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十二婳

春花秋月何时了


——圩市
    “姑娘,履道(人行的道路)来往者稠伙(众多)眼杂,别在此勾留(逗留)。”莞萱见他面色冷若冰霜,定睛一看,相觑不得。
    “仝公子。”
    飨傅发觉方才自己的举止失措,立即神思警觉。蓦然变得缄默无颜(没有神情)。
    “仝公子,你是个好人。又何必要对萱儿横眉冷对的。”莞萱一般笑容可掬,飨傅有些沉吟不决(欲言又止)。
    ——酒馆
    碧落泬寥,玉露生寒。木下榈庭,慨然知秋已挝阖(改自陶渊明的《酬刘柴桑》: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天气清朗空旷,露气渐重,榈巷庭院秋叶荣悴,便知秋季来临。
    下堂宾客不少,喧哗几处。上阁环境清幽,少有闲人。陌上楼头,树蔽行人。选在阁楼上靠雕栏一边安坐下,可向下俯视圩市繁景,耳畔萦绕着鲤鱼风(秋风),倍感宜爽恬适!
    “小二,上两壶酒。”飨傅随即召来一打尖儿的。
    “二位客官,要什么酒?”
    “西凤。”
    莞萱相问,“你经常来这儿吗?”
    “姑娘,仝公子可是我们小店的常客。虽说是富家少爷,却总照顾着我们的生意。”“二位客观还要点些什么?”
    “备上各式糕点,要快。”
    “好嘞!马上来。”说罢,转首肩披抹布,手端托盘撤去。
    “西凤酒是唐代的珍品,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苏轼任职凤翔时,酷爱此酒,曾有‘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之句。姑娘想来是第一次喝酒,不必勉强。”
    “杜甫的诗确是极好的。说来,仝公子倒是与文豪心气相投得很。”
    “怎么说?”
    “公子虽一身服饰弥侈,却是因为两件俗物显露了公子的高情远致。”
    “是何物?”
    “梅花扳指和一把竹扇。通常贵人会以田玉或是翡翠做扳指,而仝公子则选了一枚梅花玉,不算名贵。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中有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梅花的坚贞和淡泊唯
    有像仝公子这般良金美玉之人懂得怜惜。再有公子腰间夹藏的竹扇也并非是鎏金表面,而是东坡的画扇。岂不有文豪风范?”
    话语方歇,小二便端上来一大盘糕点和两壶酒。
    “饽饽四品,金糕卷,小豆糕,莲子糕,豌豆黄、粢饭糕、奶黄酥。你尝这个,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飨傅以箸为她夹去一块在盘中。
    莞萱小尝哜一口,齿颊留香,满口生津。
    “皮酥而不散,陷绵而不柴。是怎么做到的?不过,我更喜欢草饼,甘香鲜美,外皮柔绵。”
    仿古人衔觞赋诗以乐投情,欢歌畅笑才叫有大作为。极尽高雅的情致,相合安逸的神态。再浅酌一斝(酒器)酒水。
    莞萱开言,“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而或觥筹交错,莞萱举杯同乐。
    飨傅相言,“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出自白居易的《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表达主人公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有对时过境迁的惆怅,文中是指飨傅怀有前无知己的慨叹。
    飨傅转念相问,“古人八雅情怀,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不知姑娘有何意?”
    “仝公子何必客气,唤我萱儿就好。”
    “萱儿。”飨傅形色夷然自若,舒眉展眼。扼腕(指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而贯注,目欲之形输色授(指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悦,文中则指飨傅对莞萱的一见倾心),听她娓娓
    道来。
    “孔子便是爱乐者,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战国时期又有一女子,名曰韩娥,后世就有‘绕梁三日’的典故。”
    飨傅,“也有一人,名徐伯牙,先秦琴师。《荀子》中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可见世人对他的琴艺的赞许。”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听后赞叹曰: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后,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权德舆、黄庭坚亦是爱乐之人。”
    听之,飨傅神态异色,颇为淡漠。莞萱不假思索而言,“仝公子是钟鸣鼎食(比喻富贵人家)的长房(独子),结交之人定是情投意合,可徜徉(安闲自得貌)而言了。”
    “尽是些乌集之交,实则口亲心疎,貌合行离(出自晋葛洪的《抱朴子·勤求》),没什么可谈的。”飨傅沉于桮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之欢,执杯而饮。
    “仝公子可是歆慕苏轼有妾室王昭云一红颜知己,王维得遇裴迪,高适相识董大,惆惋自己不遇知音。仝公子又尝闻‘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出自《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是韩语在暮年感慨来日苦短,
    对旧日老友的思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乃王勃的一首赠别友人的诗。上路的杜少府离别亲友,郁郁不得志,王勃慰勉他同是宦游人。仝公子才高行洁(才能超群,品行高洁),又是
    年少豪杰,岂知而后之事?”
    “萱儿好见地。”
    “仝公子身于南宋,确知当今圣上(宋光宗赵惇,南宋第三位皇帝)昏庸无能,受先帝(宋孝宗)禅位而登基时继体之重(继位时年岁已高),年岁过有不惑(四十称不惑;光宗登基当年有四十三岁),又无绥民安邦之
    气干,诞节于酒色游宴。只恐今后国势寖弱(逐渐微弱),仝公子才占八斗,为何不任官翊君(辅佐君主)?”
    飨傅缄口结舌,莞萱思忖有数,‘宋国存亡安危,不因缺少英特(才智超群)之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当今皇上昏惰之甚,岂有兴国心志,朝中已无信臣,宋朝覆灭是早晚的事)
    ?北宋皇帝宋徽宗同是被俗念牵累,受甲妓(色艺冠群的妓女)李师师蛊心丧志(迷惑心神,丧失意志)。难怪,仙姐一再念叨时俗无情,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仝公子。”
    莞萱方提及国祚(国运),世态万变惹得飨傅上心生愁愦(忧闷烦乱),不言不语冷淡视之,莞萱轻声唤了一句。
    “我先行回府。”
    飨傅落下这话便转身而去,莞萱视察他的身影,黯寂弥甚。
    火旻昏霾(秋日的光线昏暗),估摸天象着已近亥时(人定之时,夜色已深)。莞萱要来一间客房,居于后院,境趣邃寂,不闻烟火气。敞开窗扉,秋月对照庭前的梧桐树。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出自《诗·大雅·卷阿》)”
    面的窗寮是半敞着的,见一女子(!)在窗台前一手抚琴,形神和雅,恬愉静素。又见平房的正脊遮掩了半轮月廓,莞萱诗意上头。
    “丹山杳杳日暮云,
    剑阁骑危冲汉霄。
    走壑倚天风清高,
    凤鸾横绝云峰巅。
    白天玉露泣芙蓉,
    落木窸窣故园秋。
    栖梧喧啾,孤凤鸾声。
    一种相思,两处闲悠。
    萧飒瑟飓,凄绝暗风。
    灯残无焰影憧憧,
    素女慯,两耳未省闻丝篁。
    对酌潦倒,月明相忆。
    成宿不寐,桐花低容。
    暝色惶惶,惊鸿之势。
    高矗入云,终年萧森。
    侠肠怅古岁月重,
    诀别期祀动离情。
    ”
    ~~~移译:丹穴山(正脊看似高耸过月亮,所以比作丹山)天高暮云,剑阁峥嵘而崔嵬,山峦石壑衔天,凤凰横飞,悲秋荒景,非梧桐不栖,念相思,凄风凉夜,灯下素女伤心,未闻君曾弹丝弦声,瞭望窗外惊鸿之姿,凤
    凰于飞,无人陪伴,侠骨柔情忆往年,临别时期却动情。
    旦日辰时(吃早饭的时间),前堂来客不多,莞萱静坐在靠近门口的桌前,摆置上一盘棋盘,设了一局,待棋客前来对弈。此时,昨日那小二赶来道,“姑娘,我可是和掌柜的说好了,借你棋盘,你若是能将客人引来我
    们店,就算抵了一夜的房钱。”
    “我这设的一局玄虚精妙,若不是晋士明这等高人,想破此棋局,难也。”旁桌一位七旬老人听了这话,起身来看。
    “刘仲甫乃‘宋代棋圣’,而晋士明的棋艺更为绝顶,临局下棋之时信手所之,纵横无章法,无人能撄其锋(触碰锋镝)。你一小女子岂能猖狂而言,竟拿自己与棋坛宗师相当。”
    不逾时(形容时间不长),客栈便已行客(过客)满堂,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却无一人拾子一试。
    莞萱开言道,“众位之中有不少衿士(指读书人)、棋工(指棋手),何妨一试?若是输了,留下身上‘剑玉扇镜’的任意一件物,若是破了小女子设的此局,结交个朋侪(志同道合的友人)。”
    半时(指很短的时间)后,攒集的人中挤出一个娇柔的身躯,在棋盘上放下一块制成乌犀状的黄龙玉吊坠。
    ~~~黄龙玉具有和田玉之温润,田黄之色泽及翡翠之硬度而价值腾贵,显露着荣阀(名门贵族)之气。
    “此局已破。”是一女子,声音清润。
    莞萱仰眼见她,碧玉年华,丰容盛鬋(形容女子的鬓发美丽),颀立亭亭。(选自王韬的《淞滨琐话·画船纪艳》)此时,可闻人群中屑屑索索(形容细碎声)的私语之声。
    莞萱两颊浮动,朱唇浅笑。“怎就已解?”
    “因为这不单无解,而且,是个死局。”
    莞萱从桌前起身,吃吃匿笑(掩口暗笑)道,“今得以与不栉进士(有才的女子)晤对(会面交谈),有幸之至。”莞萱转向众人,“小女子不才,并不懂棋法,也并非想揶揄(戏弄)列位(诸位),还请恕谅。”
    众位已是面露愠恼,不奈窜散(走散)。
    莞萱见她比自己略长几岁,假以辞色(指和颜悦色地对待)的留人相语,“姐姐才学洽闻(多闻博识),一览辄能解会棋局的奥妙,妹妹才疏学薄(自谦之词,才识疏浅,德行不高),不敢献丑。”
    “妹妹推谦了,何幸深被识遇(怎的如此幸运得以赏识知遇)?至此折柳判袂(离别增词),赉赠天璞(赠送未经雕琢的玉),贞玉白华,不缁不磷(缁磷喻操守不坚贞),纵翰祥风(预兆吉祥的风),蜕跡(遁迹隐去
    )泥尘(出自李华的《元鲁山墓碣铭》)。愿妹妹能为贞猷世模(坚贞守正之道的世范),隐屏才赋(收敛才华),翛然(无拘无束)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出自《庄子·大宗师》)。”
    女子其容貌粥粥然(柔弱无能貌),其与人交温温然(谦和貌),其言语辞气恂恂然(温顺恭谨貌)(出自戴名世的《刘陂千庶常诗序》)。在她话中,莞萱似乎能感受到如飨傅一样的愁郁。女子说完嚬笑(皱眉和欢笑,
    指喜怒哀乐情感的流露)而去,莞萱对人世的咷笑(指悲欢)中拟学(犹仿效)会悲蹙深悯(忧愁深思),言谈举止也变得饬身(使自己的思想言行谨严合礼)端谨(端正谨饬)。
    逾时(一会儿),眄睨(眼睛盯着看)楼阁外桡(扰乱)醉的飒瑟草木,零落难堪。秋物虽荣者,沾於霜露则零落枯悴也(出自应璩的《与侍郎曹长思书》)。
    “以朝菌之耀秀,不移晷而殄瘁;类春华之暂荣,未改旬而凋坠(出自葛洪的《抱朴子·自叙》)。”
    莞萱走了出去,瞥见(偶然看到)圩市中有人肇事(闹事)。
    “怎么卖啊?”这位公子说话时的口吻傲世轻物,唾视(看轻)一切的神态,举止也是十分怠慢成俗。不断拨弄着右手食指上的翡翠指环,能一眼所识是炊金馔玉之弟(富家子弟)。
    令莞萱生疑的是他长得傲骨嶙峋,且看他一身金丝银线,腰间锦绅(以锦缘饰的束腰大带)佩华绂(华美的系印丝绳)。身后又紧随着二位侍从,容体魁岸(魁梧高大),各自双臂相交置于胸前,目中无人的样子。
    街边推车的肉包铺子商贩乍眼一看,便垂首不予理睬。
    “谁借你的胆子敢对我们县太爷的叔季(弟辈,弟弟;古时长为昆,幼为季)无理。”
    那公子揶揄非笑(戏弄讥笑)道,“怕是这月交不成额银(规定的银钱),被本少爷砸了摊头(摊子)吧!”
    摊贩熟惯他的秉性,才放让(相让)三分。
    ~~~赖睽,丞相赖翟之子。胞兄(嫡亲哥哥)赖彣(wén)为本县(清河县)邑宰(县令)。“三赖”各有其意,父,赖翟古同“狄”,古代最下级的官吏。于此,只是稍须(稍微)提及。赖翟在胜任宰相之前原是清河县典
    吏,游容(虚浮纵容)官人贪暴,不奉国法,剥夺百姓,一步步攀上高位。兄,赖彣,顾名思义是文采,文才之意,为父亲所取。弟,赖睽,睽孤之意,自小与父意志不和,各相违背。乃至迄今,赖睽成了黎民眼中的位尊乖
    戾(乖悖违戾),凌慢(傲慢)骄豪(骄矜纵恣),无所降屈。
    在旁也没有刻意逗留凑会(凑热闹)之人,莞萱亦去罢。
    愁望远,甚云销月老,暮山自绿(出自李演的《声声慢》)。莞萱蹑屣(远行)昆仑千里,云祠(高山上的祠庙)绝跡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出自窦叔向的《青阳馆望九子山》)。
    ~~~莞萱寻遍昆仑山,此时已是日沉,月光暗淡,万物朦胧。
    灵山纪地德,地险资岳灵。(出自沉约的《锺山(昆仑山的别称)》)巨壁崔巍,万壑偃蹇,望之形若覆唾壶。晚霞烂然,枯桑天风,雾縠涳濛,触绪余忆往昔。(!)旁临沃壤,鸟道萦纡。迢迢山,宛宛如绳,盘出
    竹外。
    ~~~山岳(昆仑山)的精气,天地欣合,煦妪覆育万物(天地生养万物)。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晚霞灿日(与阳光相辉耀),风行天空,枯叶飘零,烟云薄雾夹杂着微雨迷茫,使得莞萱勾起残留的忆念,往昔的记忆乃是
    前生历劫。飞鸟萦回,道路蜿蜒高远,围合着竹林。
    寻及丛祠(建在丛林中的神庙),挂匾“鸿禧堂”。四面有疏疏的竹篱,颇觉清幽。月老祠堂内供有白发银须老人坐像,龛座焰焇(放神主的龛焰火销熔),迎晨(黎明时分)祠堂香火缭绕,信男信女,摩肩接踵。折过
    香火祠(指供神祭祖的祠堂),踏出山门,曲径黭幽(深远僻静之处阴黑),林麓(山林)之中一处简陋茆庐,不远处篝火明灭。蕴醰风(淳馥的酒香)而邃僻,漾空景以逶迤(出自汤显祖的《池上四时图赋》)。
    莞萱轻推开门,茅屋内赤绳纠纷,只见一个老头,渐展眉头,抱着酒坛笑蔼蔼的模样,偃卧(仰卧)矮榻,困惫殊甚,容颜微醺。月老踞见(踞坐而见客,无贬义)之,曰:“仙姑来此,有何来情?”
    “莞萱无事不临门,今此专来叩庐(登门求见),有一事相求。”
    月老置下酒坛,起身相问,“仙姑也想求签问卜?”一手执簿,一手牵红线。
    “月老,您慈温仁信(仁爱诚实),凡人有求必应,我只想借看一眼你的《姻缘簿》。”莞萱趁其不意,从月老手中夺取那簿子在手里翻弄着。
    月老警敏攫取(警觉敏捷地拿回),置于胸怀之中。“这《姻缘簿》收载了世间所有人的宿缘(前生的因缘)及今生未尽俗缘(尘世之事),岂能随意示人?”
    “月和仙翁,”放娇使性(撒娇)道。
    “这回别再用天庖(天帝的庖厨)盛馔,天府仙醪(仙酒)(选自《镜花缘》)倾惑我老头儿,不管用。”(!)
    ~~~“月和仙翁”为月老的神号。
    “什么珍馐美馔?月老你喝大了。”
    月老适才机觉缄口(反应后闭口)。‘险些泄露天机,我这张快嘴。’(!)
    只见月老并无触动之意,莞萱载言,“月老,侬辈(我们)同是牵线人,只不过你牵的是这红尘间的痴男怨女,我牵的是人寰的尽数托信地祇之人(人世间借托递书信予土地神的凡人)。您老专司姻缘之事,我管祈签解
    祸之职。且看在同是仙家的份上,免不了守望相助之时。就借我看一眼,就一眼。”
    ‘原本看了也没事,何不糊弄糊弄罢了。’月老遂其意愿,交予她手。
    莞萱倍深欣忭,一拿在手里就一页页地翻寻着,神情中似有未预料到的沮气(情绪低落)。月老收回簿子,莞萱方欲开口,便被先言,“仙姑是天媛(仙女),自然不被记述人间的《姻缘簿》。”
    莞萱语默黯沮引别。
    ——清河县
    告回客栈,安寐一夜。旦日,莞萱依旧坐在门口的桌旁,见着堂倌(客栈伙计)个个都带着恭维的笑容迎请来客。此日,莞萱早已让杂工准备了文房四宝,摊置桌案上。莞萱湛然挥墨(安然书画):
    一缄红笺胭脂香,
    泠风惬,怯暮寒。
    二榀榆椽玉堂颜,
    绣户隔柳,
    馥郁兰槐,
    素娥长相猜。(原创)
    ~~~自命题曰《春意》
    ,移译:(我)偷递情笺(给咫尺天涯的郎君),红笺夹杂着我身上的胭脂香味,令人迷醉。和风令我惬意,担心今年的倒春寒会使你着凉。仰头望着闳敞(高大宽敞)的榆木房架,空留富丽的宅第
    。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外柳树相隔,香草芬芳,清夜我与孤月彼此猜疑他的心思。
    如往常人来人往地吸引了不少观客,中有一男子启齿道,“姑娘的笔法纯绵裹铁(柔中带刚),蚕头燕尾(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字字绻绻多情,但为何选在暮春时节?”
    莞萱侧望向他,昂藏七尺(轩昂伟岸),眉清目朗。相视蹔时(一时),莞萱不经意流露稍纵即逝的诧异之色,而他亦是同态。(!)
    ~~~此“同态”是似曾相识之意。
    一瞬时后,又谦谦恭俭,言笑自如,“公子好,小女子只是随手题词。春生者繁华,秋荣者零悴(文选应璩的《与侍郎曹长思书》)。
    言秋更多的是苍凉,千萚凋蔽(草木凋落),实在可叹。”
    “姑娘这般见地只善视前景(善加看待一时之景),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出自陆游的《秋夜》)。既然姑娘怜(爱)春,在下也称这意况(情趣)执笔提几句,赠与姑娘。”
    淫溦欲惹双燕眉,
    桑枌纡绾子规泣。
    凤鸾颃颉鹭鸶飞,
    泊如沤梦凫游弋。(原创)
    ~~~自命题曰《顾春》,移译:
    小雨淅淅,似乎故意惹得我眉宇凝眸,你把我留在故乡,逢迎早春,眼前处处是蒙络的杜鹃花,却无心关心,半夜偶尔传闻子规啼鸣,才知晓春天到了。夫妻离散,鸟成双地上下飞,想在虚
    无的尘世恬淡无欲的生活简直就是痴想,又见野鸭在水中游荡,我心忧伤,不论走到哪都是春意报晓,我孑然一人思君成狂。
    笔走龙蛇(书法风格洒脱),文词清新俊逸(不俗套),文艳彬彧(美盛貌)。
    “公子笔法精妙,又渊然深识,字句间无不透露着噙齿戴发(豪迈气概),莞萱今一见嗟服(叹服)。敢问公子大名?”
    “不才(自谦之称)牛毅。”
    莞萱羡(钦慕)郎君(对年轻男子的尊称)器宇(仪表)堂堂,更德性谦虚慨慷(出自陆采的《怀香记·京邸遇旧》)。
    漏尽更阑,房院静悄,萧条月曜。莞萱坐在窗台前,平铺着牛毅投赠(赠送)的字卷。注视窗寮外,原先客居对门的女子捨离(离去)了,而今的居者与自己有同样的习惯,敞开窗轩在桌案上写字。在月晕的照应下,才
    看得清楚,竟是今日相遇的公子。莞萱捽急(仓卒)过晤(前往会见)。
    果不然,还未叩击(敲门)便登门而入。牛毅适觉进了屋,搁笔而起。迎面是她,牛毅急遽将书帙盖住桌案上的绘本(画册),莞萱注意到他这一举动,佯作不知。
    “姑娘有事吗?”
    “今日,你送了我字卷,莞萱特为此事而来回礼于公子。”
    “姑娘不必...”不等他谢绝,莞萱已辍赠(取物相赠)于手,硬是推给了他。
    莞萱,“古人以玉比德,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选自《诗经》)。‘玉在渊则川媚,玉在山而草泽’,如同君子淳朴的德风,涵容万物,利益一方。唯公子与之匹配,还请公子不要拒绝。莞萱回赠以黄龙玉坠,正是欣赏
    公子仁人君子的德风。”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出自《礼记》)’姑娘今日用这番话誉美在下,实有愧惮(羞惭畏惧)。牛毅惭谢姑娘。”在他脸上挂起一副难以捉摸又局促不安的神情,不得不使莞萱讶奇。
    牛毅正将玉坠收藏在袖中,莞萱却言,“公子可要收好。”
    牛毅惭顺(知惭愧而顺从)道,“是是。请恕慢待之罪。”
    稍等他转进床屏后,莞萱视察左右后,轻手将被遮盖的手簿(记事的本子)拿在手,随意翻了几页,骤然闻宠若惊,濒嚬掩笑(皱眉窃喜,指受宠若惊的神态)。手簿中是字画相合,画的是自己打从入住客栈的第一日到
    现下的种种形象,并加以文注。绘声绘色,有板有眼(文词有条理)。不会儿,牛毅从屏后走出,莞萱措手不及,未将簿子放好却掉在了地上。不敢直面,担羞(含羞)避去。牛毅躭忧(犹担忧)惊急,伫立良久方回神。
    仝府中堂。
    阶前梧叶已秋声(选自朱熹的《偶成》),孟秋(初秋)悬光(月光),朗月生天。
    屋宇中仅飨傅与仝夫人二人,仝夫人表贤显善,仪静体闲。
    “娘。”
    “已是定昏半晌,这时候来找娘,是有什么事吗?”
    仝夫人温良恭让(出自孔丘的《论语·学而》:温良恭俭让,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言表谦和。
    “娘,我想留萱儿在府里帮活。”
    “萱儿,她是谁?”
    “娘不早就派人探询了吗?”
    母子皆是明白人,迎时(迎合时势)坦诚相待。
    “傅儿,你有什么非留下她不可的理由吗?”
    飨傅木讷无言,恭谨以待。
    “既然没有,这府里也不缺一个婢女,就这样吧,娘要歇息了。”
    飨傅欲言又止,抑或是在意着体面。
    次日(第二天),日出三竿之时,牛毅从宅门(前门)进仝府(表明不避讳),跻堂(登堂)入东厢(正房东侧的房屋,古时为长子所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有闭门幽居之意)。
    房中牛毅晤面飨傅,悛悛唯谨(谨慎笃厚貌)侍立一侧,将衣襟中的手簿递出。飨傅旁睨(详察)之时,牛毅相言,“公子,为何不把她接入府中?”
    “夙昔(昨日)我便请示了娘,候听(察听)娘的意思,还得等些许日子。素来娘做事先有打算,打从我上回出府赴告(奔告)爹,娘早已派了人暗地里在客栈察览(观察),又选在今早上山,经过这几天,娘心中早有
    定数,你只要替我时刻留意她就好。”
    “是的,公子。”
    飨傅下视牛毅缠带(束腰的宽带)下吊着一块与身份不符的黄龙玉坠,怀愤道,“是她送你的吧。”
    牛毅适才认识到冒犯之处,谦恪(谦虚恭敬)形言(表现在言辞上),“公子,这只是文字交(以诗文相交的朋友)的件物(同物件)。”
    “虽说初见在曲院(妓院),但她的才缊(才能)絜情(高洁的情操)绝非淡薄。既然送给了你,就妥善收着。”
    客栈。
    秋露凝甘,微宵(傍晚)乌吪。房院风月清亮(清净明亮),转过正堂,一处曲阁四面围合,中央一梧桐树正离莞萱的厢房不远,飨傅借着幽暗的树荫弢迹(收敛形迹),凝视莞萱安坐窗前的桌案旁,一举一动,一颦一
    笑。)
    莞萱久坐不移,细细端详着什么,神色陶然(闲适欢乐的样子)。忽而,门外吹进阵阵凉意,使得屏门翕拢(闭拢)不上。莞萱正起身前去,飨傅趁时至前一乍看,神情凝滞,听闻循声渐进的脚步声才避回了身子。四下
    原本阒寥(寂静),厌听暗蛩(夜鸣的蟋蟀,初秋亦有蟋蟀)。意迟迟(依恋貌),心思默默(不得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
    莞萱低容展笑,以手拂拭着桌案上的字卷,乃牛毅亲笔。
    仝府
    朝食过后,仝夫人将牛毅叫去*。
    “牛毅,你自小跟着傅儿伴作书童,老妇(年逾不惑)器重你,让你担任这织坊管事(受雇管理庶务的人,地位比一般仆人为高),又让你夹在我们母女之间。幸得有你向我一一通禀(禀告主人)傅儿的动向,并安排你
    托居(寄居)客栈观察那姑娘的言动。”
    “夫人,若是公子发现您的动行,怕公子会对您...”贬卑(犹谦恭)鄙色(羞愧之色)表露于面。
    “傅儿是我们仝家的独子,我再了解不过了,傅儿清高孤傲,违拗(不依从)他人,对自己喜欢的女子更是矜彊(逞强)礙口(不便说出口)。若没有你翊(辅佐)他左右,傅儿怕是会吃屈自己一辈子不说。”
    “夫人对牛毅有再育之恩,牛毅定当恭顺公子。”
    “今日找你来,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你去办。连日来,我对她在客栈的表现已有九分把握,若不是那姑娘出见(同出现)于浮诞(轻浮放荡)之地,我也不至让你暗地替我留意。不过,那姑娘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傅儿果真
    有眼力。你私下将她接进府邸,我想与她当面相谈。”
    “是的,夫人。”
    客栈。
    于前堂週绕(周围)过步(走动)一回,未见其人。却足(止步)柜枱(同柜台)前,谆问(急切相问)掌柜(这里指总管店铺的人)。
    “掌柜的,前几日在这卖艺的姑娘呢?”
    “今儿一早,她就起路了。像是去了那个方向。”掌柜的指引了一个定向,牛毅蹴步(迈步追逐)而出。
    圩市。
    晨早赶集者甚多,遛步的常民(普通百姓)却很少,牛毅举足(跨步)而行,不时还顾遥望。
    于时,莞萱幽步(闲步)从容,径涉(经过)国相府,恰逢这户在操办喜事,椽栋上披红挂彩,一顶八人猩红喜轿迎门而来,轿夫抬下煖轿(有帷幔遮蔽的轿子),喜婆轻掀较帘。
    “夫人,下轿了。”
    轿中的娘子(妇女的通称)被喜婆背下轿。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意译:这个姑娘嫁过门,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不知是哪两对新人得谐姻契(姻眷)。”莞萱话语方歇,身侧一男子悯叹相言,“古之婚者,皆拣择德义之门,妙选
    贞闲之女,先之以媒娉,继之以礼物,集僚友以重其别(出自《魏书·高允传》)。宰相位高权重,未设媒娉,强行姻娶已是县人皆知,听闻十余年前还闹过一场命案。(!)”
    “又不知是哪家姑娘遭罪呀?”一旁一老者发言道。
    其时,荡过一阵轻风,将娘子的红盖头扬了起来,看见她的侧脸,识不出她是谁。莞萱怀怪(诧异)她非但不面露喜色,且面色阴沉忧悴。此刻,府中穿着貌似管家的中年男子撩衣破步而出。四週遭集聚的人愈来愈多,
    主管高喊道:“是日揆席(宰相)大庆,邀请邑民同赴喜宴,开酒(打开酒瓮)洗盏(饮酒),诸位皆可纵酒百壶。”
    县民众口一词空嚷道(只是在口头上叫嚷,不实地去做),“好,好,好。”
    相国府的管家见他们毫不识趣,闷哼一声,拂袖而去。继而,县民陆续睽迸(离散)。此时,莞萱深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云色阴沉弄秋气,危叶高枝恨深翠。(选自李咸用的《悲哉行》)垂头踱走(慢步走)。
    寻时,牛毅径历(经过)宰相府,止步门前,立眉瞪眼,积懑于胸臆,屈拳缄口。
    莞萱缓步闾闬(街坊)之中,立于里门(闾里的门。古代同里的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前,见到有个人鬼头鬼脑地窜进穷巷(冷僻简陋的小巷),莞萱再一暗忖(暗中思量),‘云公子(前文所载,与莞萱初见于青
    楼)。’莞萱匿避其后。
    此地人跡稀疏,仅有一户朱门(借指豪富人家),倒像是宅邸的旁门,门口有两名侍役(仆人)候守着。只见他蹐门(小步登门,形容谦恭而进)入宅,门口的侍卫也未阻拦。莞萱再思,‘若这座府第(宅邸)属云家,
    那他为何偏偏正门不走,绕过里巷进了侧门。若不属云家,想必也是这大户人家的熟客。’
    不踰时,宅门便有一人出来,打了一柄苏扇,半掩着面。
    ‘他的衣饰确实与云公子别无二致,身段也极尽相同。但他绝对不是云公子,想不到殷户(殷实的人家,富户)子弟也有偷香窃玉(男女暗中通情)之时。’
    莞萱窃喜随后,至一僻壤,杜门(闭门的)斗室(形容极小的屋子)。待那人先进了陋室,莞萱从断壁后侧身翻转而下,稳脚而落。靠凭着颓垣,刚好能避过一排竹帘(多用遮蔽门窗),看清屋里的一切陈设。陋室的两
    面都是通门的,视察仅有二十来平方。一凉榻,一坐柜(一种既可贮物,又可以坐的柜子),及一酒台(放酒器的承盘)置着一樽鲁壶(古代盛酒器)、一对觥盂(饮酒器)和一台未燃的油灯盏。不曾料想,屋内竟有一男子
    背对门帘,半躺着以臂撑力,斜倚在凉席上偃息(歇息)。看着门外的弹丸之地,堕废(毁弃)成荒。进去的那人莞萱觉着面生,只是里屋那人似觉谙知(熟悉)。那名男子一屁股也坐在凉席上,毫不拘礼。见他坐下,屋中
    的主人为他递去一杯清酒。莞萱瞥见他的侧面,便顿时讶异失笑了。逸足(疾步)还行(回头走),头也不敢回地一头向前冲。
    立时,牛毅于贵府旁门前觌面(看见)莞萱,见她神思忽忽,走至跟前拉住了她。
    “姑娘,跟我来。”
    莞萱被拉进一条僻巷中,疑怀(疑虑的心情)更深。
    “公子?”
    牛毅寻思,‘夫人命我私下接她回府,想必是还不打算挑明公子的身份,先瞒着好。’
    “我正巧途径私衙,见你行色匆匆。”
    “这里是府尹(知府)大人的私第(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
    “姑娘,牛毅好言相告,这是府衙(一级的衙门)的后门,一般百姓都绕道而行,以免生事。”
    “为何县民们可以对相爷不敬,对府尹不从?相爷是当朝权贵,理应人人敬畏,府尹大人是百姓的父母官,应人人尊崇才是。”
    “姑娘若是本县人自然不用多做解释,若姑娘只是暂居于此,也恳请别问那么多了。”
    “你若不告诉我,我自己进去查。”
    莞萱迭忙(迅速)折回步子,牛毅惶急得拦在前面。
    “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乱闯是会杀头的。”
    莞萱左顾右盼,注视到府衙的高墙旁有一颗歪脖树,枝条(树枝)斜进墙后。“这墙有七八尺高,我可以借助这颗歪脖树爬上去。”
    “你一人前去,我不放心。我同你一起。”
    感喜(感激喜悦)殊甚,惬顺罔极(十分舒心)。牛毅一蹬平地,轻身直上,落脚于树杈间。双膝微曲,一手伸向莞萱。莞萱脸神痴滞(痴愣发呆),凝竚(凝望伫立)哑噤,片时才意识得把自己的手伸去。牛毅一臂之
    力将莞萱拉上树杈间,由于托足(立脚)之地窄小,莞萱还未站稳,便一脚下滑,警觉下牛毅力挽她的纤腰。显然,莞萱有意不直露仙术。牛毅再一蹬足,跨过高墙,安稳地落足于地。莞萱已紧紧依附在他胸怀,面如绯桃(
    桃花)。直至牛毅由礼(遵循礼教)地退开,温恭(温和恭敬)相言,“请原谅牛毅方才的无礼。”
    莞萱略一颔首。牛毅在前探路,莞萱寸步不离地紧随其后。却见前后皆有侍从游弋(巡逻),牛毅揽过莞萱的腰间,一身轻功飞至屋脊,兀坐(正身而坐)其上,适宜觇望(观望)全景。牛毅将脚下的几块瓦爿(破瓦)
    小心地移开,“你看。”莞萱凑出个脑袋从狭缝(窄而长的孔或开口)中俯瞰室内,喫惊(同吃惊)放声道,“云公子。”
    即刻,牛毅用手掌捂住了莞萱的嘴。室内中仅有一人,一仰眼便发现了屋上有人。牛毅疾手将瓦片铺好,立时,房后巡查的护卫高喊道,“是谁?”立马带着一队人驰步(奔走)而来,牛毅一臂搭在莞萱的肩胛上使其仰
    卧下。待侍卫赶来,四周不见行迹,那头目(领头人)宣言,“去那边看看。”这才侥幸避过,牛毅收手后,二人安躺在屋檐上。
    “你怎么如此有把握,屋内的人不会告发我们吗?”
    “你放心,他不敢。”牛毅弯曲一臂枕着头,凝缓(悠然自得貌)安适。“云家之所以有显贵的地位,是因为暗下与府尹有来往。凡是大人要出门,都会将云公子唤进府,互换身份。”
    “那门口的侍卫岂有不知?”
    “府衙共两个门,后门的护卫从不换岗,只是相爷派人看住大人罢了。只要稍稍打点,他们倒也识趣。”
    莞萱,“相爷?”
    “相爷就是赖大人的亲爹,丞相赖翟生有两子,长子赖彣(wén)为本县(清河县)邑宰(县令),赖睽是他胞弟。赖翟在胜任宰相之前原是清河县典吏,游容(虚浮纵容)官人贪暴,不奉国法。相爷对长子多加严苛,既而
    从不开堂审案。对他的次子却放任不管,赖睽自小与父亲不和,如今已成了尊荣失实,无所容居之人。对待黎民徵税(收税)无艺(没有定法)无度。”
    “相爷今日不是大婚吗?”
    “即便是大婚,相爷也不会让赖大人参与。日夜被软禁在书斋苦读,妄想有朝一日能受到皇上的青睐。总之,赖家的人都是歹人(行为不正的人)。”牛毅塞默低头,不知为何一脸愤慨。
    莞萱,‘本以为仝公子不从流俗,今日见到他,竟与赖大人聚晤(会面)。’“算了,我们回去吧。”
    莞萱方起身,不慎踩坏几块房瓦,倾踬(跌倒)向后倾,牛毅在后推住她才稳住了脚跟。却一眼被那头目发觉,向这趹步(快跑)前来。“快走。”牛毅带着莞萱在房檐上逃逸,飞身墙下。按照他熟悉的路线,奔走至街
    坊人群中。
    逮至日中(正午),圩市酒楼客满,十里飘香。惹得莞萱嘴角淌着口水。
    牛毅,“你若是饿了,我请你吃一顿饱的。”
    “你们这些富力(拥有资财的实力)之人,只知道在外撒钱,我偏要不花钱又能吃得饱。”
    “我知道有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船埠(船码头)。
    一道浮桥(桥面由平底船支承的桥)五十尺(约十七米),搭客(乘船的人)寥寥无几。牛毅用身上的碎银两向船东(以出租船只为业的人)租赁(租用)了一篷舟,催着莞萱,“你先上船去,我这会儿打点。”莞萱听
    从其言,微微俯身而下,进了帐幔。牛毅才敢靠近船家,附耳私语了一通,船家便撤离而去。牛毅捐弃(丢弃)绳缆(系船的绳索),亲手执竹篙(撑船工具),于船尾划楫棹(划船用具。短桨称楫,长桨称櫂)。湖上登程(上路
    ),溯水行舟(逆水行船)。
    赫赫(光明炫耀貌)赤乌(太阳的雅称),无半点云翳(云)。迴风(回风)漾舟(泛舟),至水涯(水边)栈桥。这像是一处早就被辍弃(抛弃)的鱼坻(可供钓鱼用的水中小洲),地芥(杂草)丛杂,既无足跡,亦
    无野物(野生动物)。四周夷平,芦荡(芦苇丛生的水沼地)靡靡(随风倒伏貌),荆木夭夭(壮盛貌)。
    莞萱,“此地荒无人迹,却能有紫荆木茁长,你不觉怪异?”
    牛毅,“这片汀洲(水边平地),在我十年前还是花卉繁茂的,远见甍栋(屋梁)相接,近野渌水(清澈的水)澹澹。只是不久,这附近一带被丞相割了去扩建外宅。当地居民也都被斥逐(驱逐)了出去,可是这小洲上
    的一草一木,丞相未曾断坏(折断损坏)过。所以至今,存活着一些根深蒂固的灌木。”
    “那你带我来这儿,是做什么?”
    “请你品嗜我陈酿了十多年的美酒。”
    牛毅走至一棵临水的荆木树下,莞萱好奇匆匆地跟上前。树干上有一根紧捆的粗麻绳,牛毅蹲身将绳的另一头从水中拉起。咚的一声,一瓮酒坛置于地面。
    “这酒坛子藏于水下这么久,竟也不坏?”
    “这没有酒窖,用这种方式贮酒,一两瓮还行。小时候觉着有趣,便藏着玩儿。”
    “公子书香门第,也陶情酒兴,世间少有。”
    “姑娘太客气,牛毅不过是一个粗人,痴腹(自我调侃语。谓腹中无才,不从流俗)末学(肤浅的学识),公子这名讳还当不起。”
    “别总是姑娘姑娘的,我叫莞萱。那今后我也不吝赐教与牛毅哥了。”
    二人会心(领悟于心)微笑。
    莞萱,“光喝酒兴头一上来容易醉,我们带回客栈再慢饮如何?”
    “带你来这,不仅是请你尝酒,还有一事。”
    眼看莞萱干急又悦喜的模样,牛毅旋即(立马)至芦荡边,拔了几扎(量词,把儿)芦苇,倚靠着树干坐着。用手一根根掰成条形,再编织成篾篓状。动作是如此谙练,不慌不乱。不会儿,又从荆木树上折断一根较长的
    树枝,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在荆木上上下摩擦,尤其将枝梢磨得尖细些,在细的那端系上一根芦苇。
    “牛毅哥,你不会想以篾条(成条的芦苇)编笭箵(鱼篓),取荆木枝作筌(捕鱼器)吧?即便这些都能就地取材,可是鱼钩并没有办法做呀?”
    “这种石头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精(最好的铁),近水的土壤中,便能挖出几块。石精相磨拭,能擦出石火。”话未说完,牛毅再折断了数根短枝,捡其中的一些用芦苇捆在一起,拔开了酒盖子,瞬时扑面而来的
    芬烈软泽,使莞萱两晕微红。牛毅将少许的酒倾倒在树枝上,立即塞回了酒盖,酒液澄黄呈琥珀色,清澈透明。牛毅以击石敲出了火花,随即燃着了那捆短枝,又以另一根细小的枝杈放在火上烘烤。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酒能助火,火能曲(使弯曲)木。牛毅哥你真聪明,想着借火便能使树枝弯曲,这样就可以作鱼钩了。”
    “只要在芦苇的另一头上系上这鱼钩,以蚯蚓作饵,我们就等着引鱼上钩了。”
    寻时,牛毅倚着树,手握“鱼竿”静候着,莞萱靠坐在树的一侧,不时瞧看身侧的他,不禁回面(转过头)作喜。
    金轮(太阳的雅称)逾迈(消逝),不觉日跌(太阳偏西之时)已至。二人沉沉睡去,直至寥寥的雨滴滴落在莞萱的脸颊上,恍然醒神。恰巧察觉到水面的异常动静,“鱼儿上钩了。”欣怿至极,一把拉上“鱼竿”。牛
    毅如醉方醒,忽而,雨声淅沥,才起身而立。见着在地面上活蹦乱跳的鱼儿,接过莞萱手中的“鱼竿”用尖细的那头朝鱼身上刺进去。
    牛毅,“雨快下大了,我们先上船吧。”
    “恩。”
    临走时,牛毅捡来一块精石置于“鱼篓”中,带上了船。
    二人坐船篷中,牛毅以之前的方法,取火烤鱼。莞萱端着酒坛,揭开了盖。一时迷醉在芳香中。
    “牛毅哥,你懂得的真多,会编篾篓,会做鱼竿,还懂得酿酒。”
    “这些都是小时候自学而成的,记得我编过酒篓子,心想鱼篓也应该差不多。还作过手民(指木工),所以懂得荆木的质地可以代替鱼竿。黄酒不易醉,味道也爽口,不妨饮之。”
    莞萱抱着整坛子酒痛饮几口,于腹中犹如翻滚的回潮,一气涌上咽喉,不禁打了一嗝,顿时醉脸酡然。仿佛眼前昏昏糊糊的,“姐姐教过我一首俚歌(用为自己诗作的谦称),是她在凡间的兴感,我唱给你听:
    桑间溆水随漱流,
    濮上寒杵倒冰轮。(隐居)
    飞闼跹跹绣阁楼,
    芳辰虚掷人寰渺。(君去)
    麓茀寝苫问藁砧,
    韶箫竽籁深几许?(思君)
    嶂表萧索云翳遏,
    半江素女半江吟。(唤君)
    虚幔衾枕碧纱橱,
    瑶光浣净玉绳荧。(夜寐)
    簪珥美人摺裙襞,
    爇香红炉芙蓉帐。(追忆)
    鎏银徽墨半夜凉,
    灯灺余烬一点伤。(黯伤)”
    ~~~自命名曰《相思曲》,意译:首句对偶兼互文,桑间濮上(男女幽会),溆水捣寒砧(捣衣),漱流映冰轮(月亮);在阁楼上蹁跹起舞,往时的良辰美景已不能挽回;深丛席草而眠,自问夫君何在?山峰上仰天不见
    云,俯视江波清扬,闻江畔有妇女幽唱;卷床幔拥衾枕,月下湖光泛金波,点点星光荧荧;收拾着发簪耳环旧衣,芙蓉帐内弥漫着熏香醉人;留下一屋金银又如何?傍夜清凉,为谁研磨为谁伤?
    莞萱嘴里含孕着醇酒甘香(香甜),声色腼腆娇气,不过几口酒,便醉倒了。
    日移黄昏,牛毅独立船头,顺水榜舫(乘船)。顾恋斜景(西斜的太阳),瞻睹(观看)火云。窗幕外如烟如雾,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蓬船的影子)界斜阳(被余晖映在水中)(出自陆游的《小园》)。
    归来时,已是亥时,渫雨(飘洒的雨)初歇。驿岸(驿口)灯火暗淡,隐约有一人久久伫立在寒风中。停船靠岸,牛毅将莞萱从船篷中抱出,已是烂醉如泥。那人赶忙转抱于怀,有些嗔责(对人不满而加以责怪)道,“
    你让她喝酒了?”
    “喝了些黄酒。”牛毅磬折(弯腰,表示谦恭)回话。
    “你先回府。”
    “是的,公子。”
    客栈。
    夕月含风,飒飒之声,萧萧之景。
    莞萱醉梦(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之貌,近视之,酣睡未醒,酒气犹芳,赪颜醉态,倾绝人寰(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凤仙》)。飨傅将莞萱抱上床榻,依偎在床垂(床边),美人如花。既而,悄然离去。
    仝府。
    东厢房,兰膏(点灯的油脂)明烛,公子独处,清坐(安闲静坐)且讴书(吟诵诗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一刻,听闻有人在室外叩门。飨傅喝了一句,“进。”便有一厮(男奴)手中端进一楪(盛食物的小盘)点心。见公子未寝,且请了好“公子。”把它安放桌上,正欲退去。
    “等等。”
    那厮谦卑相问,“公子,有什么吩咐?”
    “这盘里的是什么?”
    “是夫人今日上山,庙里馈赠的红豆麻糬(又名草饼),说为老爷和公子添福添寿的。”
    飨傅微颔首,那厮便退下了。
    客栈。
    肃夜杳杳,烛光煌煌。飨傅未请且进(没有请示便进了屋),香闺素屏半透,屏中窃望之。隐约而见,美人汤浴(洗热水澡)盆中,沵漫(犹弥漫)九秋香(花名,又名千里香;浴盆中撒满花瓣)。温水浸凝脂,时闻余
    馥(不尽的芳香)。于时,玉人出浴,行步缓慢出屏,身披薄衫,腻玉肌肤,体态丰腴,朱颜盛鬋(秀发),玉颈下,粉颈酥胸,半遮半掩,弱质(女子的身体纤弱)柔如水,黛眉微蹙,醉意未醒。诱人眷幸(宠爱)轻粉(
    淡妆;谓美人)。一幕幕活色生香,万般旖旎。飨傅羞赧而垂眼。
    天已彻晚,房里的油脂殆尽,莞萱旋足(转身去)开了半边窗,微亮的银光洒进窗寮,寂夜无风。
    对坐桌前,飨傅放上带来的两壶清酒和玉锦包着的糕点,还是那样精致,粒粒晶莹剔透。
    “尝尝这个,是你说想吃的。”
    莞萱小尝一口,糯米外皮,清香浓郁。再浅酌一口清酒,雅然之至。
    “内馅清甜而不腻,味感是无可挑剔的。”莞萱半醉半醒,“仝公子,我以为你不会来了。”
    “是我放不下。”飨傅语气轻柔,含情凝睇。“你身上浸染的是千里香,香味太过浓郁,不适合你。不如牡丹,妩丽(秀丽有风致)傲雅(犹雍容)。”
    “仝公子,真的什么都知道?牡丹固然高贵,但在这凄厉秋节(指秋季),能傲放枝头,馥郁不消的就只有千里香。古人有云:早知不入世人眼,买点胭脂画牡丹。常以牡丹入画,我却以为杜鹃更是娇娇者。以其‘古干
    如铁、虬枝如钩、花赛牡丹’古人兴感喻之于怀(这是古人发生感慨而表达的情感)。
    宵寒凉牖空明兮,碎月寥泬素影兮。
    庭绛小蹑悄悄兮,榈下尘馠菲菲兮。
    不比梅兰竹菊兮!
    淫雨霖铃阑珊兮,簟纹斡旋如水兮。
    木叶僝僽杲杲兮,六出梨花纷纷兮。
    岁寒三友雅俗兮!(原创)”
    飨傅,“良夜出庭看花,却采寻一片野花。四时景候,寒木春华,淋漓尽致。记起王安石那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倒是比你作的‘庭绛小蹑悄悄兮,榈下尘馠菲菲兮。’更有意境,仅是景语而少情语,相合得
    最为准确。”
    二人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
    “姐姐常叹花之美之贞,却嗟悼哀怨自己的故事,不比花贵,日久而衰。”两颊醉酡,腮晕潮红,朦胧间神清骨秀之貌。
    “卫君曾曰: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之色衰爱迟,爱憎之变。(典故:色衰爱弛)”
    “姐姐和姐夫是真心相爱的,却,却不能厮守在一起,难道不可惜?”复言道,“七情为何?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为何?以色当头。无情无欲,六根清净。自姐姐从人间回来,就一直念着这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团桃花上脸来(出自冯梦龙的《三言》;形容醉酒)。又说起了胡话。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出自李商隐的《晚晴》;意译:老天爷同情那幽僻处的小草,人世间也珍惜着傍晚时的晴天;隐喻红尘离别之苦)。’姐姐常常念道,我却始终不懂。若能留在凡间,我定会倾尽此生。又
    闻,东方有蓬莱奇观,假而(如果)我能有幸,像姐姐那样,看见一次该有多好。”
    飨傅凝视着她的一颦一眸,莞萱相视他那有神的眸子,傻傻地笑了笑,“引愁春梦,谁解此情悰?(出自李珣的《临江仙》;意译:别离就像多愁的春梦,有谁会明白这种情怀呢?)”
    痛饮几杯后,酒气上头,一时熟睡过去,趴在棉织的桌案上。
    美人醉卧温床,飨傅为其盖褥,横眸(眼神流动)密意,隽永深情。自言道“我自小门祚(家室)贵盛(高贵显赫),才力赡裕(才华横溢),却不善与人相交。娘素日奉养神灵,祈求家平。我爹本想通过试院(旧时科
    举考试的考场)谋个官位。赖彣(本县尹府)攀着宰相的关系得一冗官(闲散无用的官)。时移俗易(社会风气变了),我爹才会时常不顾家眷在外沈漫(沉迷亵狎)。而我,唯一能交谈的衿契(襟怀相合的好友),竟是赖
    彣。同是愤世疾俗,余醒(喻不随浊世浮沉)自知。岂不难堪(又怎么忍受的了)?”
    旋而(不久),飨傅起身为她打下床帏,转身而去。
    莞萱口中念念有词,“牛毅哥,牛毅哥。”燕婉(柔和)而笑。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