细密画
  到奥斯曼帝国时期,军乐最为著名。奥斯曼军乐可能源自中亚地区,在14世纪使用低音鼓和芦笛,到17世纪开始使用小号、一对小铜鼓、铙钹和“土耳其新月”(即击节拍的乐器,在一根华美的棍子上装有黄铜或白银制成的铃铛,摇动击节)。18世纪奥斯曼军乐对欧洲音乐影响很大,海顿(1732—1809年)的《军队交响曲》、贝多芬(1770—1827年)的管弦乐曲《雅典的废墟》和《第九交响曲》、莫扎特(1756—1791年)的歌剧《后宫诱逃》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即《土耳其进行曲》均显示出奥斯曼帝国军乐的巨大魅力。歌剧《后宫诱逃》的配乐大量使用装饰音和装饰性质的曲调,并在序曲和几个宏大场景中为管弦乐队添入具有土耳其特色的大鼓、钹、三角铁等打击乐器,从而烘托出恢弘阳刚的英雄气氛。《A大调钢琴奏鸣曲》即《土耳其进行曲》第三乐章具有浓郁的土耳其风格,回音式的旋律音型和倚音装饰音流畅雄浑。进入19世纪,欧洲音乐开始反哺奥斯曼帝国军乐。1826年苏丹马哈茂德二世消灭近卫军团之后,希望重建一支军乐团,更换唢呐、喇叭、铜鼓和边鼓等传统乐器。1831年,基斯佩·唐尼泽提赴伊斯坦布尔组建奥斯曼帝国新的军乐团,并在苏丹创办的帝国音乐学院执教。萨菲特是奥斯曼帝国首位赴欧洲学习音乐的人,他在1886年赴法留学,回国后担任长笛手。
  奥斯曼军乐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帝国军乐成为历史名词,民间音乐继续发展,西方音乐借助西化改革风靡全国。土耳其苏非派的赞念配乐是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苏非派将高声或低音赞念真主和先知作为启迪信徒心智的途径。为了使赞念仪式更为丰富多彩,继而实现信徒与真主融为一体,他们把吟诵诗词、跳旋转舞和乐器伴奏引入宗教仪式,其中乐器主要包括长笛、铜鼓、架子鼓、小提琴和萨兹。萨兹是一种长颈弹拨类弦乐器,其共鸣体呈半梨形,上部扯上六根弦,若用三根弦弹奏可发出高音,若用两根弦弹奏可发出低音,若用一根弦弹奏可发出中音。可惜的是,在19世纪之前,民间音乐一直没有乐谱,完全仰赖口头传唱,既不够准确又容易失传。亚美尼亚音乐家哈姆帕尔泰姆·利毛尼克延(1768—1839年)首次将乐谱引进奥斯曼帝国,使帝国的民间音乐特别是宗教伴奏得以借助乐谱流传下来。西方音乐在共和国时期发展最为迅速。1928年,凯末尔总统邀请奥地利一位作曲家来到伊斯坦布尔音乐学院任教。1934年,安卡拉设立一所现代音乐学院,由兴德米斯和普勒托里乌斯指导,主要学习欧洲音乐。因此,20世纪土耳其的知名音乐家均致力于研究和教授西方音乐,例如作曲家乌尔维·凯末尔·埃尔金与阿德南·赛伊根。土耳其人热爱多种音乐。目前每年4月27日—5月20日在安卡拉举办安卡拉国际音乐节,6月6日—7月2日在伊斯坦布尔举办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8月14日在安卡拉举办比尔坎特国际安纳托利亚音乐节。
  1917年奥斯曼帝国迎宾军乐队
  土耳其人喜爱并擅长舞蹈,而且凡舞蹈必有伴奏。目前土耳其民间舞蹈主要包括哈拉伊舞、巴尔舞、霍隆舞和泽伊贝克舞。哈拉伊舞源自安纳托利亚高原中东部,由手鼓、牧笛和芦笛进行伴奏,常在结婚典礼上进行表演,领舞者持手帕指挥排在其后的其他舞者,是久负盛名的集体舞。巴尔舞源自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的埃尔祖鲁姆省以及巴伊布尔特省,由唢呐和竖笛进行伴奏,属男女混合的一种户外舞蹈,男女舞者在舞蹈过程中肩并肩手拉手,动作由慢到快,甚至出现跳跃和蹲伏等剧烈动作。霍隆舞源自黑海沿岸,由木质三弦琴、风笛和小唢呐等乐器伴奏,舞者多为男性,手法和步法变化多端,身体有时跳跃,有时蹲伏,有时摇摆。泽伊贝克舞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西部,由手鼓和唢呐伴奏,多为单人舞或双人舞,有时也是集体舞,节奏或快或慢,舞者往往拿着短剑或长刀,能够表现土耳其人的尚武精神。
  土耳其巴勒克埃西尔的泽伊贝克舞
  土耳其电影诞生在整整一个世纪以前,早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1914—1948年可谓土耳其电影的起步阶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同盟国一方对协约国作战。奥斯曼帝国军方为了动员民众投入大战,开始拍摄纪录片鼓舞民气。从1914年到1923年,土耳其共出现6部影片,都与军事相关,均为军方拍摄,其中第一部影片为敌视俄国的纪录片《阿雅斯泰法诺斯俄国纪念碑的坍塌》。
  从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到1938年凯末尔逝世,土耳其共和国的电影艺术通常表现为戏剧演出的一种变形。戏剧原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通过台词、表情、歌声、器乐、舞蹈和木偶等方式实现叙事的舞台艺术,分为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和木偶戏等基本类型,又称舞台艺术即戏剧表演;二是指为舞台艺术即戏剧表演所写作的脚本即戏剧剧本。这里所谈的戏剧特指戏剧表演。一般认为,皮影戏是奥斯曼帝国戏剧的早期形式。“剧中角色是用傀儡表演的,或是由投影在一方布幕上的影子来扮演,再由傀儡师傅口述台词。剧情通常是喜乐,有时候是诙谐的,但往往都含沙射影,有着尖锐的社会批评甚至于政治批评”。[18]但皮影戏毕竟缺乏正规剧本。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大批犹太难民从伊比利亚半岛逃到奥斯曼帝国境内,随之而来的是拥有剧本的严格意义的戏剧演出。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西方基督教世界出现的现代戏剧传入奥斯曼帝国,成为达官贵人津津乐道、消磨时光、附庸风雅的重要媒介。可以想见,土耳其电影在戏剧演出的夹缝中成长起来,到共和国成立之后,伊斯坦布尔的许多戏剧演员都曾兼任电影演员,比如生于伊斯坦布尔的穆赫辛·厄图格鲁通(Muhsin Ertu?rul,1892—1979年),曾经作为剧院导演和演员曾参与29部影片的拍摄工作,其中就有1931年拍摄成功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在伊斯坦布尔的街道上》(?stanbul sokaklar ?nda)。但是这一时期土耳其共和国电影带有浓厚的戏剧色彩,对白冗长,行止僵硬。到1938年年底,电影制片厂寥寥无几,没有洗印厂,正式放映电影的剧院不足130家。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8年共和国政府降低电影业的娱乐税,土耳其电影乏善可陈。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共和国虽未直接参战,却与德国交往甚密,与宿敌苏联关系紧张,国内的娱乐需求受到压抑。另一方面,共和国政府历来既不支持电影业发展,也不禁止这种大众娱乐方式,不过从1939年起建立异常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1939年8月8日政府出台电影及其剧本的检查法令,规定电影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凯末尔主义。内外环境约束了电影业的发展。因此,从1917年到1948年,土耳其仅放映了76部电影,年均只有2.4部,其中品位不高、情节单调的埃及电影居然占据土耳其电影的半壁江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