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第313章


颜真卿此时已经官至刑部尚书,他受到贬斥是因为他带领百官给李隆基上了一份奏疏:恭祝太上皇健康长寿。就是这么一份奏疏,让颜真卿倒了大霉。
刑部尚书不用做了,到蓬州(四川仪陇)当长史吧!
打发完这七个人,李亨又为李隆基精选了一百余名宫女,同时命万安、咸宜两位公主进宫照顾李隆基起居,每逢四方献上珍异宝物,总是派人先送给李隆基这个太上皇。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经历了这场“被搬家”后,李隆基的精神支柱彻底倒塌了。原本他已经认命,已经安于做一个太上皇,结果还是被儿子逼着搬了家。人到晚年非常脆弱,熟悉的环境不能轻易改变,一旦改变,老人就会产生巨大的不适应感,然后在短时间内迅速老去。此时的李隆基只是为白居易提供创作素材,于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当忧愁成为生活的全部,活着也是行尸走肉。被搬家改变环境的李隆基没能跳出这个规律,他从此不再吃肉,也不再吃米,只吃一点简单的蔬菜,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步一步接近了生命的终点。李亨开始时还去探望,到后来,他的身体也垮了,早年当太子时精神压力过大,他的身体早早被透支了。太上皇李隆基的被搬家就此结束,李隆基、李亨的父子过招没有赢家,他们都是失败者,无意之中成了李辅国斗高力士的棋子。人生就是这样,谁是棋手,谁是棋子,并没有定势,有时你以为自己是经天纬地的棋手,到头来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母子之间
李隆基、李亨双双接近生命终点,长安皇宫中有两个人格外忙碌起来。
一位是李亨的张皇后,一位是李亨的太子李豫。李豫不是新出现的人物,他在此前有过出场,原来的身份是广平王李俶。李亨延续了父亲喜欢给儿子们改名的传统,后来他为李俶改名叫“李豫”。国学大师辜鸿铭有云,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只见过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没见过几个茶壶配一个茶杯。辜鸿铭的茶壶茶杯理论,折射出男权社会的本质,这套理论适用于一般的大户人家,更适用于李亨这样的帝王之家。但凡一个皇帝,谁不是一把茶壶配N个茶杯。只有武则天是个例外,想多配几把茶壶,还得提防大臣们的唧唧歪歪。在李亨的众多茶杯中,张皇后是其中一个,而太子李豫并非出自这只茶杯,因此矛盾便在所难免。李豫是李亨的长子,他的生母有一段传奇。李豫的生母姓吴,濮州濮阳人,她的父亲曾经做过官,不过官做得很失败,不仅没能给家族带来幸运,反而带来了巨大的祸事。开元年间,吴氏的父亲因为犯事被李隆基处死,年幼的吴氏便被收入掖庭,充当宫中杂役。吴氏以为自己的一生将会在掖庭中度过,不曾想到,她的生命中还有一段传奇在等着她。开元十三年,十三岁的吴氏迎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次机会与高力士有些渊源。这一年的一天,李隆基携高力士前往李亨的王府做客,一进门,李隆基便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李亨的王府居然是这个样子。
李亨的王府内杂乱无章,很长时间没有用心清扫过,乐器上也蒙上厚厚的灰尘,而且侍奉李亨的侍女也少得可怜。(也有一种可能,眼前这一幕是精心伪装的)李隆基看着有些心疼,转头对高力士说:“皇子的生活条件如此艰苦,你怎么不早点让我知道?”李隆基当即下令,从长安挑选五位良家女子给李亨当侍女。高力士劝谏道:“在长安城中挑选良家女子当侍女,可能会让人说三道四,不如从掖庭中选几个相貌端庄的,陛下以为如何?”李隆基一想,有道理,身在掖庭的女子虽然是有罪之身,但基本都是出身官宦世家,她们的素质要比一般的人家高。况且,这样的女子会更加珍惜机会,服侍起皇子来尽心尽力。李隆基点头表示同意,吴氏的机会就此到来。在掖庭精挑细选的三人名单中,吴氏名列其中,借着这个机缘,吴氏从掖庭一跃进入李亨的王府。进入王府之后,容貌端庄、性格谦让的吴氏深得李亨宠爱。一年后,吴氏为李亨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李豫。不知不觉之中,吴氏创造了一个纪录,她所生的李豫竟然是李隆基的第一个孙子,这让李隆基喜出望外。这是人之常情,但凡是人,看到自己的孙子出生,都会情不自禁,甚至比当年儿子出生时更加狂喜。同样的狂喜曾经出现在李世民身上,李治身上,只可惜,他们的第一个皇孙都是空欢喜一场,最终没能继承王朝的大统。而李豫则是第一个幸运儿,他是李隆基的第一个皇孙,最终也得以继承大统。不过他的母亲吴氏并没有能够看到这一天,开元二十八年,吴氏撒手人寰,没有等到儿子承继大宝的一天。
后来吴氏被追尊为皇后,与李亨一起合葬。众人打开她的棺木移灵,这时大家发现,已经去世多年的吴氏面容竟然与生前一样,似乎她并没有死去,而只是睡着了。
众人唏嘘不已,感慨之余将吴氏与李亨合葬,吴氏就此完成了自己的传奇。吴氏去世后,李豫开始了自己“孤苦伶仃”的生活,虽然有父亲,但毕竟生母已经不在。李豫的“孤苦伶仃”一直在继续,在他“孤苦”的同时,他的父亲也在不断经历着“断腕求生”的痛苦经历。天宝五载(公元七四六年)七月,李亨第一次“断腕求生”。此时,他的太子妃是韦氏,原本他与韦氏恩爱有加,不料韦氏的哥哥韦坚被李林甫打落下马,而韦坚的弟弟们为了解救韦坚,竟然病急乱投医,在给李隆基的奏疏中引用李亨曾经说过的话。前面说过,李隆基最怕皇子与大臣勾连,现在韦氏兄弟引用李亨曾经说过的话,正说明他们有过勾连。李隆基一怒之下将韦坚贬官,韦坚的弟弟们流放岭南。眼看即将牵连到自己,李亨只能选择“断腕求生”,主动上疏请求与韦氏离婚。太子妃就这样离李亨而去,出家为尼,直到多年后在尼姑庵中去世。
李亨“断腕求生”五个月后,厄运再次来临。这回出事的是他的良娣杜氏。
杜氏的姐夫柳因为跟岳父杜有邻不和,居然举报岳父勾结太子李亨图谋不轨。
这一举报非常致命。
李隆基一下子出离愤怒,他居然当起了葫芦僧,把原告柳勣、被告杜有邻全部乱棍打死。
原告、被告居然都输了,这官司判得太有才了。
李亨不再去管原告、被告,当务之急是洗脱自己的嫌疑,于是他再次“断腕求生”,把良娣杜氏赶出家门,贬为平民。
换作一般老百姓,接连两次“断腕求生”必定伤筋动骨,幸好李亨是太子,相当于章鱼,断几次腕也无伤大体。
不过从这之后,李亨身边再也没有特别受宠的女人,直到安史之乱发生。
安史之乱给整个王朝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机会,比如李亨,比如李辅国,再比如时任良娣的张氏。
张良娣登上历史舞台是在马嵬坡,当时她跟随李亨逃亡到马嵬坡,在去留两难的彷徨之际,张良娣跟李辅国一起,劝说李亨前往灵武郡,开辟一片新天地。
在前往灵武郡的路上,张良娣的表现可圈可点,每次入住驿站,身怀六甲的她总是冲在前面,夜晚就寝时,她主动睡在李亨的床外侧,而把相对安全的内侧让给李亨。
李亨劝解张良娣说:“抵御盗匪不是你们女人的事,你不用操那么多心!”
张良娣看着李亨,诚恳地说道:“如今乱世,意外的事会很多,如果一旦有紧急情况,妾用自己的身体延缓盗匪的攻击,殿下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逃离危险!”
当一个女人对男人用心到如此程度,男人还有抵御能力吗?李亨不可抵挡地宠爱起张良娣。到灵武郡不久,张良娣为李亨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李佋。产后三天,张良娣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床了,开始给战士们缝制军衣。李亨连忙阻拦,张良娣平静地说:“如今王朝多事,哪里是我静养的时候。”说完,张良娣低头自顾自地缝制起军衣。张良娣的“贤淑良德”很快得到了回报,公元七五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张良娣被册封为淑妃,三个月后,张淑妃再进一步,晋升皇后。
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个法则——丛林法则。丛林法则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弱肉强食。自古,丛林法则也存在于皇帝的后宫之中,从没有绝迹。随着张皇后的崛起,她与年长皇子的矛盾也渐渐产生。由于李豫继承了父亲善于藏拙的优点,因此最先与张皇后发生矛盾的并不是李豫,而是建宁王李倓。
建宁王李倓是李亨的第三子,马嵬坡前后为李亨立下汗马功劳,正是李倓首先提议前往灵武郡,又是李倓在前往灵武郡的路上组织敢死队为父亲保驾护航。
同哥哥李豫相比,李倓显得话有点多。尽管他的话说得很对,但在一些人听来并不入耳。驻扎灵武郡期间,李隆基赏赐给张皇后一件宝物:镶嵌有七种宝玉的马鞍。对这副马鞍,张皇后爱不释手,令她没想到的是,有人竟然打起了马鞍的主意。
皇家资政李泌对李亨说:“天下大乱,王朝分崩离析,陛下正是展示自己节约美德的时候,这副马鞍太奢侈了,张良娣(当时还是良娣)并不适合用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