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第244章


宇文融与张说是死敌,而张说却是裴光庭的伯乐,两条关系线一捋,宇文融与裴光庭的关系也就清晰了。
如此一来,就合该宇文融倒霉了:第一,他虚拟了李祎这个假想敌,没事找事;第二,他得罪了整个官场,李隆基想保他也为难;第三,裴光庭是他的同僚,因为张说的因素恨上了他。
三个因素叠加到一起,神仙也救不了宇文融了。
前面说过,李隆基在宇文融被贬后曾经质问过裴光庭,其实这很说明问题,——宇文融被贬,与裴光庭有莫大的关系!而在宇文融被贬之后,弹劾他的奏疏还在继续,这幕后的黑手还是裴光庭,因为此时他正兼任御史大夫,弄几个弹劾,轻而易举。
落魄到家的宇文融或许感到委屈,但没有办法,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谁让你当年对张说那么狠呢?扳倒宇文融后,裴光庭与萧嵩并驾齐驱:裴光庭为侍中,萧嵩为中书令。
不久,李隆基又来了一道新任命,命裴光庭兼任吏部尚书。
正是这道任命,让裴光庭干了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毁誉参半。
他在吏部推行论资排辈。
在裴光庭以前,选拔官员一般只看能力,不看资格:有能力的,经常被破格提拔;没有能力的,数十年原地不动,白头发都一把了,还在当着几十年前的小官,即便有些已经取得任职资格,却一连二十年都没有得到实缺,只好继续窝着。
除此之外,州县的任职也没有定规,有的由品级高的地方往品级低的地方调,有的则是先在京城附近任职,结果越调越远,完全没有规则。
裴光庭到任之后,决定要改变这个现状,一切调动得有规矩。
论资排辈就此展开。
裴光庭规定:以后官职出缺,就从候补官员中选,不管能力,只按资历往下轮,轮到谁算谁。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官场中人顿时分成两派:一派是长年没得到提升的资深官员,拍手称快;一派是有些能力但资历尚浅的年轻官员,只得暗自叹息。
论资排辈管理办法公布之后,遭到了两个重要人物的反对:一个是宋璟,一个是萧嵩。
有意思的是三个人的年龄:裴光庭五十四岁,萧嵩六十二岁,宋璟六十七岁。
按道理来讲,如此老态龙钟的管理办法,应该由年老的人提出才对,结果倒是被最年轻的裴光庭提了出来,而比他年长的萧嵩和宋璟则一致反对。
或许,心态与年龄并不完全成正比。
萧嵩和宋璟的反对最终没有奏效,裴光庭的管理办法最终还是公布实施了,这是他庭宰相任期内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让人诟病最多的地方,甚至一度影响他的谥号。
看来,毁誉参半的事最好少干。
短暂和平推行完论资排辈制度,裴光庭和萧嵩的宰相组合又遇到了一件大事:吐蕃到唐朝国境投递国书,请求讲和。
吐蕃这个时候提出讲和,是因为他们打不起了,在两国边境上,他们先后被萧嵩、张守珪三次痛打,最近一次又被李祎攻克了石堡城,曾经的不可一世已经被唐军打没了。
吐蕃想和,但战与和的主动权掌握在李隆基手里,他犹豫了。
这时忠王李亨的咨询官皇甫惟明来了,他是主张讲和的。
李隆基不同意,他说:吐蕃国王曾经给我写信,傲慢不已,怎么能轻易原谅?皇甫惟明回应说:开元初年时,吐蕃国王还小,他怎么可能写那样的书信。
这一定是下面的边将干的,为的是激怒陛下。
一旦边境开战,那些边将就可以盗用藏匿公物,还可以自我表功领赏,这都是奸臣的做派,不是国家之福。
两国兵火不断,日费千金,河西、陇右由此贫穷困弊。
陛下可以派一个使节以探视金城公主的名义前往,与吐蕃国王面谈,让他们俯首称臣,这难道不是驾驭夷狄的长久之策吗?皇甫惟明的话说到了李隆基的心里:与吐蕃的战争打到这时,吐蕃打不起了,自己也有些打不起了,况且石堡城一战开边一千多里,大唐是沾了便宜的,见好就收未必不可。
不久,皇甫惟明出使吐蕃,吐蕃国王果然表示臣服,给李隆基的信也一改往日的傲慢,变得无比谦卑:按照历代和亲的惯例,他自称外甥,而称大唐为舅。
吐蕃国王的信是这样写的:外甥一家两代娶的都是公主,情同一家。
不料唐朝边将张玄表等人入侵,因此两国交恶。
外甥深知尊卑礼仪,怎么敢失礼?正是因为边将的离间,才得罪了舅舅;屡次派遣使者到长安朝拜,结果都被边将挡回。
今天蒙舅舅派来使臣,探望公主,外甥喜不自胜。
倘若能重修旧好,死而无憾。
从吐蕃国王的信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功劳都是领导的,过错都是属下的。
看完吐蕃国王的信,李隆基的心情平复了许多——如此看来,吐蕃国王已经知道尊卑了,这或多或少就达到目的了。
也罢,就准了他们的求和吧!李隆基批准吐蕃求和,其实并非念及舅舅与外甥的情谊,而是另有打算,因为此时此刻,北边的契丹部落已经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他要进行战略转移,把重点放到北边。
吐蕃的这次求和并非一劳永逸,而是设定了有效期的。
七年!
第十四章 无处不在
矛盾四伏奴才互斗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矛盾无处不在。
在宰相们斗得不亦乐乎的同时,李隆基的奴才们也在互斗,而且激烈程度一点也不差。
互斗的主角是以王毛仲为首的家奴和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双方谁也不服谁。
斗争初期,王毛仲占据明显上风。
因为他养马有功。
李隆基刚继位时,全国牧马只有二十四万匹,这个数量远远少于唐朝巅峰期的七十万匹,无法应对将来的战争要求。
考虑再三,李隆基决定把养马的任务交给王毛仲,这个人用起来他放心。
这样王毛仲便当上了内外闲厩使,主管皇家内外的御马饲养。
当上内外闲厩使的王毛仲就如同《大闹天宫》里刚上任弼马温的孙悟空,干起工作来尽职尽责。
与孙悟空不同的是,孙悟空只是三分钟的热度,而王毛仲则是十几年如一日。
在王毛仲之前,内外闲厩使是一个肥缺,一年下来,从饲料上就能克扣大量的钱财。
而王毛仲上任之后,兢兢业业,不做任何手脚,一年下来,同样多的经费,却能节余数万斛饲料。
两相对比,王毛仲的廉洁有目共睹。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开元十三年泰山封禅时,全国牧马已经达到了四十三万匹,牛和羊也具有同等规模。
由此可见,王毛仲不仅养马,同时还养牛和羊。
泰山封禅时,王毛仲大大出了一把风头:他把随行的数万匹牧马按照毛色编队,远远望上去,气势如云海,颜色似云锦,马山马海成为封禅时的一道独特风景。
眼看此景,李隆基大喜过望,他早就知道王毛仲能干,但没想到他这么能干,当场就决定给王毛仲重赏。
随即,王毛仲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品级从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看起来是个闲职,但却象征着极高的恩宠。
当年跟随李隆基的人,只有四人到了开府仪同三司的位置,分别是王毛仲、姚崇、宋璟和王仁皎,除此之外,再无别人。
四人中,姚崇、宋璟是良相,王仁皎是李隆基的岳父,而王毛仲,原本只是个家奴。
此后,王毛仲的势头更盛,其势力范围不再局限于养马,甚至渗透进了禁军之中。
开元十七年,王毛仲把女儿嫁给了左龙武将军葛福顺的儿子,双方结成了亲家。
除了葛福顺,王毛仲在禁军中还有不少人脉,左监门将军唐地文、左武卫将军李守德、右威卫将军王景耀、高广济都是他的朋友。
这些人中,李守德跟王毛仲一样,曾经是李隆基的家奴,而葛福顺则跟随李隆基参加过唐隆政变,他们都是李隆基信得过的人。
现在这些人聚集到一起,王毛仲的感觉便越来越好,不经意间,便与高力士为首的宦官集团发生了矛盾。
双方都不买对方的账,因为他们的后台老板都是李隆基。
原本太宗李世民有遗训:内侍省的宦官品级最高只能是正四品。
这个规定一直被严格执行着,即使是武则天的时代,也没有突破这个界限。
但情况在中宗朝有了改变:在李显的任用下,七品以上的宦官达一千多人,不过三品宦官还是很少,只有杨思勖等少数几个。
到了李隆基时代,宦官的好日子来了,很多都当上了三品官。
李隆基甚至委任一些宦官当三品将军,而且允许在他们家宅的门口插上长戟。
长戟原本是朝廷高官才有资格在门口插的,宦官向来没有这项特权。
这样一来,宦官在朝中的地位便急剧攀升,各地官员也越来越重视这帮人的能量。
于是,宦官出使各地便受到了众星捧月的待遇:官员们不怕宦官来,就怕宦官不来;不怕宦官收礼,就怕宦官不收礼。
如此一来,宦官到京外办一趟差,最少也能收一千贯,再少了,回来都不好意思交流经验了。
有了钱的宦官就不是一般的宦官了,京城的房屋、郊区的田园,一半都在宦官的名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