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第228章


王晙为什么要设这场鸿门宴呢?起因是双方的相互不信任。
仆固等部落生活在中部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附近,原来投靠的是东突厥,东突厥势力弱了之后,他们便投降了唐朝,但仍与东突厥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朔方大总管王晙担心仆固部落与突厥人里应外合,为防患于未然,因此便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就有了那场惨烈的鸿门宴。
鸿门宴的战果是显著的,恶果同样明显:那些同样原本投靠突厥,后来又投降唐朝的部落一个个战战兢兢,生怕唐朝的屠刀下一个就向他们砍去。
居住在大同军(今山西朔州市南)、横野军(今河北蔚县)附近的拨曳固部落、同罗部落也吓破了胆,徘徊在去和留的边缘:留,就是大唐的朋友;去,则意味着将再度成为敌人。
在两个部落徘徊不定的时候,并州长史张说来了,他是持节代表皇帝来做安抚工作的。
张说身后带了多少个人呢?仅仅二十名骑兵。
不过,张说毫不畏惧,就带着这么点人,便一头扎进了各个部落,搞起了安抚工作。
天色晚了,一行人索性就住到了这些部落的帐篷里。
就在张说住进免费的旅馆之时,天兵军副使李宪却急坏了,连忙发急信敦促他返回。
然而李宪没有等来张说,却等来了张说的信:我虽不是黄羊,但我不怕他们吃我的肉;我虽不是野马,但我不怕他们刺我的血。
士见危致命,此正是我为国家效忠的时机。
张说的诚意,最终打动了拨曳固和同罗部落。
两个部落决定继续留下来,延续与唐朝来之不易的友谊。
消息传到长安,李隆基在心里为张说竖起了大拇指:入能为相,出能为将,张说不愧是一个出将入相的高手。
时间来到开元九年四月,一场叛乱,又让张说赢得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当时兰池州(今宁夏灵武)军区胡人康待宾引诱已经归降唐朝的六个部落发动叛乱,朔方大总管王晙与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奉命进行讨伐,不久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也加入到这一行列。
三个月之后,康待宾被王晙生擒,并被押解回长安斩首。
然而,由康待宾引起的叛乱并没有就此结束,还有一部分残余势力在做最后的坚持,这时张说出手了。
他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余人出合河关(山西省兴县西北裴家川口)对叛乱残余进行攻击,一下子便将其打得溃不成军。
张说一路追击,就来到了骆驼堰(今陕西神木县北)。
在这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原本与叛乱部队联盟的党项部落反戈一击,对其发起了猛攻。
胡人的叛乱部队彻底崩溃,侥幸活下来的纷纷逃入了附近的山中,剩下的党项部落则向张说的大军表示投降。
怎么办?对这个曾经跟胡人一起叛乱的党项部落是杀还是留?一些人提出了杀,但张说并不同意。
张说道:王者之师当讨伐叛逆,安抚忠顺,怎么可以杀降呢?随后张说向李隆基建议,在党项部落所在的地方设立麟州(今陕西神木县),用来安抚已经投降的党项部落。
建议正中李隆基下怀,张说又在他心里记上了重重的一笔。
到这时,张说重新拜相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不过李隆基还在等,因为他心中还有顾虑:他要给一位老臣最后的面子,只有到这个老臣离世后,他才会放心大胆地重新启用张说。
幸好,他并不需要等待太久,据他所知,此人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这位老臣,便是张说的老冤家姚崇。
当年正是因为与姚崇的内斗,张说才被李隆基贬出长安,为姚崇腾出了施展空间。
现在李隆基准备重新起用张说,自然还要顾忌姚崇的面子——他不想让姚崇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厚此薄彼。
开元九年九月三日,姚崇在家中病逝,张说重返宰相之位的障碍全部消失。
十六天后,并州长史张说被擢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时隔近十年,张说又回来了。
张说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做了一次从高峰到低谷,又从低谷到高峰的折返跑,其中有他自己的因素,同时也有老冤家姚崇的因素。
难道张说和姚崇的恩怨真的就化解不开吗?非也。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幕后推手都只有一个——李隆基!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太宗李世民时期,大臣之间的关系相对融洽,你死我活的争斗相对较少,这是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在于李世民有着卓越的领导能力,他有能力将大臣掌握在股掌之间,而不需要大臣们做鹬蚌相争,他坐收渔翁之利。
到了武则天当国时,她采用高压政策,大臣们也不敢拉帮结派,只能乖乖站到一边。
到中宗李显时期,拉帮结派的现象开始出现。
而到睿宗李旦时期,这个现象更加明显:太平公主一派,太子李隆基一派。
那么到了李隆基时代呢?他的能力明显超过了父亲和伯父,但是跟李世民和武则天比起来,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
因此在他的治下,他允许大臣鹬蚌相争,而他坐收渔翁之利。
姚崇跟张说斗,宋璟被人用小品拆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李隆基。
李隆基的这一套并不新鲜,很多统治者都在沿用,上世纪著名政治家蒋介石就是此中的高手。
在他的手下,派系林立,互相拆台,然而各派谁也压不倒谁,最终都要听命于他这个总裁。
李隆基和蒋介石的这一套,在现在的很多企业、单位中也存在。
某个大型企业有一个海外分公司,一度海外分公司很团结,但是国内的上司却很担心:如此下去,这帮人在外边做什么事,合起伙儿来隐瞒总部,自己只能当二傻子。
于是他便略施小计,在海外分公司同时树了两个领导核心,效果立竿见影,海外分公司马上分成两派,从此缠斗不已。
两派互相都想拆对方的台,于是海外分公司的动态源源不断地传到国内。
这下好了,虽然此后鸡飞狗跳的事儿接连不断,不过国内的上司终于可以放心了。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不是一群中国人都想成虫,只是太多的聪明才智和精力,都用在内耗上了。
第十章 兵制改革
张说时代一张一弛经过多年的折腾,张说终于重登相位,此时朝中共有三名宰相,排名如下:源乾曜、张嘉贞、张说。
从排名看,张说只是第三宰相,但他却很快就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兵制改革。
张说前后镇守幽州、并州时,唐朝边境的驻军达到了六十万人,而此时东突厥已经式微,无法对唐朝构成真正的威胁,六十万的军队就显得多了。
张说担任宰相后,便给李隆基提出建议:裁军二十万,让这些人回乡务农。
李隆基当时就惊了:裁军二十万?一旦边境有事怎么办?张说说:臣久在边塞,知道其中的内幕。
现在这些驻军,很多都成了当官的护卫或者办事的杂役,很少用在国防上。
况且想御敌制胜,兵在精而不在多,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而且还耽误正常的农业生产。
如果陛下还有忧虑的话,臣愿意以全家一百来口的性命作为担保。
李隆基仔细一想,张说说的不无道理,他久在边塞,最了解实情,于是便同意了。
这样,唐朝边境的士兵数量就从六十万消减到四十万,精简掉的二十万全部投入农业生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租赋。
削减完边防军,张说又把目光投降了拱卫长安的卫军(类似于现在的中央卫戍区部队)。
按照唐朝的惯例,男子二十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才能免除兵役。
在二十岁到六十岁的四十年时间里,每年都要有几个月为国家服兵役,生命不息,服兵役不止。
需要指出的,服兵役都是义务的,饮食、铠甲甚至武器都需要自备(薛仁贵跟随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就是自费出征),而且所在家庭并不因此而减免其他劳役。
这个惯例从北周的府兵制而来,即农忙时正常进行生产,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国家有事儿时紧急集结出征打仗,实行的是兵农合一。
这种制度对于生活在草原的民族很容易实现,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小国家也可以实现,但当国家规模很大、战争又比较频繁时,它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到李隆基开元年间,府兵制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服兵役的家庭要么渐渐贫困(主要劳动力服兵役经常会耽误农耕),要么服兵役的人身体素质下降。
渐渐地,当打之年的男子纷纷远走他乡,逃兵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下就到了无兵可征的地步了。
面对这个现象,张说提出了改革:招募壮士充当宿卫,所在家庭不再承担其他劳役,同时给予这些人优厚的待遇。
卤水点豆腐,一点就灵。
张说这一招果然凑效。
招募令一发出,青壮男子就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很多原来是逃避兵役的,也纷纷加入到了宿卫的行列。
几天时间,便募集了十二万人,而且都是当打之年的青年男子。
其实,想加入这十二万人的行列,难度也不小,首先要求身高五尺七寸以上。
唐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0.7厘米,五尺七寸相当于现在的1米75,这个要求可不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