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第1章


【由www.sjwx.info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出书版)》作者:唐君毅【完结】
内容简介:
种人物亦可同时为学者,如奥古斯丁、圣多玛;为诗人、文学家,如作赞美诗、
记圣经者;为在社会作出轰烈之事者,如圣女贞德;为作各种社会事业者,如圣
方济。彼等能为世人之所为,而世人不能为彼等之所为。是亦即此种人之所以在
西方人格世界中,恒居最高之位之故也。
    唐君毅目录第十版自序自 序(述本书缘起)
    第一章 中西文化精神形成之外缘(一)西方文化之来源为多元与中国文化
之来源为一元(二)不同文化民族之接触——战争与商业对西方文化精神形成之
关系(三)农业与和平对中国文化精神之形成之关系(四)中西文化之面目之不
同——重文化之类别,与重文化之统第二章 中国文化与宗教之起源(一)中国
古代之劳动精神与社会政治之关系(二)社会政治与文学艺术之比较(三)中国
古代宗教精神之特质第三章 中国哲学之原始精神(一)中国哲学之起源问题与
周代宗法制度之合家庭社会政治道德以为一(二)中国哲学智慧之起源,为古代
宗教道德精神之升进,而非对之之怀疑与批评(三)孔子之继往开来与继天道以
立人道(四)孔子之全面的合天与全面的人文精神,与孔子所开启之人文精神与
哲学(五)中国文化精神之形成与西方之不同第四章孔子以后之中国学术文化精
神(一)九流与六艺及孔子的精神(二)秦汉唐宋元明清之文化精神之综贯的说
明第五章 中国先哲之自然宇宙观(一)西方哲学科学中之自然宇宙观(二)中
国自然宇宙观中缺乏超越的必然律之观念,而以内在律则为内在于自然事物者
(三)中国自然宇宙观中,共相非第一义之理。
    (四)中国自然宇宙观,视物皆有虚以涵实,以形成生化历程,故无纯物质
性之实体观念,万物无永相矛盾冲突之理,而有由相感通而归中和之理(五)中
国宇宙观中物质与能力、物质与空间、时间与空间不相对立,以位序说时空,而
无“无限之时间空间观念”
    (六)中国自然宇宙观重明理、象、数合一而不相离(七)价值内在于自然
万物之宇宙观(八)儒道阴阳法诸家之自然宇宙观之比较第六章 中国先哲之人
心观(一)中西哲学中人心观之不同(二)心之无对性、虚灵性、涵盖性、主宰
性(三)心之知与神为心之阴阳二面(四)心之神与志气(五)心之性情(六)
性情之善不善及性与理(七)中国儒家所谓心性之直道而行,及心与其所对之自
然之本性,皆超矛盾辨证历程者(八)罪恶之起源与道德生活中之辨证的发展
(九)中国儒道二家之心性观之体会第七章 中国先哲之人生道德理想论(上)
    (一)西方人生道德理想之类型与中国人生道德理想相比较(二)中国儒家
人生思想对自然实在之敬意及惜物贵物(三)爱物之道德问题(四)家庭之尊重
——孝友之意义(五)道德责任之范围第八章 中国先哲之人生道德理想论(下)
    (六)道德意识中之平等慧与差别慧(七)良知与当然之理之内在性(八)
恕道与过失罪恶之拔除(九)修养重建本教始之工夫(十)一切人生活动皆可为
一目的(十一)人生一切活动与苦乐之遭遇皆充满价值意义第九章 中国人间世
界——日常生活社会政治与教育及讲学之精神(一)日常生活与文化生活(二)
中国人在自然界之农业生活与其精神涵义(三)中国之家庭生活日常生活之精神
涵义(四)日常生活中之礼乐意味(五)致广大之社会精神(六)平天下法天地
之政治理念(七)贯古今重会通之教育与讲学精神第十章 中国艺术精神(一)
中国艺术精神下之自然观(二)泛论中国文艺精神与西方之不同(三)建筑(四)
书画(五)音乐(六)雕刻(七)中国各艺术精神之相通第十一章 中国文学精
神(一)中国文学精神重视诗歌散文及中国文字文法之特性(二)中国自然文学
中所表现之自然观——生德、仙境化境——虚实一如、无我之实境——忘我忘神
之解脱感(三)中国文学不长于英雄之歌颂、社会之写实,而尚豪侠以代英雄
(四)中国小说戏剧,不重烘托一主角之性格与理想,而重绘出整幅之人间(五)
中国人间文学中之爱情文学重回环婉转之情与婚后之爱(六)中国人间文学范围,
包含人与人之各种关系,及人与历史文化之关系(七)中国文学之表情,重两面
关系中一往一复之情,并重超越境之内在化(八)中国无西方式悲剧之理由(九)
中国之悲剧意识(十)中国悲剧意识之虚与实、悲与壮第十二章 与中国人格世
界对照之西方人格世界(一)西方之社会事业家、发明家型(二)西方之学者型
(三)西方之文学家、艺术家型(四)西方之军事家、政治家、社会改造家型
(五)西方宗教人格型
    唐君毅第十版自序本书成于民国四十年秋,其目标在本哲学观点,以论中国
文化之精神价值。民国四十二年春,于正中书局出版,迄今已二十五年。此二十
五年中,吾在港、台所出版之著述,约分四类:一类为吾在大陆之时已出版或已
成书,泛论人生文化道德理性之关系之著。如人生之体验、道德自我之建立、心
物与人生,及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等。第二类为来港以后表示个人对哲学信念之
理解及对中西哲学之评论之著。如哲学概论,及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二书。此二
类之书,皆可谓为本书之纯哲学理论之基础所在。第三类为与本书同时,或继本
书而写之评论中西文化、重建人文精神、人文学术,以疏通当前时代之社会政治
问题之一般性论文。此共编为人文精神之重建、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中华人文
与当今世界三书。皆由引申发挥本书最后三章,论中国文化之创造之文中所涵蕴
之义理,并讨论其所连及之问题而作。第四类为专论中国哲学史中之哲学问题,
如心、理、性命、天道、人道之著。此即中国哲学原论中之导论篇、原性篇、原
道篇、原教篇之所以著。而此诸书,则可谓为对本书所只概括涉及之中国哲学之
基本观念,而据之以论中国文化者,作一分析的思辩,与历史的发展的论述。故
二十五年来吾所出版其他之著,无不与本书密切相关。本书之论述哲学与中国文
化诸问题,自不如吾其他之著之较为详尽。然自本书所涵蕴之义理,并连及之问
题之丰富,而富启发性言,则此吾之他书皆不如此书。故今于本书第十版请正中
书局以新四号字重新排版,以使字迹较为清晰,读者稍节目力之劳。此新版中,
校改错字,及修正文句不下数百处,唯在内容方面,则此新版于旧版所更改者甚
少。读者宜看吾其他之书,及他人于此中问题之所述,以补本书之所不足。是为
序。                   民国六十七年一月十五日
    唐君毅自 序(述本书缘起)
    此书之作,动念于十年前,其初意乃为个人之补过。原余于十七年前,即曾
作一长文,名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论,发表于中央大学文艺丛刊。当时曾提出
“天人合一”与“分全不二”,为解释中国文化之根本观念。继后三、四年中,
曾陆续对中国之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皆有所论。后辑成中西哲学思想
之比较论集,予正中书局出版。在此书印刷之际,正个人思想有一进境之时,及
该书印出,即深致不满,并曾函正中书局,勿再版。然书局仍续有再版印行,遂
欲另写一书,以赎衍尤。原该书自表面观之,内容似甚丰富,且根本观念与今之
所陈,亦似相差不远,然实则多似是而非之论。盖文化之范围至大,论文化最重
要者,在所持以论文化之中心观念。如中心观念不清或错误,则全盘皆错。余在
当时,虽已泛滥于中西哲学之著作,然于中西思想之大本大源,未能清楚。当时
余所谓天人合一之天,唯是指自然生命现象之全,或一切变化流行之现象之全。
余当时在西方哲学中,颇受柏格孙、詹姆士,及新实在论之多元思想之影响。对
中国哲学思想,唯于心之虚灵不滞、周行万物一义,及自然宇宙之变化无方无往
不复二义,有一深切之了解。此二义亦保存于本书中。然当时对于西方理想主义
或唯心论之形上学,无真认识。对东方思想中之佛家之唯识般若,及孟子、陆、
王所谓天人合德之本心或良知,亦无所会悟。盖吾性多理障,初解知识,即喜疑
难,时与先父辩论。先父信性善,余则信善恶二元。先父崇儒,余则以儒与诸家
平等,或加诽谤。今日青年目空古人之罪,吾皆尝躬蹈之。吾于写该书之前七、
八年,亦曾闻熊十力师、欧阳竟无大师,与吕秋逸先生讲唯识、唯心之论,吾甚
佩诸先生之为人,而终以为唯心、唯识之论,在知识论上,绝不可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