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觉迷录》)
不错,康熙帝晚年,身体不佳,“诸病时发”、“头晕目眩”、“手抖头摇”、腿脚肿胀,有时走路都需要人扶掖。在当时能活到近70岁,已经算是高龄了。但是,康熙帝懂中医中药,还会开药方,又一向反对用人参进补。康熙帝说过:“北人于参不合。”他是不会喝人参汤的。胤禛作为康熙帝的孝子,是应当知道皇父的喜好的,他为了尽孝心,不会违背皇父的好恶,而自讨没趣。所以,说胤禛用人参汤毒死康熙帝是不可信的。如果确有其事,雍正帝也不会在为自己辩诬的《大义觉迷录》中予以公开。
第二,“不入东陵”说。有人说雍正帝死后不葬在清东陵,而葬在清西陵,说明他得位不正,不愿意、也没有脸面在地下见他的祖父顺治、父亲康熙。这一点,可以看作一种民间的说法,但不能作为雍正帝得位不正的历史根据。
第三,“传位于四子”说。雍正帝刚刚即位,就传出“雍正党人”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篡改作“传位于四子”的说法:
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先帝欲将大统传与允,圣祖不豫时,降旨召允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殡天之日,允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
上面是《大义觉迷录》中的记载,文中“圣祖”是康熙帝的庙号,“皇上”是指雍正帝。“允”是雍正帝的同母弟,隆科多则是当时北京的步军统领。
此属传闻,不为史实。因为如果康熙帝真有“传位于四子”的遗嘱,按照当时行文习惯,应当写作——“传位於皇四子”。因此,其一,“十”字很难改成“於”字;其二,有人从文献中找出“于”与“於”通用的例证,但正式官方文献要用规范的汉字;其三,“传于四子”不合当时规范,因为官方文件都要尊称皇帝的儿子为皇某子,胤禛称为皇四子、允称为皇十四子等;其四,况且当时如此重要的遗嘱,应同时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汉字可以修改,满文又岂能改“十”为“于”?所以此说不确,是属无稽之谈。
皇十四子胤禵的确是康熙帝晚年被列入接班人候选名单,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康熙帝确定要传位于皇十四子胤的文献或档案的证据。康熙帝病重时,他紧急召回的是胤禛,而没有召回皇十四子胤禵和在东陵的皇五子胤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康熙帝没有要传位给胤的旨意。如果康熙帝真有意要他继位,为什么让他远离京城、远离皇帝身边呢?尤其是康熙帝当时已年老多病,而且时常怕被人杀害。诚如雍正帝所说:“岂有将欲传大位之人,令其在边远数千里外之理?”
第四,“兄弟不服”说。《大义觉迷录》与《清圣祖实录》都是御用官员们编写的,传位问题的可信度很有悬疑。而当时人所写的《皇清通志纲要》与《永宪录》二书中,都没有七位皇子聆听康熙帝遗旨的记载,这说明当时根本就没有发生这件事。另外,雍正帝说皇八弟允禩在康熙帝死后,在畅春园中“并不哀戚,乃于院外倚柱,独立凝思,办派事务,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愤可知”。而皇九弟允禟在雍正丧父悲痛之时,他“突至朕前,箕踞对坐,傲慢无礼,其意大不可测,若非朕镇定隐忍,必至激成事端”。学者们认为这两位兄弟的表情与行为,正是说明他们在毫无心理准备下,突然听到隆科多的“口授末命”,而才有如此愤恨心态与冒失行动的。
第五,“编造遗诏”说。雍亲王皇四子胤禛继位的主要依据是《康熙遗诏》。这份《康熙遗诏》有的学者认为是真的,因为《清圣祖实录》和档案都可以证明它的存在;有的学者认为是伪的,因为“实录”和“档案”都是雍正帝掌权后命大臣们根据自己意旨编写的。这份诏书是真、是伪?我认为是半真半伪,为什么?《康熙遗诏》的文字,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其前一部分是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谕旨加以修改,移植到传位诏书里。当时,康熙遗诏的《上谕》凡2211字,最后康熙帝说:“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披肝露胆,罄尽五内,朕言不再。”(《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说真,是《遗诏》大段文字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宣布的;说伪,是《康熙遗诏》中最关键的一句话:“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无法证明这是真的。一些学者认为:雍正帝命人对康熙帝遗命加以文字修改,将上述文字加到《康熙遗诏》中。
第六,“玉牒易名”说。雍正帝名字叫胤禛(zhēn),他的皇十四弟叫胤祯(zhěn)。“祯”字有两种读音:一读zhēn,一读zhěn。胤禛做了皇帝之后,他的名字要避讳,字音要避讳,字形也要避讳。所以,雍正帝命他的兄弟将名字中的“胤”字,改为“允”字,以示避讳;同时,命皇十四弟胤祯改名允。后将记载皇室谱系《玉牒》中胤祯的名字做了挖改。因此有人说:康熙帝遗嘱是传位皇十四子“胤祯”,因“胤祯”与皇四子“胤禛”字形、字音相近,胤禛遂取而代之。这就是“玉牒易名”说。“祯”与“禛”在窜改上很容易,这就是“玉牒易名”说的由来。根据史料记载,皇十四子确实原名“胤祯”,现在见到的册封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的敕书,以及封皇十四子为贝子的原始文件,都写着“胤祯”;康熙《谕宗人府》的档案中,写着皇四子的名字为“胤禛”,所以他们兄弟确实是以“禛”与“祯”命名的。康熙帝后来排序皇子的名字,都带“示”部。雍正做了皇帝以后,将皇十四弟的“祯”改成“”,为了显示唯我独尊,不能证明雍正帝因篡位而令其改名。
第七,“临终口谕”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病重。《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
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三〇〇)
上述记载,有人认为是事后伪造的:
既然将继位大事告诉七位兄弟和隆科多,为什么不告诉当事人胤禛?况且,当时人写的《皇清通志纲要》中,没有记述七位皇子在病榻前听到康熙帝遗命的事,反而在记载康熙死亡事前,写些“时领侍内大臣六人”某某某,“大学士五人”某某某,其中都没有隆科多的名字!可见这段记载是伪造的,所以认为雍正帝是篡位。
第八,“口授末命”说。很多人怀疑隆科多“口授末命”之事。胤禛在康熙帝病危当天,曾三次到畅春园清溪书屋病榻前,康熙帝说:“朕病势日臻”,可见还没有糊涂。但为什么康熙帝没有把指定他为继承人的事直接当面告诉他?“口授末命”的人为什么是隆科多一位大臣?其他大臣为什么没有在场?而隆科多后来又说出“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将至之时”的话?有学者认为:这足可以证明他确是“口授末命”的人。还有学者指出:“隆科多当时不是大学士、也不是领侍卫内大臣,官阶只是九门提督、护军统领,以他的地位而言,他不够资格成为皇帝临终时的唯一受命者。”康熙皇帝怎么会在病重时不召集大臣王公们一起来听他的“口授末命”呢?竟然只把传位事悄悄地告诉隆科多一人呢?而且《皇清通志纲要》和《永宪录》都不见记载。
第九,“死无对证”说。有七位皇子在畅春园皇帝病榻前听到传位口诏以及隆科多“口授末命”的事,是雍正帝登极以后第七年才由雍正帝下令写在《大义觉迷录》里。当时跟雍正帝争斗的重要敌对人物几乎都已死亡,此时,雍正帝编造出康熙帝口授《传位遗诏》的事,已是死无对证了。为什么雍正帝不在即位时就公告天下呢?
第十,“杀人灭口”说。雍正帝的同父同母兄弟允回京奔丧,对雍正帝的态度相当不寻常,而雍正帝最后将他监禁,是不是“先帝欲将大统传与允”的旁证?雍正帝其他敌对兄弟几乎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这算不算是早年继位之争的“秋后算账”?
这些问题在以前都认为是雍正夺嫡或篡位的证据。尤其是对雍正继位在内外有拥立大功的隆科多与年羹尧的命运,颇为耐人寻味。
隆科多,满洲镶黄旗人,是皇亲国戚中的特殊人物。他是康熙帝舅父佟国维的儿子,是康熙皇后佟佳氏的弟弟。康熙帝晚年任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康熙帝死时,惟有隆科多一人传遗诏由雍亲王继位。康熙帝报丧,隆科多提督九门、卫戍京师。雍正帝继位,隆科多说:“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将至之时。”隆科多虽受赐袭一等公、吏部尚书、加太保等,仍被定41款大罪,命在畅春园外建屋三间,永远禁锢。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隆科多最初是皇长子允禔的支持者,后又投靠皇八子允禩,他同雍亲王的关系并不密切。康熙帝死亡前夕,他权衡轻重,决定协助皇四子胤禛得位,可以获得最多好处,结果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小说推荐
- 罗杰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波洛探案系列
-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波洛探案系列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大清十五疑案真相
- 本书所选上自封疆大吏,下至平民百姓,包括传说被皇室调包儿子的海宁陈家,探花不值一文钱的奏销案,封疆大吏被刺的刺马案,文字杀人的庄氏史狱案,乞丐割辫摄魂的割辫案,平民含冤的杨乃武小白菜案,等等。谜案重重,解读入理 作者:所写的《大清十五疑案真相》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章
- 百家讲坛之清十二帝疑案
- 写在前面的话 当央视在热播《康熙王朝》的时候,有个MM在单位的班车上发出了疑问“怎么没有韦小宝!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受过中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的话,就在我哭笑不得之时,竟又有几人附和此问题。可见戏说之风毒害之深 我一直比较喜欢央视十套的节目,前段时间看过部分在百家讲坛中阎崇年研究员讲的《清十二帝疑案,立即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
- [侦探《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作者:吴蔚【完结《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为非虚构类历史纪实文学,内容包括发生在清朝的著名四大奇案:科场案、甘肃冒赈案、刺马案以及杨乃武与小白菜。这四个案子,无一不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案,且分别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背景,能从根本上折射出满清一朝的政治、军事、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校园疑案:女生宿舍@侦探学院
- .福尔摩市有一所历史悠久、举世闻名又神秘莫测的“金甲虫侦探学院,创校一百五十七年以来,造就了众多卓越的侦探。拥有过人分析力的美思,天赋特殊钢琴感应能力的游柔,武功高强的杜比,以及有照相记忆的雅伶,怀着不同目的,通过奇怪的入学考试踏入了著名而神秘的“金甲虫侦探学院,朝着“能飞天、能入地、真金不怕红炉火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8·1·3疑案
- [法]莫里斯·勒布朗/著陈爱义等/译杀人恶魔“嘉普曼,有人曾偷进过这个房间”独占了南部非洲某处钻石矿,被誉为钻石大王的德国大富商凯兹布哈,从街上刚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发觉有些不对,正焦急地和秘书嘉普曼低声交谈着。英籍秘书正用他那不太熟练的德语回答道“不会的。那扇门安的是特种锁,还有您的仆人艾德华就在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
- 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作者《传奇》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第一章双重身份 楔子 国际刑警组织的全称是国际刑事警察组织(InternationalCriminalPoliceOrganization,英文缩写为ICPO,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以D调预防和打击国际刑事犯罪为目的的国际组织机构,负责预防犯罪研究,传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5章
- 国际刑警--十大传奇疑案全记录
- 本书所有珍贵资料来自澳大利亚LIC独家授权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贩毒,全球打击的犯罪活动,国际武警就是要将毒枭送入监狱,要把贩毒网络彻底摧毁;走私,在黑幕的掩盖下,文物、军火被源源不断地运到黑市,进行着肮脏的交易。国际武警的出击让犯罪分子无处可逃。恐怖主义-暴力和血腥的直接代名词,爆炸、暗杀、劫机,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3章
- 古城疑案之马止营魔影
- 《古城疑案之马止营魔影》作者:独眼河马(完结)_TXT下载马止营乌龙巷288号大院进行翻修,一天夜里突降大雨,11号屋内的地下冒出烟雾,工人用锹挖出一只用麻袋和石灰装着的人手,便立即报案,欧阳平带人赶赴现场,经过抽丝剥茧,终于使一起一坑两命的凶杀案大白于天下 作者:所写的《古城疑案之马止营魔影》无弹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