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流浪

133 第133章 粥公馆首席服务生(二)


这小丫头片子终于敢和我放肆了。
    “我爱上你?你这脑袋瓜子真能想,我要是有女儿,都快赶上你这么大了。”我佯装鄙夷。
    您可能也会问,我是不是喜欢李千千,对李千千什么感觉。我喜欢她,心里边干净,虽然说话经常不包装就砸过来了,但是,对我这个年龄的人而言,彼此成天拆来拆去的,太累。我喜欢她,像是女儿、妹妹、学生、同窗,说不清是什么,只不是情人。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我们无法定义。这个,我以前就说过。
    李千千说昨天回来洗完澡倒头就睡,一直睡到下午一点,自己刚起床没多久。我赶紧补了句Good morning,又惹来她一阵大笑。我想这孩子是许久没有笑过了。
    “没其他的事,就是坐在老地方,突然间想起了你,打个电话,你忙吧。”我说。
    “有时间了我一定还会去喝粥的,我们再聊。”李千千这话就是一官面话。只有遥遥无期的承诺才会用“有时间了”这种话应付。
    “不知道你还会不会再来啊。”我有些怅然若失。
    李千千沉默了一会儿说:“加您微信吧。
    于是,很快我的微信好友里就多了李千千。而且我发现,我们俩很可能是一路人,因为moments都是一片黑。不过,我这个年纪,对一切都少了激情,觉着没什么可晒的。李千千正是得瑟的年纪,moments为什么也是一片深沉?也许,她对所有人关闭了生活。不过,也只是猜测,心里空空,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睡,生活也很难说有什么内容。
    挂了电话,望着窗外发了会儿呆,想着这李千千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来粥公馆了,正准备吃两口饭,服务员小郭跑上来,兴高采烈地冲我晃晃手机:“粥董,我们火了!”
    我拿过手机一看,新闻标题是“京城最牛中式快餐厅”,时间是今天中午十二点,下面的内容我扫了两眼,大概就知道在说什么了。
    我皱了皱眉头,并没有露出小郭子期待的眉开眼笑。“行,我知道了,你去吧。”我示意他下去忙,自己打开手机,打开浏览器的主页面,在头条版块写着:研究生端盘子,抽了谁一记嘴巴?文章大概是批判研究生扩招的,里面配了李千千端盘子的照片,只是头部打了马赛克。再顺藤摸瓜搜索,大批新闻都出来了,除了少数餐饮网在介绍粥公馆,大部分门户网都是批判高校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要,研究生蜕化不如当年的专科生,高校教育的失败和悲哀,等等。然而,他们并没有去考虑和关心照片中的主人公李千千如果看到新闻会不会悲哀。
    可是我关心。我担心这样的新闻会不会让我的小朋友李千千在挣扎中掉进更深的沼泽泥潭。可我无能为力,因为事情从粥公馆而起。
    我无措了一个下午,却接到了李千千明天要来继续帮工的电话。
    “你确定你要来吗?”我很矛盾。
    “确定。不是说不如当年的专科生吗,好,从明天起,我不是什么研究生,就是一个帮工。”李千千声音硬硬的,像块石头。
    我还是很犹豫,一天的帮工就引发了一片新闻热讨,如果长期做下去,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千千,”我第一次这样称呼她,“我这里目前不会招聘什么副总经理、策划总监之类的,只有……”
    “服务生,我就做服务生。”李千千不容我说完,就接了话茬。
    “薪资只有一千八,上三险,也没有一金。”我继续抛售事实。
    “没问题。”李千千是铁了心了。
    我猜想这孩子是憋着一口气,那来就来吧,做一两个月,气消了,人也就走了。无非我这边麻烦一些,社保要做增员、再减员。
    第二天,李千千就正式上班了,薪资一千八,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每周调休两天,看得见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收餐盘或者给顾客打饭。
    两个星期下来,她做得倒是风平浪静,不去理会别人,别人慢慢地也习惯了她的存在。每天下午,我们照例坐在二楼边吃饭边聊上一小会儿。
    这天,这看着自己餐盘里的南瓜粥有些犯愁:“紫米粥和南瓜粥卖得并不贵,可这两样总是剩下最多,撤了吧,也总有些人会找?”
    我们的店员通常是剩下什么吃什么,而剩的最多的不是最便宜的小米玉米白粥也不是比最贵的八宝粥、养胃粥,总是这两款鸡肋粥。所以一般情况下能轮着员工喝得就是这两样。李千千搅了搅碗里的紫米粥,放下勺子,一口没喝,想来也是喝够了。
    “紫米粥不应该是原味儿,我们现在倒是给了客人选择,喜欢甜的,就自己去边上的调料区舀勺子白糖,不应该是这样的。紫米益气补血,它那个味儿天生就应该是甜,但不是普通的甜,而是枣甜,只有枣的那个香甜气才能把紫米特有的香气给催出来。而且,一般紫米粥女性顾客喝得多,女人大部分是喜欢香甜的东西,所以,无论从营养口感还是营销上都应该搭配大枣。”李千千顿了顿,又指了指我餐盘里的南瓜粥,“这南瓜粥清毒补血,却不应该是甜上加甜的,尤其是现在用葡萄干和大米做配料,两种甜就不是一路货,所以搭在一起很难出来好味道。得是淡淡的咸味最好,咸中带点甜,甜中又有些咸。而且要去掉大米,做成羹,而且吃的时候可以去调料区滴两滴麻油,就是让它偏菜系,而不是米系。”
    我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这丫头从哪儿看来这么些道道儿,是真还是假?虽然上次小米粥改良有少部分顾客反映好喝了,但是大部分顾客没有反应。也许是钱太便宜,不值得反映。反正无论是纯小米粥还是小米玉米粥,都不影响它卖个精光,上次的改良,更多意义上是个良心活儿。
    “你从哪儿看来这些的?是有人这样做过吗?”我问,透着些许不信任。
    “当然有。”李千千点头。
    “谁?”
    “紫米粥,冀大一楼食堂,我整整喝了三年,毕业后自己操刀至今;南瓜羹,自己在经历了几十次的失败后,总结出来的方子,现在每周都做那么两三次,每次都喝个精光。”
    我夹了一口菜刚送进嘴里,一听这话差点笑喷了:“看你刚刚念叨的神乎,我还以为你从哪家国际饭店取来的经呢。原来是冀大食堂和你这私家小作坊。李千千,这做餐饮服务的是大众,可不是个人的喜好。”
    “这粥都做成这么鸡肋了,还有什么不敢试的,我的粥董!”对我的小心谨慎,李千千一脸的不屑。
    “如果按你说的做了,一碗卖不出去,你承诺剩下的你负责全部喝掉。”反正李千千在粥公馆也就是个过客,一切我都不会当真,于是也就不管是不是信口开河。
    “全部喝掉,而且这月工资一分不拿。”李千千轻轻一拍桌子,话锋一转,“但是,如果全部卖掉了呢?”
    “如果全部卖掉,一碗没剩,这月工资翻番。”我猜李千千在粥公馆做事,是没有太多心理负担的,因为在她心里自己也不过是个过客。我也轻轻一拍桌子。
    第二天,作为我们打赌的一部分,李千千第一次进了厨房,亲自熬煮她的两锅粥。
    上午十一点多,陆陆续续开始上客人了,一切似乎都与往常没什么不同,只是紫米粥少了些米粒,看前来却更粘稠了,这粘稠不同于米粒堆出来的那种粘,而是紫黑色绸缎一般带着枣香的黏,一眼望过去,一层浓稠的黑米油上面点缀着几颗掰开的枣儿。标签上写着:黑米红枣粥6元,下面单辟一行:喝黑变白气血双补。
    “最后一个,南瓜羹。”小郭子说着,把一锅热气腾腾的橘黄色的黄色粘稠液体倒入了盛南瓜粥的保温砂锅,又把原来的“南瓜粥5元”的标签揭掉,贴上新的标签:南瓜羹6元,咸甜润口清毒养颜。还有一行小字:滴两滴麻油,吸收更好。
    嘿,这李千千,居然擅自把价格都给我上调了!我有些生气,心说真是够自以为是的啊。我也没搭理她,既然打了赌,那就由她折腾这一次吧。
    结果,没想到的事发生了。还不到十二点半,我就听见小郭子拿着对讲机呼叫楼上:“紫米粥,再加一锅紫米粥。”
    我走过去,只见小郭子把保温砂锅端起来刮了又刮,把最后一点紫米粥刮干净,刚刚够眼前这位顾客的一碗。我望了望南瓜羹,也所剩不多了,马上见底的样子。
    “南瓜羹看来也得添一锅。”我对小郭子说。
    “南瓜羹,南瓜羹也再加一锅。”
    “紫米粥、南瓜羹今天售罄,明天继续。”对讲机里传来李千千的声音。
    这丫头片子,这会子抗什么劲!我转身去了二楼。
    李千千已经从餐间出来,脱下后厨专用的工作服,罩上了服务生的行头。看样子是要帮着收餐盘的架势。
    我冲她一招手,李千千快步过来,问:“粥董,什么事儿?”
    “你怎么回事?让你添两锅粥你怎么不添啊。”我压低声音愤愤地说。
    “我怕添了就剩下了,这月没钱拿。”李千千抖落出一副面瘫脸,无非是在向我得瑟。
    我气乐了。
    于是她忙她该忙的,我去一楼执掌我该执掌的。忙忙叨叨中终于是到了粥公馆的员工开饭点。
    “我不是怕拿不着钱。”没等我说话,李千千先开口了,大约是怕我真的误会她。
    “那为什么让你添,你在那儿拿劲啊。”我佯装气未消。
    “这都不懂,亏您还是用苹果手机的。饥饿营销,懂吗?就得吊着,才有长远的吸引力,每天一锅,售完为止。想喝?没办法,那您只好明儿再来了。”李千千双手一摊,双肩一耸。那德行让人特别想过去敲她两下。
    我乐了:“嗯,懂的不少,再次刮了我的眼。”
    “可是你说的,钱这月给我翻番啊。”李千千半开玩笑地提醒道。
    “奖金的形式。”
    “奖金就奖金。”李千千一歪头,开始吃饭。
    “李千千,我发现你对粥挺有研究的。”我试探性地开了话题。
    “嗯,谈不上研究,就是我从小就是喝粥,几乎每顿,吃主食的时候都少,医生说我是先天的脾胃不好。”
    “那你那些理论……”
    “哈哈。”李千千看自己终于是把人给忽悠住了,忍不住笑了起来,“您要喝三十多年的粥,也能拽两句。”
    我看着李千千笑着皱皱眉,心说还真是有点意思。
    “不过……”李千千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有话就说,别在那儿故弄玄虚。”
    “没事了,以后再说。”李千千又一歪头,继续吃饭。
    我发现这孩子脑袋瓜子里一有什么鬼主意,就歪头。而且她要是打定主意不想说,你问也是白费劲。我才懒得费劲。
    也许有了点小小的成就感,李千千的精神绽放了一下午。再有两个小时,这一天就完满。很难有完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