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诸葛亮 诸葛亮必败

第20章


2001年9月11日8:50分,海南省海口市新华区法院一审开庭审理,判决林雪博犯交通肇事罪,判有期徒刑6年;犯妨害作证罪,判一年零6个月,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7年。此案另一案犯替罪者陈兴杆犯包庇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6个月。 
  2000年底,中纪委深入调查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的违法违纪问题。李嘉廷的情人徐福英在李嘉廷的安排下,找港商李镇桂做工作,让他在中纪委调查组面前替李嘉廷背黑锅、作伪证,顶缸当“情夫”,说徐福英是他的情人,结果弄得李镇桂被判刑四年,还要追缴3150万元。 
  2004年7月26日,西安音乐学院公布对“不交三万元捐款难领录取通知书”的乱收费事件的处理结果:学院招生办主任被免职,教务处长和财务处副处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人民日报》7月27日报道)。社会各界纷纷认为,被处罚的人仅仅是替罪羊而已。既然是学院收取的捐款,那么收取捐款的决策人,绝不可能是一个中层干部的招生办主任,也不会是教务处长和财务处长,而是学院领导层。可现在的处理结果,作出决策的学院领导成了“局外人”,三个中层干部成了“替罪羊”。 
  即使在一些海归派领导的身上,也有寻找替罪羊的例子。笔者在某家海归派公司上班时,由于公司总经理的领导失误,使得公司严重违反了政府的某项规定。总经理害怕被媒体曝光后不利于自己的形象,于是就找手下一位总监为他顶罪。事后为了他把这位总监提拔为副总经理,算是对他“保护总经理有功”的一种奖励。     
  第十一篇强人政治的人才断档   
  诸葛亮的用人偏见(1)   
  中国人喜欢听话的下属,而不喜欢有棱角的同事。二千年前的诸葛亮便是这样,他计杀傲慢的魏延,架空逞强的杨仪,结果导致蜀汉政权失去了用兵之良将和治世之能臣;他重用蒋婉和费祎,此二人沿袭诸葛遗风,循规蹈矩,不思变革,致使蜀汉走向没落。 
  诸葛亮防守“街亭”,用了两员大将,一员是马谡,一员是王平。马谡以前从来没有亲自领兵打过仗,而王平则身经百战。但诸葛亮却任命马谡担任街亭之战的总指挥,王平只不过是辅助马谡的副将而已。 
  在“街亭”之战过程中,马谡不听王平劝谏,布兵于山上,王平只好自带一批人马分扎在山下小寨。魏将张颌领兵打来后,断了山上水道,引起山上蜀军恐慌,马谡指挥失灵,士兵纷纷投降,街亭失手,马谡只身逃出。而王平命令自己所带千人,鸣鼓自持,张颌怀疑有埋伏,于是不敢逼进。此后,王平指挥部队,收拾蜀军丢下的物品,缓缓撤军,减少了蜀军的损失。 
  在“街亭”之战过程中,马谡昏招频出,且调度不当,指挥不力;而王平头脑冷静,指挥得当。假如是王平担任前敌总指挥,街亭必然不会失守。 
  那么,为什么先前诸葛亮没有任命王平为总指挥,而是把此重任交给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呢?这是因为诸葛亮用人有偏见。在诸葛亮眼里,马谡本来要比王平厉害百倍。 
  首先,马谡拥有一个良好的政治背景,他是刘备旧臣马良的亲弟弟,且与诸葛亮私交颇深;而王平则是从曹魏过来的降将,因此还不能得到重用。其次,马谡自幼熟读兵书,颇通兵法;王平虽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他只不过是个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识几升,恐怕未必是张颌的对手。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诸葛亮把主将之职交给了马谡。 
  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才器过人,喜欢谈论军事计谋,深受诸葛亮器重。刘备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是在诸葛亮的眼中,已经形成了对马谡的定式思维,他认为马谡是“当世之英才。”所以他对刘备的告诫并不以为然。之后他以马谡为参军,经常互相交流,甚至通宵达旦地在一起谈论军事。 
  街亭失手后,诸葛亮不得不撤军回汉中,然后挥泪斩了马谡。当他想起当初刘备的告诫时,不由地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的招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他们对待人才的那些偏见与诸葛亮何其相似。 
  2005年3月,国内媒体纷纷报道了清华大学美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丹青愤然辞职的消息。原来,在众多投考陈教授的学生中,有许多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由于政治、外语关卡,陈丹青长达4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陈丹青认为自己始终不能适应当前“学术行政化”的教育体制,而且他不想被不知不觉地异化。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专家认为:这个事件体现了我国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我们的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制度缺乏灵活性,存在不少弊端,在形式的公平背后掩盖了实质的不公平。 
  就拿政治和外语来说,由于规定较死,使得无数专业人才郁郁而不得志。这与王平得不到诸葛亮重用的情况相似。在诸葛亮心目中,降将王平何谈政治素养?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则认为,凡是通不过政治考试的人,便没有资格去读研究生。诸葛亮认为王平是个大老粗,所以不能做主将;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则认为,外语不过关的人,肯定没有能力搞学术研究。 
  郑州航空学院在北京参加人才招聘会,接到了一份博士的简历,发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校方赶快与此人取得联系,并见面详谈聘用细节。见此高人还犹豫不决,校方便派人三顾茅庐,诚情相邀,并把一套郑州住房的钥匙交给了此人。折腾了三个月时间后,校方终于发现此人是个假博士,甚至连大学都没有考上。其所投简历内容,全部是他自己编造的。   
  诸葛亮的用人偏见(2)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用人单位对学历、文凭、外语成绩、海外背景的要求太不切合实际,所以才使真正的人才望而却步,反而为那些大胆妄为的骗子制造了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用人疑人杀魏延   
  诸葛亮临死前,授计给杨仪、姜维、王平、马岱等人,说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杀掉魏延。后来,魏然果然被杀,理由是魏延谋反。 
  计杀魏延,一直被后人看作是诸葛亮智慧过人的地方。然而,失去了魏延的蜀军,战斗力也衰退了许多。所以杀魏延是一个有疑问的手段。甚至有人认为,魏延谋反,是千古奇怨。 
  为了给诸葛亮计杀魏延的行为做辩解,《三国演义》虚构了两段有关魏延曾出卖自己主子的经历。 
  根据《三国演义》描述,刘备、诸葛亮曾经被曹操军队追剿,刘备欲暂且到襄阳刘琮处安歇。但刘琮惧而不出,刘琮手下的大将蔡瑁、张允指挥军士向刘备射箭,以阻止刘备进城。城中大将魏延聚众高呼:“刘玄德乃仁义之人,为何要拒之城外!”,魏延还抡刀砍死守门将士,放下吊桥,招呼刘备进城。这时城中另一大将文聘来战魏延。刘备不忍心看襄阳军兵自相残杀,于是离开了襄阳大道,到江陵寻找安身之处。魏延手下兵少,打不过文聘的人马,只好匹马逃出襄阳。此时刘备已经远去,魏延便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 
  后来刘备派关羽攻打长沙,长沙太守韩玄派大将黄忠迎阵,黄忠消极怠工,韩玄怀疑黄忠通敌,下令将黄忠绑起来处死。魏延毫不犹豫,砍死刀斧手,带领长沙百姓发动起义,并且斩杀了韩玄,引领刘备大军入城。 
  就在关羽向刘备引荐魏延的时候,诸葛亮却大喝一声,令刀斧手把魏延推出去砍了。诸葛亮的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且不说魏延两次背叛主子是虚构的故事,即便它是真实的,又怎能足以说明魏延是不忠不义之人呢?况且魏延早就慕刘玄德之仁义,一直心向往之,只是屡次机会错过,才不得不暂且委身于他人。他背叛刘琮和韩玄,均是为了弃暗投明,寻找他心中的圣地明主,焉能就说他是不忠不义?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怎样?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蜀汉的第一员猛将? 
  中国人说某人脑后有“反骨”,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样凭面相就看出的,而是把那些总是不服从领导命令的人都比喻成脑后有“反骨”。若从这个角度讲,魏延的确就是这样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主动请缨,希望兵出子午谷。但这一计策被诸葛亮否决了。从此魏延便嘟嘟囔囔,认为自己的才能没有完全发挥。言下之意是,诸葛亮有很多地方还不如我魏延呢。这自然让诸葛亮感到不舒服了。 
  大凡脑后有“反骨”的人,往往都是能力出众的人。魏延更不例外。他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将领,但他平时又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家伙。所以诸葛亮一开始就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他在重用魏延的时候也时刻防备着魏延。可以说是“边疑边用,边用边疑。”这就违背了中国那句老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使魏延为诸葛亮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屡立战功,也没有消除诸葛亮对他的陈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