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风云中的毛 泽 东与周恩来

第98章


没有你小周在,没有政治局常委在,这个床谁也不能换。“
  唐山大地震以后的几个小时,警卫中队的战士们用担架把主 席抬到“二〇二”。当时毛泽东服了安眠药睡下了,抬他的时候连他自己也不知晓。
  等他醒来发现眼前陌生的天花板,便问:“这是什么地方, 怎么把我弄到这里来了?"等他明白是怎么回事后,他要求回到老地方去。
  华国锋到毛泽东跟前解释:“这是经中央政治局常委定的, 考虑到主席的安全。”
  可毛泽东执意要回去。
  华国锋只好讲:“等地震平静下去,主席的身体好些再回去。”
  唐山地震逐渐趋于平静。毛泽东关注着每天送来的震情报 告。听着伤亡人数已达24万人,其他损失难以估量时,毛泽东痦泪了。8月4日,他派出以华国锋为总团长的中央慰问团赶赴灾区,传达他对灾区人民的惦念之情。
  可是唐山仍有余震,毛泽东要回到他自己住惯的旧居的愿望再也没有实现。
  在毛泽东病情恶化前,每次吃饭,都是由周福明送。可现在毛泽东完全不能自己进食了,就是流食也难咽下去,一进嗓子眼就容易呛,导致心脏的不适。医护人员下了鼻饲,食物是由医务专家和厨师根据人体所需的营养精心配制的。鼻饲的管子一直在 毛泽东的鼻孔下插着,护理人员按隔断时间把食物往管子里注入一点。
  汪东兴等中央领导,都轮流到现场坐阵,具体指导着医疗小组的工作。
  毛泽东躺在床上动不了了,鼻子同时插着氧气、鼻饲两根管 子。前几天清醒的时候,他举着书,直到手抖个不停。
  从他嘴唇发紫、大汗淋淋的样子,都知道他被疾病折磨得很 痛苦。但这个从不屈服的人,仍保持着他的风格:他—句也不喊;一声也不叫,甚至连哼一声都没有。
  直到临终前,毛泽东的头脑仍很清楚、思路清晰。
  9月8日那天,毛泽东—觉醒来,向守候在旁的医务人员说什么,医务人员半天都没有听出来,就跑到值班室找卫士来。周福明闻讯赶到,侧着身子,仔细地辨别毛泽东喉咙里发出的微弱声音,可还是听不清。周福明急忙从床边抓起纸和笔,把笔塞到 主席手中。毛泽东艰难地握住铅笔,在周福明举着的纸上,费了 很大的力气,半天才划了三个道,就再也写不动了。过了一会 儿,他又用握着铅笔的手慢慢地抬起,非常吃力地在木床头上点 了三下。卫士们立刻反应到,主席说的话是和“三木”有关。
  “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三木的消息。”周福明轻声问。
  毛泽东微微地点点头。
  三木即三木武夫。当时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他正在日本进行大选。此时病重的毛泽东仍关切地注视着他在日本大选中的情况。
  毛泽东去世的前一天,医务人员从医疗监视器上发现毛泽东 的心脏有些异常后,现场的气氛开始一直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
  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和医生都在现场守候着。
  毛泽东和往常一样服用了安眠药睡下了。没过多久,监视器再次显示毛泽东的心脏严重异常。医疗小组的专家和医生迅速对毛泽东实行抢救。先是人工呼吸,而后是打强心针……
  然而这一切都已无济于事。毛泽东那颗曾经震动过世界的心脏,那颗坚强而博大的心脏,按照它自己的规律,向一个遥远的地方消逝……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与世长辞。
  两位人类巨星相继去世后,关于他们的话题越来越多。连美国《时代》周刊也载文说:
  假如中国今天好像正在走第二步,或者也许甚至第三步,那么功劳首先应该归于周恩来。不可避免地,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顾1949年以来中国的变化时,会把那个时代称为“毛泽东时代”。可是,也不妨公平地称之为“周恩来时代”。这样说,也是天公地道的。
  是的,不论是毛泽东还是周恩来,他们都是整整一代人的横断面。浪漫如虹的毛泽东和缜密如丝的周恩来,天才舵手的毛泽东和宰相风度的周恩来,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在整个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史上,始终是两颗放射出强烈个性光芒的巨大红星。
  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影响与魅力和中国同在。
  1995年——1998年4月—稿
  1998年12月改定
  后记
  1.《历史漩涡中的蒋介石与周恩来》写作时,并无写后两部书的打算。此书出版后,不但在海外出版,还发现了好几个国内的盗版本。笔者也收到一些读者来信,有一“书中人”曾在书上批注了130多处,对全书作了肯定。由此激发了我再完成其余两部书的欲望。费时四年,另两部有关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的书得以完成。
  尼克松生前有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毛泽东、周恩来和蒋介石这三个人的历史。”所以,这三部书是中国现当代史的一个缩影,当代有影响的人物及重大事件在书中都有记述。
  《历史漩涡中的蒋介石与周恩来》着重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周恩来与蒋介石的合作与斗争;
  《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和《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则写了建国后毛泽东与周恩来、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关系,前者重在国亊,后者多为外事和战事;当然三部书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三独立成篇;尽量避免了重复。
  愿将此献给那些打下江山守卫江山的领袖与士兵,有名者与无名者夕生者与死者。
  2.近年来我写了较多的领袖与将帅纪实性书籍,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每次都要精心审稿的中共中央统战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史研究室等单位,在他们的指导下,文稿得以纠正错讹,提高质量。我对这一阵地的默默工作者表示敬意。
  3.多年来因写作此类题材,采访、结识的人自不在少数,有的成了忘年之交,有的成了终生友朋,我珍惜自己的名誉,也珍惜这份友情。当然也为“无事生非者”、“过河拆桥者”、“侵权盗版者”烦恼过、愤怒过。我感谢那些以各种方式提供帮助的人。
  4.所有相识的编辑都是我的朋友。我与中央党校出版社编审何建东有着十余年的友好合作,没有他的鼎力协助,有关书目难以面世。2003年岁末,极富活力的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郑骏副编审闯入我的写作生涯,《家民纪实》系列由此而生,我们对它的前景充满信心。
  尹家民
  ●主要参考资料
  《若干重大决策与亊件的回顾》,薄一波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缅怀毛泽东》,编辑组,中央文献出版社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安建设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情满西湖》,李林达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和省委书记们》,李约翰、镡德山、王春明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纪实》,熊华源、安建设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萧心力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曲折发展的岁月》,丛进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回忆毛泽东》,张耀祠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汪东兴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汪东兴著,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王钥、吕廷煜等著,红旗出版社
  《在毛泽东身边》,李银桥著,河北人民出版社
  《开国总理周恩来》,力平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周恩来总理生涯》,熊华/源廖心文,人民出版社
  《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
  《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
  《彭德怀传》,编写组,当代中国出版社
  《庐山风云》,谢春涛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李锐往事杂忆》,江苏人民出版社
  《庐山会议实录》,李锐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特殊的交往》,水静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周恩来的历程》,江明武主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中南海珍闻录》,曹建平编,团结出版社
  《共和国大事备忘录》,沈时编,团结出版社
  《共和国反腐败实录》,于敏编,团结出版社
  《震撼共和国的大阴谋》,曹英靳成编,团结出版社
  《建国秘录》,曹英/余敏辉编,团结出版社
  《苍凉的诉说》,张小琳编,团结出版社
  《风起雨落几鸿儒》,丁力编,团结出版社
  《怀念周恩来》,人民出版社
  《我们的周总理》,中央文献出版社
  《不尽的思念》,中央文献出版社
  《周恩来传》(1949一1976),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董边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峰与谷——师哲回忆录》,师秋明整理,红旗出版社
  《东方圣哲——梁漱溟》,王邵军/屠茂芹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费德林回忆录》,新华出版社
  《感动〈上帝〉的人》,王鹤滨著,中国人事出版社
  《周恩来和他的秘书们》,程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毛泽东走出红墙》,吴晓梅/刘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毛泽东在江西》,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
  《忆毛主席》,吴冷西著,新华出版社
  《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孙业礼/熊亮华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功盖大禹》林一山杨/马林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周恩来与治水》曹应旺,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的文献》、《炎黄春秋》、《中华儿女》、《我爱中华》、《作家文摘》、《文摘旬刊)等报刊中有关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内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