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解决方案的最好方案。
“哦?怎么解决??”黄俊明突然来了兴趣、
“是这样的,仙长。”方考答道。“要知道,历年历代盐价居高不下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要保持大量的盐,作为军资,如此一来,民间能买的到的盐就少了很大一部分。再加上税收,和运输成本的需要这才使民盐居高不下。”
黄俊明一边听一边思索着,这盐当军资这件事黄俊明也是才刚听他说起。至于税收,也是黄俊明一直以来个人所认为的,但是这运输方面还真是被黄俊明自己所忽略的一方面。
“仙长,您若是有优于朝廷的制盐之法,先可献于军中。并与朝廷商议好,军中得此法后,自产自用。这样一来,盐户所制之盐便可以直接销售开来。如此,军中减少了收盐之数量,及钱财。又满足了军备所需。盐民所制之盐足以满足百姓之需要,这样一来便可以抑制很大一部分盐价。”方考缓了口气,继续说道:“至于税收,小道先前也说过,为了弥补将盐作为军资的国库损耗而已,这样一实行之后,国库没有损失一分一文。自然不会再在盐税上收税这么大。而运输方面,若在之前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但现在。大唐四处都修建了水泥路,虽然有的路还没修建完毕,但各大城池之间的道路已经基本完善。基本上可以做到通畅无阻,只要城市之间的路都修好,这个运输的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嗯。”黄俊明坐在蒲团上,一只手轻轻的触碰着地板,食指一下又一下的哒哒的敲击着地面。眉头一会舒展一会又聚在一起。显然是在考虑方考的这个想法是否对当下的唐朝适用。
“哒、哒、哒、”黄俊明不说话,这百年殿内的几人自然也是一副屏气凝神的样子,不敢出声。慢慢的除了黄俊明用手敲击地板的声音,整个殿内听不到旁的声响。可也正因为黄俊明的不表态,殿中的气氛有些凝重。或许是自己觉得自己的这个提议在黄俊明这个仙长心中有很大疏漏。方考的呼吸也慢慢的变得粗重了起来。
而在这和尚道人叫来的三人中,方考的定力算是最好的了,至于剩下两名道士。更是小心的喘着气,似乎觉得自己的心跳都跟着黄俊明敲击地板的节奏而跳动。他们真怕,万一黄俊明停止了敲击地板,他们的心脏也跟着停止跳动。
慢慢的黄俊明从思虑中回过神。见几人满头大汗的样子。也不去问,只是慢慢的停歇了用手指敲击地板。同时说道:“方考。你这个主意说可行也不可行。第一,为什么只讲新的制盐法只传给军队,而不同时传给盐农。贫道也知道,当盐产量增加,盐价却又降低之后,势必使家中盐田少的人遭受大损失。可只传军,不传民这一点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再者。将制盐之法传给军队,等军人退役之后,是否又会携带新的制盐技术,给原有的民间制盐产业造成冲击?以及当军盐足以充备军资后,那后生产的低价盐是否会被售卖给民间?”
“其三,算了。。就先这两点吧。”黄俊明本打算说怎样和官府去交流这新的制盐之法,只是想到这眼前几人都不是能与官府高层进行对话的人,便将这句话憋了回去。照着方考道士的这个说法,去和官府交流这一点肯定是要黄俊明自己去做的,就算不是自己去做。也是李元亨去与李世民对话,这盐业,朝廷大事。方考等人的身份还真不够与满朝文武对话的。
本来方考只是根据这盐价高昂的原因而想出的方法,对于黄俊明提出的这两点还真没有考虑到。在黄俊明的一字一句之下,也反映出自己的疏漏来,连忙躬身赔礼道:“小道疏忽,请仙长责罚。”
黄俊明对着方考轻轻笑了笑,随后说道:“行了这不怪你。要怪也怪贫道,没事不读道经,琢磨起盐价干嘛!”黄俊明说后。嘴角又是微微的有些上扬。或许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吧。
“仙长自然是心系民间,为民某利。此乃大德!”方考等人漂亮话还是会说的。听黄俊明的语气中有那么一丝自嘲的味道,立马捧了黄俊明两句。
说实在的黄俊明现在早就不是那种两三句吹捧之言就喜上眉梢的性子了。对于这些言论,也只是听在耳中,转眼就忘了。挥手退去了方考等人。黄俊明思索一番之后,抽出一张宣纸在纸上将方考的这个主意和黄俊明自己的顾虑写了个完全,又沉思了一下,将制盐之法详详细细完完整整的附了上去,找了李元亨让他送到李世民手中。
虽说这个方法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说连解决方案都算不上,但黄俊明自己的确是想不到别的办法了。既想要让大多数人牟利,又不想让小部分人失利。确实太难。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没有两面性的东西。阴阳总是不可分离。
李世民的回信并没让黄俊明等多久,虽说李世民在有些方面做得并不像是后世史书中记载的那么完美,但对于这些民生好事,还是有他自己的见解的。黄俊明抽出李世民的回信。只见信中写道。
“朕欲募盐农从军采用新法制盐,盐农每月发放饷银。除军需之盐外。其余盐产低价售于民众,所得钱款六成归盐农。四成收归国库。保不与民争利。”
黄俊明随手将这字迹并不多的信放在一旁。或许李世民的这个方案也并不是一个好方案吧,但不得不说这却也是在短时间内最适合大唐现状的一个法子。虽然说在黄俊明这个现代人看来还是别扭,但也只能做到这个样子了。有了饷银便不会让盐农因为盐价低而失去生活所需。余盐外卖,又是一个充实国库,和让盐农盈利的方法。而盐农有了盈利,肯定要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不会因为有固定的饷银而懒惰。至于盐农充军之后产出的盐是否可以有富裕?那是肯定的,现在这中底下的生产力都能勉强让整个大唐吃到盐,那就更不用说加大生产力之后了。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李世民还是顾及到了黄俊明的一些担心。
至于那句保证不与民争利。黄俊明也说不上是信还是不信,没办法,利一途很多保证都不如一个屁来的响亮……下一章就要进入蝗灾了。随后就是踏步红尘。西南现在算是毫无人品了。在作者群里,西南的马甲也被改成了“这是一坨大懒屎。”嘿嘿,总之,懒是懒,更新多少还是会更的。
2月可能会多更一些。Q
小说推荐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萧玉淑
- 身为特种军医的唐羽意外穿越大唐成为太子爷,从此香闺罗帐,醉心万千佳丽!佞臣当道?强敌入侵?看我携带现代黑科技摆平内忧外患!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作者:萌主所写的《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萧玉淑》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萌主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6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 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 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统一思想,召回名相,起用猛将,内除宦官,外平藩镇,重振大唐声威…一切搞定后,李颂
- 穿越架空淮南老雁完本
- 最新章:大唐顺宗日记(一)
- 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
- 身为特种军医的唐羽意外穿越大唐成为太子爷,从此香闺罗帐,醉心万千佳丽!佞臣当道?强敌入侵?看我携带现代黑科技摆平内忧外患!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作者:萌主所写的《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萌主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6章
- 大唐开局:捡到一个唐太宗
- 家里来了位不速之客,还自称是大唐天子,差点就被徐宁送去精神病院,结果,还被这位天子给坑了“只有大唐强盛,才能外御四敌“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再创辉煌“朕很穷,带朕一起赚钱吧“要不然,揍朕一顿也成 这是一个倒爷的故事,不停往返于两个时代,顺便振兴一下大唐势力 百废待兴,那我就栽下一棵科技树 强敌环伺,那咱
- 穿越架空北门小刀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章 马周的后遗症
- 神机道士在大唐
- 公元846年,唐武宗驾崩,唐宣宗继位,郭子仪的后代郭弘正被衡山掌教刘元靖救上山学艺 郭弘穿越到郭弘正身上,并得到上古宝物玄璧,同时得知集合三块仙圭可以去昆仑山,进入登仙之途 郭弘开始了自己的寻宝之旅。复杂的宫廷争斗,宏大的战争,缠绵的.爱情,书中七成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道家在唐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
- 穿越架空太离之火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卷 北地惊龙 第八十六章 宫变
- 魂归隋唐 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穿越隋唐之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