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惊涛中的毛 泽 东与蒋介石

第76章


  这次葛罗米柯又反过来支持柯西金的话:“中国什么资源最 丰富?是人!请你试想一下,中国军队越过国境冲进苏联,完全 可以是几百万人甚至是上千万人蜂拥而入,我们的武器再精良, 也难保一定打得过他们呀!”
  奥加尔科夫也补充说:“谁都知道,中国人是最擅长打游击 战的!他们可以一直打下去,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像美国在越南 一样陷进战争的泥淖里。”
  反武力派似乎占了上风。但大权在勃列日涅夫手中,他是倾 向于格列奇科的。他让大家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后再作决定。 但是会后,他马上召集格列奇科等人在苏军总部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
  接着,苏军大本营的首脑采取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任命战略 火箭军副司令托庐勃科上将为远东军区司令,以加强核打击的指 挥力量;命令在远东的苏军战略导弹部队进行一级战备,等候发射命令。
  8月28日深夜,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接到了勃列日涅 夫的密令:“为了我国和美国共同的战略利益,我军大本营准备 对中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解除中国的 核武器,请你秘密地征询一下美国当政者的意见,最好能和尼克 松总统或者基辛格博士个别面谈,我们只攻击军事目标,不会伤 及无辜生命,而且我们释放的当量会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不会造 成环球大气污染,也不会对地球的生态平衡有很大的破坏。”
  放下热线电话后,多勃雷宁立即抓起另一部电话,拨通了基 辛格的号码。
  电话那头的基辛格远没苏联人那么激动,慢条斯理地答复 说:“请耐心等待,我们需要慎重研究。”
  尼克松得知苏联要对中国动用核武器的消息后,从他的立场 考虑,觉得西方国家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苏联。从历史上看,中 国还没有过扩张和侵略的记录。而西方的战略利益还离不开一个 强大中国的存在。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内阁成员紧急磋商后,取得了一些共识:
  首先,如果美国持反对意见,苏联一般不会轻易动用核武 器。它胆敢这样做,将违反美苏间的协定,也不符合国际宪章。 而美国反对的理由可以列出许多,但最好强调美国的利益, 而不涉及中国。因为过多的涉及,将直接影响美苏关系,使缓和 局面彻底毁掉;同时,也会伤害到中国的尊严。
  再者,应该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快传递到中国,使他们有所 准备,制定必要的应变措施。
  这最后一条将博学的基辛格难住了。因为美国与中国没有外 交关系,双方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一来缺少合适的渠道,二来也可能会引起中国领导人的误解,以为美国在耍什么花招。 还是尼克松想出的办法好:把消息透露给某家报纸的记者, 让他们捅出去。这样即使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他也只能干瞪眼。
  8月28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则震动世界的消 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巡航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 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及 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仿佛这个核弹头已在世界爆炸,它的冲击波迷漫在每一个关 心时局的人们的心头,世界为之恐慌,目光都聚集到中苏边境两 边髙高翘起的导弹发射架上。
  而此时的莫斯科似乎比北京还要震怒:他们企盼着美国发来 支持电,却等来了美国人的公开泄密。勃列日涅夫暴跳如雷,大 骂美国人的出卖和愚弄。
  美国人照样我行我素。基辛格向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正式 阐明了美国政府对此事的立场:中国的利益同美国的利益是密切 相关的,对于苏联的行动,美国不能坐视不管。战争一旦爆发, 美国会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将对苏联采取同样的 行动。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将招致中国方面的报复,核战争 所产生的污染会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亚洲驻扎的数十万军人的安 危,并会使全球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这是美国不能容忍的。
  消息传到北京,周恩来立即与几个老帅开会分析这则消息的 可靠性并商议对策。
  几位老帅都认为,苏联要打核战争,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 现实的,因为他们的常规武器用于和中国打进攻战,力量还远远不够。
  聂荣臻分折说,所谓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无非是指对我国部 分重要目标进行毁灭性或摘除性的打击,而这些目标很可能是中 国的核导弹基地和北京及东北的一些重要工业基地。因此,他建 议,城市应该疏散、隐蔽和防护为主。现在应该马上行动起来让 这些城市迅速挖掘防空掩体,同时在全民中广泛进行防止光辐 射、核污染的应急练习。
  ●7.搭线人路易斯失约
  就在美国将苏联打击中国的秘密公开之时,台湾也在紧锣密 鼓地加快与苏联联络的节奏。
  然而蒋介石忙中出祸。
  他在7月间按常例,和夫人宋美龄一道,从士林官邸搬到阳明山官邸避暑。
  蒋介石的车队出巡,一般沿途都有非常周密的安全部署。而阳明山的仰德大道等于是为了蒋介石经常上山下山专门修建的, 除了山势陡峭的自然条件外,堪称是当时台北市郊最优良的一条 道路了。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蒋介石的车队,从士林方向要回到草山官邸,当车队以快速经过仰德大道岭头附近的弯道时,前导车 司机发现前面有一部要下山的公路局班车,停靠在前面的站牌上 下客,前导车因为刚转弯,所以没有看清楚这部公路班车的后方 有没有来车。这时,突然有一部吉普车从公路班车的后面窜出, 想超车,并且没有减速,便直接往下冲,前导车发现情况紧急, 假如不马上刹车,很可能就要和那部吉普车撞个正着。于是,立 刻紧急刹车。就在这关键性的一秒钟之内,后面的蒋介石的座车 来不及反应,座车司机还没有踩到刹车,就猛力撞上了前面的前导车,紧跟着后面的护卫车也冲了上来,好在相撞的前一刻被刹 住了。但这一来,由于车速前相冲的冲力非常强烈,蒋介石当时 手上还握着拐杖,身朝前一冲,蒋介石的身体也猛地朝前扑去, 整个人撞到前面的玻璃隔板,蒋的胸部当场受到严重撞伤,剧烈 的冲击力连他睾丸都撞肿了,假牙也从嘴中飞出。
  宋美龄坐在蒋介石的左侧,受到同样程度的撞击,在她往前 冲的那一瞬间,双腿撞到前面的玻璃隔板,痛得她当场哭喊起来。
  车祸发生后,现场一片慌乱,侍卫人员忙着把氏夫妇赶紧 送到医院急救。副侍卫长孔令晟立刻报告了蒋经国,并且一边急 着找寻那辆闯祸后逃逸的吉普车。阳明山,乃至整个台北笼罩在 一片惊恐不安的情绪之中。蒋经国指示治安当局,无论如何也要 设法找到辇事车辆,查明真相。对追尾的座车司机倒没有深究。 有关方面追査一整天,可是什么线索也没查到。这让蒋经国 大为恼火。他交代治安单位,不管有多难查,也要查个水落石 出。于是联指部、宪兵司令部调查组和警方等单位,成立了专案 小组,不抓到导致车祸的军车司机,决不罢休。好几个月过去 了,才发现肇祸车辆,原来是一名陆军师长的专用吉普车,“国 防部”得知查到肇祸车辆后,立即做了最快的处理,予以撤职处 分。
  据查证,这位肇事师长在当天,刚巧是在一项军事会议结束 后,急急忙忙叫司机开车下山,没想到触了霉头,撞了委座的 车。当时他也知道那一队车队来头必然不小,但怎么也没想到是 最高统帅夫妇的车。撞车之后,他也以为只是小小的追尾,哪里 知道竟将“总统”撞到了医院里去,差点丧命。蒋介石后来曾对 一位老将军说过:“自从那次阳明山车祸事件之后,我的身体受 到很大的影响,不但腿不行了,身体也不行了。”原本蒋介石十 分注意身体保养,也很硬朗,一年四季,只有几次感冒。这次车祸,使他的身体出现了变坏的信号,其中,心脏扩大,成了他的 致命伤。宋美龄的腿部也受到相当的创伤,一直到她晚年,每逢 冬季,她的双腿都会不适,就是车祸造成的后遗症。那个少将师 长因为知情不报,被当局以“伤害最高领袖”的罪名,撤职查 办,由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当天开车的司机也按军法判刑。
  9月21日下午3时30分,蒋经国带上魏景蒙,来到台北荣 民总医院,探视仍住在那里的蒋介石。蒋的面颊上仍有一点伤 痕。他们又谈起与路易斯接洽的事。蒋介石指示魏景蒙不要去象 牙海岸,应在赴罗马后立即回台。蒋介石拿出一张早已写好的文 字稿,递给魏景蒙。文稿中说:
  见到路易斯时,先听他如何说法,如果其态度依然 友好,或有积极之建议,我方不妨做以下之表示(我:甲方,彼:乙方):
  一、在目前情形之下,中苏两国巳经到了应作进一 步增进双边友好关系。乙方如派员来台面商进行步骤及 提出具体的建议,则双方就可切实合作,积极进行。
  二、毛泽东拥有原子武器,甲乙双方皆受其严重威 胁,甲方可与乙方共商如何使其彻底消灭之方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