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少奇

第29章


我们在北京家中,一直使用着。”说着,她把橡胶枕头紧紧贴在胸前,泪水滴在那洁白的枕套上,爱琴、平平、源源和亭亭,一个接一个地抱着枕头,轻声哭泣。 
  次日上午8时半,郑州河南省人民会堂一楼第一会议室。刘少奇治丧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同志、中共河南省委领导和王光美及子女,来到一排铺围着白布的长台前。河南省领导刘杰缓步走到台前,打开了存放十年的123号骨灰盒。骨灰盒上没有遗像,只有一个写着“刘卫黄”3个字的纸签。刘杰轻轻地取出印有“移风易俗”4个字的骨灰袋。王光美悲痛地抱着骨灰袋,长时间地将自己的脸依偎在骨灰袋上。刘杰把骨灰袋放入嵌有刘少奇遗像的新骨灰盒内,刘源将骨灰盒盖好,放置在迎送仪式的会场。 
  王光美在骨灰迎送仪式上说:“来河南两天,特别是参加了今天的大会,亲眼看到同志们深情怀念少奇同志,我非常感动……今天我们把少奇同志的骨灰接走了。但是,少奇同志作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他将永远跟同志们在一起,跟河南人民在一起,跟全国人民在一起。” 
  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央致悼词以后,紧紧握住王光美的手说:“是好事,是胜利!” 
  5月19日,王光美遵照刘少奇的遗嘱,和子女亲属将刘少奇骨灰撒向大海。11时45分,王光美等登上北海舰队一艘驱逐舰,在4艘炮舰护卫下,驶向滔滔大海。午后1时许,治丧委员会工作人员陪同王光美和子女捧护着刘少奇骨灰盒来到后甲板。哀乐声中,护卫炮舰鸣礼炮21响。   
  王光美小传(14)   
  刘源打开骨灰盒,王光美最后一次亲偎着骨灰袋,然后轻轻地打开袋子,看着那洁白如雪的骨灰,失声痛哭。她捧着一把共同生活了近20年的亲人骨灰,撒向了大海。接着,她又捧出一把骨灰交给了小小…… 
  刘少奇骨灰在束束鲜花伴随下飘向大海。 
  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进行审判。下午3时零2分,江青等10名主犯被依法押上被告席。王光美坐在旁听人员的席位上,看见隔座的贺龙夫人薛明、罗瑞卿夫人郝治平,微笑着走上前去,伸出手说:“握握手吧,今天我们可要高兴高兴了!” 
  1981年1月25日,特别法庭对江青等10名主犯作出严正判决。 
  历史已经揭开了新的一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王光美重新焕发青春。她继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后,被选为全国政协第六届常委,并连续担任了4届,还先后当选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中直机关计划生育协会会长、辅仁大学校友会会长、高等院校校友会北京海外联谊会荣誉会长等。 
  1995年,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社,联合发起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幸福工程”,王光美被邀担任组委会主任。 
  为了筹集资金,王光美想到了母亲董洁如留给自己的几件文物。那是1958年她母亲搬到中南海帮助照顾孩子,带到家中的。“文化大革命”中,几次抄家,由专案组封存转移到中南海瀛台附近一间小房子里。在刘少奇平反昭雪、落实政策时,文物才又回到王光美手中。 
  一天,王光美从报纸看到一家拍卖公司的广告,望着桌子上的清代“牙雕素面笔筒”,便委托中商盛佳国际拍卖公司,将母亲留下的“牙雕素面笔筒”和宋代“耀州窑刻花碗”、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碗”、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碗”、清雍正“青花寿桃盘”(一套两件)拍卖,得到拍卖款5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幸福工程”基金会,在国内外传为佳话。王光美在有人问起这件事时,平静地说:“我母亲一生实践着律己、重教和奉献的做人原则,把她留下的文物派到最有价值的用场,这不正是她老人家的心愿吗?除了还母亲的一个愿,也是少奇的一份情。少奇的一生是一个真正的无产者,他最后连自己的骨灰都让撒了,我们活着的人还有什么拿不出来呢?” 
  王光美与中国1000万贫困母亲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她不顾年迈多病,先后到陕西、福建、河北、北京等地农村,走进低矮的草房,与贫困母亲促膝谈心,共商脱贫致富的门路。 
  1998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王光美激情满怀地向中外记者畅谈了“幸福工程”的过去和未来! 
  王光美一生和辅仁大学有不解之缘。从18岁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到古稀之年担任辅仁大学校友会会长。 
  1997年,台湾辅仁大学举行70周年校庆。王光美因健康原因不能应邀莅会,便以大陆辅仁大学校友会会长的身份题词志庆。在台湾辅仁大学校史陈列室墙上,并列悬挂着王光美、宋美龄巨幅照片和她们的题词。王光美的题词是“辅仁学子,后继有人”。 
  王光美和刘少奇故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的乡亲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人民对她也十分敬重。20多年来每当刘少奇逢5或10周年诞辰的时候,她都尽量回家乡探望父老乡亲,到婆婆坟前寄托哀思,也是为刘少奇离家40多年仅回家乡一次还愿。 
  1983年11月27日,在纪念刘少奇诞辰85周年的日子,王光美在儿女们的陪同下,回到花明楼炭子冲。沿途目睹农村的巨大变化,想起1961年5月陪刘少奇到家乡进行农村调查时,看到的尽是荒芜田地,饥饿农民,一片萧条、凋零景象,兴奋地说:“你们看,到处是新房子,大家穿得漂漂亮亮,这一切都归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好路线、好政策啊!” 
  1988年11月24日,经中共中央批准,邓小平亲笔题写馆名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行开馆典礼。王光美和国家主席杨尚昆、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等来到炭子冲,参加刘少奇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王光美向宁乡县领导和全县人民表示诚挚感谢,称赞刘少奇纪念馆是一个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并反复强调:“这是主席纪念馆,不是家庙,你们一定要管理好,利用好,充分发挥她的作用。”   
  王光美小传(15)   
  199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了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刘少奇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报告,筹备工作全面展开。王光美多次会见参与筹备活动工作的湖南干部,每次都叮嘱他们:“纪念活动一定要按中央的规定办。少奇同志的纪念活动不要和毛主席比,毛主席的伟大是谁也比不上的!”“纪念活动要实在,不要搞花架子,要为老百姓办实事。1961年回故乡,看到家乡人民生活很苦,我们心里很难过。把家乡工作搞上去了,就是对少奇同志最好的纪念!” 
  遗憾的是,在刘少奇一百周年诞辰的时候,王光美因连日劳累,未能回到家乡。1998年11月11日,她在北京参加文献纪录片《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首映式后,患病住进了医院。但是,她坚持说服医生,于11月20日坐轮椅到了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江泽民刚刚坐定,随即站起来。他径直来到王光美面前,伸手向她表示慰问,说:“少奇同志的诞辰是11月24日,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所以放在今天召开,是因为按照外交部的国事安排,那时我要到俄罗斯出访,纪念大会只好提前举行,特向你说明一下。”王光美向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所有莅临纪念大会的干部群众表示诚挚的感谢。 
  历史进入了21世纪。2003年召开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要举行换届选举。酝酿人选时,王光美专门向中央写了辞去全国政协常委的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到王光美家中看望时,她明确表示不再担任政协职务,笑着说,上届政协换届酝酿时,我就提出将我的位置空出来,留给新人。后来又让我干了一届。这次请中央一定接受我的请求,我由衷地为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感到高兴。中央同意她不再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但保留了政协委员。 
  2004年10月26日香港《文汇报》,刊载“功名荣辱俱往,真挚情谊犹存:毛刘家人三代首相聚”的新闻专题。记者在文章题首写道: 
  毛泽东外孙,毛泽东与江青的女儿李讷与丈夫王景清的儿子王效芝及刘少奇女儿刘亭(亭),10月21日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今年初秋,在王光美召集下,毛泽东和刘少奇的两家后人,在京城某处相聚一堂。这是他们两家30多年来连跨三代、出席家庭成员最齐全的聚会。 
  这里,我们摘录王光美的几个片断:王光美很重视这次聚会,嘱咐联络人刘源:“源儿,你早点准备啊。”还特别交待,这是两家聚会,不要麻烦秘书和别人。 
  ……聚会那天晚上,王光美看着两家满堂的儿孙,满足和欣慰溢于言表。她一会儿叮嘱李敏、李讷,年纪不饶人了,要多注意身体,“你们俩从小身子就弱,要多注意才是!”一会儿举杯对着孙儿辈的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和李讷的儿子王效芝等说:“祝孩子们都出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