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清梦

第242章


  平儿笑道:“以前在家的时候这个宝二爷不喜欢读书写字,怎么如今也看书练字了。难道他还真的愿意去搏一个功名,给林姑娘挣一个封诰?”
  黛玉满脸通红啐着平儿:“你也不学好,以前是跟着凤姐姐学得油嘴滑舌的。我才不稀罕他去考什么功名了。爱做什么就由着他去吧。”又见宝玉写的字墨迹未干,凑上前看时又见比往日的写得高了好几倍,足见风骨了。
  宝玉来到怡王府,哪知允祥却不在府中而往锦园去了。宝玉给王妃请了安遂又到锦园来。
  允祥早已备下了香茶,对宝玉道:“你也好些了。若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我们隔得不算太远,能够帮忙照看的,就照看一下。”
  宝玉谦逊道:“王爷的恩情宝玉没处报答,全仰仗王爷了。”
  允祥道:“我见你是个如意人儿,虽然不喜读那些圣贤大道理的书,可人到底也聪慧。等开春了给你找份事做。一来也好有个归宿,二来,也挣几两糊口的钱。”
  换成是以前的宝玉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可到了如今这地步宝玉知道自己无法拒绝。允祥道:“我知道你最不喜欢做官,放心也不用做官。皇上说要开宗学,我想让你进去教授他们点课业,活不算累。养家应该没问题。”
  宝玉显得有些愧疚:“我都没把书念好,哪能再去误别家子弟,孔夫子知道了定不答应。”
  允祥笑道:“又不要你去教他们八股文章,怕什么。不过是将那些《诗经》之类的书传授几本,多简单的事,不会让你为难的。”
  宝玉只好答应着。
  允祥道:“其实你的人品贵重,没有那些酸腐的气息最是我欣赏的地方。也敬重你的为人,你们家算是败了。我也尽力了,你父亲能够逃过一死,改成了流放,还有回来的可能。剩下了你,虽然不指望你重振家业,但也希望你能好好的生活下去。我去牢里看过他一次,你父亲也是这么和我说的,叫你保重。”
  宝玉听了悉眉不展。
  允祥又道:“为人子女都是这样一路过来的。等这岛上的桃花盛开时邀你们来逛逛。这附近很快又要动工了。昨日幼君还和我说要给她干妹妹准备嫁妆。对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
  宝玉有些腼腆起来:“我身上还有母亲的服了。”
  允祥道:“也是,等服一满该好好的成个家了。”
  宝玉道:“王爷最近可还康健?”
  允祥道:“老样子,也习惯了。对了,也不知梅溪怎样,很久没看见他了。”
  宝玉笑道:“鸿哥最近忙着呢。说买了一处房子,正忙着装饰,看来是准备在京里长住了。也是,他和紫鹃姐姐经历过了这么多也该走到了一起了。”
  允祥听后有些微微的不悦,目光注视到了远处。
  宝玉这才注意到自己话说得有些不妥当,可既然说了出来也不好收回去,因此继续说着:“王爷的心思宝玉也略知一二,只是宝玉觉得王爷和紫鹃姐姐不合适,不如早早的放手好。”
  允祥一愣,又讪笑着:“是吗?或许真是这样吧,有些事不能勉强。很多时候我想那不过是一个可以期盼的美丽的影子罢了。”
  离开了锦园宝玉准备顺路去栊翠庵,刚走到大观园的后门,就见门板上贴着封条。宝玉才知道进不去了。门上的匾额也拿了下来,一个人也没有。宝玉有些垂头丧气,等绕到宁荣街的时候冷冷清清,没什么行人。宝玉来到府门前,只见几扇大门紧闭,“敕造荣国府”的牌子也被揭了下来,只有那两座石狮子静静的守候着,仿佛在等待它的新主人。宝玉心中有过失落,如今也不知道李纨住在何处,正欲往回走的时候,突然一个醉酒的一头白发的老头边走边唱。宝玉细看了一回,那不是东府里的焦大么。忙下了车,走上前去。
  焦大早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辨认不出宝玉来,见有人挡住他的去路,便破口大骂:“大路这么宽,偏要挡道,给老子让开。不然你焦大太爷跷起一条腿来比你还高。”
  刘伯上来拉宝玉:“爷,我们走吧。”
  宝玉问着焦大:“焦爷爷,难道不认识宝玉了么?”
  焦大醉眼打量了一回,满口胡话:“什么金呀,玉呀。都让人给抢光了,我去祠里哭太爷去,让太爷也看看这些不长进的王八羔子的主子们。那蓉大小子不是人,不是人。”骂咧咧的走开了。
  宝玉站在原地,仿佛恍若隔世。正想回去的时候却见贾兰骑马过来了。
  “叔叔!”贾兰看见了宝玉忙翻身下马,朝宝玉走了来。
  “兰儿,我正找你了。怎么没住在栊翠庵了么?”宝玉喜出望外。
  贾兰道:“我和母亲都搬出来了,如今在水车胡同里有一所宅子,母亲说让我给叔叔请安。可巧最近公务实在繁忙,竟耽搁了,叔叔可好?”
  宝玉见贾兰一身簇新的官服,心中有些不适。
  宝玉又问:“你母亲还好么,我也是许久没出门了。如今看你到出息了。”
  贾兰道:“我正要回去,叔叔上家里坐坐吧。”
  宝玉突然觉得没有继续拜访的必要了,李纨独居惯了,不愿意别人打扰,自己去了也无益。
  走之前宝玉无意中又问起了贾环来,贾兰道:“很久没看见环叔了。不过听说赵姨奶奶没了。环叔跟着什么马帮去了,也不知还在不在京里。他以前和蓉大哥还有好些人常喝酒,如今也没听说过了。”
  宝玉听到这里已经知道这些家人和他没有多大的关系了,辞别以后。叔侄俩分别往两个方向远去了。
  贾兰好不容易回到了家里,李纨正在炕上和丫鬟缠线。贾兰进门便说:“母亲,我今天遇着宝叔叔了。宝叔叔还问候母亲了。”
  李纨道:“那你怎么不请他上家里来坐坐。”
  贾兰道:“怎么没请,宝叔叔说改日再来。”
  李纨道:“累了吧,吃过饭没有。我让碧月给你留着,你让碧月打发给你吃,吃了好睡觉。”
  贾兰道:“我吃过了。只是儿子可能要去外地赴任了,朝廷的任命快下来了。”
  李纨忙道:“才搬家不久,难道又要搬家?”
  贾兰笑道:“可能要去湖南也说不定。甄叔叔一家要去云南赴任了,这一走更远。”
  李纨沉思了一会儿。
  贾兰说腰疼,李纨只当他弯在马上乏了。忙让他去歇着,又让丫鬟去伺候。
  素云这里和李纨闲话:“我们兰大爷如今也算当了大官了。只是奶奶身子不好,这又要出远门怎么使得。”
  李纨笑道:“我渐渐老了,只剩了兰儿这么一个命根子。他往哪里去,我自然也要跟了去。只是刚说丰知府家的那门亲事可能得放放了。那姑娘我看着好,有几分宝钗妹妹的品格,若是错过了这样的,怕也难找了。”
  素云笑道:“恐怕还等开了春才派外任的。以前宝二爷、环三爷和兰爷一起读书,老爷就说兰爷是个聪明的,如今可不是应了。”
  李纨心里很是欣慰,心想她熬了这些年总算是熬过来了,他父亲在天上看着也是喜欢的。
  哪知天总不遂人愿,没料到的是贾兰竟然病下了,这一病来得突然又猛烈,开始大口大口的吐血,接着又喊腰疼得厉害。请了好几个大夫来瞧也都说不出是什么病症,不过随便开了几张补气血的方子。
  李纨心急如焚,每天守在贾兰的床前只是落泪,她想起贾珠来,也是好好的身子突然就得了疾病,这一病就病了大半年,最后英年早逝。莫非剩下的兰儿也要重复他父亲的路么。李纨又央人四处烧香求佛,到了第五日的时候贾兰更见不好了。始终昏睡着,药也灌不进去。李纨没有法子,只能守在贾兰的床边看着她唯一的儿子逐渐没了生气。
  等到夜里子时时,贾兰突然醒过来拉着李纨的手说:“母亲,孩儿挺不过去了。母亲自己保重。”说完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当时李纨抚着贾兰的身子痛哭不止,好几次差点晕厥过去。如今唯一的依靠也没了,叫她靠谁去。好不容易盼着儿子出人头地,自己也想显示一回时,哪知命运却和她开了同样的玩笑。注定自己只能孤独终老。
  李纨亲眼看着儿子下葬,此时她恨不得能替儿子死去。来送行的只有尤氏、甄宝玉父子,后来贾宝玉也赶来了,又安慰了李纨一回。
  
第二百五十一回 葬心
更新时间2011-3-9 9:00:24  字数:3101
 春天终于姗姗来迟,梅花开放时香菱诞下一女,对于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大家都很高兴。林黛玉主动为那孩子取名“婉清”黛玉说那是取《诗经》里“婉如清扬”之句。
  就在新年的第一天鸳鸯就给魏家人带来了好消息,魏妈即将抱孙子了。魏妈哪里还坐得住,每天变着法给鸳鸯做好吃的,什么活儿都不用她动一根手指头。
  紫鹃曾笑说过:“嫂子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看来是该奴役我了。”
  “你看这些姑娘里就你刁钻,怪不得会没人要。活该。”魏妈说道。
  紫鹃笑道:“那我就在家里当一辈子的老姑娘,谁说一定要嫁人的。我才不信这个理,离开男人照样能活,还潇洒自在。”
  魏妈听见女儿口中的话越来越不像样,好气又好笑,指着她对鸳鸯说道:“看吧,这就是我养出来的好女儿。活该是我欠她的一样。”
  鸳鸯笑道:“妈别气,妹妹说笑话呢。当不得真。她若不想嫁人,把个其它人不知道要急成什么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