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民众“所遭受的迫害,已达到不可忍受的程度”,“大多 数中国人民,均热切盼望我反攻大陆,推翻中共政权”。
蒋介石完全是主观臆断。大陆发生饥荒不假,有的地方饿死 了人也是事实。但蒋介石忽视了大陆人民的精神。因为大陆上上 下下都在勒紧裤带,同心同德,不但要抵抗灾荒,而且咬紧牙关 还苏联的债。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嚣,反而激起了大陆人民战胜 困难的热情。连普通百姓听说蒋介石“反攻大陆”,都是嗤之以 鼻;只有福建沿海一带战备稍紧。
第二,蒋介石企图利用中苏之间的意见分歧。蒋介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宣称:
“这两个共党集团间的分裂,在赫鲁晓夫或是毛泽东任何一 人被清除之前,没有弥缝的机会”。中共与苏俄间“争执激烈。 如果中华民国军队反攻,苏俄将不会援助中共。……中共与苏俄 之间的分裂,已为中华民国光复大陆造成一适当机会。” “今日世 界反共形势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赫、毛斗争加剧以后,自由国 家如何把握利用这一局势的问题。”
第三,蒋介石还有他的老主意,就是在台海造势,拖住美 国。这一时期,美国人为了从台湾海峡脱身,重新考虑对华政 策,企图松动同中国大陆的关系。特别是肯尼迪入主白宫前后, 曾发表言论称,他坚信美国必须保卫台湾,但应划一条清楚的防线。他一直认为金门、马祖对防守台湾并非不可缺,美国防线应 仅仅划在台湾本岛周围。肯尼迪的主张,遭到了蒋介石与台“外交部”不点名的批评。肯尼迪上台后,虽然在改变对华政策方面 迈出的步子不大,但已令蒋介石忧心忡忡。他之所以在两度“海 峡危机”之后,再度点起海峡战火,其目的就是企图通过台海局 势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牢牢拖住美国,同时借机试探一下美国 对台“反攻大陆”的真实立场究竟如何,还可在政治上造成一定 的声势,配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成就,引起国际上的瞩目。
希斯曼听着,无动于衷。他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大陆的中国人是否会欢迎国民党?即使他们反抗中 共,是不是会欢迎过去已失掉民心的国民党政权?何况国民党已 离开大陆13年了。第二,中国对中共不满,固然是事实,但仅 凭‘不满’是不够的;军人对政府不满,并不足以造成政府的垮 台,何况是老百姓。古巴军队只有百分之二十效忠卡斯特罗,这 百分之二十却足够使卡斯特罗政权久立不坠。民众的不满是否能 衍化成抗暴起义,乃是最难预测的。第三,尽管国府列举各种理 由,美方仍认为‘证据不足’;美方确信国府反攻大陆的热望只 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台湾所提出的理由乃是建立在一堆‘假设’ 上面。”
希斯曼的分析还算客观。蒋经国无法接受,双方各执己见。
但美国人毕竟是客人。蒋经国愿尽地主之谊,请希斯曼品尝中国 菜。虽有糖尿病在身的蒋经国不听劝说,与客人划起中国拳。刚 刚学会此道的希斯曼连吃败仗,被罚无数杯绍兴酒。蒋经国总算 在酒席上“反攻胜利”,尽兴而归。
●4.周恩来让王炳南探知美国的态度
中共领导人直接与美国人打交道的历史已经沉寂多年。所以,当1959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在武汉东湖边上又会见了美国友人斯特朗时,异常兴奋。
斯特朗是与她的黑人朋友杜波依斯夫妇一道来武昌看望毛泽东的。毛泽东跟斯特朗说,这是自延安那次谈“纸老虎”以来,他第一次接见美国朋友。大家坐下后,毛泽东谈笑风生。他先问 起各人的岁数。那年杜波依斯91岁,斯特朗73岁,而他自己66岁。毛泽东开心地说:“有三代了!”
斯特朗纠正他:“只有两代半。”她的意思是她与毛泽东是同时代人,大八岁不能算一代。
毛泽东挥了一下手:“我们不讨论确切数字问题,可是,杜 波依斯的年龄完全可以当我父亲了。”他十分钦佩杜波依斯91岁 高龄尚能如此身轻体健,他说道:“连我也感到上年岁了,但我 还有精力,人也健壮。我每年还能畅游长江,也在中国其他河域 里畅游过,还希望多游一点。如果你们三位不反对的话,我想在 密西西比河里游。但我估计另外三位一杜勒斯先生、尼克松先 生、艾森豪威尔先生——可能要反对。”
杜波依斯有点严肃地回答:“正相反。这三位很可能想见到 你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尤其在河口附近游。”
毛泽东笑起来:“真的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便近日内动身 出发。就算是位旅游者好了。我不谈任何政治问题,只在密西西 比河里游泳。如果艾森豪威尔允许的话,我倒还想看看他打高尔 夫球呢。或许我再去医院探望一下杜勒斯先生。”
杜波依斯冷冰冰地说:“这可能会给杜勒斯一击。”
毛泽东说:“这远非我去的用意,我非常希望杜勒斯先生能 康复。作为美国国务卿,他对我们很有用。同时,他对美国人 民,对全世界劳动人民都有用。”他是指杜勒斯作为反面教员的作用。
毛泽东说社勒斯的话,完全适用于蒋介石。他希望蒋介石这 个反面教员一直当下去。1962年蒋介石急于反攻的消息,毛泽东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自1955年8月1日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到1970年结束, 长达15年,会谈了 136次。王炳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会谈 中的第一任代表,参加了从开始到1964年的九年会谈。这九年 中,美方首席代表先后换了三任:先是约翰逊,后是比姆,再又 是卡伯特。会谈中最尖锐、最突出、最不可调和的主题始终是台 湾问题。谈判桌上,各自非常严谨,互相守住一条防线不放。但 私下里,中美双方代表也进行了大胆接触。有些私人交往是有趣 的,甚至是友好的。有一次,约翰逊大使为解决一个问题,找了 一个僻静的山间别墅,请王炳南吃饭。王炳南也在同一地点回 请。国内京剧团到日内瓦演出,王炳南就请约翰逊和他的助手去 看戏;从华沙去日内瓦谈判途中,要换乘飞机,王炳南又常常与 约翰逊相遇,同坐一架飞机来去。有时途中遇气候影响,飞机不 能起飞,两人还被安排进同一旅馆,没有翻译,两人便用汉语夹 带英语随便聊天,但从不谈公事。“这种时候总是轻松愉快的。” 王炳南如是说。对比较呆板、不苟言笑的单身汉比姆,王炳南也 努力与他进行一些私下会晤,有时请他喝茶、喝咖啡。卡伯特随 便而不拘小节,有时在谈判桌上还开开玩笑。一次卡伯特笑呵呵 地对王炳南说:“你们中共应该感谢我们美国,你看你们胜利后 检阅军队,不是有很多美式装备吗?这些装备是蒋介石供给你们 的。所以你们称蒋介石为运输大队长,他送武器给你们,连张收 条也不要。”
王炳南在《中美会谈九年回顾》中说:“1962年3月,我同卡伯特大使继续会谈……这个时期,台 湾蒋介石集团趁我连续遭受自然灾害之际,又开始掀起一股反攻 大陆的恶浪,福建前线重又战云密布,局势空前紧张。我们当时 得到的情报是,蒋介石正在大量购进新式武器,并改装了飞机, 增加装油量,使之能来往于台湾——大陆。蒋介石集团还宣布延 长服兵役时间,士兵一律不准离开营房,随时待命。他们的鞋上 和皮带上都刻有‘光复大陆’的字样。据说他们还从日本大量购 买血浆。看来蒋介石准备铤而走险,妄图要与大陆决一死战。”
毛泽东、周恩来非常重视美国的态度。
1962年春天,王炳南回国休假,周恩来嘱他立刻返回华沙 任所,叫他想办法从美国大使卡伯特身上探听美国的态度。周恩 来对王炳南说:“经中央认真研究,认为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决心 很大,但他还是存在一些困难,今天的关键问题是要看美国的态 度如何,美国是支持还是不支持,要争取让美国来制止蒋介石反 攻大陆的军事行动。”
王炳南回到华沙后,与卡伯特多次交谈,王炳南对他发出一 系列“警告”,即说明如果美国支持台湾反攻大陆,其后果不堪 设想。卡伯特听了王炳南的“警告”后,当场表示:
“在目前情况下,美国绝不会支持蒋介石发动对中国大陆的 进攻。蒋介石对美国承担了义务,未经美国同意,蒋介石不得对 中国大陆发动进攻……我向贵大使保证,我们绝不要一场世界大 战,我们要尽一切力量来防止这种事情。”卡伯特甚至说,如果 蒋介石硬要行动,我们两家联合起来制止他。
王炳南听了卡伯特的明确态度,不禁松了一口气。一刻也不 敢耽误,立即将卡伯特的谈话内容报告了国内。王炳南很清楚, 这些情况直接关系到党中央对福建前线战略部署的制定。周恩来 对王炳南能及时摸来了情报,了解美国的态度,十分满意。
卡伯特没有说假。就在1962年3月中旬,希斯曼和哈里曼 再次飞往台北,与蒋介石会谈时,他们明确告诉蒋介石:“反攻 不可行也!”
但是,蒋介石就是那么一块硬“石头”,他不肯罢休,继续 华盛顿施加压力。中央情报局驻台湾头子克莱思为蒋经国的酒 友,他建议国军采取“秘密”方式大规模登陆大陆沿海,其手法 等于是大型的古巴猪湾登陆。
小说推荐
- 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 内容简介: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亦友亦敌、忽离忽合的奇特关系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全面展示他们从握手到分手乃至兵戎相见的历史漩涡和内心波澜,不少情节鲜为人知 作者:所写的《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共和国风云中的毛 泽 东与周恩来
- 内容简介:有一种比喻说:毛泽东是“湖南辣椒,周恩来是“绍兴黄酒。这不仅描绘了出生地及环境对他们性格的影响,也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习惯爱好。谁都知道,毛泽东爱吃辣,周恩来爱喝酒。又一种比喻说:毛泽东是“土包子,周恩来是“洋包子,这又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在青年时代的经历对后来漫长革命生涯的影响;再一种比喻说: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9章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作者:赵宏 第一部分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浙江溪口葛竹村人。王采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她青年时代命运不佳。其父王有则不事生产,家道中落。王采玉以一双灵巧的手,做针线活,贴补家中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王采玉初嫁于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章
-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作者:杨天石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处在剧烈变动的时代。许多动乱的发生和曲折发展的过程,里里外外,直接间接,似乎都不能不注意领导人物、群众活动、文化变迁、国际因素等的相激相荡,才构成中国现今的局面。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前,以近代史作为史学学术研究的一支,还颇见争议。近代历史虽有数据宏富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5章
- 蒋介石传
-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1906年,在中学读书时即向家里提出要求到曰本学习军事。赴曰后,因非公费派遣,不能入军校,只能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1907年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1908年春被保送曰本东京振武学校,不久加入中国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9章
- 蒋介石传
- 客观的介绍了蒋介石的一生,是非功过自有人评 作者:所写的《蒋介石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口述:翁元记录:王丰翁元,本书口述者,蒋介石、蒋经画的贴身侍从副官。他入伍即做蒋介石侍卫,深得蒋介石喜爱与信任。他为蒋家服务四十余年,耗费了他大半生宝贵时光,见证了蒋家在台湾由强势到衰微的历史。永远公而忘私,这就是蒋氏父子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具体写照,也是我觉得一生对家人最亏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章
- 毛 泽 东与郭沫若
-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他们是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的桥梁,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子《毛泽东与郭沫若》以历史为经,人物交往为纬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特德蒋
- 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作者为:特德蒋特德蒋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刻画作家。共有一个下载包,里面有7篇小说。1.巴比伦塔2.除以零3.你一生的故事4.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5.领悟6.七十二个字母7.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 作者:所写的《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特德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