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宫廷档案

第79章


虽然病弱不堪,但是看戏这种事儿,是绝对不能让别人代替的。从六月初到七月中旬,除了庆典、节令应承戏,奕和后妃们,还有十多天在看戏。七月十六日午后,奕晕厥,醒后渐入弥留,十七日晨,死在“烟波致爽”殿西暖阁。至于圆明园么,谁爱烧谁就烧去吧,他也不管了。可怜的奕,刚过而立之年,就抛下妻子儿女,抱恨而去。他纯粹是累的啊!
------------
第十五章 戏中乾坤日月长(2)
------------
  慈禧太后有些文学功底,对戏文比较挑剔,偶尔也“舞文弄墨”,编个小戏什么的。慈禧不如江青本事大,没鼓捣出“样板戏”来。她特别爱听戏,尤其喜欢昆曲;还爱穿戏装,经常对唱戏的太监“不吝赐教”。每次听戏,她总是用手指敲打椅子扶手,“合拍儿”;台上稍一有误,立刻就能觉察出来。因此,无论是宫外的“大腕”,还是宫内的“本家”,伺候老佛爷都如履薄冰,生怕她“挑眼”。不过,真要唱出彩儿了,那就重重有赏。“本家儿”中的“台柱子”,待遇都很高,每人每月有数两银子的“津贴”,一年供应一百四十石米。而一般“演员”,只有“月银”没有“口粮”。
  慈禧太后对名角儿的脾气秉性都有非同一般的了解和认识。她常对人说:别瞧那伙人见多识广,其实最保守。唱词也好,念白也罢,一板一眼,一举手一投足,都循规蹈矩,师父怎么教的,他就怎么演,还原原本本地传给徒弟。太后还说:唱戏的最迷信,尤其是唱关公戏的;甭管平日多么调皮,多么诙谐,一演关公戏,马上一本正经起来,一句玩笑话也不敢说,上台前后都恭恭敬敬地给关老爷烧香,上供,磕头……
  正因为老佛爷有这样的“长处”,后宫佳丽、王爷福晋,还有命妇们,都从心眼儿里往外打怵陪她看戏。开演前,老佛爷就罗嗦个没完,讲解剧情,介绍演员,五百年前的陈芝麻,三百年后的烂谷子,不厌其烦地抖落,一时半会儿刹不住车。演出时,她的嘴也不闲着,品头评足,显摆自己博学,而且越上年纪越厉害,特别讨人嫌!
  处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这两座“阴山”背后,皇后叶赫那拉氏实在难以发挥“光和热”。等到这两座大山轰然倒塌,成了“隆裕太后”的她,终于有了“翻身道情”的机会。皇宫中唱戏的锣鼓点儿,敲得那个欢实劲儿,有增无减;演出的剧目,由迎合慈禧太后,改为迎合隆裕太后了。
  在皇室的影响下,清末,“八旗子弟”纷纷玩票儿,以办堂会、逛戏园子、傍大腕儿为荣。实行“共和”后,剪了辫子、丢了“铁饭碗”的八旗票友,不少人干脆就“下海”了。
  清初,沿用明代的文艺行政管理机构。顺治十六年,裁减太监衙门,演员们跟着吃“瓜落儿”;最先下岗的,是一批“女乐”。康熙年间,设置“南府”,拼凑太监戏班子,“女乐”也跟着杀了回马枪。乾隆年间,弘历大力扩充南府,选派大批太监学唱戏,人数多达近两千。南府进入了鼎盛时期。组织管理机构、演员阵容、戏曲种类、演出规模,都较之过去有了很大发展。宫中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空前繁荣。南府里不仅有太监组成的“内学”,还有来自民间的“民人”组成的“外学”。南府内设有内大学、内小学、外二学、外三学、大班、小班、十番、中和乐、大差处、钱粮处、档案房等十几个部门,总管的级别为六品。
  嘉庆皇帝颙琰当政,抑制声色,不动声色地试探着精简文艺机构和人员。道光皇帝旻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胆子更大,步子更快,走得更远。上台伊始,他就颁布了《御制声色货利谕》,声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为人君者,尤当以礼自防,无为所惑……”言出法随,不久,他就把南府的十几个部门,精简为六个;同时,裁减了演职员。到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旻宁改“南府”为“升平署”,“民籍”都一律回原籍,演员减少了一半儿以上。升平署由太监任总管,级别为七品(相当于县团级),所属部门只剩下了内学、中和乐、钱粮处和档案房;除了掌管宫中文艺团体,操办各类文艺演出外,还借助社会上戏剧界供奉的“精忠庙”,管理京城民间戏班子,核发“演出执照”,审批“演出申请”。不过,“升平署”这个机构名称,常出现在官方文件上;人们在口头上,仍然习惯称之为“南府”。
  咸丰皇帝奕抵挡不住声色的诱惑,又不敢大张旗鼓地改变先皇的既定方针;于是,就来了个“阳奉阴违”,逐步地使宫中戏剧演出冲出低谷,再度走向兴盛。“南府”得到雨露滋润,实力悄悄地膨胀起来。升平署设在南府原来所在的西华门外南池子(今日长安中学校园内)。大内还设置“说书处”,有二十来名老太监靠耍嘴皮子生活,专职为帝后妃嫔“说评书”。
  太监从进入升平署,到正式登台唱戏,中间经过道道难关:选拔、分配、拜师、散课、对戏、响排、站戏,最后“安了单”,才有资格“出将入相”。
  第一关,名为“选拔”,实为“拣漏儿”。光绪年间,阉人进宫,俊敏者到慈禧太后身边工作,次者伺候帝后,再次的为妃嫔服务,或作“打杂”的太监。剩下的“歪瓜劣枣”,才去升平署当差。
  升平署掌门人根据“学员”的相貌、身段儿、嗓音,确定他们分别工“生、旦、净、丑”;然后,举行仪式,各拜长者为师。
  《升平署戏曲人物玉玲珑庞勋》“要想学得会,就和师傅睡”。白天,上散课,实行“一帮一,一对红”,单个儿教练;晚上,师徒同睡一室,徒弟伺候师傅吃喝拉撒睡。学到一定火候,各行当凑到一起对戏,排练一些小戏;练好了,进入响排阶段,彩排一些大戏。最后,举行跟正式演出一样的毕业考试,时称“站戏”。升平署官员、社会上的名角儿当考官。合格者“出师”,把名字列入演员花名册,戏码登记在“节目单”上,叫作“安单”。有潜力、有天分的,可以继续读“研究生”,请宫外大腕当“导师”。这种导师,当时称“外学”。
  除了学唱戏,太监们还得搞点“副业”,练一些戏法、杂技之类的“小玩艺儿”。
  “著名”太监李莲英和小德张,都是从南府的“海”里爬上岸的。李莲英脸上有麻子,其貌不扬,唱“小生”却唱出了名堂,连某些“外学”都尊他为“师傅”。太监陈福工青衣,唱腔俊美。师从谭鑫培的陈德,唱腔与“谭外学”维妙维肖。小福子工刀马旦,十一二岁就“安单”了,而且一炮走红。与唱小生的小德张合作,唱《马上缘》,是小福子的拿手好戏。有一年端午节,小福子在《西游记》中反串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博得“满堂彩”。
  小姚专工“关公戏”,以《单刀赴会》著称。初出茅庐时,他差点儿栽了个大跟头。那时,他与小德张排对打戏。两个人都怕失手伤着对方,一边打一边提醒:“该你了”,“该我了”。习惯成了自然,正式演出时,他们俩“板不住”,照样一边打一边念叨。慈禧太后是一个长了毛比猴还精的人,一眼就瞧出了破绽。她冲身边的人直嘀咕:“这场戏没有念白呀!什么时候改的戏?”陪看戏的人说:“没听说改戏呀!”太后离舞台远,听不清台上在说什么,就叫“停”,把小姚和小张传到跟前,问:“你们两个猴崽子,在台上叨咕什么来着?”两个太监这才意识到“演砸了”,赶紧编瞎话,蒙混过关。好在老佛爷着急看戏,也没再深究。
  升平署的行头、道具、乐器等等,在当时都是一流的。特别是戏衣,质地精、绣工细,件件都称得上工艺美术品,令民间戏班子羡慕不已。慈禧太后六十岁生日时,行头、道具、乐器等装备,全部更新;大内、颐和园的所有戏台,也都重新装修。清初的戏衣,大多数是明代留下的上乘绣品;这一次全部淘汰,一件没剩。如果保存到现在,那可就宝贝了。
  南府时代和升平署初期,演出的剧目以昆山调、弋阳调各领风骚。后来,乱弹、皮黄、梆子逐步渗入。升平署留传下来的剧本,大多数都是手抄的。从曲调上说,以昆、弋调的为多,也有大量的皮黄(京剧)和梆子(秦腔)剧本。以剧本的长短分,有连本戏、单出戏,也有排练用的“串头本”、“排场本”。从用途看,有平常日子演出的剧本,也有专供皇帝欣赏的“安殿本”;还有名目繁多的“应承戏”剧本。
------------
第十五章 戏中乾坤日月长(3)
------------
  《鼎峙春秋》、《昭代箫韶》、《劝善金科》、《升平宝笺》(西游记)、《铁旗阵》,这五部连本大戏,总共有近一千一百出。《普天同庆》、《锋剑春秋》、《铁旗阵》等连本大戏,原来用昆腔演出,后来改用皮黄演唱。
  应承戏的名堂特别多。有庆典应承、祭祀应承、年节应承、节气应承、朔望(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应承等等。原来有一个连本大戏,名字叫“九九大庆”,因为总是在帝后妃嫔、太后等人过生日时演出,遂变成了皇室成员诞辰的“九九应承”。《啸亭杂录》记述:“内廷诸庆喜事,奏演祥瑞应者,谓之法宫雅奏。”这些喜事,包括皇帝订婚、大婚,皇子满月、结婚,册封妃嫔,酒宴,皇帝从外地回京,等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