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圣张良

第47章


然后又与张耳引兵北击赵、代,先破代兵,擒夏说、瘀与。然后南下井陉,半夜发兵,背水佯攻,吸引敌人,调走赵军主力,出奇兵占领赵军后方阵地,一鼓作气斩陈余,擒赵王歇,破赵军二十万,威震天下。于是只派出一位使节,便使燕国望风披靡,不战而降……
    近来到处都在绘声绘色地传说着韩信神奇用兵的故事,使刘邦不能不想到自己的一连串惨败的狼狈相,心如刀绞,彭城大逃亡,在楚军追杀中,三次将自己的一对亲生骨肉推下车去。荥阳突围,让纪信去假扮汉王从东门降楚,自己由西门仓惶逃遁。成皋被围,他又单独与夏侯婴乘一辆车从北门逃到了小修武。一胜一败,相形之下何等难堪!韩信的战功愈加辉煌,他就更显得无能和渺小。在北方传来天下震惊的胜利消息时,刘邦甚至感到说不定有一天,他也会成为自己的催命鬼。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像朗朗晴空,一片阴云从天际袭来。
    不错,当韩信破齐时,还几乎使刘邦愤怒了,这不是一桩咄咄怪事吗?
    原来,他已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命郦生出使齐国游说田广归顺于汉。这位高阳狂生凭三寸不烂之舌,兵不血刃,下齐七十余城。未派一兵一卒,却使北方最强大的项羽也奈何他不得的诸侯国来归,又何乐而不为?
    一天早晨,韩信在被窝里突然被刘邦收缴了兵权,后来又拜他为相国,并且命令他收集赵兵去攻打齐国。他刚引兵东去还未渡过平原,就听见了郦生已经游说齐国归汉成功。
    这时韩信踯躅不落,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是好。范阳辩士蒯通对韩信说:“将军本来奉诏书去攻打齐王田广,汉王又单独派使者去说降田广,但是他并没有下命令让你停止发兵,既然如此,你何必要停止进军呢?那位郦食其不过是一位书生,就那么乘着一辆车,仅凭三寸之舌,就收服了齐国七十多座县城。而你率领着数万大军,一年多才攻下了赵国五十多座县城,难道你还不如一个书呆子吗?”
    于是韩信便率兵渡过黄河,进军历下。
    齐玉田广本来已被郦食其说服归顺,当然在军事上就再没有提防韩信,再没有想到既已归附于汉,汉军还会大举进攻。正当田广留住郦生在宫中举杯纵饮时,突然传来韩信攻破历下,逼进临淄的消息。田广以为上了郦生的当,顿时就翻脸不认人,一怒之下把酒席掀翻。立刻命令在鼎下燃起大火,把这位高阳狂生抛入沸水之中活活烹死了,也难解心中之恨。
    田广不得不败走高密,并急忙遣使向项羽求援。霸王乘机派龙且率部,号称二十万兵马杀来。与田广会会迎战韩信,与韩信分别陈兵潍河两岸。没想到韩信在夜里命士兵准备了一万多条口袋,装满了沙,在上游堵住河道。第二天便引军渡河攻打龙且,在渡河一半时又倦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原来才是个胆小鬼,便领兵渡河追杀过来。这时韩信命上游扒开缺口,于是龙且的大半军队难以东渡,韩信便趁机击杀了龙且,一直追杀到西边的城阳,将楚军全部俘虏。于是齐军投降,齐国平定。
    刘邦得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不以为功,反以为过。这个韩信,齐国明明已被郦生说降,还要率兵伐齐,这不明明是逼田广杀死郦生吗?明知我被项羽大军围困,为什么不率兵南下,解我目前之危?你韩信究竟是何居心?
    一天,刘邦正召张良和陈平议事,忽然闻报韩信派遣使者前来晋见。
    刘邦问道:“韩信大将军现在驻军何处?”
    使者回答:“驻军城阳。”
    “韩信派你来干什么?”
    “韩大将军要我来向汉王禀报,齐国的田氏家族诡诈多变,反复无常,曾经把项羽也弄得十分头痛。再加上它南边又连结着楚国,项羽又时时觊觎着它。如果不设一个假王去镇着它,难以控制,随时都有可能反叛。请汉王封韩大将军为假王,才能使他有力的控制和治理这个地方。”
    来使只顾低着头诚惶诚恐地禀报,没有注意到刘邦的脸色变青,火冒三丈!你看,这不是开始得意忘形,伸手要王了么?再立一点战功,恐怕就要爬到我头上拉屎拉尿了!
    “砰!”刘邦猛然拍案,使者抬头大惊,见汉王震怒,如芒刺在背,冷汗直流,立刻住口,噤若寒蝉,浑身微微战栗,生怕汉王降罪于他。
    刘邦喊道:“我被项羽困在中原,日日夜夜望他来解围,他倒想立为王了!”
    汉王拍案时把面前的酒樽震倒了,陈平连忙伸手收拾。这时,刘邦感觉到他的左脚和右脚同时被张良、陈平踩了一下。他顿时领会了这两位谋臣的意思,再没有往下讲了。
    张良在他耳边轻轻地说:“汉王息怒。你这样对自己不利,目前你能阻止他称王吗?不如顺着他,对他好一点,否则会发生意外的,请汉王深思!”
    刘邦感到自己意气用事,刚才有些失态。
    冷静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目前单从势力来看,他刘邦、项羽和韩信已形成三足鼎立。而韩信的倾向和选择,是决定楚汉之间谁胜谁负的关键。张良平日不是多次告诫过他,不可和韩信弄僵吗?自己怎么就如此不理智,怒形于色,因小失大呢?这也许是他自己近日来,对韩信的强烈不满和嫉恨的流露与发泻。
    的确,在目前,你有力量阻止他自立为王吗?他正大获全胜,所向无敌,心骄意狂,羽翼丰满,若稍有不慎,就等于逼他去投靠项羽,或者干脆自立为王,这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他突然大笑起来:“哎,我刚才怎么了?昨夜失眠,心情烦躁。来人啦,摆酒赐座!”
    汉王喜怒无常,弄得来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突然化险为夷。感到受宠若惊,连忙拜谢入座:
    “禀汉王,刚才这番话,决非韩将军的意思,是小臣觉得如此办对汉王有利,信口雌簧而已,望汉王海涵!”
    张良接过话来:“刚才来使的献策极有眼光,不失为一个良策,请汉王赏赐。”
    刘邦高兴地说:“好,好!来人啦,赏赐来使!”
    下人立刻捧上黄金和美玉,来使拜谢。
    刘邦继续说道:“刚才我正召张良陈平商议,新下的齐地若无王镇守,久必生乱,为楚所图,封王又非韩信莫属。韩信真算得上一个大丈夫,他既然平定诸侯立有大功,要封王就应该是真王,何必封假王呢?”
    张良和陈平都点头称是,来使更是喜出望外,回城阳复命时,又可以炫耀自己的功劳。
    刘邦说:“就命成信侯为使,前去城阳为韩信授印封王。”
    张良领受了使命之后便对来使说:“请先到馆驿歇息两日,待金印刻好准备停当就立刻起程。”
    这一场险些激起变故的风波,才这般平息下去。
    韩信息兵城阳,其实这位功高的名将一点也骄傲不起来。的确,下魏破代、灭赵降齐,杀龙且败楚兵,纵横驰骋,所向无敌,青史兵家能有几人?
    但是他知道,刘邦对他并不放心。那次在小修武,刘邦一大清早悄悄来到他的大帐,从被窝里夺走他的军权就是证明。日前他派使者到汉王那里,请准予封他为假齐王。使者上路以后他就坐卧不宁,日夜难安。他相信刘邦是不会答应的,不但不会答应,而且还会引起对他深深的猜忌,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因此他又有些反悔了,怨自己不该急匆匆地遣使去求封假齐王。
    封假齐王尚且如此之难,要封真王可能难于上青天。
    但是他确有自己的难处,齐国诸侯田氏家族的确不好对付,他们不是多次打垮又多次崛起吗?若没有“王”的头衔,确实难以镇住这一方土地。更何况他击杀龙且后,项羽正日夜窥视着他,随时都可能乘隙而入。
    可是他的如此苦心汉王理解吗?
    然而,出乎韩信意料之外的是,西楚霸王不是兵临城下,而是派遣了一位密使,悄悄来到了城阳。
    这位密使姓武名涉,盱眙人氏。
    武涉求见韩信,坐定之后,韩信对这位身份不明的神秘人物问道:
    “先生来自何处?有何见教?”
    “请将军摒退左右,有忠言相告。”
    等到只剩下他俩人之后,这位神秘使者终于开口说话了:
    “普天下的百姓因为苦于秦国的苛政,揭杆而起举兵共同反秦。如今秦国已被灭亡。于是依据功劳大小割地分封,让诸侯们回到各自的封地,罢兵休战。但是,汉王刘邦原本是分封巴蜀和汉中,却占领了关中,并且引兵出关,把其他诸侯分封的地方侵占了不说,还领兵攻击楚王,看来他是不吞并天下诸侯绝不会罢休,他是如此的贪婪而不知足啊!”
    韩信听出了其中的端倪。
    “先生是从彭城来的吗?”
    “不错。”
    “有话就请直说吧!”
    “好,恕我直言!不知有多少次了,汉王都成为项王的瓮中之鳖,在项王的掌握之中,要消灭他易如反掌,但是每次项王都未曾把事做绝,让他死里逃生,给了他一条活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