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离忧公主

83 赤子之心


花了近半个时辰,李蕤终于将残局收拾干净。之后,赵熹魏紫又为李蕤做了一些饭菜,端进屋子,与魏暮一起陪在李蕤身边,看着他一点一点摸索着吃饭。
    一顿再平常不过的饭,吃的人是小心翼翼,笨手笨脚,看的人是既忧且急,眉头紧锁。
    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李蕤才吃完了这顿饭,放下筷子的那一刻,李蕤笑了,笑容轻浅却又舒心。
    “公子!真是太好了!”魏紫欣喜不已,跑上前去抱住李蕤。
    “魏紫……”李蕤亦将她抱住,在她耳畔轻语,声音温柔而又坚定:“我说过,要照顾你一生一世,请你相信我。”
    “嗯……”
    赵魏二人见此情景,相视一笑,心中无限欣慰。
    旋即,魏暮的笑容消失不见,板起一张脸对李蕤道:“不行,还得再快些。”
    “哥!”魏紫回过头,不满地看了哥哥一眼。
    “他说的不错,”李蕤将她放开,辞气神情一派平和:“若是每天都要花这么长时间吃饭,又如何担当的了天下之重?”
    “你呀!”魏紫有些无奈地看着他:“真是被哥哥给洗脑了,吃个饭都能扯到天下上去。”
    “他这也是为了我好。”说罢,对魏暮道:“继续吧。”
    “好,你跟我来。”魏暮说着,便要出门。
    “魏暮,”赵熹叫住他:“此事虽紧要,却也不急在这一时,大家辛苦了整整一夜,还是先休息一天,明天再开始吧。”
    “也好。”魏暮看着形容疲倦的众人,点头道:“大家先回去休息吧。”
    于是大家分头回房。由于双清阁中只有两间空房,所以四人只得两两而居——赵熹和魏紫住一间,李蕤与魏暮住一间。
    却说赵熹回房躺下,略微闭了会儿眼,见对床的魏紫似已睡着,便悄悄起身,向书斋走去。
    来到书斋,魏暮正在里面埋头翻阅古籍。听到声响,魏暮反顾,微微一愣,旋即笑道:“赵姑娘?”
    “你果然在这里。”
    “时不我待啊。我必须尽快找到使李蕤复明的方法。”
    “我知道。”赵熹冲他一笑:“所以过来帮帮你。”
    “你?”魏暮看起来并不相信赵熹能帮上什么忙。
    “我怎么了!”赵熹不服气道:“人家好歹也跟着你学了大半年医术了好不好!”
    “你也会说跟我学了大半年,”魏暮道:“你什么水平我会不知道?”
    “我水平好得很,绝对不会‘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什么?”
    “这是一个典故,我以后再给你讲。”赵熹道:“魏暮,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你学医?”
    “你不是说,你对医术很感兴趣么?”
    “的确,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赵熹看着他道:“我想帮你。”
    再次听到这四个字,魏暮心头一热,他看着赵熹,目光中满是欣喜与感动。
    “虽然,我现在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赵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用了大半年的功,总该能派上点用场吧。”
    魏暮一笑,冲她点了点头。二人并肩而坐,时而埋头苦读,时而交流讨论,从清晨一直到黄昏。
    与此同时,魏紫也下了床,来到李蕤房间。李蕤听到响动,心有所感:“魏紫,是你么?”
    “是我,公子。”
    “你怎么来了?”
    “因为公子需要魏紫的帮助。”魏紫道:“公子吃顿饭都不忘自己的责任,又怎会安心休息呢?刚才我见赵姑娘出了门,就知道哥哥一定不在,所以就过来了。”
    “好魏紫,”李蕤一笑,拿起案上的竹简对她道:“这些竹简,是你们给我办丧事的时候,我请娘亲托人将家中的医书刻下来,这样我便可以以手为眼,寻找医治失明之法了。这些年,娘亲便是用这种方法博览群书的。”
    魏紫看看李蕤,又看看案上的空白竹简和医书卷册,道:“公子是想让我继续刻书?”
    “是。”李蕤道:“还有数卷未及刻成,就辛苦你了。”
    “不辛苦,”魏紫拿起刻刀,冲他一笑:“只要公子别嫌我刻得难看就成。”
    李蕤亦笑,二人就这么一个刻,一个“读”,从清晨一直到黄昏。
    第二天天还没亮,四人便早早起身出门,跟着魏暮在山上一通乱转,来到一个山洞之中。稍作休息,魏暮将一根竹杖和一块木板递与李蕤道:“这里是飞云洞,从此出发,穿过万竹林,绕过七星湖,再沿着九曲石径而下,最后向西行八百步,就能回到双清阁。现在,你就用手中的竹杖和地图,自己走回去。我们三个会一直跟着你,但绝不会出手帮你。”
    “哥,这未免也太远了吧!”
    “没关系魏紫,我能做到。”
    “好,那就开始吧。”
    李蕤先将手中的地图仔仔细细地摸了几回,然后将其放入褡裢之中,一手持竹杖探路,一手扶着墙壁向洞外走去。
    出了飞云洞,又行百二十步便进了万竹林。此林绵延数里,其中道路旁午,极易迷路,李蕤仅凭一双手和一对耳朵,出林之难,可想而知。一个时辰过去,李蕤依旧被困林中,毫无头绪。
    看着焦虑茫然的李蕤,魏紫忍不住想上前帮忙,却被赵熹一把拉住,在她耳边轻语一句:“魏紫,你要相信他。”
    魏紫点点头,继续跟在他的身后,一脸关切地注视着艰难前行的李蕤。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李蕤终于走出了竹林,来到七星湖边。魏紫心中暗想:这里只须上桥直行即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
    谁知,刚走到一半,便有一只疯狗狂奔狂吠而来。李蕤急忙闪避,一脚踏空,掉下湖去。
    “公子!”魏紫急唤一声,便要跟着下湖。
    “魏紫,”魏暮面无表情地将她拦住:“让他自己来。”
    “可是,”这回连赵熹都忍不住了:“他离两岸这么远,水又这么冷,万一……”
    “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魏暮依旧不为所动。
    二女无法,只得站在桥上暗自担忧着急。
    湖中,李蕤忍者刺骨奇寒,向对面游去。然而,一股暗流却又将他冲到远处,这下,李蕤偏离了方向,离湖岸越游越远。
    “公子!快回来!”二女焦急大喊。
    “不行,我必须去救他!”魏紫说着,又要下湖。
    “魏紫!”赵熹再次拦住她:“你水性不好,下去也救不了公子,我们先回去,那些干净衣服过来!”
    “不行!我不走!”
    “你哥哥不会让他有事的,走吧!”赵熹不由分说,拉起魏紫急急向双清阁跑去。
    二女走后,魏暮望着远处那个浮浮沉沉,几乎没有动静的身影,忧形于色,喃喃而语——
    “李蕤……”
    他向前迈了两步,想要下湖相救,却见沉寂半晌的李蕤又开始拼命游动起来,而且,这一回他终于找对了方向,向着对岸越游越近!
    魏暮笑了,他跑到对岸,站在那里等待着李蕤。
    然而,在离岸几丈处,李蕤又停了下来,看样子,他真的是要撑不住了。魏暮见此,四下寻找一番,捡起一截枯木,向李蕤扔了过去。
    抓住枯木的李蕤一下子又振作起来,一鼓作气游到了岸边。
    魏暮将李蕤拉上岸,解下大氅为他披上。李蕤抓住他的手,声音低微而颤抖:“竹杖被我弄丢了,麻烦你……再帮我找一根……”
    “别说了……”魏暮看着浑身发抖,面色惨白的李蕤,心中又是难过,又是后悔:“对不起,我不该让你冒险的,走,我带你回去。”
    “魏暮(哥)!公子!”
    魏暮刚要背起李蕤,便见二女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衣服。魏暮一把接过,帮李蕤换了,急急向双清阁奔去,二女紧随其后。
    回到阁中,李蕤已经昏睡过去。魏暮为他开了方子,煎好药,魏紫细心地喂他服下,轻轻唤声“公子”,趴在他的身上,低声啜泣。
    二人心中亦不是滋味。赵熹拍了拍魏紫的背:“好好照顾他吧。”
    魏紫点点头,又对魏暮道:“哥,公子这样子,你就别再逼他了。”
    “这回的确是我不对。”魏暮道:“好生照顾他,等他好了,我们慢慢来。”
    出了房间,魏暮又来到书斋,打开一本书,刚翻了几页,便扔在一旁,叹起气来。
    “既然看不下去,何不出去走走?”
    魏暮一愣,抬头看去,只见赵熹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站在一旁,为自己收拾书册。
    “赵兄,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我是跟着你进来的,你竟没有察觉吗?”
    “我……”魏暮道:“我心里很乱……”
    “走吧,”赵熹拉起魏暮:“我们去院子里散散步。”
    来到院中,二人并肩缓行,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整个人从里到外暖洋洋的。赵熹一边走,一边低声轻吟:“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就这样走了一阵,魏暮的眉头依然未能舒展,他停下脚步,对赵熹道:“赵兄,你说,我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魏暮,”赵熹看着他,不答反问:“你还记不记得,那天在车上你给我说,上天厚爱你我,才会如此安排?”
    “赵兄……”
    赵熹一笑,抬头望了望天空,继续说道:“上天既厚于你我,又何尝薄于他人?成大事者,不仅要经一番磨砺铸就坚忍不拔之志,更要不失赤子之心。”
    “是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魏暮今日方知,圣贤言语深意所在。”魏暮豁然开朗,对着赵熹一拱手,高声道:“多谢赵兄指点。”
    赵熹被他逗得一乐,抬头望天,装起了糊涂:“我指点你什么了?”
    “若非赵兄,”魏暮亦抬起头来:“魏暮如何能看得到这冬日暖阳,园中苍竹?若非赵兄,魏暮几乎都要忘了,这天地造化之美,待人之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