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

第222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周建的侄子周诵却来了个胳膊肘儿往外拐——反叛。他紧闭城门,不让苏茂、周建入城,两人只好引兵逃走。途中急火攻心的周建病死,苏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宿迁市),投靠董宪。
  至此,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永被消灭,刘秀又据有了豫州东部和徐州的大部分地区,巩固了自己在洛阳的统治。
  树倒猢狲散
  刘永死了,但对刘秀来说,中原依然乱,因为还有董宪和张步。
  董宪原为赤眉军将领,后脱离赤眉军,以郯城(今山东省郯城县)为中心,据有了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在刘秀征伐刘永时,他为了自保,选择了与刘永联盟,受封为翼汉大将军、海西王。刘永死后,其余部多逃归董宪,这样一来,无形当中就壮大了董宪的势力。
  刘秀自然不会放任他们胡作非为,于是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最先拿董宪动刀子。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心如春潮,对董宪动手了。这回他依然派出了虎牙大将军盖延为主帅,派平狄将军庞萌为副帅,前去讨伐董宪。
  庞萌是汉中郡山阳县人,最早出道时是绿林身份,是王常、成丹下江兵的旧部。更始帝刘玄即位后,任命他为冀州牧,其兵马归尚书令谢躬节制。后来,庞萌跟着谢躬渡河到邯郸,协助刘秀一起讨灭了王郎。谢躬被刘秀除掉后,庞萌也率部投降了刘秀。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登基后,任命其为侍中,在身边参赞机务。这次刘秀的排兵布阵构思很明朗,让盖延这样的猛将配成熟稳重的庞萌,应该是万无一失的。毕竟,在刘秀心中,他认为董宪再强大,还是不及刘永强大;董宪再有魅力,还是不及刘永有魅力。连刘永都成了刀下鬼,董宪能逃得出命运之神的手掌心吗?
  然而,刘秀不会料,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竟会引起轩然大波——庞萌谋反了。
  庞萌为人谦逊,做事果断,为人忠心,为什么关键时刻要反戈一击呢?这缘于刘秀的诏书。
  按照汉时诏书的书写习惯,一般是只提官爵与某人的名,而不提姓。比如,关于派盖延、庞萌出兵的诏书,一般来说,开头应该这样写:“制诏虎牙大将军(盖)延、平狄将军(庞)萌云云”。但是,这次刘秀一时疏忽,在开头只提到了主将盖延的名字,而没有提到庞萌。
  庞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然,庞萌没有直接生刘秀的气,而是把火气迁怒到了盖延身上。
  其实庞萌的想法很单纯,毕竟他自从投奔刘秀,因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谦虚谨慎,是深受赏识的。刘秀曾多次在朝臣面前夸奖他:“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由此可见,刘秀对他很是器重。
  既然刘秀这么器重他,为什么关键时刻,诏书里会没有他的名字呢?
  思来想去,他推断出这样的结论:这肯定是盖延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而前车之鉴便是苏茂。苏茂和自己一样是更始降将,但结果苏茂却被盖延逼反了。现在,肯定是盖延想拿自己开涮了。
  庞萌什么都好,就是疑心重,他越想心里越不安:“按现在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一旦盖延消灭了董宪,刘秀统一了中原,我庞萌作为更始旧臣,还有活路吗?”
  生,我所求也;活,亦我所求也;为了生活,庞萌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甩开膀子,决定大干一场——造反。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时趁带兵在外不反,日后想再反都来不及了。于是,庞萌正式宣布起兵反叛,并做了四件事。
  一是自立为王——东平王。
  二是自力更生——立即举兵攻破彭城,生俘楚郡太守孙萌。
  三是自谋出路——挂靠董宪,联合抗战。
  四是自强不息——乘胜追击,主动作为。
  结果,庞萌很快夺取了彭城,又率军飞速而出,奇袭驻扎在附近的虎牙大将军盖延,打了盖延一个措手不及。盖延大败,只得选择不羞遁走,率领少数残部逃出。逃跑过程中,盖延还借鉴了项羽的破釜沉舟,在北渡泗水河时,凿坏岸边的船只,拆毁桥梁,才摆脱庞萌的追兵,但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庞萌获胜之后,率军继续越过泗水北进,一路沿着微山湖北上,连收留县、广戚、湖陵,杀入东平国境内后,又攻破了橐县,直逼任城,将桃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团团围住。
  从庞萌的路线来看,他的意图很明确:将汉军驱逐出东平国,打通与甾川郡首府剧县的联络,南联董宪,东联张步,与汉军抗争到底。
  刘秀闻讯后,非常愤怒,他痛骂道:“我常以庞萌是社稷之臣,将军不会笑话我吧?老贼当诛,其各厉兵马,会睢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以前常常夸庞萌如何如何好,现在他却公然谋反,各位将军一定在笑话我的愚昧无知和有眼无珠吧。这种奸贼不诛杀不足以平民愤,请各位马上秣马厉兵,会集睢阳。
  盛怒之下,刘秀令大司马吴汉、汉忠将军王常、前将军王梁、捕虏将军马武、讨虏将军王霸以及逃走的虎牙大将军盖延限期赶到东平国任城县(今山东省济宁市),目标直指桃城。
  要知道此时的庞萌正在围攻桃城。桃城虽小,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它是任城县的门户,而任城县又是东平国的南大门。一旦庞萌拿下桃城,他南联董宠、东联张步的战略意图便可以实现,如果他和张步、董宪形成了相辅相成的“铁三角”,形成了气候,那会叫刘秀吃不了兜着走的。这样一来,统一中原的目标又将变得遥遥无期。
  保卫桃城,救援桃城是当务之急。然而,此时他征召的大司马吴汉大军还不见踪影,他手下只有几千名近卫亲兵,如何去解桃城之围?
  就在刘秀苦思对策之际,形势进一步恶化,南边的董宪派苏茂、佼强率三万精兵北上,增援庞萌,围攻桃城。
  小小的桃城如何能经受住这样的狂风暴雨。在蒙城的刘秀获知情报后,再也坐不住了,再也等不及了,他当机立断,马上做出了以下军事部署。
  一是减负。他下令放弃一切辎重,只带少许口粮,轻装前进。
  二是轻兵。他亲率轻骑三千,星夜来援。
  只一天一夜,刘秀和他的特种部队便赶到了东平国的亢父县,此时离桃城只有七十里了。当时,随行的文武百官,屁股都被马鞍磨出了血,叫苦连天。士兵们也一样,人困马乏,疲倦至极。于是,大伙以委婉的方式向刘秀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意思很明确:先留宿歇歇再走吧。
  对此,刘秀一口回绝:“兵贵神速,只争朝夕。”于是,全军继续前进,又走了十里,终于抵达任城县境内,距离桃城只有六十里了。
  刘秀一入境,便火速派人打探。得知桃城还在汉军手下时,他才放下了心。刘秀命令军队安营扎寨,就地休息。
  第二天早上,围困桃城的苏茂、佼强两部听说汉军来援,亲率精锐士卒前来挑战。汉军诸将见敌军前来,纷纷请战。刘秀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宣布两点命令:第一,不准出战,避其锋芒;第二,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明地里来硬的,暗地里却来柔的。就在下达命令的同时,刘秀还打出了两招太极拳:一是火速派人接近桃城,散布自己亲自来援的消息,以激励守城官兵的士气;二是火速派人到东郡,请大司马吴汉等人率军来援。
  对刘秀的一举一动,庞萌看在眼里,叹在心里:“刘秀日夜兼程数百里前来增援,按理说一到这里,肯定会及时投入战斗。不想他却高挂免战牌,拒绝和我们直接过招,这样的人真是深不可测啊!”
  对刘秀的一举一动,庞萌看在眼里,动在手上。他和苏茂、佼强等人集中主力,又转攻桃城,目的是在汉军大部队到来之前,拿下桃城。然而,此时桃城的汉军已得知刘秀来援,士气大振,因此宁死不屈,顽强抵抗。
  结果这座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城,居然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要塞。庞萌、苏茂、佼强等人一连攻击了二十多天,桃城依旧岿然不动。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二十多天的僵持,为汉军的援军到来赢得了时间。很快,吴汉、王常、盖延、王梁、马武、王霸等人都奉命赶到。刘秀眼看反击的时机已到,当机立断,马上出击。
  刘秀都亲自挂帅了,身先士卒了,将士们都奋勇向前了,团结一心了,还有什么可以阻挡呢?汉军打败庞萌的军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大败之后,逃命要紧。庞萌、苏茂、佼强等人弃辎重,连夜逃走,到兰陵寻求董宪的庇护。
  刘秀自然不会放虎归山。他率军南下,火速抵达沛县。紧接着,刘秀又马不停蹄,入驻湖陵,目标直指董宪!
  而董宪一方面让刘纡率军数万人进驻昌虑(今山东省滕州市),另一方面自己带领精锐在新阳一线防御,誓要和刘秀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
  结果再次证明,刘秀是龙,而董宪只不过是条蛇。大败后的董宪只得退守昌虑,并且使出最后的绝招——一字长蛇阵。
  刘秀破阵的方法很简单,不主动闯阵,而是从边缘步步试阵、慢慢破阵。打蛇打七寸,他派吴汉率领汉军主力南下,前往新阳攻击这条长蛇阵的“蛇头七寸”。
  拿下了新阳之后,汉军就卡断了董宪的粮道和退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