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 草根儿

第20章


自己还只是个孩子,连活儿都不能干,又怎么能挣钱?想到这儿,蚂蚱就着急,自己为什么不赶快长大些呢? 
  不知什么时候,外面起风了。因为小房子盖得十分简陋,风就从木板缝里“嗖嗖”地刮了进来,吹在身上很有些寒意。迷迷糊糊中,蚂蚱感觉到妈妈正在给自己掖被角,同时,好像又听到了妈妈沉重的叹气声:“真没想到,出来这么难。” 
  梦里,蚂蚱又回到了秋后,回到了秋后小学,回到了菊儿姐身边,回到了那片带着浓浓泥土香的庄稼地里……有一阵子,他还领着兔子,跟柳桩叔、石头他们一起,又在雪地上快乐地奔跑着打猎。 
  然而,梦毕竟只是梦。当蚂蚱再一次醒来时,他的眼前,还是潮湿的地铺、四处漏风的破旧的小房子,菊儿姐不在身边,兔子、柳桩叔、石头也不在身边。只是,还有一丝丝泥土的香,若有若无地在空中飘浮着,但是很快,就连这一丝丝的香也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苦涩的水泥气息。 
  蚂蚱揉了揉眼睛,想继续看那本《鼹鼠的故事》。可是,刚看了两页,他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蚂蚱在想:三虫儿的叔叔现在怎么样了?还能再碰到小胖子吗?如果再碰到他,又该问他些什么呢? 
  在蚂蚱想这些事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地升起了,透过木板缝,柔和的阳光洒了进来。看着这些柔和的阳光,蚂蚱忽然想哭。这倒不是因为爸爸妈妈把自己上学的钱,拿去给三虫儿的叔叔治病了,而是蚂蚱感觉很委屈:秋后的家那么好,爸爸妈妈和三虫儿的叔叔他们,又为什么非得出来打工? 
  “蚂蚱,还不起床啊!” 
  听到这声音,蚂蚱一下子坐了起来。站在自己眼前的,不正是三虫儿的叔叔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昨天晚上爸爸说他病了是假的? 
  “虫儿叔,你不是病了吗?”蚂蚱问。 
  “病了?哪有啊!”三虫儿的叔叔笑着说,还用拳头砸了自己的胸口一下,“给,把这钱给你爸爸。” 
  “噢。”蚂蚱答应着,但并没有伸手去接钱,他看到三虫儿的叔叔脸很苍白,刚才那一拳头,也把自己打得轻轻咳嗽了几声。 
  看蚂蚱没有接钱,三虫儿的叔叔又笑了笑,直接把钱放在了地铺上。“蚂蚱,将来好好上学,给咱庄稼人长长脸。”三虫儿的叔叔说,“长大了可不能像叔这样,没什么出息,只配下苦力。” 
  说完这话,三虫儿的叔叔就走了。望着他的背影,蚂蚱的眼泪流了下来。他想,虫儿叔肯定是从 
  医院里偷偷跑出来的,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病连累大家。果然,当蚂蚱起床后到工地上找到爸爸,把三虫儿的叔叔送过来的钱给他时,他们正在围着三虫儿的叔叔说这件事。 
  “有病就要治,咱庄稼人的命就不是命啦!”二蛋儿的爸爸生气地用手指着三虫儿的叔叔,“咱们就是再没有钱,也不能眼看着你这样受罪啊!” 
  “二蛋儿他爸说得对,再穷再苦,哪怕卖血,大伙儿也要为你治病。”蚂蚱的爸爸更是气得用拳头砸着地,“孩子晚上一天学没什么,可你这命,说没可就没啦。大家都是一块儿出来打工的,谁也不能眼看着你遭罪受。” 
  “钱被骗了也就算了,病一定要治。”猫眼儿的大伯也说,“回头,我去找柳桩说说,看不能先借点儿钱给你。” 
  刚开始,三虫儿的叔叔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等他觉得大伙儿都说累了,才勉强挤出一丝笑,说:“我真的没事儿,老毛病了,吃点止痛药就行。” 
  “真是老毛病?”蚂蚱的爸爸不相信,“你可别骗我们。” 
  “不骗你们。”三虫儿的叔叔认真地说,“在家里就常犯,吃点止痛药,忍一忍,过两天就没事了。” 
  虽然三虫儿的叔叔说得很肯定,但大家还是不怎么相信他。蚂蚱也不信,因为在秋后的家里时,他好像没听三虫儿说过叔叔有胃疼的病。 
  接下来的几天,蚂蚱一直在看《鼹鼠的故事》。有时候看累了,他就会去工地附近的几条街上转,希望能碰上一些值钱的废品。 
  “如果能捡到一些,就可以拿着它们,到收购站里多换些好书看了。”蚂蚱这样想,他觉得,老是两手空空地去那里拿书看,怪不好意思的。而实际上,收购站里的叔叔们,从来也没有因为蚂蚱去找书看,而对他说过难听话。正相反,他们很高兴蚂蚱这样做。 
  有一次,一位叔叔还夸蚂蚱:“蚂蚱,你这么爱看书,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说完,就把从废品堆里挑出来的几本故事书送给了蚂蚱。 
  当蚂蚱拿着这些书,感动地对这位叔叔大声说“谢谢”时,旁边一位来卖废品的伯伯还 
  幽默地说:“小家伙,你这可是把废品收购站当 
  图书馆了。” 
  在蚂蚱眼里,收购站还真是一个图书馆。 
  虽然里面的书旧了些,破了些,有的没有了书皮,有的被撕掉了几页,有的只剩下一半,还有的脏得都发了臭,但是,却常常可以发现不少宝贝。除了《鼹鼠的故事》,蚂蚱还在这里找到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小布头奇遇记》,甚至还有几册《童话大王》杂志、一册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 
  一有空儿,蚂蚱就坐在小房子前的砖头上看这些书。那一册《语文》课本,都快被蚂蚱翻烂了。在翻看《语文》课本时,蚂蚱更幻想着,能再从收购站里找到一册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前自学新学期的课程了。可是,找了好多次,蚂蚱也没找到《数学》课本。 
  这一天,蚂蚱终于看完了《鼹鼠的故事》。于是,他抱着书,准备去收购站还给叔叔们。可走着走着,蚂蚱又不想去了,因为他实在是太喜欢这本书了。但不去怎么行呢,那毕竟是叔叔们的呀! 
  犹豫了一会儿,蚂蚱还是坚定地向收购站走去。“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蚂蚱这样自言自语地说。就在他快走到收购站时,突然看见一个捡破烂的老奶奶,正把手探进马路边的垃圾箱里掏着什么。 
  “垃圾箱里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虽然蚂蚱这样想,但他却没有立即走开,而是悄悄站在一边儿聚精会神地看。刚一眨眼的工夫,蚂蚱就看到了老奶奶从垃圾箱里掏出的东西:一个易拉罐。接着,老奶奶又把手伸了进去,很快,又一个易拉罐被掏了出来。才一会儿时间,老奶奶就像变魔术似的,又从垃圾箱里掏出了一叠旧报纸、几个矿泉水瓶。 
  把这个垃圾箱掏空之后,这位捡垃圾的老奶奶,又向不远处的另一个垃圾箱走去。蚂蚱就好像中了魔似的,不远不近地跟着老奶奶,两只眼睛死死地盯住她那双干裂得就像老树皮一样的手。当老奶奶又在垃圾箱边站住,将手伸进去的时候,蚂蚱更是目不转睛地盯住了她。 
  一个易拉罐,又一个易拉罐,再一个易拉罐! 
  一个矿泉水瓶,又一个矿泉水瓶,再一个矿泉水瓶! 
  老奶奶一连串的动作,几乎把蚂蚱看傻了:原来,垃圾箱里藏着这么多宝贝! 
  因为经常去废品收购站找书,蚂蚱知道易拉罐、矿泉水瓶,还有旧报纸的价钱。如果不是亲眼见到老奶奶掏出这么多宝贝,蚂蚱根本就不相信省城的垃圾箱竟然是一个个小小的“聚宝盆”。 
  跟着这位老奶奶,蚂蚱一连看她掏了路边的五六个垃圾箱。如果不是怕跟迷了路,蚂蚱还想再跟下去。而跟着跟着,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蚂蚱心里浮了上来。想到做到,蚂蚱也不急着去收购站还书了,他一转身,朝“家”跑了过去。 
  等蚂蚱从“家”里出来时,他的手里多了一个蛇皮袋。这个袋子原来是装被子的,被子被掏出来以后,就被蚂蚱妈妈铺到了地铺下面。 
  提着蛇皮袋,蚂蚱转身向另一街跑去,因为蚂蚱知道,在这条街上,也有不少垃圾箱,里面经常塞满各种各样的垃圾。 
  终于,一个垃圾箱出现在了蚂蚱面前。 
  也许是很长时间没有人清理它了,这个垃圾箱被塞得满满的,里面的垃圾都快溢出来了。本来,蚂蚱是想马上就在里面“淘宝”的,可当他真的站在垃圾箱面前时,却怎么也下不了决心。   
  第五章 新家6(2)   
  “这样做,自己会不会被人看成是要饭的叫花子?”蚂蚱想着,脸就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这时候的蚂蚱,不敢抬头看街上的行人。犹豫了好长时间后,蚂蚱终于下定了决心:为了多看些故事书,叫花子就叫花子吧! 
  于是,蚂蚱涨红了脸,颤抖着手,慢慢靠近了垃圾箱。然而,他的手刚一碰到垃圾箱里的东西,就又像被火烫着了一样,猛地抽了回来! 
  “难道自己真要当叫花子?”蚂蚱又跟自己打起了架。 
  然而,垃圾箱里可能藏着的“宝贝”,最终使蚂蚱彻底丧失了抵抗力。就在不知不觉中,蚂蚱已经把露在垃圾箱外面的几张旧报纸抽了出来,并且迅速装进了蛇皮袋里。很快,蚂蚱就干得越来越顺手,易拉罐、矿泉水瓶、旧报纸,也像变魔术似的,不断从垃圾箱里跳出来。 
  “蚂蚱!你怎么干这个!” 
  就在蚂蚱掏得最顺手、最高兴的时候,突然,一个非常熟悉,而又期待已久的声音,炸雷般在他耳边响起。   
  第六章 乞学1(1)   
  站在蚂蚱面前的,是菊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