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念

第87章


    秋叶说道:“明日动身,进来吧。”
    冷双成走进门来,他再唤她进膳,她也依言行事。
    他看着她说:“没将我伺候好,还敢对我使性子,我只能践行一半的承诺,算是对你的惩戒。”
    她警觉地问:“什么是一半承诺?”
    “待我打下琉璃镇,才能放你回去找药。”
    她微微急切:“这又何必?”琉璃镇一向是与海口镇互动商贸的地方,民生富裕,若是能免于战火,当是一桩乐事。
    他冷淡回应:“有萧二的地方,一定不会太平。”
 第72章 探洞
    冷双成向秋叶游说,她回琉璃镇只是为了寻药、捕兔、查砗磲来源地等杂事,并非是为了与萧拓相会,请求秋叶不要在两座市镇之间大动干戈。
    秋叶未应她的要求,只说明,琉璃镇处在海运疆界内,是他早晚要夺取的目标,如今她想回去,让他决心先一步清理障碍,方便他送她畅通无阻地往来。
    冷双成叹口气:“公子心意已决?”
    “是的。”
    她心知劝阻不了,只得退而求其次。“那么征战过后,公子能否下令,禁止军队扰民?”
    “准应。”
    秋叶安置冷双成睡下,加派侍卫守住别馆,将寝居封锁起来,赶去军衙发号施令。冷双成考究随后的局势,是否便于她继续完成苍城之计,委实没有心思睡得着,就伴着烛火坐了一夜。
    是夜,海口镇关口、渡口两支彪军齐发,猛烈攻击琉璃镇的两处关隘,随后扑上更多的兵力,大败辽军,迫使他们后退二十余里,驻扎进了土城之中。
    琉璃镇守军未曾料到,对面城镇每晚燃放绚丽至极的焰火,落得清和太平,竟是一种假象。当时焰彩喧嚣落下,循着光亮,可让他们看清,黑衣短甲的宋军,就这样气势汹汹携着刀箭而来,踏着满地的碎金星亮,将剽厉与阑珊光影糅合在了一起,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五倍于己的军力,也让他们抵不住攻势。
    三日前,萧拓在琉璃镇封山采石,忙得脱不开身。他唤亲信去接冷双成,得到回信,说是房内行装仍在,却不见人影,连馆主都不知她去了哪里。
    萧拓暗自焦虑,才放她半日去市集逍遥,信了她的话,不要亲兵尾随,现在倒好,将人弄丢了。好在知道她最终会回苍城,去找萧政禀复事务,他暂且先按捺下牵挂之心,埋头于公务,组织人力兵力挖掘白石。
    事关辽宗起源“白马青牛”的传闻,也容不得他分心。
    木迦南言称受佛祖偈语启示,断定琉璃镇会出现白马神驹之物,劝萧政派人查探。
    同时,简苍向萧政禀明,修建栈道的石料不够,需派兵力外出采坚石补给。
    两项任务因而顺理成章地落在了萧拓身上。
    萧拓来林子里转了一圈,终于明白“琉璃出白”是何含义。一块块白色巨石压在树脚下,被藤蔓遮盖,无声无息静候了多年。他下令兵士放火烧毁藤蔓,待火停,拖走黑漆漆的残叶断枝一看,白石铺放在背阳的山坡上,外形若奔跑的骏马,若是从上方俯瞰,便是活脱脱的白马腾渊图像。
    山石沉重,显然不是有人故意将它们摆放成这种样子,倒像是许久之前自发形成的样态。
    至于是不是吻合了神驹出山的灵惠故事,萧拓本就不在意,只是看重了石料的质地。
    他下令兵士日夜赶工挖掘白石,输送进苍城,萧政接到消息后,随即也加派人马过来帮忙。
    无风无浪地过完三日,突然传来宋军攻城的消息。
    此时经过连番的劳作,人马皆疲。
    萧拓唤马队、兵士先退,自己带亲信军力断后,不期然遭遇上了银光所带的哨羽营。
    顿时千箭齐发,连绵不绝。
    亲兵全数被杀,萧拓一人落单。他躲进小镇,凭着过硬功力左穿右插,逐渐甩脱了追兵,最后与紧追不舍的银光打了照面。
    银光占据高处,拉弓激射,送出雷霆两箭。
    萧拓躲过了金箭,正要闪身疾避第二支将到的银箭,眼角扫到一名避战的货郎挑着挑子慌张转了出来,撞向他这方,他犹豫一下,没有继续躲闪下去。
    他的左腰被银箭洞穿,气息痛得一滞。坤带遭箭矢穿击之力扎断,掉落进货担里。
    银光见萧拓与货郎的身体扑合在一起,怕误伤无辜,未再追袭两箭。萧拓趁机滑步躲进巷中,负伤遁去。
    琉璃镇毗邻的驻军地便是二十里外的一处土城。
    土城守军过来援救,与撤退的采石兵相遇,互一询问,都不知指挥使萧拓的下落。他们只得沿着原路返回,等待后置军令的传达。
    琉璃镇一战,宋军大获全胜,分派兵力驻扎进空城。
    巳时战火平息,市集照例开张,并未受到侵扰。
    与此同时的海口镇别馆里。
    冷双成隔窗催促暗夜传话几次,奈何秋叶仍是不到场。她烦闷不已,拿烛台撬开窗槅,砸断了锁扣,施展身法逃了出来。
    只要她动了怒,一心朝外闯,侍卫便不敢真拦。
    只是一路延绵不断有侍卫队追到军衙去,场面就不大好看了。
    冷双成疾步如风,闯进军营内堂大门,正与坐镇其中的秋叶对上。
    她走到案前行礼,说道:“向公子请辞,求赐通关凭证。”
    秋叶合上战报,淡淡道:“萧二没死,你放心。”
    冷双成一怔,旋即无语。
    “不过遭了些罪,再跑慢点,小命就没了。”
    她忍不住回道:“公子不顾长平公主此时还在苍城内,贸然夺城,不怕萧政对公主不利么?”
    秋叶依旧冷淡:“她的死活不在我的预计之内,我只管你的事。”
    冷双成暗道,心肠真是黑,哪怕嘴里说着为了我,也让我感受不到一点暖意。她控制住面色缓急,问道:“公子可以起身了么?”
    千请万求才动身的秋叶带着冷双成上了马车,朝琉璃镇驶去。
    冷双成紧挨着车窗坐着,打量沿途景致,直到看见所经之处无战火焚烧的痕迹,才放下心来。她一直默然不语,车内也是无声无息的,回头一看,原来秋叶靠在垒得半人高的缎枕上,正闭目养神。
    她思量着,不能让他太过惬意,扯了扯他的袖口。
    秋叶与她同处一车,周身不做任何防备,将紫绡袖口遮好了双手,轻轻搁置在膝上。他坐得文雅,睡得矜淡,完全不理会她的扰乱。
    冷双成移身过去,拉了拉他的手臂,说道:“公子陪我说说话。”
    秋叶凝淡未应。
    她又说:“仕女宴飨美色可餐,滋味必是不一般,可合公子口味?”
    见他不答,她凑近说道:“辽国伊阙城内,多留置番邦异族,所学技艺无不精湛,与女体宴一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若能试试那些小僮奉茶添香的手艺,人生自是不虚度一次。”
    “不准。”秋叶闭眼冷冷说道。
    “伶人们唱的戏曲也好听。”冷双成没听到似的,惆怅说道,“每次演完一回,我都要买下戏词折子,记着上面的摘锦句子。”
    秋叶微微一动,侧头低落下去,就擦到了她的唇,将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她羞红了脸,又退到了窗边,去看外面的风景。
    秋叶被打断了情致,睡意全无,唤她过来。她想了想,坐到他身旁问:“公子是想与我说说话么?”
    “嗯。”
    她抿嘴一笑:“那你说吧。”
    “你喜欢听戏?”
    她摇摇头道:“随意听听而已,有时会听见一些新奇事,令我大开眼界。”
    “戏子能见识多大的新奇。”
    她不悦地推推他的手臂:“又小瞧人,两百年前的世道,哪是公子能领悟到的。”
    他笑道:“驽钝两百年,倒是让你有了骄傲的底气。”
    她摸出一颗琉璃镇出产的砗磲子,在他面前晃了晃,说道:“这个宝贝也是我听戏听来的,才知道里面大有乾坤。”
    不仅如此,琉璃镇的白石、红枫山下的青牛,都曾被伶人们编入了唱本中,加以演练出一则则传奇故事。
    秋叶伸手去接砗磲子,冷双成却像是藏宝似的将它放回锦囊里,扎紧袋口,妥善收好了。
    他嗤道:“故弄玄虚。”
    她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门外汉的觉悟力,总要低人一截。”
    马车到了采石场前停住,冷双成下车打量山坡白石的数量,推测出萧拓挖回去的石料应是足够在礼殿下面修栈道。见计划无纰漏,她还是大为松了一口气。
    秋叶在后冷冷道:“奔波一场就是为了看石匠?人都不在这里了。”
    冷双成笑了笑:“在公子嘴里,诚然听不到好言辞,小侯爷的身份一降再将,从二小子变成了石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