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大汉大全集

第145章


阳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程璜派人写匿名报告,诬告蔡邕、蔡质多次因私事请托于刘,刘拒绝了他,于是蔡邕耿耿于怀。皇上下诏给尚书,召蔡邕质问。蔡邕上书反驳说:“臣被召,问的是:大鸿胪刘以前担任济阴太守,我的属吏张宛长休百日;刘担任司隶,我又托河内郡吏李奇为州书佐;到营护前河南尹羊陟、侍御史胡毋班时,我因刘未办而记恨他。我非常惶恐,害怕自己死无葬身之所。我想,事属张宛、李奇,与羊涉、胡毋班没有关系。历来休假小吏,不是结恨的根本原因。与羊陟是亲戚,就胆敢与他结党营私吗?要是我们叔侄想陷害刘,应当告到台阁,把我们恨他的原因详细写明。本来没有什么内情,却以诽谤之书外发,真是冤枉。我愿与刘当面对证。我因学问特蒙奖励,在秘馆工作,于皇上身前侍奉,姓名状貌,皇上心中是清楚的。今年七月召诣金商门,问我发生灾异的原因,我持诏申旨,多次启发。愚憨的我只知尽忠,后害早置之度外,因此才讥刺公卿大臣和受宠幸的臣子。我是想回答皇上所问,消除灾异,进而为皇上建太平盛世之计。皇上未将忠臣直言予以保密,于是诬陷突来,导致疑怪。那些只知道害人的官吏,难道也可以容忍吗?诏书下达,要求百官各上密奏,如今是进言的不但没有受到奖励,反而转眼之间就遭人诬陷。这样,谁还敢为皇上尽忠尽孝呢?我的叔父蔡质,接连受到提拔,职位很高;皇上对我恩重如山,几次下诏询问。写匿名报告的人,想借此诬陷我们叔侄,迫害我的家族,这种做法根本不是举发奸臣,而是陷害忠良,国家的利益也因此被损害。我年四十有六,孤独一人,幸得名列忠臣,就算是死了,也感到十分光荣,只是担心皇上从此再也听不到忠言了!我非常愚笨,应该遭受这一罪罚。但先前的答对,这些事我都瞒着叔父蔡质,他什么也不知道。叔父满头白发,风烛残年,却跟着我受罪,一起受到坑害,冤哉!痛哉!我一入狱,便会遭受痛楚,而且又有人匿名报告,不断催促加害,我的情状,皇上怎么能再知道呢?死期快来了,鲁莽自诉,自己愿意领死,只是请求不要把这样的刑罚加到我叔父的身上。那么,我死的一天,就是我再生之日啊!祝万岁健康!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皇上一定要自重自爱。”
蔡邕、蔡质被捕入洛阳狱,以仇怨奉公、谋害大臣、大不敬定罪,并游街示众。中常侍吕强同情蔡邕无罪,向皇上求情,皇上仔细想了想,又下旨把蔡邕的死罪减为剃光头发、用铁圈束着颈项、与家属一道迁徙朔方。阳球派遣刺客追赶刺杀蔡邕,刺客被蔡邕的正义感动了,不再为阳球卖命。阳球又收买其部主毒害蔡邕,受贿的反而把消息告诉了蔡邕,让他提高警惕。
蔡邕以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写补充《后汉记》,后来不幸被流放到外地,没有写成。皇帝爱惜蔡邕的才华,于大赦之年赦免了他的罪过,准许他返回原籍。蔡邕准备启程回郡的时候,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送行。酒喝够了,王智起舞劝蔡邕,蔡邕没有理会他,宾客们都因为这件事取笑他。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本来很骄贵,却失了面子,于是,王智就破口骂蔡邕说:“你只是一名罪犯,怎么敢轻侮我!”蔡邕拂袖而去。蔡邕因此得罪了王智。王智怀恨在心,秘密上告蔡邕因囚放心中不满,诽谤朝廷。蔡邕考虑到可能被害死,于是逃命江海,远走吴会,投靠了泰山羊氏,在吴会前后住了有十二年之久。
5.黄巾起义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将矛头直指东汉政权的黄巾大起义爆发了。这次大起义是东汉晚期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
(1) 创立太平道
东汉末年,皇帝荒淫无道,宦官独断专行,官场黑暗,天灾流行,老百姓在这些虎狼的吞噬之下没有办法生存,所以起义此起彼伏。这些起义因为力量太小和组织不善等原因,差不多全部被统治者镇压了下去。农民起义的几十次失败,使冀州钜鹿(今河北宁晋县南)人张角最终觉醒过来,开始认识到农民要想在起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统一思想、严密组织、充分准备,否则最后注定要失败。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张角在黄巾起义前的很久就着手准备了。
张角清楚地知道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不能是儒家学说,因为其基本思想是君尊民卑、教民安服,与农民起义的原则格格不入。但在汉灵帝的专横统治之下,如果创立一种新的学说发动起义,就会过早地暴露自己。张角经过考察,选择了黄老道教。太平道教是道教的一个旁支,奉黄帝、老子为教主,信奉《太平经》。《太平经》又叫《太平清领书》,最早可能就是甘忠献给成帝的《天官历色元太平经》,东汉时由干吉(或作于吉)修订为《太平清领书》,首先由其弟子宫崇献给顺帝,被朝廷认为是“妖妄不经”而收了起来,后来又由另一个弟子襄楷献给桓帝,也以“不合明听”而弃置一旁。张角就是在宫崇献书后得到这部书的。《太平经》是一部以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这本现存一百余卷的巨著中,既有辟谷食气、鬼魂邪怪、符诀神咒、求神成仙之类的迷信思想,也有一些改造社会的主张和太平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些改造社会的主张中,有要求财富平均的,有反对统治者使用严刑酷法的。书中理想的太平社会是无刑而自治、天下人共有财富、人无贵贱皆天所生。这种反对剥削、压迫的思想,适应了当时广大农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张角利用《太平经》创立了太平道教。
“苍天乃死”字砖 东汉
字砖中“苍天乃死”四字与黄巾起义的口号不谋而合,起义军广泛传布太平道,表达民众推翻汉朝的普遍心情。
张角把本教派称为“太平”,教派的最高神灵称为“中黄太一神”,然后自称“大贤良师”,开始了他的传道生涯。当时,社会上疾病流行,人民非常痛苦,张角就以治病为途径,使太平道教很快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张角治病的方法纯粹是简单的神教,他先让跪拜在中黄太一神前的病人忏悔自己的过错,然后让徒弟们给病人念咒语、撒符水。可能是精神作用,有许多病人经过他的治疗竟然痊愈了。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宣传着太平道教的神奇威力,挣扎在苦难中的人们好像看到了希望的救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太平道教,向往太平道教,千里迢迢地来加入太平道教。张角认为这时正是大力发展壮大太平道教的大好时机,于是派出手下八弟子出访四方,大力宣传自己,收取门徒。张角和弟子们在传教的过程中,以《太平经》作为本教派的主要经典,宣传的重点是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体现未来社会的光明。他们说,现在社会有的人霸占着大量良田美业,聚集了天底下的金银财物,自己用不完,就是让其腐烂也不借给穷人,难道这些人不是仓库中的大老鼠吗?他们描写的未来太平社会非常诱人:没有天灾,没有地祸,阴阳协调;没有帝王,没有盗贼,百姓安居乐业。张角等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揭露,增加了老百姓对统治者的愤恨;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展示,又极大地鼓起了老百姓斗争的勇气。在太平道教的教导下,很多老百姓已经清醒,明白只有推翻汉灵帝的统治,太平盛世才会到来。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八州的农民约有几十万人团聚在张角太平道教的旗帜之下。
有人变卖家产,去投奔张角,他们堵住了道路,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到就已死去,这样的人竟多达几万。郡、县的官员不清楚张角的真实目的,反而以为张角引导人民向善。
太尉杨赐当时正担任司徒,他上书说:“张角为人狡诈,百姓为他所蒙骗,虽然他已受到赦令免除罪责,但仍没有丝毫悔过之意,他的势力反而逐渐蔓延扩张。如今,要是命州、郡进行征讨,恐怕会使得局势更加混乱,他会提早叛乱。应当命令刺史、郡守清查流民,处死他们,或分别护送回本郡,先削弱张角党徒的力量,然后再诛杀那些首领。只有这样,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一举平息事端。”杨赐上书没多久就被去职,他的奏章被押了起来,没能实施。司徒掾刘陶再一次上书,重新提起杨赐的这项建议,说:“张角等人正在加快策划阴谋,其在各地的党徒暗地里遥相呼应。那些州郡的官员担心如实启奏皇上将受指责,于是干脆不上奏皇上,只是在暗中互通消息,而不采用正式公文的形式来传达。所以,建议陛下公开颁发诏书,重赏捉拿张角等人,封抓到张角的人为侯爵。官员中如果有人因害怕而逃避,就与张角等人同罪论处。”灵帝对此完全不在意,反而下诏命令刘陶整理《春秋条例》。
张角设置三十六个方,大方一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自有自己的首领。
为了发动全部的道众和广大的农民群众,张角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所谓“苍天”是指东汉的统治,“黄天”是太平道的至上神,也称之为黄神,“甲子”年就是公元184年(灵帝中平元年)。之所以张角要选定甲子年起事,是由于甲子是天干地支的第一位,意指从甲子年起,换了天地,天下从此开始进入大吉的时代。张角的这一口号,经过十几年的宣传,慢慢地深入了人心。为了进一步宣传太平道的口号,张角命人用白土在洛阳的官署和各州郡官府的大门上书上“甲子”二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