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军在朝鲜

第82章


    果然,一架b-26起了火,拖着着火的尾巴向东南方向栽下去了。剩下的这一架b-26突然抛出了一连串的照明弹,成梯子形状高高地挂在夜空。
    这时,通信员从洞子外呼喊着跑进营指挥所。
    “打掉了一架!打掉了一架!”
    全指挥所的人立刻振奋起来,我望你笑,你望他笑。陈文义向各连命令:“不要松劲,一定要把剩下的那1架b-26也收拾掉!”
    敌机见火力这样猛烈,突然把高度降到500公尺,要向二连阵地俯冲了。
    陈文义一秒钟也没有停止地向二连发出命令:“二连,用冲击射击方法向敌机的声音目标射击!”
    “哒哒哒……”敌机吐出一道又一道红火苗子,直射二连的阵地上。
    陈文义和傅亚的心里都紧张了一下。但他们马上看到,二连的指战员们顽强地在敌机面前织起了几道火网。全营的火力也都集中地射向这架疯狂的b-26。
    此刻,有经验的指挥员和炮手们可以听出:有几发射弹没有升到一定高度就爆炸了。其他射弹仍然向空间升去。
    原来那几发爆炸的射弹正好击中了敌机。拼命挣扎的这架b-26带着嚎叫,歪歪斜斜地掉下去了。
    陈文义、傅亚和营指挥所的参谋及其他人员走出掩蔽部。刚才还是静静的阳德地面上沸腾起来了。一列列的火车钻出了山洞发出欢快的汽笛声,无数辆汽车开大了车灯在欢快地奔驰。车站上、兵站上、江桥上、公路上,灯光点点,人声喧哗。人们都在为一一五师高射炮营这一次夜战的胜利而尽情地欢呼,都感到揍下了这可恨的夜间的美国空中强盗而痛快万分。朝鲜人民军的同志们用中国话喊着:“打得好!”
    这仅仅是一一五师高炮营夜空火网的初战胜利。在以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他们又创造了击落敌机7架、生俘敌机飞行员4名的杰作。
    很快,军司令部向志司发报及时报告了陈文义这个高射营夜间打飞机的经验。接着,志司也很快向全志愿军发报表扬了他们。
    这样一来,引起了苏联顾问的浓厚兴趣。他们邀请陈文义前往志司,要见一见志愿军这个不一般的高炮营长,要听一听他指挥全营仅用口径不大的三七高射炮在没有探照灯的条件下,把夜间偷袭阳德的7架美国飞机全部击落的宝贵经验。苏联顾问一看陈文义只是一个20多岁普普通通的营级指挥员,听完他那浓重的苏北口音的介绍,非常惊喜地竖起大拇指说:“很好!”
    
    第19章 红旗插上老秃山
    
    三四三团四打老秃山,耍清川亲率营长、参谋蹲在敌人鼻子底下侦察;一级英雄倪祥明和战友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他和他的一级英雄班获得了志愿军很高的历史荣誉我在军用朝鲜地图上怎么找也找不到它的名字的无名高地,位于朔宁以东约10公里,西北紧靠驿谷川,标高250公尺,面积6.7平方公里,是我上浦坊阵地以东1公里外,222.9高地东南数百公尺的小山头,又是敌我缓冲区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由于它高于周围的山头,可俯瞰我上、下浦坊南北阵地。对我威胁极大。
    这个原本在地图上谁也没有看得起的小山头,如今成了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它在我们手里,我们就控制了敌人,像一把锐利的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如果落在敌人手里,我们就被动了,敌人可以随时下来夺取我们的其他阵地。
    一一五师三四三团四打老秃山的争夺战,是从1952年6月8日开始的,一直到7月23日,历经了45个日日夜夜。在这个红军团的历史上,是令人难忘的。这里有胜利,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苦恼……但更多的是大量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锻炼了我们的部队,尤其是各级指挥员们的指挥能力。
    三打老秃山:7月4日,三四三团三连配属师侦察连一个排,在8个炮兵连支援下,分三路向老秃山实施第三次突击。只有一路占领了部分阵地,其他两路均为失利。不得不撤出战斗。
    三打老秃山以后,一开始,一一五师不准备让三四三团再打了,准备让三四五团上去打,师政治委员沈铁兵对耍清川和王国英说:“你们团已经完成了7个月的阵地防御任务,马上撤下来吧!”
    耍清川和王国英这两个从来不认输的同志坐不住了。他俩马上召集团里几个同志统一认识:我们是红军团,决不能打了败仗撤出阵地,一定要再打一次老秃山,带着胜利下山。他俩向沈铁兵和副师长王扶之打电话甚至做了这样的保证:“打不上去撤我们职,杀我们的头都可以!”
    我和张竭诚来到一一五师,和师里领导一起帮助三四三团总结这次战斗失利的教训。我们亲眼看到耍清川、王国英代表着全团指战员的决心向师党委请战:“不打好四打老秃山这一仗决不下阵地!”我们当即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敌人占领老秃山后,构筑了许多工事,我方正面的多数已被我炮火摧毁,敌人不仅拼命修复这些被破坏的工事,而且在反斜面山坡上又加筑了大量地堡,这些地堡在我方地面上是观察不到的。
    在此之前,这个团已经掌握了不少敌情,但是尚未完全证实,而且很不够。因此,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如何在攻击之前,把老秃山敌人阵地的全部情况,也就是敌人兵力分布、工事构筑、指挥所位置、后方交通以及增援方向等彻底搞清楚,从而使全歼敌人的部署准确无误。耍清川决定:亲自到敌后去侦察,从虎穴中把虎仔掏出来。
    当一一五师向我报告耍清川这一举动时,我告诉沈铁兵、王扶之等同志:要拿出4个炮兵连保障亲自深入敌后侦察的耍清川及身边的其他同志的安全,坚决拿下老秃山。
    耍清川把身上的日记本、地图等一些东西统统交给王国英:“老王,你把这些东西保存起来,一旦……”
    王国英接过这些东西后说:“清川同志,放心去吧。祝你此举成功!至于部队动员,我们保证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同耍清川到敌人侦察的有一营营长姜玉清和师侦察参谋孙振冀。他们3个人都穿着战士军服,每个人掖上两颗手榴弹,一颗是打敌人的,另一颗是准备和敌人共用的,孙振冀多带了一支卡宾枪以防万一。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这次钻到敌人鼻子底下,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没有回来的可能。
    出发前,耍清川郑重地对两个伙伴说:“我们和敌人拼命是容易的。不过,我们每个人应该非常明确地知道,拼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样做。为了我们的整个任务,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轻率,从现在起要尽量隐蔽自己,除非敌人真的发现了我们,否则,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盲动。”
    刚一出发,每个人都变得特别敏感地进行在茫茫的黑夜中,好像眼睛和耳朵伸出了无数条细微的触角。他们眼睛眨都不眨,耳朵几乎竖了起来,举步落脚像小猫捕鼠那样轻巧而敏捷,连出气声也要自我抑制。
    刚才,他们走过一条小河上的独木桥。这是我方通向敌区唯一的木桥,他们疾速地一闪而过,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否则,敌人就会向小桥射击。
    前面就是敌我小部队经常出没的地段。孙振冀在前,耍清川居中,姜玉清随后。他们高一脚,低一脚,踏着坎坷不平的炮弹坑小心翼翼地行进着。
    现在,要过驿谷川了。他们过河时用脚底板轻轻地擦着河底走,唯恐带起一点水声。攀上河岸,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荒芜的开阔地。过了开阔地就是将军洞,过了将军洞就到达他们要到的目的地——346.6高地。
    师侦察排长王宝山带着三个侦察员头一天就来到这里。他们的任务是先去侦察情况掩护耍清川他们。王宝山见耍清川他们来了,做了个手势都蹲了下来。他指着对面山上说:“团长,敌人就在那上面。”
    说着,他身上竟颤抖起来。耍清川说:“你别害怕!”
    “我不是害怕,我是担心团长你……”
    “你们完成了掩护任务,回去吧!”
    “团长,你要注意,多多保重……”
    耍清川和姜玉清选择了有树的地方开始观察了。孙振冀抱着卡宾枪在离他们稍远的草地里警戒着。现在离天亮时间不多了,他们隐蔽着看见老秃山顶上人影晃动,不时传来铁锹碰击岩石的铿锵声。在黎明的寂静里,响声分外清晰,敌人连夜在赶修工事。
    不知不觉天亮了。山顶上敌人的碉堡里吹响了哨音。敌人起床了,集合了……
    耍清川、姜玉清从草丛的空隙中举起了望远镜:老秃山在斜面敌人阵地上的一切清晰地展现在他俩面前,距离这里约有500公尺,敌人的全部秘密暴露在他俩眼里。敌人利用陡壁和死角在300平方公尺的面积构筑了许多特殊的地堡。山腰部一筐筐新翻出来的鲜土,堆积在地堡周围,敌人挖的是朝天洞。耍清川忽然想起了反细菌战时,战士们用水灌到老鼠洞里,把老鼠都灌出来的情景,遇到雨天,敌人会像老鼠一样被雨水灌出来的。他把这种想法悄悄地告诉了姜玉清,两人用手捂着嘴笑了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