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原来是这样

第21章


因此,李顺选择与宋军硬拼,抱着侥幸心态去赌,这正是王继恩求之不得呢。
此时已是淳化五年(994)四月,李顺接连发起的两次进攻,无异于自杀。他派五千人在柳池驿与宋军交锋,同时又派三千人进攻广安军。这两次攻击非常不明智,不仅均告失败,士气更是一落千丈。自此之后,宋军一路推进,势如破竹。
五月,捷报如雪片,不断地飞入皇城。王继恩先是献上战报,政府军攻克绵州;紧接着,部将曹习率领一支军队,从葭萌直奔老溪,击破义军一万多人,收复阆州;不久后,巡检使胡正远率部收复巴州。就这样,各路宋军齐头并进,逼近成都。
直到这个时候,李顺还心存幻想。他把起义军全部集中在成都,企图固守,此时成都的义军多达十万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呢?我想这十万人里,多数只是临时拼凑的人数,比较有战斗经验的那些战士,多数已经在前面的战斗中牺牲了。表面上看,十万大军,怎么说也能撑个一年半载吧。可实际上,成都在短短几天内就沦陷了。史书上甚至这样说:“王继恩至成都,引师攻其城,即拔之。”
“即拔之”三个字,可见义军的抵抗力是多么弱。因为这是乌合之众与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禁军的不对等交锋。尽管悬殊很大,义军表现出来的勇气还是令人钦佩的。有三万人战死沙场,他们宁可带着“均贫富”的梦想死去,也不愿成为被奴役的人,这种追求平等的伟大精神,将永远不会灭亡。
关于起义军领袖李顺,有的说他被俘,有的则说下落不明。下落不明,定然是战死,因为成都失陷后,起义军残余力量仍在坚持作战。
成都被攻破,十万义军死了三万人,剩下的七万人,有的投降了,有的则杀出重围,继续与官兵周旋。李顺旧部张余退出成都后,收罗旧部,转战并攻陷嘉州、戎州、泸州、渝州、涪州、忠州、万州、开州八个州。起义军之所以还能转战各地,主要原因,乃是宋军主帅王继恩治军无方。
说到底,王继恩就是有功于皇帝的太监,说到行军打仗,那是外行。他攻下成都后,天天大吃大喝,手握重兵,又待在成都不出,甚至还纵容部队掠夺百姓子女钱帛。由于王继恩无所作为,起义军有死灰复燃之势,张余的起义军已经发展到数万人,向东挺进,进攻夔州。
夔州靠近巫峡,乃是从长江进出四川的战略要地。义军在西津口处大举进攻,矢石如雨。太宗皇帝紧急派白继赟统领数千精锐士卒,昼夜兼行,奔援夔州。白继赟的援军抵达夔州后,趁义军无备,与夔州守军前后夹击,大破义军。这一战,起义军共死了两万多人。据说当时整个长江江面漂着尸体,“水为之赤”。
在接下来的几次战役中,义军又遭重创。在嘉陵江口之战中,义军损失了两万人;在陵州之战中,损失了五千人。如此一来,起义军大势已去,张余已是回天乏力。
历时两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震动西南,其原因就是官逼民反。朝廷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宋太宗决定要派个正直的官员前去治理,挑来选去后,选中了枢密直学士张咏。不仅如此,皇帝还下了个罪己诏,做自我检讨。我们来看看皇帝是怎么认错的:“朕委任非当,烛理不明,致彼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筦榷之吏,惟用克削为功,挠我烝民,起为狂寇。”这份检讨书,应该说写得还是比较深刻的,至少表明皇帝意识到四川之乱,主要原因在于官吏上。
这次,皇帝没用错人,张咏赴川后,大力整饬军政,问疾民间,安抚民众。宋太宗这样称赞他:“此人何事不能了,朕无虑矣。”
张咏赴任后次年(995),起义军余党首领张余在嘉州战死,意味着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均贫富”的理想未能实现,但是蜀人以自己的反抗精神,争取到了一定的权利,迫使朝廷着手解决吏治腐败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是一种胜利。
十七 千钧一发:吕端大事不糊涂
至道三年(997)三月某日,开封。
这一天,帝国宰相吕端又像往常那样进宫问疾。问谁的疾呢?皇帝宋太宗。五十九岁的皇帝快不行了,尽管在宫中没人敢私下这么说,但大家都心里有数。当吕端跨进皇帝寝宫时,一眼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一个是明德皇后,另一个是大太监王继恩。他的眼光还在搜索另一个人,可是没看到,他的内心不由得一沉。皇帝病入膏肓,随时可能驾崩,但太子居然不在身旁!
父皇病危,作为接班人的太子居然没在身边,可见这其中有文章。熟悉历史、洞悉人性的吕端马上意识到:有人想阻止太子登基。谁呢?只要看看谁待在皇帝身边就知道了,正是明德皇后与王继恩。吕端探望了皇帝,已经不省人事了,皇帝若是死了,这皇宫之内,会不会掀起惊涛骇浪呢?
不行,一定要通知太子。吕端没有带纸,他在笏板上写了两个字“大渐”,然后交给亲信,要他火速送往东宫。“大渐”什么意思呢,就是“病危”,告诉太子皇上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迟则生变。
吕端这么着急,是因为他知道王继恩的阴谋:这个翻云覆雨的大太监想废掉太子!
为什么王继恩想废掉太子呢?
这事,我们还得从宋太宗立太子说起。
当年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窃取大权,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他迟迟不敢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以及弟弟赵廷美都有继位权。几年后,太祖皇帝的两个儿子,一个自杀,一个暴死;皇弟赵廷美同样遭迫害而死。这么一来,宋太宗可以名正言顺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可是谁又想得到,立储一事,竟然非常不顺利。
有人会问,古代不都长子继承吗?立长子为储君不就完事了吗?确实,宋太宗是想让长子赵元佐接班。可是赵元佐这个人比较有同情心,也比较脆弱。叔父赵廷美被迫害致死,对赵元佐刺激太大了,他居然精神失常,甚至有一回自己放火烧了寝宫。太宗皇帝大怒,把长子赵元佐废为平民,让次子赵元僖担任开封府尹,这是宋太宗当皇帝之前的官职,被外界解读为“准太子”。
然而,准太子赵元僖尚未转正,却在公元992年时意外病死,年仅二十七岁。赵元僖之死,对宋太宗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
太宗皇帝还有六个儿子,那么要立谁呢?大儿子不行,二儿子死了,三儿子赵元侃当然成了首选。出于谨慎,宋太宗迟迟未下定决心。立储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小心是必要的。这时,皇帝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正是以正直敢言著称的寇准。他想听听寇准的意见,可是这时寇准在哪里呢?被贬到青州去了,原因是顶撞皇帝。敢顶撞皇帝的人,就是敢说实话的人,宋太宗把寇准召回,征求他的看法。寇准的回答是:“知子莫若父,陛下觉得可以,那定是可以。”对立赵元侃为太子表示认可。
就这样,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改名叫赵恒。册立皇太子,意味着大宋政权将会平稳过渡,因为京师百姓对此非常支持,大家对皇太子的评价不错,称他“真社稷之主也”。换作其他人,听到儿子被人吹捧,那肯定是开心的。但是这句话传到宋太宗耳中,他却觉得刺耳无比。为什么呢?宋太宗这个人是比较厚黑的,他有没有对哥哥下手这个尚有疑问,但对侄儿、弟弟都是铁石心肠的,甚至对长子也不客气,贬其为庶人了。从五代过来的人,对子弑父的情况已是见怪不怪,权力超越亲情,这是政治生存的基本法则。
如今他还没死呢,百姓就这样拥戴皇太子,把他这个老皇帝放哪儿呢?他对寇准抱怨说:“四海心归太子,欲置我于何地?”这不是想让我早点下台,想咒我早死吗?还好寇准这个人反应敏捷,忽悠说:“这不正说明陛下您有眼光吗?这可是国家之福,万世之福啊。”皇帝听了后,便也消了气了。
但是皇帝的反应,却被一个人记着了。
此人正是王继恩。
在“斧声烛影”的那一夜,王继恩奋力一赌,赢来了二十年的荣华富贵。一个太监,权倾朝野,手握兵权,甚至还到四川当了一回平乱英雄。若是当年他迟疑片刻,恐怕人生就得改写了,恐怕他只能默默地待在后宫院落,看庭前花开花落,一生为奴为仆了。而今皇帝立了太子,他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为什么呢?因为皇太子根本就不喜欢这个老太监。
你皇太子不喜欢我,我便让你接不了班。王继恩开始四处活动,密谋把太子拉下马。那么他有人选吗?有,这个太子候选人就是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赵元佐一度精神失常,被皇帝废为庶民,但时间长了,病自然慢慢好起来了。为什么王继恩看中赵元佐呢?其一,他是长子,长子继承皇位,天经地义的。其二,他被废时间长,没有任何势力,容易控制摆布。
有了人选后,王继恩就开始计划了。
首先他要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明德皇后。如果皇帝死了,有权废掉太子的人,只有皇后。明德皇后曾生有一个儿子,但夭折了,因此无论谁当太子,都不是她的亲生子。王继恩毕竟是宦官,见皇后的机会多,时不时说说太子赵恒(赵元侃)的坏话,久而久之,皇后也对太子有所疑虑。除此之外,王继恩还拉拢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人,谋立大皇子赵元佐。
王继恩想离间皇帝与太子的关系,却没能成功,原因是太子的表现中规中矩。在担任开封尹时,太子赵恒表现十分出色,特别在断狱上,表现出过人的本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