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雁搏

第31章


金兵对辽兵玩的花样镇定自若。
阿骨打在辽军的行进中,早对金兵做了部署。令宗雄率右翼军去冲杀辽军左翼;令迪古乃率左翼军,包抄过去,在辽军后面冲杀;令娄室、银术可率中军对抗辽之中军;令粘罕、习不失率军抵挡辽的左翼军;另派胡沙保率小队轻骑,在敌阵旁,往来驰驱,作为疑兵。用以迷惑敌人。
双方在相距几十步远时,阿骨打首先下令放箭。
“嗖!嗖!”的箭簇,早已将几个光头和尚射于马下。
这时,辽将将两只金钱豹放了出来。
那豹子受到指令,吼叫着,极敏捷地腾跳,越过和尚们的尸体,向金军扑来。
金兵马队立时炸了营。辽军企图乘乱掩杀过来。
但金兵多是猎场老手,许多马匹经历过猎熊猎虎的场面。它们稍一慌乱,在主人的吆喝下,很快镇定下来,无序的局面被控制住。
右翼军的宗雄见了,早在马上搭弓射出一箭,那箭不偏不倚,正中跑在前面的豹子,那豹子猛地收束住爪子,磨身跑回辽军。另一只见了,也便追随而去。而这时,金军弓弩齐射,豹子腚后插箭如同刺猬。
忽然的,辽军又放出了一、二百只训练有素的恶犬来,“汪汪汪”地吠叫着,狼群一般腾跃着,扑向金军。
但金军早已步兵居前,将骑兵掩护起来。
步兵首先一顿乱射,众犬中箭死伤大半。剩下的也被步兵持刀杀得所剩无几。
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家的脚。这回轮到辽军的马匹慌乱了,这两只血呼啦的豹子和伤犬,哪里还听得进主人的吆喝,在乱军中根本就找不到主人。越是这样,它们越在军中乱蹿。
金兵趁乱已经发起进攻。粘罕和习不失的军队,受到辽左翼军的顽强抵抗。粘罕舞动狼牙棒,习不失抡起浑铁棍,几乎无人敢敌,和士卒一起向辽军拼杀;而娄室和银术可的中军,与辽的中军,展开了拉锯战,相互九次冲进又冲出;辽的后军,也不时有喊杀声传来,那是迪古乃在与敌激战。
可怜的两只金钱豹和逃归的猎犬,在乱马营中,被踩踏得肚破肠流,几成肉饼。
两军势均力敌,互有伤亡。将士们的喊杀声,马匹的嘶鸣声,武器的撞击声,鼙鼓的铿锵声,交织在一起,惊天动地。
这时,宗雄的右翼军,开始出现转机,辽的左翼军招架不住金军的进攻,开始退却。宗雄见了并不忙于追杀,而是拧动钩镰枪率部来助中军。中军见有人来助,勇气倍增。加之胡沙保不断在辽军外围驰驱,且不停的用契丹语呼喊:辽军败也!辽军败也!终使辽军起了疑心,既而军心动摇,随之乱了阵脚,最终败下阵来。
金兵乘胜追蹑,直追到辽军大营,时太阳已经落山。阿骨打下令,将辽军团团围住,第二天,天将蒙蒙亮,辽军冲破重围,金兵直追赶到阿娄岗,才放弃了追赶。
这场厮杀,辽步卒几乎死伤殆尽。这场胜仗还给金军带来意外的收获,缴获辽耕具数千件,分赐给诸军猛安、谋克。以便回去种地使用。因为辽人本要屯田,故并其农具获之。
二月,金师还。
四月,辽又派使团带信来,阿骨打以信的内容带有轻慢和侮辱性的言辞,扣留五人,其余谴归。
六月,辽又谴使来下书,犹斥阿骨打讳——完颜旻。阿骨打也斥天祚帝讳——耶律延禧给回复,并喻使天祚帝投降。
八月,阿骨打又率军攻打黄龙府。
大军来到混同江边,无船。阿骨打令一人做前导,他紧随其后。阿骨打在赭白马上,回头对诸骑兵将士说:“看我马鞭所指而行。”
诸军依令行之,骑马渡过了深不见底的混同江。
金天眷二年,以黄龙府为济州,军曰利涉。就是因为当年阿骨打在此率军涉济的缘故,如今,在离江不远的石头城子出土利涉印一枚,故阿骨打进军黄龙府的路线可知也。
正如阿骨打所料,由于解决了辽在边境集结的军队,黄龙府失去了依靠,加之采用了娄室的攻城策略,架云梯,顺风纵火。很顺利的拿下了黄龙府。
阿骨打这才下令班师。过混同江时,竞渡如前。
第十三章
盯梢人螳螂捕蝉 仗义僧黄雀在后
敖卢斡趁父皇不在,连娘也没有告诉一声,独自溜出宫门,叫了辆马车坐了,急催车夫快些赶往圆觉寺去会白散。
然而,他并不晓得,就在他刚溜出宫门的时候,早被对门药铺里的一个黑衣伙计盯上了。黑衣人见敖卢斡上了马车,便迅疾去了后院,骑了匹马出来,不远不近,幽灵似的跟着敖卢斡。
正值春季,路边的杨树已经展开童子巴掌大的叶片,榆树枝头满串着密匝匝沉甸甸的榆钱。敖卢斡在马车上,放眼望去,远处起伏的丘陵,也已被碧绿的颜色覆盖、濡染。花翅膀的五颜六色的小鸟,不断在枝头翻飞哨叫,剪翅燕子闪电般身前身后呢喃。
敖卢斡深深地吸口气,长长地呼出去。他感到外面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他甚至嗅到了树木散发出来的带有苦涩气味的,淡淡的清香。这种醒脑的气息不禁让他的精神为之一振。他整日在皇宫里,深居简出,像笼中的鸟,苦不堪言。一旦飞出笼子,顿觉心胸为之开阔。自与白散的几次约会,许是情爱的滋润,敖卢斡仿佛变了个人,性子不再总是沉默,变得爱说话了,脸上总挂着掩饰不住的笑意。过去的阴霾为之一扫,展现在眼前的都是湛湛蓝天,朗朗白日。
这些变化,娘也看出来了。娘为儿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可娘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敖卢斡眼下还不能告诉她,因为,作为皇子找媳妇可是要门当户对的,何况白散还是个女直姑娘。倘立为太子,则更不用说了,不但一般人家闺女不行,必须要娶后族萧家的姑娘方可。因为以后当了皇帝,要立为皇后的。不过,敖卢斡没想那么多。他想,不论今后是不是太子,他都要坚持娶白散。
马车跑了一两个时辰,在离圆觉寺百多步远的地方,他让车夫吆喝住马,下了车。让车夫去附近小树林里,拣棵树把马拴了,喂上,待他回来再坐。
他见车夫去了,便兴冲冲的向圆觉寺走去。到得寺院门前,敖卢斡忽然伫足回首望了望西南方。宝塔在明媚的春光里巍然屹立,“叮当”作响的风铃,亲切悦耳。他见须弥座旁,并无白散婀娜的身影,他知道,此时的白散,该正与傻男人,在大殿里唱赞。于是,他和门僧打了招呼,扭头走进寺院。
敖卢斡沿着石子甬道,穿过曲径回廊。拾级而上,直奔殿堂。
果然,殿堂里正在唱赞,敖卢斡听到了时而高亢,时而低缓的,哼哼呀呀虚无缥缈的唱赞声。
敖卢斡在大殿门口,依门向里张望了一会,见前面高坛上,依然端坐披着大红袈裟,眼睁眼闭的了尘方丈,他一边唱赞,一边捻动着脖子上挂着的珊瑚珠子;下面依然跪着一片着黄的僧徒。只是今天进香的人要比往日多,有许多杂色衣服,散布期间。一个个都在双手合十唱赞,敖卢斡没法找到白散,于是,找了空蒲团,前去跪了,也便加入了唱赞的行列。
唱赞,是寺庙每天的必修课。虽声调抑扬顿挫,形同唱歌,其词内容多是阿弥陀佛。
敖卢斡终于挨到唱赞完毕,僧徒们陆续走出了殿堂。
敖卢斡正在寻看白散,不想,了尘禅师要大家安静,又到了讲经说法,释疑解惑的时候。禅师好象发现自己心不在焉,看他的目光威严而冷峻,敖卢不敢再东张西望。
这时,有施主问:“何谓禅定?须怎样才能更好的禅定?”
禅师说:“禅定者,实乃佛家独善之道也。它要求佛门弟子,能定坐静思,珍惜晨昏,不舍昼夜。历寒暑而不知易气节,心中皆空,达到无他无我之境界,方可称之为禅定。为此,要行戒。无戒,便无禅定。戒定为基,依定发慧,依慧断除迷惑。”
禅师讲到这里,又冷眼看了看敖卢斡,继续说道:“散乱乃是初修止的最大障碍。散乱者,念头驰荡流逸,思此念彼,难以控驭。不能专注于所缘境,实乃禅定之大敌。”
敖卢斡感到禅师不是在为别人解惑,仿佛句句都在指斥自己,他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
这时,又有施主问:“想我辽国,皇帝曾一日饭僧三十六万,对佛不可谓不仁;在我们辽国,也曾一日剃度僧尼就有三千人,对佛不可谓不恭;舍钱财,捐土地,在全国大修庙宇寺院,对佛不可谓不虔诚。然则,众佛为何不保佑我们?我们堂堂辽军,一与小小的女直军交战,却每每受挫,丢城失地,生灵涂炭。禅师又作何解释?”
敖卢斡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正是他想提,而又不敢提的问题。他也很想听听禅师的解释。
了尘禅师,捻动佛珠的手指,明显放慢,他沉思了一会,道:“佛家言:既造业因,便有业果。所谓业因、业果者,即现世生老病死之苦,皆由前世之业所致。即由前世的善恶行为所引发的果。业是因无明所致,无明,即不明真实。现在所造的业,又必然会引生来世之生死。若想断除生死的恶性循环,惟有熄灭心中的无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皈依佛门,方能消除一切烦恼。此之谓也。”
有施主问:“都说观音菩萨法力无边,禅师能给我讲讲吗?”
禅师道:“观世音,原名南无观世音菩萨,又名观现在。她神通广大,能使盲人复明,公牛产奶,朽木开花,不孕者产子。”
问话的施主道:“可我参拜菩萨多年,为何至今也不曾送一男半女与我?”
禅师道:“凡事不可操之过急,烧香拜佛,心诚则灵。”
“灵什么灵,”这时,白散的傻男人插话了,“郎中说我没有儿子,是因为金枪不举,啥叫金枪不举我不懂,拜菩萨就可以举起来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