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鼻子大王

第4章


于是,妈妈拿来了第三、第四只碗。
    妈妈慌了手脚。爸爸在一旁得意地笑笑,哼起了《胜利进行曲》。
    这时候,“元老”出马了。奶奶把一颗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进口标准的“大白兔”塞进嘴里,居然把小丢丢那止不住的眼泪止住了。
    到底奶奶有办法,她把药拌在蜂蜜里,喂给小丢丢吃。嘿嘿,小丢丢被“糖衣炮弹”打中了,只花了一分钟就全部“进口”完毕,没有拉“警报”。
    不过,从那以后,小丢丢常常拉“警报”。为什么呢?小丢丢明白了:妈妈最怕他拉“警报”;
    奶奶最怕他拉“警报”;
    爸爸呢,你别看他在单位里说一不二,他说一句话,谁都听他的。可是,在家里,他怕小丢丢拉“警报”,他得听小丢丢的哩!
    这样,小丢丢的家里,除了“奶奶派”、“爸爸派”、“妈妈派”之外,又多了一派——“小丢丢派”。
    真有趣,一家四口,分成四派!
    
    第05章 出动了救火车
    
    “小公民”慢慢又长大了。
    就在小丢丢五岁的时候,家里四派之间,发生了“世界大战”。
    小丢丢过生日那天,全家都吃面条。每根面条,都足足有十米长。
    “奶奶,今天的面条怎么格外长?”小丢丢问道。
    “长寿面嘛。长寿呗。”奶奶答道。
    听奶奶这么一说,小丢丢一个劲儿地“吸”面条,囫囵吞下。
    “你干吗不嚼面条呀?”爸爸有点不明白。
    “奶奶说的,长面长寿呗。牙齿一嚼,长寿面不就变成了‘短寿面’了吗?”小丢丢很有理由地答道。
    没想到,爸爸叹了一口气,对小丢丢说道:“你五岁了,不算小了,该进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你会变成一个懂事的孩子。”
    没想到,对于爸爸的这句话,各派意见竟完全不同:妈妈反对。她说,“俗话说,‘出门一里,不如家里。’家里有奶奶,让小丢丢在家里多好!幼儿园里孩子多,万一传染上什么疾病,万一跟孩子打架,万一吃饭吃不饱,万一睡觉着了凉……”
    奶奶呢?她说,去幼儿园也行,不去也行。去,过集体生活,会使小丢丢进步;不去,反正有我带着,也好。
    小丢丢没有表态。他从来没有去过幼儿园,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他不反对,也不赞成。
    不过,小丢丢挺聪明的。他问道:
    “爸爸,你上过幼儿园吗?”
    “没有。爸爸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上幼儿园。”
    “妈妈,你上过幼儿园吗?”
    “没有。妈妈小的时候,家里有保姆,用不着上幼儿园。”
    “奶奶,你上过幼儿园吗?”
    “没有。奶奶是在乡下长大的。奶奶小的时候,乡下还没有幼儿园呢!”
    小丢丢想:原来,你们都没有上过幼儿园!
    于是,小丢丢居然举手同意爸爸的意见——到幼儿园去!奶奶见小丢丢举手同意了,她也举起手来。
    三票赞成,一票反对。
    家庭会议结束了。第二天,小丢丢穿上新衣服,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上幼儿园了。
    幼儿园里有那么多小朋友,真使小丢丢高兴。小朋友们拍着小手掌,呱哒呱哒,欢迎小丢丢。
    小丢丢笑了,小脸儿笑得像朵花。
    小丢丢的爸爸、妈妈见小丢丢笑了,放心了,上班去了。
    没想到,在中午,幼儿园园长打来了紧急电话,要小丢丢的爸爸、妈妈马上赶到幼儿园。
    爸爸以为小丢丢跟孩子们打架了,使劲儿蹬自行车,急急忙忙奔向幼儿园。
    妈妈以为小丢丢病了,使劲儿蹬自行车,飞一样朝幼儿园奔去。
    就在小丢丢的爸爸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小丢丢的妈妈也到了。
    奇怪,幼儿园门口怎么停着好几辆救火车?
    难道是幼儿园着火了吗?不,不,幼儿园好端端的,连一丝儿黑烟都没有。
    不过,地上都是水。水是从幼儿园里涌出来的。几辆救火车正在那里一个劲儿地抽水。嘿嘿,救火车变成了抽水机!
    小丢丢的爸爸、妈妈心急火燎,连鞋子都顾不上脱,蹚着水就进了幼儿园。
    幼儿园里,满地是水。孩子们有的坐在桌子上,有的坐在小床上。
    是谁忘了关自来水龙头?是自来水管爆裂了?
    这时,小丢丢的爸爸、妈妈听见了熟悉的“警报声。”循声寻去,吓了一跳:小丢丢正在地上打滚,浑身水湿。老师们在旁边怎么也劝不住。眼泪,像瀑布似的,从小丢丢的眼眶里泻出来!
    妈妈什么也不顾,从地上抱起小丢丢。小丢丢一看见妈妈来了,眼泪马上止住了。瀑布不见了,地上的水慢慢被救火车抽干了。
    幼儿园园长这才把“发大水”的经过,告诉小丢丢的爸爸和妈妈。
    早上,小丢丢刚来的时候,又是笑,又是跳,乐得嘴巴合不拢。他爬滑梯,骑木马,笑嘻嘻,嘻嘻笑。
    上午九点半,幼儿园里吃点心了。吃什么呢?吃苏打饼干,喝豆浆。在家里,小丢丢只吃牛奶饼干、鸡蛋饼干、巧克力夹心饼干,从来不吃苏打饼干;只喝牛奶、麦乳精,不喝豆浆。
    进口豆浆,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第七条进口标准;进口苏打饼干,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第十条进口标准。
    小丢丢的笑脸消失了。他开始“干哭”——不流眼泪的哭,他的“哭鼻子”发出轻微的“呜呜”哭声。
    就像知了一叫起来没完没了,小丢丢的“呜呜”声也没完没了。
    小伙伴们好奇地看着小丢丢。有一个小朋友竖起右手的食指,在脸上刮了几下,笑他老面皮哩!
    小丢丢生气了,肚子里的气越来越多。气足了,像汽笛似的,“呜呜”声当然也就越来越响。
    小丢丢开始流泪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扑簌扑簌滚了下来。
    “干哭”升级了,变成了“小哭”。
    这下子,那位朝他刮脸皮的小朋友急了,赶紧走过来,向他鞠了一躬,陪不是。他还拿出手绢,给小丢丢擦眼泪。
    可是,小丢丢想妈妈,想奶奶,想爸爸,越哭越伤心。他没吃点心,肚子饿了。
    好不容易等到吃中饭。吃什么菜呢?青菜炒肉丝。虽然肉丝有三分之二是瘦肉,可是有三分之一是肥肉,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的第一条进口标准;至于青菜,则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的第二条进口标准。
    再说,幼儿园里吃的是馒头,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的第六条进口标准。
    当然喽,小丢丢拒绝进口青菜炒肉丝,拒绝进口馒头。
    可是,小丢丢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在那里唱“空城计”哩!
    又升级了,从“小哭”升到“中哭”。小丢丢的眼泪,像小溪流似的,哗哗流下来。老师们急了,以为小丢丢生病了,马上领他到小床前,让他躺下来休息。
    小丢丢睡惯了家里的沙发床,从来没有在木板床上睡过觉。他一看那木板小床,不愿意睡,从“中哭”又升级到“大哭”。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瀑布一般的眼泪从小丢丢的眼眶里奔泻而下,把小伙伴们吓坏了。他们赶紧爬上桌子、爬上小床“避难”。
    一只只痰盂罐、一只只鞋子,在泪水上漂浮。
    泪水从幼儿园里涌出来,弄得满街是水……
    
    第06章 奶奶虎着脸
    
    第二天,小朋友们上幼儿园,不约而同,都穿着套鞋来了——尽管那天是大晴天。是嘛,吃一堑,长一智。小伙伴们都生怕小丢丢第二天再在幼儿园里大哭,怎么不穿着鞋来?
    消防队呢,他们也吃一堑,长一智。他们特地记下了小丢丢家的地址,查明了从消防队到小丢丢家最近的路线。这样,如果小丢丢在家里大哭,他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赶过去,及时地抽干小丢丢的泪水,以免淹没街道,影响交通。
    消防队甚至还建议电话局,专门给小丢丢家安了一部电话。这样,小丢丢一拉“警报”,家长马上就可以用直线电话通知消防队。
    第二天,尽管小朋友们都穿了套鞋,不过,小丢丢并没有到幼儿园里来。
    从那以后,小丢丢再也不上幼儿园了。因为在他的家里,反对票占了三票——妈妈、奶奶和小丢丢都反对上幼儿园,只有爸爸坚持要送小丢丢上幼儿园。
    说实在的,爸爸跟妈妈、奶奶一样爱小丢丢,不过,爸爸也为小丢丢担心:在家里,如果大家都宠他,让他,会惯坏他!
    爸爸深深记得,他的童年,是什么样的童年。爸爸深深懂得,经历点风雨,会使幼苗从小得到磨炼。
    在吃中饭的时候,小丢丢按照他的“进口公司”的进口标准,“只许进口鱼中段,不许进口鱼头、鱼尾巴”。“小丢丢,别光挑中段的吃。你也要吃鱼头和鱼尾巴。”爸爸很严肃地对小丢丢说道。
    不过,小丢丢没有听见爸爸的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