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镇我讲话,长征胜利,取得经验,有7000骨干,前途光明,当时只有7000多人。很多人不赞成这样讲,说吹牛皮。”
周恩来也重复了前面大家讲到的:“(彭德怀)华北又闹独立自主。回延安三年格格不入。解放战争合作。抗美援朝,回到军委,不大靠拢了。”
刘少奇说得也比较平和:“元帅心情,不好合作,我也有此感觉。难道都怪这些人?你就那么好?中间有个问题,把你那套丢开,服从党,野心抛掉。是大家的野心,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全世界的野心,不是个人野心。党内好好合作,求同存异。原则问题要斗争。团结、批评、团结。”
毛泽东:“九个元帅、十个大将,围在你周围岂不好?人少好还是人多好?”
彭德怀:“两天来,有两面,有恨,也接受,当元帅不行,当副手,刚像自用。”
看来,要讲的都已讲完。与会者的冲突心理也渐渐平息。包括毛泽东,最气也都和缓:“一下改不可能。洗脑问题,照顾他的特点,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包括黄老(指黄克诚),有缺点,慢慢改。”
彭德怀也很诚恳:“近几年有些改。如果意见不合,强迫我实行,抵触厉害。主观还想搞什么,则不是。有人说我投机,很反感。话可以讲,实际问题一来抵触大。”
只有林彪火力不减:“你自信心太高,不合乎客观。把自己看成伟大英雄,其他看不起。几十年本能反映:自信太高,过分自负,想当大英雄,个人英雄主义不改。”
陷于孤立的彭德怀已经没了起初的激动,表情严肃,却静若死水,痛苦的感情被埋在了心底。他身旁的方凳上,搁着一只大茶杯,茶水喝完之后,他用三个指头把绿莹莹的龙井茶叶捞出来,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最后他表示:“大家可以放心,我不会自杀,不会当反革命,可以种地参加劳动。”
会议是从上午10点开始,下午结束的。领袖们离开会议室时,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桌上的烟灰缸已冒出了尖。
人们都走开后,大门和窗户仍然烟雾缭绕。
事情并没有完。
●6.庐山的悲剧风光
在开常委会的过程中,各地的中委和候补中委已陆续上山,毛泽东的一个更大计划已经开始。
8月1日晚,周恩来召集了一个短会,宣布八届八中全会于8月2日开始,毛泽东将发表讲话。那天晚上,彭德怀在走廊坐着乘凉,向秘书们谈起这两天党委会的情况,唉叹地说:“主席批评我这次写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有目的地向党进攻,我实在难以接受。”他边说边摇着头。8月2日早上,即八届八中全会正式开幕的那天。他抱着难以名状的心情,自言自语道:“我已经够臭的了,这次还要把我搞臭。不过这样也好,这样才能在全军消除我的影响。”说着,大步走出门,向会场走去。
全会会场在庐山人民剧院即原来蒋介石“庐山军官训练团”的旧址。会场里分散着摆了许多膝椅,大体有前、中、后之分,毛泽东的位置在舞台下面,靠近的就算前排。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75人,候补中央委员74人,另有14人列席会议。还是毛泽东先讲。他说,会议议程讨论两个问题:修改指标和路线问题。前一个间题,毛泽东只捎带了几句,重点讲路线问题:
“有些同志发生怀疑,究竟对不对?路线是八大二次会议定的。发生了间题,起初不清楚。上山后,有些同志要求民主,讲说话不自由,有压力。压得他们不敢讲话。当时都不清楚什么间题,不知是什么事。摸不着头脑,什么问题觉得不敢讲话。”其实上山起初半个月是神仙会,闲谈一阵,没有什么斗争,并无紧张局势。后来才了解,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没有自由呢?就是他们要求一点紧张局势,因为那种松松垮垮的情况,在他们看来,还不得要领,还不过瘾,要攻击、破坏总路线,要有批判总路线的言论自由。以批判去年为主,也批判今年,说去年工作都做坏了。
自第一次郑州会议到现在九个月,中央批评了刮共产风、高指标。纠正了一平二调三收款,逐步落实三级所有制等。九个月来这些工作,他们都看不进去。要求重新议过。他们要一种空气。要民主,认为过去就是不民主,许多间题没有彻底讨论,认为政治局扩大会不过扁,讨论不够。现在开中央全会,请大家来,民主大些。他们可能还要扩大些,我们还有办法嘛,还可以开党代表大会嘛。明春准备开党代会,看形势,如需要,今年10月开也可以。1957年不是要求大民主、大鸣大放、大辩论吗?现在要求民主,这种形势,开头没摸清楚,看来是这么回事。庐山会议已开了一个月,今天开全会。新来的同志莫名其妙,不知怎么回事。开几天小组会,再开几天大会,最后作出决议。
毛泽东又重复了他经常讲的两个问题:团结和允许犯错误,再次举出阿Q要允许犯错误的同志改正错误,等等。毛泽东的这篇讲话,不但为全会规定了“反右倾”这一主题,还将彭德怀等人的间题,上升到了路线斗争的高度。事实证明,毛泽东在讲话时比锌注意辩证法,但实行起来,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可能离开这些原则。特别是将彭德怀的事与“非组织活动”、“军事俱乐部”联系在一起时,许多原则只能停留在嘴上或纸上,而实际情况是,与会者关注的重点早已转移到追逼彭、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等人的“组织关系”上。在人们旧有的观念中,“组织”往往大于“路线”。于是,全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开分组会,由各小组对上述几人进行揭批。毛泽东照例不参加分组会议,但总能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分组会内容,并适时出面召开大会或个别谈话,以指导和规定会议的进程。但更多的时间里,他是批示印发文件、材料,对与会者施加影响,即他后来自称这是“机关枪”和“迫击炮”。
8月3日,在分组会一开始,毛泽东就给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以及各组组长写了一封信,鉴于彭德怀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他不习惯称“主席”的情况,建议在会议简报上一律称同志。
他提出,简报上的称呼不妥当,这种旧习惯应当改过来。建议一律称某某同志。例如:主席,称毛泽东同志;总理,称周恩来同志。林总、彭总、贺总,称林彪同志、彭德怀同志、贺龙同志。其他,以此类推。请各组长在会上宜布一下,一律从4日起照此改正。也许毛泽东的姿态是“有错就改”,但称呼并没有就此全部改过来。特别是对毛泽东,都已习惯了称呼“主席”,改起来别扭,再者,对毛泽东的敬畏之情,也使他们难以直呼其名。
也许是因为刚上山的一些人还不完全了解庐山发生的严峻情势,少数人,特别是彭德怀的老部下,在分组会刚开始时,还在称道彭德怀的劳苦功高和优良品质。毛泽东很快觉察出这一小股的“不合时宜”,防微杜渐,他让刘少奇在4日晚主持召开一个通气会,由在山上的其他几位常委向刚上山的人介绍7月初以来的斗争形势,特别是两天政治局常委会对彭德怀等人批判的情况。
在会上最先讲话,讲得最多的是林彪。
前些年他称病不出,此时已养精蓄锐,虽说仍然瘦骨嶙峋,却是意气风发底气十足:
“我是先到的援兵,你们是最后到的一批援兵。大家看到彭的信,骤然一看,还不大容易看出其精神和用意。信发出以外,他还在小组会里讲了很多暴醉观点的荒谬言论,还有会外的活动。总的方面是右倾的,是反对总路线的,反对大跃进的,反对人民公社的。他是夸大缺点,否定成绩的,对于大办钢铁、办人民公社,都持否定态度。他散布的情绪和言论都是泼冷水的、松劲的。他虽没有提出毛主席的名字,但是在前前后后,会内会外的讲话,字里行间,攻击的目标非常明显,就是反毛主席,反对党的领袖。”
林彪的讲话中充满了推断:“他有很清楚的句子:‘计委虽然有安排,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难于决断。’这个话有伏笔。计委之上还有谁呢?领导经济建设的当然是毛主席,所以他在这里很显然是影射毛主席。他还说有失有得,哪里是有失有得呢?他说的其实主要是失。我们说主要是得,部分损失。所以他这样倒过来说,是有文章的。
他在小组会中很多插话都是散布右倾思想,觉得还不够,所以要写信。说庐山会议讨论不够,民主不够,他要发动讨论。实际上他在会外讲,华北座谈会骂他40天娘,这次他不可以骂20天娘吗?所以总的目的是为了骂娘,为了骂党,骂中央,骂毛主席……”
林彪将毛泽东讲话作了概括后,又借其他常委的话说道:“我们几个人的意见大体差不多,就是揭发他思想意识方面的东西,他个人品质方面的东西,包括组织观念方面的东西。他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意识。我的直接印象,这个人非常英雄主义,非常骄傲,瞧不起人,非常目空一切,对人没有平等态度。不但对他的下级当儿子一样,随便骂;就是对上级,也很不尊重,可以说是傲上慢下。他野心很大,想大干一番,立大功,成大名,握大权,居大位,声名显赫,死后留芳百世。他非常嚣张,头昂得很高,想当英雄,总想作一个大英雄。
小说推荐
- 两岸惊涛中的毛 泽 东与蒋介石
- :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交手、和谈、角逐与对决,构成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国共之争,也牵动了半上世纪以来两岸政治舞台上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世纪风流三部曲》第三部。始自解放南京,止于蒋介石去世。围绕两岸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往来,以翔实、生动、鲜为人知的内容展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6章
- 毛 泽 东与郭沫若
-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他们是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的桥梁,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骄子《毛泽东与郭沫若》以历史为经,人物交往为纬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 内容简介: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亦友亦敌、忽离忽合的奇特关系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全面展示他们从握手到分手乃至兵戎相见的历史漩涡和内心波澜,不少情节鲜为人知 作者:所写的《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张戎、哈利戴(JonHalliday)内容提要毛泽东,这个曾主宰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统治者,去世已经三十年。他的统治导致至少七千万中国人在和平时期死亡。但他的真实面貌,一直在云遮雾罩之中 英籍华人作家张戎,与夫婿乔·哈利戴,以十二年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披阅难以数计的中外文献资料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2章
- 毛毛
- 刚结束了大学的学业即接任了蒂奈曼出版社的社长的我,旋即担负起了米切尔·恩德《毛毛》一书的出版任务。这是作为新社长的第一部书,所以我接到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的邀请去和他谈谈该书的手稿时,颇感到此事不同寻常 说起与米切尔·恩德的合作,真是既容易又困难。说容易,是因为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手艺人。他会仔细听取对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幸福就像毛毛虫
- 刘笑笑校园三大浪子:欧阳家族的欧阳笑,林氏家族的林子冲,丁氏集团的丁辛一;林子冲喜欢上一个贫困女生简洁,欧阳笑为他探路却沉陷其中生性倔强林子冲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尊严,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青睐,他甘愿放学后同她在一个杂货店做小工…女主角简洁的出现让三个不懂理节的富家公子改变了…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唯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毛豆毛奇遇记
- 【儿童文学数字传播大奖三等奖】一年级新生毛豆毛是个背诗困难户,他没有就读过幼小衔接,两相对比,成了班级里的“后进生。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神奇故事机“啦多啦,啦多啦钻入毛豆毛的梦境,从此开启了一场纵横诗篇世界的神奇之旅 作者:斯人语所写的《毛豆毛奇遇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斯人语完本
- 最新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好,我是啦哆啦(大结局)
- 梦回汉时:东风若与周郎便
- 清尘,原是当代女子,却因抑郁自杀时阴差阳错,穿越回千年前的东汉末年 她成了周郎的女人,历史只记录结局,其中的细枝末节,却只能亲身经历 我们口中的小乔,那时的桥婉儿,她究竟想做什么,她有什么梦,周郎的身边,果真只有她一个女人么 且看故事。本故事,只是故事。如有违背历史,纯当我不懂事,不懂史 作者:木木
- 都市言情木木木三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4章、周瑜打黄盖
- 周恩来传
- 在法国巴黎,有一座名叫《他们缔造了二十世纪》的墙。这是一幅面积达880平方米的巨型壁画,上面绘有20世纪世界上已故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其中有两个中国人:毛泽东、周恩来。周恩来身穿西服,神采飞扬,炯炯有神的双眼凝望着世界的东方,显现出他对于祖国发展的无限期待 作者:所写的《周恩来传》无弹窗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