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通史

第88章


1975年4月27日晚,时年30岁的凯末尔与茜贝尔在伊斯坦布尔约会时,后者相中瓦里科纳大街香舍丽榭精品店橱窗中的杰尼·科隆品牌包。翌日中午,凯末尔走进香舍丽榭精品店买包,却意外碰到在店里打工的远房表妹芙颂。芙颂是凯末尔远房表姑内希贝与塔勒克先生的女儿,家境贫寒,年方二九,美丽聪慧,正准备几个月后参加高考,幼年时就认识比她大12岁的凯末尔。1975年5月凯末尔与芙颂暗恋偷情,却并不愿意迎娶芙颂。凯末尔与茜贝尔的订婚仪式极尽奢华之能事,并邀请芙颂参加。此后,芙颂突然失踪。凯末尔良心发现,毅然与茜贝尔解除婚约,然而芙颂却并未现身。凯末尔沉湎情欲,思念成疾,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穷追不舍,虽险象环生却终于如愿,在两年后找到了芙颂,发现后者已嫁作他人妇。为了抚平心中的痛苦,凯末尔开始收集芙颂扔掉的烟蒂和触碰的一切。7年后,回心转意的芙颂与丈夫离婚,与凯末尔一起赴法国自驾游,准备与后者结婚。不料凯末尔表示,结婚已经毫无意义。芙颂悲痛欲绝,开车撞树,自杀身亡。凯末尔大难不死,追悔不已,将芙颂生前所用的发卡、顶针、钥匙、纸牌和烟灰缸,连同此前收集的烟蒂等物,一起悉心珍藏于芙颂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超越年龄差别、职业归属、性格差异、贫富贵贱,因而是“纯真博物馆”。
  总体来看,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的系列文学作品特别关注伊斯坦布尔,并聚焦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屈辱与自尊、依附与独立、辉煌与衰败之间的关系,而这座城市与这些关系,无一例外是异常复杂的,成为观照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与土耳其共和国、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多面镜子。正如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所言:“我关心的是复杂性、混杂性和事物的丰富性。”“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关于东西方之间隔阂与融通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我想成为一座桥梁,一座不属于任何大陆和文明的桥梁,这样可以有特殊的机遇在两种文明之外观察两种文明”。“也许我唯一想教给我的读者、土耳其读者和国际读者的是:东西方之间的区别是一件很假的事。即使不是假的,东西方的事物也可以容易地结合,产生新的东西。如果我能在读者的思想中灌注这点,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新式特别的事物,那么对我也就足够了”。[32]
  作者点评:
  土耳其共和国时期,既有面朝西方的语言、文字和教育改革,也有与时俱进的宗教思想;既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也有蜚声全球的小说成就。形形色色的政治家、宗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对东方与西方、中东伊斯兰文明与西方基督教文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继承与革新、宗教与世俗、精神与科技、自尊与屈辱、独立与依附之间的关系,普遍进行深刻思索。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末尔及其后继者推行的语言、文字、教育、美术和音乐改革,长期贬低东方、中东伊斯兰文明、传统、历史、继承、宗教、精神,在赢得政治独立和物质进步的同时,造成土耳其在欧洲诸国面前产生屈辱和依附心理。相比之下,赛义德·努尔西和法图拉·葛兰两位宗教思想家,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等小说家,以鲁特菲·欧麦尔·阿卡德、伊尔马兹·居内依、赛米·卡普拉诺格鲁为杰出代表的电影导演,则冷静思索土耳其共和国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缺陷并针砭时弊,提出融合东方与西方、中东伊斯兰文明与西方基督教文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继承与革新、宗教与世俗、精神与科技的宽容理念,使土耳其人在政治和物质领域获得自尊和独立的同时,在宗教和精神方面摆脱屈辱和依附状态,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 * *
  [1] (英国)伯纳德·刘易斯著,范中廉译:《现代土耳其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1页。
  [2] (英国)伯纳德·刘易斯著,范中廉译:《现代土耳其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2页。
  [3] 王远新:《土耳其的语言改革》,《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3期,第59页。
  [4] 王远新:《土耳其的语言改革(续)》,《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4期,第65页。
  [5] (英国)伯纳德·刘易斯著,范中廉译:《现代土耳其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3页。
  [6] 任婷婷、蒋苑昕:《世俗化改革与土耳其宗教教育的发展》,《世界历史》2012年第5期,第41页。
  [7] 姜士林、陈玮主编:《各国宪法大全》上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426—448页。
  [8] (美国)《穆斯林世界》,1999年7—10月合刊,第255页;转引自敏敬:《从努尔西到努尔库运动——土耳其文化伊斯兰概说》,《西亚非洲》2004年第2期,第44页。
  [9] 李艳枝:《现代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思想家——赛义德·努尔西》,《世界宗教文化》2007年第4期,第19页。
  [10] 李艳枝:《法图拉·葛兰伊斯兰思想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第167页。
  [11] 李艳枝:《法图拉·葛兰伊斯兰思想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第168页。
  [12] 李艳枝:《法图拉·葛兰伊斯兰思想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第167—168页。
  [13] 李艳枝:《法图拉·葛兰伊斯兰思想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第167—168页。
  [14] 李艳枝:《法图拉·葛兰伊斯兰思想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第167页。
  [15] Fethullah Gulen, Towards the Lost Paradise, London: Truestar, 1996, p.11. 转引自李艳枝:《法图拉·葛兰伊斯兰思想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第164页。
  [16] Fethullah Gulen, Towards the Lost Paradise, London: Truestar, 1996, p.72. 转引自李艳枝:《法图拉·葛兰伊斯兰思想解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第165页。
  [17] (英国)伯纳德·路易斯著,郑之书译:《中东:激荡在辉煌的历史中》,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331页。
  [18] (英国)伯纳德·路易斯著,郑之书译:《中东:激荡在辉煌的历史中》,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343—345页。
  [19]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88页。
  [20]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89页。
  [21] 奥尔罕·帕慕克著,沈志兴译:《白色城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5页。
  [22]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93页。
  [23]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90页。
  [24]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88页。
  [25]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91—92页。
  [26] 奥尔罕·帕慕克著,沈志兴译:《我的名字叫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 奥尔罕·帕慕克著,沈志兴、张磊等译:《雪》,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莫言:《好大一场雪——帕慕克长篇小说〈雪〉赏析》,《作家》2008年第13期,第9—10页。
  [28] 莫言:《好大一场雪——帕慕克长篇小说〈雪〉赏析》,《作家》2008年第13期,第9页。
  [29]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92页。
  [30] 奥尔罕·帕慕克著,何佩桦译:《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第244—245页,第305页。
  [31] 穆宏燕:《奥尔罕·帕慕克访华综述》,《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4期,第36—38页;魏丽明、魏李萍:《帕慕克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帕慕克的中国之行》,《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第123—125页。
  [32] 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第88页,第92—93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