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73章


况且蒋介石的军队并不见得比南朝鲜军队高 明,恐怕还需要我们给他换上全套装备。这样还不如把要给蒋介 石的装备直接送给南朝鲜,补充那些正在战壕里浴血奋战的勇 士,其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约翰逊马上辩解,说台湾只是缺乏海空军,其地面部队还是 很强的。蒋介石要派去朝鲜的五十二军,是他在满洲的唯一没被 共军打垮的一个军,让他们支援朝鲜是可取的。
  杜鲁门见双方争执不下,遂宣布暂予搁置,从长计议。后来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又向杜鲁门告急,请求再次批准蒋 介石的建议。但艾奇逊更加严厉:“台湾出兵很可能直接导致中 共参战,致使战争扩大化。”他将他收到的蒋介石建议出兵的电报擅自扣压,不及时向杜鲁门提出,并继续反对台湾出兵。
  美国没有接受蒋介石的“礼物”,蒋介石心中也不悦。7月1 日,五十二军各部队也先后收到命令,重新恢复正常的军事训练 和沿海的防卫施工。
  当美军在朝的“圣诞节攻势”遭到失败之际,麦克阿瑟又想 到了蒋介石。他向总统请求紧急从台湾空运一个军以解美第八军 之围;请求授权他派飞机轰炸中国境内的军事目标,并封锁中国 的海岸;促使蒋介石在华南、华东地区采取积极的军事行动以牵 制中共,使其不敢向朝鲜战场增兵。他给蒋介石发报,叫他准备 好第五十二军,一俟总统批准,马上启程。
  蒋介石接到电报,一拍大腿:“老美,你一到关键时刻就想 起我了!”语气里既抱怨又振奋。上午接到电报,下午他就在阳 明山把三军长官召集来,紧急研究对策。他似乎又燃起一股热 情,宣布命令时,胸脯挺得平平:“限五十二军于24小时内完成 出发准备,驰援南朝鲜。要求空军加强对大陆的侦察,海军及金 门、马祖的防卫部队要加强战备,随时应付共军的进攻!”
  正在麦克阿瑟与蒋介石紧锣密鼓之际,杜鲁门犹豫了。他怕 由此反而引起苏联出兵和中共增兵,再加上英国的反对,杜鲁门 一口回绝了麦克阿瑟的请求。麦克阿瑟一气之下,回了杜鲁门一 封措词激烈的电报。杜鲁门不为所动,而且下决心除掉麦克阿 瑟。麦克阿瑟又向其他决策人物申述他的观点。在不得不电告蒋 介石取消五十二军人朝的计划的同时,向美国国防部建议将驻台 联络组升格为“美国协防台湾军事顾问团”,保荐骑兵一师少将 师长蔡斯任团长,进一步扩大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并把南朝鲜 的兵力扩充到30万人,再编25个师。台五十二军的援朝行动又 一次被取消。
  “美国人不讲信用,出尔反尔!”蒋介石把电报拍在桌子上, 气喘吁吁。平静之后又自我安慰,“不去也好,集中精力搞好台湾内政,反攻大陆的日子不会远了!”
  谁知到了1952年5月,又刮起了 “从台湾调五十二军去朝鲜战场替换美军”的风。
  原因是美国的克拉克由意大利调到东京后,发现在苏联虎视 眈眈之下,日本的防务极其空虚丨他向五角大楼和白官建议,从 台湾抽调一个军到朝鲜战场,以便从朝鲜战场抽出三个师美军去 防守日本。他像麦克阿瑟一样自信,报告还没批下,就通知蒋介 石做好准备。这次蒋介石已不再激动,白了一眼电报,又埋头去 读“王阳明”。那边倒格外热闹,从东京到华盛顿都在热烈讨论 这个计划。蒋介石干脆要侍从陪他到湖边钓鱼去了。直到克拉克 催急了,他才吩咐:“让孙立人去准备吧。”扭头又对蒋经国说: “杜鲁门还在白宫!艾奇逊还当国务卿,从台湾派军队去南朝鲜, 怎么可能呢!”蒋经国也是一阵叹息。
  这次叫蒋介石捂中了。到了6月下旬,艾奇逊顶住了五角大 楼和国会的压力,再一次使杜鲁门拒绝了克拉克的建议。克拉克 只好深怀歉意致电蒋介石,请其撤销五十二军的支援计划。蒋介 石冷笑道:“你们欠我的太多了,好在这次我按兵不动!”
  对大陆来说,出兵朝鲜也是“伤筋动骨”的事。中南海里, 毛泽东三天三夜在他的房间里踱来踱去。周恩来一次次地召集官 员们开会。他的目光从台湾海峡、从蒋介石集团那里移开,作了 最坏的打箅:“如果必要,我们必须准备好从沿海省份撤回到内 地,并且为了准备一场长期战争要把西北与西南变成基地。”
  志愿军最终还是开进了朝鲜,并成功地阻止了美国人向前推 进的速度。周恩来也累倒了。毛泽东建议他到海边城市大连去疗 养。他的警卫员叫他再次蓄上胡子,以免被蒋介石派回大陆的特 务认出来。周恩来笑了一下,拒绝了。两三个月之后,周恩来和 邓颖超重新回到北京时,前线传来了美国人接受停火的消息。当 缜密的周恩来核准这个消息,确信战争已陷入停顿状态,晚餐时,他要来了茅台酒,开怀畅饮,以至酩酊大醉,不得不让人扶 回寝室,扶到床上。
  ●3.暗杀的阴影在追踪着周恩来
  朝战停火之后,蒋介石百无聊赖,时常在士林官邸独坐。反 攻大陆不成,民间反蒋势力却有增无减,他猜忌多疑的性格更明 显了。1953年1月,国民党军方在台北县汐止鹿窟山区,发现 了一个“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武装基地一一 “台湾人民解放 军武装保卫队”。蒋介石大为震怒,把国民党参谋总长周至柔叫 来痛骂了一顿:“你们难道要台湾也搞出一个延安吗?”
  后来这支仅有一百多人的“游击队”,被国民党军四个师的 兵力镇压了,蒋介石还是不安心,而且连三军及国特也不放心, 专门组织了个极为秘密的洪门护卫队。这支队伍除了一般的机能 外,每人都有一两手绝招:包括气功、诈赌、下毒等等。这群人 平时分散于民间,有事时集中。蒋介石官邸更是守卫得“密不透 风”。士林官邸附近的梅庄警卫室,一共有两个营的兵力,人员 基本是从浙江招募的青年。蒋介石经常是独自在一个房间里睡 觉,房门口有个侍卫官横着打地铺,在侍卫官与蒋氏之间还有一 条大狼狗,这条狗只认蒋宋和专司管理狗的另一个人。据说蒋还 在自己枕头底下放了一枝手枪,只要侍卫人员在睡梦中翻个身, 他都会惊醒,抓住枪把厉声问:“什么事?”
  这年的暮春时节,刚当上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携妻访问台 北。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官邸接待。尼克松和蒋介石谈了七个小 时,宋美龄当翻译。一谈到中国,蒋介石神气活现,两手一挥, 一字一顿:“我所说的中国,不仅是指我目前所控制的这个小岛, 而是地平线那边的整个国家。”
  尼克松觉得蒋介石还在做着美梦,要想重新统一整个中国是不可能的,但不想当面伤蒋介石的面子,仍说:“我对阁下很高 的智慧和决心尽全力挽救中国人民于共产主义的精神,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蒋介石对美国的越南政策持批评态度,他鼓动美国入侵北越,取笑地说道:“发展经济可以战胜共产主义是一种大家所熟 悉的谬论。”他凑近尼克松,近乎耳语般地说,“只有子弹才能真 正打败他们!”
  尼克松一走,士林官邸又冷落下来。蒋介石顽固地执行他的 “子弹”政策,总想以子弹来取得一切。同时,他越是怕被人暗 害,越是想能多暗杀几个大陆的要人出出气。1950年蒋介石在 台湾重新当上“总统”的当天,就亲笔写下三遍手令要杀大陆几 个重要人物,以壮声威。刺杀的第一号目标是陈毅,派了两批杀 手都没有得逞;第二个目标是叶剑英,特务刚摸准了叶剑英的生 活规律,制定好暗杀计划,又被广州市公安局一举破获。刺杀的 这两个人,当年都是市长,刺杀他俩,是想搞乱上海和广州。两 次未成,蒋介石把目光放得更远更大,直接向周恩来总理下毒 手,试图造成整个大陆的恐慌。
  把暗杀目标对准周恩来,还有一个原因是,周恩来已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正魅力倾城,名声大振,对台湾政权威胁也最大;同时他出国多,下手也最容易。
  而活跃于外交舞台的周恩来还是希望化敌为友。1954年4月,当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时,发生过这样一 件事: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台湾国民党中央社驻巴黎记者王 家松要求参加,被新闻联络官熊向晖一口拒绝。事后他向周恩来 报告,并建议同“新闻之家”交涉,追回王家松的记者证。周恩来问:“为什么?”熊向晖回答:“中央社是台湾的官方机构,要 警惕他在这里制造‘两个中国’的假象。”周恩来蹙了蹙眉头说:“不能抽象地讲警惕,警惕要有事实根据,没有事实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就会变成自己制造紧张,给工作造成损失。蒋介石 的基本政策,也是坚持一个中国,但他所坚持的是只有一个中华民国。美国顽固支持蒋介石,一直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 现在怎么样?瑞士早就同我们建交,杜勒斯不得不同我们一起开 会,这里哪有‘两个中国’的影子?来了一个中央社记者,怎么 就会造成‘两个中国’的假象呢?你应该了解蒋介石的为人。他 对这次会议很不安,美国当然会向他通气,但他信不过。他派个 记者来,显然是为了便于进行现场观察,观察我们,也观察美 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