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守身如玉

8 追忆似水年华番外三


20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有韵味的年代。生活可能没有那么富足,可是想起来就让人觉得心里慢慢的。我就出生在那样一个年代。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操心,可是在这些操心的事里面总是透露出一些生活的温暖和热情。
    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一样,物质生活那么发达。大家都醇厚朴素。记忆分明,东家做了好吃的送到西家,西家有了好吃的再送到南家。虽然麻烦事麻烦了点,可是这里面分明的是邻里之间的爱护之情。记忆分明,小的时候,家周围总是有成群结队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孩子,明明倡导的是“少生孩子,多种树”。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孩子。
    我叫杜若溪,是我们这个小村子里最靠前的人家,也是小时候最淘气的孩子。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和跟我一般年龄或者是比我小的孩子玩,总是喜欢跟着比我年纪大的孩子玩。他们说我是小鱼串在大串上。其实也不是跟谁玩的原因,跟着大孩子能够跑的更远,能够到那些大人嘴中危险的地方去。
    记忆分明,那时候家乡的小河是绿的,偶尔飘过几片浮萍就像是点缀似的,天空那么蓝,在那样蓝的天空里,在那样清澈那样绿的水里,自由自在的玩耍,这是我的家乡,大地,河流和树木就是我的家人。
    夏天的时候,最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跟着这些大孩子去山上抓蛇。蛇在那个年纪的孩子眼中,简直就像是凶神恶煞一般的存在,如果是我自己,我是绝对不敢抓蛇的,甚至看到蛇腿肚子就要软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跟着这些哥哥姐姐在一起,脑海中自然的就浮现出了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好像我要去抓的不是蛇,而是什么妖魔鬼怪一样。
    记忆分明,那时候,总是有一个特别勇敢的哥哥,他们都叫他国辉。他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别的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最勇敢的。他会轻轻地摸摸我的头,然后说:“这么小,你不怕吗?”会有其他的男孩子,吵着不带着我,嫌弃我年纪小。可是我就是倔强地不说我不去,我就是想去。然后那个哥哥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将我插在队伍的最中间,让我跟着队伍走要注意安全。我知道的,这是他同意了得意思。他在那群队伍中就像是一个领头人一样的角色,他说什么别人都要听的。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敢徒手抓蛇。
    于是我就相当于正式混进了队伍。我记着第一次去抓蛇的时候,简直就是吓了个半死。那蛇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只是从树上一下子就窜了下来,其他的女生都吓的大叫。那个国辉哥哥没有叫,也没有怕,反倒是直接走上去,看看那条蛇到底跑到哪去了。我也没有叫,我担心我叫了,就会被他们给赶走下次来再不带我。所以我即使腿都吓软了,我也出声,只是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只见那个哥哥,拿着一把棍子,用力一挑,那条蛇一下就飞到天上去了,是被甩的,然后他动作迅猛、准确、狠,就是在捕猎一般,直接用手摁住了那条蛇的七寸。我至今都记得,那天国辉哥哥像是英雄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地拿着蛇下山,我们这些“小兵”在他的身后也觉得分外的有面子。那一年,我八岁,国辉哥哥十二岁。
    从此以后,我就打入了阵营。正式化身为国辉哥哥的小跟班。他也愿意带着我,至少比我哥哥愿意带我玩。冬天的时候,带着我在山上放爬犁,不仅仅是我们两个,还有成群结队的孩子。同样的,国辉哥哥的爬犁也是这群人里最快的。风驰电掣,不,我已经想不出来是什么速度了,已经想不出来那是什么快感了。可能也是我过度夸张,毕竟是想象中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那时候一到冬天,大概会有十几只爬犁,从山腰一直能排到山底,往来嘻嘻哈哈的小孩子,虽然呼哧呼哧的,感觉脸都要冻伤了,可是就是喜悦,压不住的快乐。有时候大人看着过瘾,也要来跟小孩子抢着玩几把。
    放爬犁也有放爬犁的规矩。谁的爬犁快谁就先放,不然快的那个在后面是要追尾的,追了尾,受了伤,明天就不能来玩了,没有人愿意那么做。一个爬犁可以坐两个到三个人,这三个人要轮着将爬犁拉上山,总是要一个人拉,也是不干的。有的时候七八个爬犁穿成一串,在后面的人极容易被甩走,可是即便是被甩飞了,也是不能哭的,如果这次你哭了,下次再爬犁的行列里就再没有你的踪影。那时候,国辉哥哥就像是这一片孩子的首领一样,谁不听话,他就有权利处决。可是我是知道的,他从来不欺负别的小孩子,也从来不找别人的事情,只有在别人起争端的时候,他才会调节。他的爬犁又大,又豪华,爬犁下面的钢筋被磨得锃亮,是孩子们都羡慕的座骑,一坐上去,风驰电掣,带着身后雪花飞舞,我至今都能想起,雪花在身后飘飘洒洒的样子,一回头喷了满脸。每次从山下往山上拽爬犁,国辉哥哥是从来都不用我的,我只是跟着他享受,然后在跟着走上去,当时好多小朋友都羡慕我。
    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年的时候。我爸爸对我还是很严厉的,一年里也就在新年的这一夜准许我,可以不回家。于是我就跟着这些哥哥姐姐们,东家走,西家串,在这家打打扑克,在那家打打麻将。这些技能都是那时候培养起来的。我记得有一次过年,国辉哥哥和其他人鬼鬼祟祟的不知道要上哪去,然后我非要跟着他,我也就一直在他身后跟着他,他后来没有办法了,跑到超市去买了一包我最喜欢吃的饼干,放在我手上,告诉我不许跟着了,不然就生气了。我就捧着饼干,一边哭一边跑了。为了这件事生气了好久,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又跟在他屁股后面转悠。
    夏天的时候,田里青蛙一直在鸣叫,每到这时候,国辉哥哥就号召着他的队伍,然后上山下河。浑水摸鱼,上山捉蛇。只有一件事情,是我不能也不敢跟他们做的,就是在河里洗澡。倒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小姑娘,实在是因为我是一个旱鸭子,看到水就晕,可是却喜欢水。夏天那些小男孩们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扎了一个蒙子,可是却是从别的地方钻出来的。我觉得好玩,好神奇。
    我趁我爸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跟着他们下了水。我跟在国辉哥哥的身后,想要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可是他之前也警告我,不让我下水。我看着他走到河深处,然后将头往水下一钻就可以了,我心里想着简单,然后就跟着往水深处走,可是我还没做好要往水里扎的准备,脚就陷在淤泥里了。水很快的弥漫过了脑顶。想要说话,可是早已经张不开嘴了,唯一能动的就是手,不知道在水里挣扎了多久,也不知道到底喝了呛了多少水,终于看见国辉哥哥朝着我飞快的游了过来,当时也不知道,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楚,面容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晰,就是国辉哥哥和一个和我相同年纪,后来成了我的发小的小男孩。至于他是谁,这里先不说。他们两个人,一家一只手将我托回到岸上。后来怎么样了,我早就没有了记忆,可是他像个英雄一样来救了我,这是我始终都忘不了,是刻在脑海中的事情。
    提到小时候的事情,自然要提到上学。我八岁了才上一年级,妈妈发愁应该怎么办,愁来愁去,想了个办法,既然我是一直跟着那个小哥哥的,那我不妨就跟着他上学好了。妈妈跟他一说,他倒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从那天起,就是他领着我,或者说是背着我,一直带了两年,带到他小学毕业。那时候每到春季,村里的叔叔婶子就开始翻田里的土,弄得田地里全是湿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我自己根本就走不过去。还是国辉哥哥每到这时候,他就背我过去。
    我虽然不胖,可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背着一个八岁的孩子也不能不算沉了,可是他就是那样,怕我摔倒,怕我磕着,于是就这么背了两年。有的时候走大道,就是那种板油路,那时候虽然交通不是那么发达,可是也有三三两两的车路过这里。于是国辉哥哥每次都将我拉到他的里面,怕我被车碰到。当时我从来都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这都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那时候,我在家里的亲戚面前都是不怎么吃香的。因为家里男孩子都,又是那种重男轻女的家庭,我的祖父母一向是不怎么喜欢我的。我长这么大,我的祖母只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所以那个时候,国辉哥哥的温暖对我来讲是举足轻重的。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年少的时候的感情,有的时候只能放在心口珍视,可能在某些时候,我们在人生的岔路口分手了,然后多年之后留给彼此的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我们只能跟着志同道合的人同行,却不能硬拽着陪伴过自己的人上路。
    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国辉哥哥生了初中,我还是那个小学生。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要跟着一帮子人骑着自行车上路了。我呢,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周六周日也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我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总去找他。虽然偶尔会想到,但是想想就过去来了。毕竟我还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小孩子。
    那时候我的小伙伴是一个叫康泰的小男孩。我之前说过的,就是我掉进水里,救我上来的人中就有他一个。
    他的年纪跟我一般大,还是同班同学也是近邻,就住在我家旁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之前我竟然对他一定印象都没有。但是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我们两个一起走。
    他总是很潇洒,看不出来有什么愁心事,在学校听课听得马马虎虎,回家作业也写得马马虎虎,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作业写得就是快啊,就是快啊!真是让我痛恨。有一天晚上,我都八点了还没写完作业,我爸爸就急眼了,到康泰家去问,看看他的作业是不是也没有写完,他奶奶说,早都写完了,五点就写完了。一问作业是什么,一共就留了三个生字,我却记错了,记成了下一课。我把撺掇我妈给我这一顿好打。我二哥在隔壁听见我挨了打,赶忙叫着我二伯来把我妈劝阻了,从那以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和他结了仇。
    有一次,那是夏天,我记得分明。康泰来我家的时候,我死活都不让他进门了。之前我们两个的关系还是很好的,我妈妈不明白。问我为什么这么没有礼貌。我告诉妈妈,康泰的奶奶领着康泰、康婷和康熙三个人去买雪糕,我也在,可是我就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吃。我就很生气。我妈妈问还有谁在那,我说还有我的祖母。我妈的眉头一下子就拧了起来。
    “这怪不得别人。你自己的奶奶在那里都没有管你,你还能让别人给你吗?“可是无论妈妈怎么说,那天我就是没有让康泰进门。我不明白妈妈说的是什么,可是我知道他们三个人在吃雪糕,可是我没有。这就是差别。
    慢慢地大了一点,大概四五年级的时候,也觉得家旁边有个同学是很好。天天一起上学还有个伙伴,晚上值日回来的晚也不用害怕。他还是个男生,没事的时候,总是可以帮我多干点活,倒到垃圾,很好。我总是不记得带伞,每逢下雨天,我还能跟着借点光,感觉真的不错。
    康泰为人直爽,乐于说话,爱和人打交道。但是有的时候特别敏感。我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康泰不和他的爸爸妈妈生活,要和他奶奶爷爷生活,也不明白为什么康熙是康泰同父异母的兄弟却要跟自己的父亲叫小叔,对着自己的母亲叫小神。这些都是我不理解的地方。每次一问妈妈,妈妈总是嫌我事多。
    后来才知道,康泰的父母早在他一岁的时候就离婚了,那时候离个婚也不算是稀奇了,只是在孩子这么小离得也真是少数。听老人家说,康泰小的时候是真的可怜,还不太能走利索,刚刚断奶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婚了。跟着祖父母好不好?好!可是有跟着自己的父母好吗?这谁都不敢说,那老两口子是把他当心尖子上的人一样疼,生怕是委屈了他,其他的孙子孙女都没有这样的待遇。逢年过节,该买的新衣服新鞋也是只多不少。可是他那个没良心的爸爸呢?每天一个院里住着,可是好像没有这个人似的。每天只知道跟自己的老婆孩子热乎,可是他似乎是忘记了这个前妻给留下的儿子,,多少年过去了,这父亲甚至连双袜子都没有给买。再说那妈妈呢?也是新找了个人,又生了个儿子,对于这个儿子也是可有可无的。得闲了,就像领着一条狗一样,回家玩玩,不得闲,就半年不见人影。康泰的奶奶也是真生气,不愿意让她领着回去。可是偏偏康泰还想得慌,他妈妈时间长了不来就直哭,哭得人心里发酸。但是再深的感情和依赖也在这年复一年的摧残中消散了。如今渐渐长大了的康泰,再听不见他提自己的父母亲。
    再说那康熙,因为这名字起得太大了。康熙乾隆的,还想要万古长青是怎么得于是疼惜孩子的这夫妻俩赶紧找人算了算,为了让这孩子没病没灾的活下去,只能给孩子新找个爹娘,算是过继。自己这亲生的父母便成了小叔小婶。
    小时候的我也是幼稚的可笑,总觉得这样是天理循环报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