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阴谋

第25章


这些信号随后被重组为各种不同的网络:——COMINT(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ce:通讯情报):监听通过无线电波段传播的通讯(有线通讯或电磁波通讯:电子邮件、短信、传真……)
    ——ELINT(Electronic INTElligence:电子情报):电子设备发射的电磁信息(雷达)。
    ——MASINT(Measurement and Signature INTElligence:测度与识别情报):其他来源的电磁信息。
    ——ACINT(ACoustical navy INTElligence:声学海军情报):海上波段的发射信号(声纳),美国是全球唯一掌握拦截海底电缆信号技术的国家。
    ——ACOUSTINT(ACOUSTical INTelligence:声学情报):空中的波段信号(微波)。
    ——FISINT(Foreign Instrumentation Signals INTelligence:异质仪器信号情报):测距信号(导弹)。
    梯阵系统被认为可以通过其置于地下、海上,以及太空的通讯卫星(COMSAT)进入所有电磁波段,没有任何信号可以逃脱它的掌控。
    之后还要通过五大必不可少的步骤使得这些搜集到的信号发挥其提供情报的作用:信息识别、数据存取(有时要寻求和相关工业机构,以及通讯服务机构的合作)、捕集、解读和处理(得出结论)。
    但,它比什么也不想听的人还耳聋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承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解读密码的美国情报机构的职责[7],监督、控制、分析所搜集来的庞大情报数据流。行使着梯阵体系之“母体”角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成立于1952年11月4日,因其行事极其隐秘,以至于记者们私下根据它的英文缩写,给它起了个“无此机构(No Such Agency)”的外号。直到1957年,官方才正式承认它的存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五十亿美元的预算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梯阵系统的地面站点和空中卫星网络更动用了九千人参与其中,预算经费高达二十亿美元。此外,对具有超强计算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还使得它网罗了一大批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学、信息(计算机)、电子领域的杰出人才。它还设有一个超级计算机库,拥有每小时过滤三百万个电子邮件的能力。然而,由于信息量超大,计算机也不得不作出“选择”,这可算是它的一个美中不足。一些欧洲议会议员认为,梯阵系统“并非媒体所描绘的那样拥有无可限量的能力”。看看已经发生的事,比如“9·11”,就可以知道梯阵体统并不能监控一切。是否需要给它再配个助听器?
    美国并不希望我们好!
    柏林墙倒塌后,梯阵系统成为经济战争武器的同时,也为警察组织和反恐机构服务。
    1991年,哥伦比亚卡利集团的十二吨可卡因通过美国国家安全局提供的情报被查获。在敦康·坎贝尔的报告中,梯阵系统被认为是1994年汤姆森公司和空中巴士公司在与来自美国的竞争对手的角逐中痛失订单的罪魁祸首。同年,在美国和欧洲关贸总协定(GATT)的谈判中,梯阵体系被用来了解各国立场,以抢先作好反击欧盟委员会战略的准备。最后,1998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联合国在伊拉克执行裁军任务的机会,在那里也安置上了这一情报截获系统。
    欧洲的抵抗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也设置了自己的卫星监听网络,被媒体戏称为“法国的梯阵系统”。其SIGINT信号系统由法国军事情报局(DRM)及法国国外情报与反间谍局(DGSE)统一管理,其技术部门负责战略电子情报的分析。
    从1995年起,警察加固计划(ENFOPOL[8])将欧盟成员国的情报机构与警察机关联合起来,以发展与协调确保电子信息交换安全性的方式和手段。
    1996年11月4日,与电子通讯合法截取相关的IUR I.O.接口的解决方案,要求移动电话操作员和接入网络的供应商提供安全机构所要求的信息,其相关地面设备也要随时配合,作出改变,以更好地监控庞大数据的信息流。2004年的一个欧盟指令同样要求这些供应商们必须保留通讯数据。
    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局(ENISA)成立于2004年,是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所领导的、负责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专门机构,其总部位于希腊的伊拉克利翁(H é raklion)。
    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讯情报局(FAPSI)拥有世界第二大COMINT通讯侦察网络和五万四千人的庞大团队。此外,在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其他国家也同样设有SIGINT通讯侦察系统。
    所有人监听所有人。
    自2008年7月起,德国联邦刑事调查局(BKA)有权(经由因特网)实施特别针对电脑硬盘的远距离“搜查”。在法国,警察的间谍软件也令人产生对于捍卫自由的担忧。在司法程序中,他们可以秘密进入私人电脑进行调查取证,法国国家电子及自由委员会(CNIL)声称对此给予允许和提供保证。正如《世界报》2009年7月25日的文章所言:“因特网老大哥已渗入私人生活,我们正目睹一次肢解公民自由的行动的扩大化。”
    所有人都是老大哥的同谋?
    如果有一个令老大哥行事起来特别自在的地方,那一定是互联网。此外,电话和我们的四处移动也在给他帮着忙。“他”知道我们每一秒在做什么,我们在和谁交谈,我们说了什么,我们在哪儿,他了解我们的习惯,我们都买了什么,我们喜欢吃什么……还有其他的一切!他给我们各种建议,从娱乐、健康、旅游,到金钱、保护、幸福,还有爱情,他总是……对我们好得难以置信。
    谷歌(Google)拥有上千个自动装置和与网络相联的电脑,分散在三十二个数据中心(有人说是上百个数据中心),探察、扫描、储存、建立索引,将互联网上以十亿计的网页分类。从2009年6月4日开始,谷歌分区控制的搜索引擎以图表的形式提交搜索结果。服务与进入的增加加快了有关使用者的情报的发布(最近问世的:新一代微软搜索引擎BING):IP地址、密码、漫游、到访过的网址、查询过的网页、所用时间、聊天室、问询表……魅力无穷的自动下载像一只忠心耿耿的卷毛狗,走哪儿跟哪儿。而和我们形影不离的,还有那个随着卷毛狗一起神不知鬼不觉进来的间谍软件,把我们的工作和私密统统交了出去。而当我们填完事无巨细的表格后,我们留在网上的资料将比提供给民意测验机构的资料还多。谷歌,和它的同行一样,浏览这些数据,提炼出使用者的基本情况,然后确定它的策略。蠕虫寄生在果实里,而且这次它是一个——魔鬼的作品。
    美国西尔斯连锁百货公司在2008年曾通过康斯科公司在其客户的电脑上安装间谍软件:只消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加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消费者社团。然而,这轻轻的一点却在不知不觉中将一个间谍软件安装进你的电脑。从此,它可以跟着你到任何你曾经去过的网站,由此了解你喜欢的味道、钟情的颜色。总之,是为了给你带去幸福。
    “绅士从来不读别人的信,”曾担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政府国务卿的亨利·史汀生(Henry Stmson: 1867—1950)在其回忆录中如此写到。彼时代的彼风尚仍然令人怀想之余,1995年3月,德雅新闻公司(Deja News)就以安德萨专业人士互联网年鉴的名义,开发出一个在论坛上查找档案的工具,由此掌握了超过四百万人的资料!它到底要干什么?
    四分之一连着互联网的个人电脑都是幽灵
    正如一个被伏都教巫师控制的大脑:一台幽灵电脑大部分时间都被蠕虫或者特洛伊木马所控制。互联网之父之一的文顿·G·瑟夫(Vinton G.Cerf[9])在2007年也曾表示,四分之一的电脑都是这样的幽灵!
    网络犯罪团伙控制着成千上万台服从僵尸网络的“幽灵电脑”,以便最大规模地(从某一特殊群体、银行……)盗取数据。有时,黑客(互联网强盗)也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试图破解密码以进入超级机密的网站。2008年,斯瑞丝比僵尸网络(botnet Srizibi)及特洛伊木马曾每天传送几百亿个垃圾邮件,规模相当于四十五万台机器共同工作。如今,克哈肯僵尸网络(botnet Kraken)已经取代了作恶多端的竞争对手风暴(Storm)和斯瑞丝成为新的网络幽灵。然而,当我们知道11%的网民声称,他们还是会听取垃圾邮件的建议购买一个产品时(根据“守护使[10]”的一项调查),这些或者向你推销蓝色或黄色小药片,或者邀请你玩网上游戏,或者祝贺你成为其网站第一百万个访问者的“幽灵们”未来还会阴魂不散地活跃在网络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