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终结者

第48章


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围观的人,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惯于奉承,忙说是马;有的弄不清赵高的意图,说了真话。胡亥见众口不一,以为自己是冲撞了神灵,才会认马为鹿,遂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时没有斋戒沐浴,故至于此。”胡亥信以为真,便在赵高的安排下,打着斋戒的幌子,躲进上林苑游猎去了。二世一走,赵高便将那些敢于说“鹿”的人纷纷正法了。
那么,赵高为什么要导演这场“指鹿为马”的丑剧呢?这是有其险恶用心的。他考虑到,虽然自己铲除了一批朝中重臣,但不能保证人人都服从自己。借此正好检验一下人心向背,进一步清除异己分子,巩固自己的势力,为篡位扫清道路。此外,他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胡亥对自己的信任程度,以便伺机而动。果然,这件事以后,朝中上下莫不噤声,都看赵高的眼色行事,任其为所欲为。至此,赵高权势熏天,已经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
点 评
“指鹿为马”是赵高的首创,此人做事真有一套,连这种方法都可以想得出来,还让这一经典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可以反思历史的最好例证。今天对于指鹿为马的解释是: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但是最初人家赵高指鹿为马的目的可不在此,人家是借此来显示自己的威望的,而非真正在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杀掉二世,可悲命运难挽回
赵高独揽权政,胡亥贪图享乐,加上当时大修宫殿,弄得民不聊生,人们的苦难比起秦始皇在位时还要严重,这样一来势必会带来人民的反抗。
然而,无知的胡亥此时还以为天下太平,自己不去想如何治国,而是纠缠于指鹿为马的事件中难以自拔。
原来那天指鹿为马的事情结束后,赵高没事了,胡亥却有事了:他以为自己得了迷惑病。于是叫来太卜掐算,太卜却瞎说是因为他祭祀时斋戒不好引起的。胡亥便到上林苑里重新斋戒,开始还能坚持,但很快就开始享乐了。
后来,胡亥将误入苑中的人当场射死,赵高知道后又借题发挥,先是让他的女婿阎乐上奏说,不知谁杀了人,将尸首扔到了苑中。然后赵高又装模作样地对胡亥说,皇帝因为是天子,所以射死了无罪的人要受上帝惩罚,也就是天子的老子的惩罚,同时鬼神会奉命降灾的。胡亥很害怕,赵高趁机叫他到别处的行宫去暂时躲一躲,胡亥很听话地就走了,赵高在朝中俨然皇帝一般。
然而,此刻的咸阳城外,已到处卷起了亡秦风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义军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继续战斗。
秦二世三年的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一役中,秦军主力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精锐尽失。大将王离被擒,章邯求助不成,恐朝廷降罪,率12万大军投降。六国旧贵族见机纷纷自立为王,并力西进。
刘邦带着数万兵马迂回进入武关(今陕西商洛县西南丹江北岸),为了早日攻克咸阳,他派人暗中与赵高联系,希望赵高能做内应。赵高担心胡亥知道后祸及自己,便称病不上朝,私下里暗算着乘乱夺位之事。
不久,刘邦军攻破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逼近咸阳。胡亥终于知道了这消息,惊恐万状,慌忙派人催赵高发兵抵御。赵高见形势危急,难以作为,决定杀死昏愦无能的胡亥,和刘邦谈判。
8月的一天夜间,赵高派女婿咸阳令阎乐,率领党羽1千余人,假称皇宫内将有变乱,杀入胡亥所在的望夷宫。赵高弟、郎中令赵盛则作为内应,将阎乐引进内殿。阎乐为了示威,向殿内射箭,箭矢射入了胡亥的帷帐,吓得胡亥大声呼叫侍卫,但侍卫见有兵变,都纷纷逃散了。胡亥只好转身逃入卧室,他回头见有一个太监跟随在身后,就厉声地责问他说:“你为什么不将臣下要谋反的先兆早些奏告。”太监回答说:“如果我早奏告陛下的话,我就活不到今天了。”
这时,阎乐追进卧室,指着胡亥大声斥责说:“你骄恣无道,滥杀无辜,天下人都背弃你了,你赶快自寻归宿吧!”
胡亥问道:“谁派你来的?”阎乐回答说:“丞相。”胡亥要求面见赵高,阎乐不许。胡亥叹了口气说:“看来,丞相是要我退位。我愿意退位做一郡之王,不再称皇帝。”阎乐也不准。
胡亥央求说:“那么,就让我做个万民侯吧!”阎乐还是不准。胡亥这才着了慌,哭着哀求说:“愿丞相放我一条生路,我只要和妻子同做平民就行了。”
阎乐不耐烦,瞪眼呵斥说:“我奉丞相之命,来杀你这昏君。你再求也没用,我不敢回报。”说完喝令兵士动手。
胡亥一看,没有了可以挽救的希望,只好拔剑自刎而死。
胡亥死了,其悲剧命运已经结束,终于应验了“亡秦者胡也”的预言。
听说胡亥已死,赵高欣喜若狂,匆匆赶到现场,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上,大步走上殿去,准备宣布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
赵高顿觉天旋地转,他这才感到自己的罪恶达到了“天弗与,群臣弗与”的程度,知道自己的阴谋是无法变成“阳谋”的,就寻思找人顶替,找了半天,才将玉玺传给了扶苏的长子子婴。由于秦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
点 评
赵高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回想他的一番所作所为,究竟成就了谁?作为权臣,他能够把秦二世架空起来,让整个朝堂都是他自己的人。但他却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魄力,他所做的只是破坏、再破坏,把秦始皇辛辛苦苦创立的王朝以最快的速度弄得千疮百孔。到最后,赵高自己也死了,反而成就了那一批乱世英雄。
子婴登场,成为赵高的终结者
赵高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命会被子婴给终结掉。
子婴杀赵高,是偶然,也是必然。早在当公子期间,子婴就已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现在被赵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子婴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便与自己的贴身太监韩谈商定了斩除赵高的计划。
原来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即位,等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太监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可怜的赵高,没有想到公子婴不是自己的学生,他并没有经过多年的糊涂洗脑术。所以,公子婴站出来杀了赵高,然后投降刘邦的起义军;后来项羽又杀进,这位西楚霸王见人就杀,自然子婴之命也长不了了。
本来,这个时候,杀进咸阳的所谓英雄项羽可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机,但他却无政治远见和政治谋略,只知道杀人,先把他当初的军中统帅宋义杀掉,把本来可以挟王侯令诸侯的楚怀王杀掉,然后再把投降的子婴杀掉,一路杀杀杀,其杀人手段和水平与赵高又有什么区别呢?
只不过赵高是暗地里杀人,而项羽是公开杀人,性质一样,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杀来杀去,最后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挨刀子,赵高挨子婴的刀子,项羽挨自己的刀子——如果自己不动刀子的话,就要挨刘邦的刀子。总之,都是不得好死。
当初秦始皇横扫六合之后,曾经豪迈地说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二世和赵高的存在,却使得这位不可一世的千古一帝的豪言壮语沦为了后人的笑柄。
胡亥和赵高不愧为当时的“绝代双骄”,两人配合默契自然,虽然最终反目成仇,但这对主昏臣奸的典型,谁会舍得把他们分开,舍得把他们遗忘呢?“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话确实不假。
假如秦国没有赵高,秦二世怎么会身败名裂呢?其罪恶之源正在赵高。然而,既便有赵高,如果二世不听信赵高的谗言,国家也不一定灭亡。因为有秦二世这样的皇帝,才有赵高这样的大臣。
议论的人每每都要谴责赵高,其实秦二世也是不能逃脱罪责的。秦二世之所以相信赵高,是因为他愿意听阿谀奉承的话,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这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两千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文人观念影响,人们给赵高更多的是偏见:篡改诏书是大逆不忠,指鹿为马是邪佚之举。人们就没从另外一面想一想:南吞北掠两百年的虎狼之秦,虐杀百姓如草芥的独裁专制,让赵高来耍弄他一番,又何尝不好呢?
再说,始皇死后尚能“余威震于殊俗”,篡改秦始皇诏书,连李斯这样的大智者都不敢想,且惊且愕道:“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李斯是害怕诛灭九族啊,但赵高很快以利害折服李斯,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在赵高手中如捏泥丸,这在世界宫廷政变史上也属罕见,可见赵高具有何等惊人的胆识、气魄!
赵高以阴谋夺取政权后,紧接着采取“除去先帝之故臣”,“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等一系列政策,从而颠倒并砸乱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和政治秩序,可以说这是赵高为加速秦朝灭亡采取的索命政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