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风云中的毛 泽 东与周恩来

第65章


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是很不解气的事,他希望其他人不要这样表态,于是在朱德还没讲完,毛泽东即将腿抬起,用手指搔了几下鞋面,说:“隔靴搔痒。”弄得朱德脸一红。就停止了发言,直到散会时才另说了几句。
  林彪是搬来的“救兵”,很快领会毛泽东的意图,几句话便“击中要害”。朱德不讲了,他便开始讲,其中有几句话讲的时候声色俱厉:“彭德怀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冯玉样。中国只有毛主席是大英雄,谁也不要想当英雄!”
  毛泽东长嘘了一口气,对着彭德怀说:“老死不相往来,这么多福阂。结疙瘩要解开,办法是谈开;倾箱倒柜而出。整人,目的是醉三五七天睡不着觉,不触及灵魂深处不行……交心要交足。你通不通?不通,以后再通,我们不是苏联那一套(指党内斗争),我们有自己的套。昨天没有讲完。你这个同志,世界观是经验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同在北京城,10年九次电话,一年不到一次。我的责任是官徐主义。比较注意及时或隔一时间答复。九次无下文,我有我的不对。积九次,老子跟你不往来。”
  彭德怀插了一句:“你可以写个条子。”
  毛泽东;“条子也是个办法。黄克诚两次想找我谈,没有下文,这是我的责任。香山住三天,有些忙,应当通知你再等一下。我毛病不少,警卫员说未起床,睡晏觉,你于是拂袖而去。”
  毛泽东对有些事,虽小,却记得很清楚。毛泽东武断地指出“我们认为你是反中央,信是准备发表的,以争取群众,组织队伍,按照你的面貌改造党和世界。你的经验主义、宇宙观、世界观,你的政策,同我们是两个政策:要修正总路线,你想搞另一个,还没有提出来。你的方法是,信的前半部分说总路线正确,其实毫无感情,全部感情在后部分。就是说你这人有野心,历来有野心。你的说法,是说过参加革命做大事,说我是先生,你是学生,这都是客气话。先生,学生,是讲集体、劳动人民是先生。薄劳动人民为先生的思想,你没有建立。……历来要用你的面目改造党、改造世界。有各种原因,未得到机会。这次从国际取了点经……”
  会议室里只听到毛泽东的声音和偶尔彭德怀的声音。满屋充满惶惶不安的气氛,好像整个庐山就要爆炸似的。周恩来在后来有过几句插话,多是附和性的。只问过彭德怀一件事,访间苏联时,他们一起同斯大林谈话后,送彭德怀出门时,斯大林跟彭德怀说过什么话。刘少奇也只问过长征时在三军团一件无关紧要的事,直到最后才讲了一篇话。
  毛泽东的话信马由僵,但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批判彭德怀,以至攻击到个人:“你61岁。我快死了。许多同志有恐慌感,难对付你。很多同志有此顾虑。六亿人中最高明的是你,先生,学生,是假的。我们的合作三七开。”林彪一开始给彭德怀定性的那几句话,毛泽东几乎都接受了:“人家说你是伪君子,像冯玉祥。真伪有矛盾。不能说全部假,对敌斗争是真的。心中很严重的东西不拿出来。”
    彭德怀:“过去的事可检查一下。”
    毛泽东:“言为心声,你就是右倾机会主义。照信的后一部分讲,领导与党就不行了。你要打无产阶级的旗帜。”
    彭德怀始终坚持:“我是直接写信对你讲的,没有搞非组织活动。”
    毛泽东认定:“有右倾活动。”
    林彪,这个一向话少的人,此时却一反常态,不但讲得多而且调门也高:“不少人说你讲假话,有野心。”
    毛泽东颇有同感:“以真话形式出现的假话。”
    林彪继续讲:“在党内也有藐视一切的思想,好犯上。有个东西扛起,有思想、愿望、目的,总觉自己行,有个路线、纲领、世界观,自视很高。”
    彭德怀不能同意:“也有自卑感。”
    林彪借题发挥:“你那是腰杆不硬。你看风使舵,没有张国煮蠢,是聪明人,看到不行,采取主动转弯。王明船快沉了,赶快上岸,拿石头打船,以示区别。马克思世界观没有接受。”
    周恩来插话:“很骄傲,犯上。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辩证法。要脱胎换骨。”他又联系自己:“我多次错误,认识不全面。难道检讨了就没有骨头?”
    林彪指责:“是另外一个党性、派性!换个名词,就是野心,派头气势有的。形式上有很多迷人东西,说你张飞,实际上并不是张飞:你自己走火说过,老奸巨猾,老于世故。内容、形式不统一,很用心的人,又似乎无心。”
    刘少奇抽着烟像思考又像疲倦,插了一句:“不好敞开谈。”
    林彪细致入微:“前年同我谈话,简直像准备好发言稿,机关枪放了,走了,非同志式谈话,有戒备。”
    林彪讲得很长,使毛泽东能稍事休息,他端起茶杯,吹走上面的茶叶,扭头说了句:“形式主义的,并非征求意见。”
    林彪更加起劲:“平时以二杆子、张飞出现,一句话不走火,并不随便,是假张飞,不是真张飞。一贯跟刘谈不上。利用坦率形式迷惑人。用很没有成见的形式对人,实际是老奸巨猾的本质。”
    此话正合毛泽东意:“内有二心,外似张飞。”
    林彪怒目而视:“说信不准备发表,而准备发表的。这样多的话要说,为何不来谈?信有一二三稿,想定稿,党内刮风。”
    彭德怀不承认:“就是一稿嘛。”
    林彪几乎骂了起来:“你是这么个人。个人英雄主义,有新有旧,迷惑手段。相处多少人,总觉你特别,威风气概,不易接近,不平等味道,自负太大,刚值自用。这些思想根子不去掉,内心根本东西不去掉,就是个特殊人物!”
    周恩来还是比较平和,很少涉及具体内容:“一改二帮,那一套都改掉。要交心,你不易交心。”
    而毛泽东则细得多:“从打击斯大林后,佩服赫鲁晓夫。”
    刘少奇说彭德怀认为中国也有个人祟拜。
  众人纷说之下,彭德怀急了,他抬起僵硬的脸,争辩着“你们这样推测,就难讲话了。阴谋,两面性。每回唱三个歌……”
    周恩来缓缓道:“看来是感情问题。”
  到会议快结束时,按常规,思想批判完了就是人事处理。似有取代彭德怀之意尚未受命的林彪,此时就开始摆弄起彭德怀“不是打倒,不是今后不信任,工作要你做。要整风、洗脑筋。”口气很像毛泽东。
  彭德怀难以申辩:“改造思想赞成。总路线拥护。但工作有消极面。”
  毛泽东:“我们党是三山五岳,是个联合会。”这就是毛泽东常说的要搞五湖四海,要容纳那些反对派。
  彭德怀早有退意:“管军队要纯的人。我没提过任何一个人,无任何私人来往,也没有私人信件。了解了为何又不愿干?军委应当掌握在一个得力同志手上。我下来这次不公布。建议一人去主持军委日常事务。国防部同外国不同,外国是一长制。”
  毛泽东不同意:“现在不谈此事,还是你干。”
  彭德怀怕毛泽东又误会了,掏心窝地讲:“也不是以此来抵抗。朝鲜回国后,就不想干。军队复杂,科学技术,不摸不行,不好下决心。早有此意,并非不服从,希望谅解。我承认人思想改造,学点马克思主义。读书没读通。具体事务一来,学习又放下。32年来,没有真正坐下读过一本书。英雄主义思想还有根源。今天讲的事,好多忘了,当年事,容易忘。军队培养新人,准备打仗。我这人随便,越熟越马虎。这次会本不想来。个人英雄主义,还加无政府主义思想。华北会议作过检讨。洗脑筋不容易,还要发作的。不守纪律,现在好一点。这次写信,说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没同别人谈过,是否是备个案,是否如大家讲的如此系统,现在还难接受。说我想发表,不能接受。我是赞成总路线、大跃进的。看到困难,动摇摇摆是有的。讲我不要这两个东西,役有的事。这样说,发展下去就危险了,小资产阶级夺无产阶级的权。主席23日不讲话,会发生混乱,承认棍乱,立场不稳,有摇摆。”
  毛泽东:“历来摇摆,直到高饶事件,但能摇过来。这一次又可能摇过来,得看环境形势。对你还是寄托希望的。”
  彭德怀;“这两天两次谈话,很感谢。我决不抵触。”
  毛泽东:“可以继续申辩。平时不往来,是一种观察现象。本质如何,现象不一定准确。合理时,我毫无顾虑。那时靠剑英(指长征时张国森阴谋另立中央),我不会忘记剑英大功劳这一条。否则,中央当俘虏。三次反围剿战争,我们非常融洽。后来年纪大起来,积用了很多东西。”
  彭德怀:“信中也讲无产阶级,也下了决心的。”
  毛泽东也承认:“你出身劳动人民,感情站在革命方面,对群众有感情。问题是经验主义。”
  彭德怀不反对:“经验主义肯定,靠自己几十年经验办事,林彪同志容易接受新东西。我只读过两年旧书,装的很多东西,都洗尽不容易。是被动地跟着干社会主义建设。没有这次会议的话,走到另一条路,也许会的。”
  毛泽东:“采纳你的意见,会棍乱一时期,又要来纠正。”毛泽东再次联系到历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