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朱祁镇

第66章


罗绮微微讪笑道:“朝廷重宦官,故吾辈无立锥之地。”谁知他这话被人告了密,英宗闻知大怒,遣快骑将罗绮逮至京师,以谤讪罪判了他死刑,斩首弃市,并抄没家财,陈列于文华门让百官参观。家属戍边,妇女没入浣衣局。这即所谓“一言致祸”。让人闻之悚栗!
徐有贞遭到贬谪,但他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且笃信天命,也许他来得太快的好运暂时到头了。便收拾行囊准备去广东赴任,以图东山再起。可是石亨、曹吉祥杀气正浓,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他们让人伪造了一封指责皇上的匿名信。
石亨上书道:“徐有贞心怀怨恨。指使他的门客马士权投寄匿名信诽谤陛下,应予严惩。”
于是英宗立刻派锦衣卫追到山东德州,把正在路途中的徐有贞抓回来,和马士权一起投入诏狱。锦衣卫指挥门达秉承石亨等人的意旨,对马士权严加拷打,甚至用上炮烙等酷刑。马士权倒是个硬汉子,四次濒临死境却始终一言不发,不肯作伪证陷害徐有贞。
恰逢次日夜间,承天门城楼(即今天安门)发生大火,整个城楼被烧塌。承天门是皇宫的第一道门,更是皇帝恭承天命统治万方的标志建筑。承天门遭灾非同小可,英宗皇帝诚惶诚恐,亲临社稷坛祷告上苍,痛自反省道:“臣祁镇自今深咎于衷,省躬思罪,痛加惩艾,改过自新。”上天示警,英宗意欲借省刑罚挽回天意,故颁布诏书,大赦天下。
石亨、曹吉祥怕徐有贞遇赦释放,会被重新起用。于是又进谗说:“有贞自撰武功伯诰券,其制文中有‘缵禹成功,禹受舜禅’之句。他选武功作为封邑亦有深意,因为武功是魏武帝曹操的始封地。且大禹受禅让为帝,他自诩为‘缵禹成功’,可见有不臣非分之想,望陛下明察。”
英宗看到石亨、曹吉祥的奏书,颇为心动。便将徐有贞的诰文拿给三法司传看,让他们拟徐有贞的罪状。刑部左侍郎刘广衡揣摸皇上的意旨,拟罪状说:“徐有贞本奸邪小人,叨蒙圣恩,历任显要。不能感恩报德,乃敢窃弄国柄。诈为制文,自谓其文可比仲尼,绩希踪于神禹。夸其学识贯天人而通古今。敢以定策拥戴为己功,妄自尊大。不忠不臣,莫此为至!宜如《律》斩之,以为人臣欺罔者戒。”
奏折呈上,英宗道:“有贞罪不容诛,但犯罪在大赦之前,其宥死发云南金齿为民。”
后来石亨、曹吉祥相继败亡,英宗提到徐有贞,轻描淡写地对李贤、王翱说:“徐有贞没什么大罪,不过被石亨等陷害罢了。让他释归乡里吧。”
徐有贞出狱时深深感谢马士权没有诬陷他。他拍着马士权的背说:“你真是一个有情义的人,他日有一女相托于君。”徐有贞从金齿放归,马士权前去他家探望,徐有贞绝口不提许婚之事。马士权怏怏辞去。由此人们更加鄙薄徐有贞,而看重马士权。
徐有贞晚年住在苏州,仍然一心盼望英宗重新起用他。他天天观察天象,自称将星仍应在吴地。因此常常挥动铁鞭狂歌起舞,等待某一天皇上召唤的佳音到来。然而始终未见京使来传。后来听说吴籍佥都御史韩雍出征广西立了大功,徐有贞气丧地把铁鞭扔得远远的,叹气道:“唉,天象原来应在这小子身上!”
他从此浪迹于山水之间,十余年后病逝。
第三十二章 内阁风云
一 李贤重新入阁
徐有贞、李贤被逮捕下狱,内阁成员只剩下老迈的薛瑄和徐有贞推荐入阁的许彬。许彬本来不受英宗信任,徐有贞倒台后更加惶恐不安,看来他在内阁也待不长久了。
内阁无人办事,每天公文堆积,政事迟滞。英宗急了,忙在文臣中物色新的内阁成员。他看中了正统七年的进士,现任通政司参议兼侍讲学士的吕原,在徐有贞、李贤被捕的第二天就命吕原入阁参与机务。
吕原这年还只有三十九岁。他出身于读书人家,父亲和兄长都是州县的教谕、训导,家境清贫高洁。如今升任内阁阁臣,来到皇帝身边,他仍然一如既往,不苟言笑。上朝也没有穿华丽的官服,只着一件旧敝的青布袍。石亨想与他套近乎,笑着说:“你这袍子太旧了,可以为先生换一件朝见的官服。”吕原虽然知道石亨权倾朝堂,但并不给面子,仍然一脸严肃地不答话。
李贤被贬谪到京师之外,任福建参政,还没有启程。
英宗对吏部尚书王翱说:“李贤不能与徐有贞相比,朕意可继续任用。”
王翱明知李贤被徐有贞牵连冤枉撤职,是石亨等人专权报复。王翱爱惜人才,便建议调李贤到南京吏部任职,让他远离石亨等人。可是英宗却坚持说:“李贤应该留在朕的左右。”于是下令恢复了李贤的吏部侍郎职务。
石亨、曹吉祥如愿地把徐有贞扳倒了,便想在内阁中安置自己的党羽。他们向英宗推荐了贵州布政司参议卢彬和南京太常寺少卿王谦入阁。英宗看不上这二人的人品和学问,且对石亨等人拉帮结派已经有所警惕。便以该二人不是进士出身学识不足,一口回绝了他们的举荐。
不久承天门遭遇火灾,新选入内阁的岳正因草罪己诏获罪。英宗还是觉得内阁人选缺不了李贤,遂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命他再次进入内阁。由于其他阁臣都是新来的,经验较少,李贤实际上担任了内阁首辅之职。
李贤再次入阁,石亨等人知道皇上对李贤专意信任不疑,是为了利用内阁来制约他们的权力。他们内心十分恼怒,但又无可奈何。只得佯装友好,与李贤改善关系。
李贤是何许人?深知与虎狼为伍,必须特别谨慎。他平日只是埋头处理政事,谦虚谨慎。在朝堂上也尽量避免与石亨等人发生冲突。不是皇上有旨相召,决不进宫门一步。
越是如此,英宗越发信任李贤,没有一天不向李贤咨询朝廷内外的各种政事该如何处理。李贤也尽量收敛自己的锋芒,处理政事愈益谨慎小心,举凡大事陈述自己的意见后必呈请皇上作最后的决定。
与御史们的交锋,石亨、曹吉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如愿拔除了眼中钉徐有贞,贬谪了一大批与他们作对的官员。因此愈益趾高气扬,恣横不法。英宗派遣逯杲等心腹潜伏在石亨府前监视,发现从早到晚入府送礼拜谒的外地官员络绎不绝。
一天,英宗屏退左右侍从,密语李贤说:“石亨、曹吉祥干预朝廷政事,四面八方来京奏事的官员,首先都要到他们那里拜谒,这如何是好?”
李贤沉吟一会儿,说:“陛下唯有对政事独立决断,用人施政不听从他们的。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无利可得,自然会不登其门。”
英宗迟疑说:“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不用他们举荐的人,他们能不恼怒吗?”
李贤说:“权臣都是骄纵惯坏的。希望陛下一步一步收紧缰绳,逐渐控制他们。”
虽然皇上已经警觉石亨、曹吉祥弄权,但此时他们的势力仍然很强大。李贤也有所顾忌,不敢把话说得十分透彻明白。
而石亨、张等人浑然不觉皇上已经厌烦他们,每天朝会之后都要入宫进见英宗皇帝。或因小事私情,或纯粹是显示自己是皇帝的宠臣,可以随时进出宫门,使人畏其势而争相趋附。
英宗对此感到很厌烦,有一天对李贤说:“先生有文书整理,每日当来。若其余总兵等官,无事也频繁入见,甚不相宜。”
英宗说这话,是因为李贤再次入阁后,益发谨慎,非皇上宣召,决不擅自入宫。可是英宗此时特别信赖李贤。凡左右荐人,必召李贤询问此人如何?李贤以为可用者即用,不应召者即不用。
英宗还敕谕右顺门守门官:“今后除非有旨宣召,总兵官等武臣不得擅自入宫。”石亨、张等吃了几次闭门羹,知道皇上有意疏远他们,也无可奈何,只得怏怏地打道回府。
二 二十八天的阁臣
许彬是徐有贞推荐进入内阁的。徐有贞被捕后,许彬惶惶不可终日。本来许彬好交际,门下有许多浮而不实的浅薄之士。他入阁辅佐朝廷政事,便想谢绝门下宾客,这些人于是竞相诽谤攻击他。石亨也因为他是徐有贞的爪牙,力劝英宗把他清理出内阁。英宗虽然欣赏许彬的文辞华丽,毕竟那不是实用的辅弼之才。留他在内阁也无益,于是将许彬改任南京礼部侍郎的闲职。
许彬刚刚启程南行,准备到南京去游游玄武湖、逛逛秦淮河以终晚年。英宗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将他贬谪为陕西参政。许彬年老,不久即乞请退休回原籍。
另一位阁臣薛瑄见徐有贞、李贤被捕,石亨、曹吉祥当权,形势凶险,叹息道:“君子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怎么可以碌碌无为待在这里,还等什么呢?”于是以年老乞请退休。英宗知其去意已决,也没有挽留他。
薛瑄离任之后,那时李贤还未复职,英宗要吏部选拔代替他的人。还提出条件:要遴选年富力强、进士出身的北方人。尚书王翱权衡了两天,按照皇上提出的条件,举荐了翰林院修撰岳正。英宗命在文华殿召见。
岳正身材修长,须髯漂亮飘逸。英宗远远望见即面带喜色。岳正上殿叩拜之后,英宗仔细打量他一番,便问:“卿今年多少岁?”
岳正答对:“臣贱庚四十。”
英宗喜道:“正好。何处人?”
“顺天府漷县。”
原来是北方人,正符合圣意。又问:“哪一科的进士?”
“正统十三年会试忝居第一,蒙陛下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英宗益发喜形于色,炫示左右道:“看,又是朕所取之士!”
在场的人均争相称贺。英宗于是告谕岳正道:“今用汝入内阁参与机务,凡事为朕主张,一定要尽力辅佐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