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杀

第51章


其次,吕不韦以重金购奇物,贿赂华阳夫人及其亲眷。
吕不韦以重金作为敲门砖,向华阳夫人传达了两个信息:其一,子楚在赵国广结宾客,礼贤下士;其二,子楚长年在国外做人质,日夜思念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经常彻夜流泪。
得了吕不韦的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也向华阳夫人进言。吕不韦细心策划了这次谈话的内容,结果一句话就击中了华阳夫人最脆弱的神经。
华阳夫人的姐姐说:“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对于华阳夫人而言,这是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在宫廷斗争中获胜,不外乎是顺利完成“子以母贵”到“母以子贵”的完美转身。——母亲千方百计邀宠,让儿子得以君临天下;儿子如愿以偿,外戚声名显赫。
但是,华阳夫人遇到的是一个死循环:她虽然受宠,但没有子嗣。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华阳夫人的姐姐按照吕不韦的授意,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华阳夫人认礼贤下士的子楚为子,扶持他上位!
子楚的母亲夏姬虽然健在,但地位卑微,将来不可能与华阳夫人抗衡。华阳夫人将子楚这支“垃圾股”扶持成新君王,子楚必然会对这个新母亲感恩戴德!
华阳夫人伸出一只手,与姐姐一拍即合!
在“操盘高手”吕不韦的运作下,“垃圾股”子楚一夜之间成了秦国“太子的太子”的热门人选,一盘香饽饽冒着热气新鲜出炉了!
接下来,吕不韦做了一件引发后人无限遐想与争议的事情:他将一个叫做赵姬的女人送到了子楚的身边。
对于这个过程,《史记·吕不韦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悦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一小段话有几个重要的信息:其一,赵姬是吕不韦的“同居女友”,而且已经怀孕了;其二,吕不韦将赵姬送给子楚,是想将“奇货可居”的妙计延续到下一代。其三,赵姬跟子楚十二个月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嬴政。
嬴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始皇。——这下问题闹大了!
按照《史记》的说法,吕不韦居然是秦始皇的亲爹,玩笑开大了吧?
围绕秦始皇的身世,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相信《史记》的说法,或者认为纯属史学家杜撰。但是,由于历史过于久远,后来又经历过焚书惨剧,能够自圆其说的史料基本上无从查找,秦始皇的身世始终是一个千古之谜。
对于这个谜团,我的看法是:确系杜撰,但杜撰的背后有玄机!
为什么断定《史记》的说法是杜撰呢?因为这个过程的疑点太多!
第一,根据《吕不韦列传》记载,赵姬是赵国的富豪之女,如果说跟着吕不韦这个巨贾也还算门当户对的话,那么被吕不韦作为礼物送给子楚,这就有一点匪夷所思了。虽说古代的妇女没有地位,但作为邯郸富豪的娘家怎么会同意?
第二,此时的子楚已经被炒成了秦国太子的准太子,不出意外将登上第一大强国秦国君王的宝座。说他贪图赵姬的美色还情有可原,但子楚不是白痴,怎么会不顾及自己和秦国的脸面,让吕不韦玩过的女人做正儿八经的夫人,还将这个女人生的儿子册立为太子?
第三,赵姬跟着子楚后,十二个月才生下嬴政,还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吗?再说怀孕十二个月而生,完全不符合医学常识,胎盘早就老化了,生个死胎还差不多!即使是过期产,赵姬最早也是刚一怀孕就跟了子楚,那时候又没有早孕试纸,吕不韦怎么可能知道怀没怀上?
第四,如果赵姬曾经是吕不韦的女人,那么继位之后的子楚很可能为了把夫人赵姬的身世“漂白”,对吕不韦下手。作为商界巨贾的吕不韦怎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综合以上的疑点,《史记》记载的这个过程是站不住脚的。要说赵姬跟吕不韦有关系,最多也就是吕不韦替子楚选美选来的而已,说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爹,纯属子虚乌有!
既然是杜撰,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玄机呢?——这不是严谨的司马迁擅自杜撰,而是确实有根据!
在《史记》成书之前,“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爹”已经以讹传讹,成为天下人的共识,频繁出现在各种文献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采信这个被普遍认同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能够发现这个谣言从产生、传播到坐实的整个过程。或许,这就是破解秦始皇身世之谜的一把钥匙!
谣言的产生——长安君。
嬴政在公元前246年继位后,子楚的另一个儿子——长安君成蟜于公元前239年发动叛乱。
嬴政的母亲是秦庄襄王子楚的正牌夫人赵姬,也是赵姬生的第一个儿子,并不存在废长立幼、废嫡立庶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长安君的谋朝篡位纯属没事找事,缺乏合乎礼制的借口,也就没有道义的支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长安君必须找到嬴政继位“不合法”的理由。
找来找去,子楚在邯郸的经历成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嬴政的生母是通过吕不韦送给子楚的,长安君一伙便编造了嬴政系吕不韦私生子的谣言。这样一来,原本“根正苗红”的嬴政突然就成了“错爱一生”的“黑户”。长安君给嬴家“夺回”王位,也就顺理成章。
最后,长安君的谋反被吕不韦镇压,但谣言的传播往往比真相要快得多,百姓非常乐于相信这种来自最高层的桃色新闻。
这个传得沸沸扬扬的谣言,让嬴政始终难以释怀,对“仲父”吕不韦的不满陡增,也成为嬴政亲政后便收拾吕不韦的重要原因之一。
谣言的传播——中原百姓。
尽管当时没有互联网和微博,但百姓传播谣言的速度还是相当惊人的,轻而易举渡过黄河,东出函谷关,迅速在中原散播开来。
这个来自秦国的桃色新闻,非常符合中原人民的胃口。
必须承认,中原人一向是很阿Q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生气”,于是打不赢就骂,当面骂不赢就背地里骂。什么北狄南蛮、西戎东夷,都是这么骂出来的蔑称。位居七雄之列的秦国也难以幸免,中原打不过它,就以受中原教化较少为由,说秦国是“虎狼之国”,说直白一点就是尚未进化完全的野种。
咸阳传出来的谣言,正中中原人的下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津津乐道,又不断补充自己的创造,整个谣言越来越“真实”得无懈可击。
秦国王室的丑闻,成为中原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饱受秦国战火摧残的中原百姓,终于在精神上报仇雪恨。
在秦国统一后,中原百姓被“野蛮人”所统治,颜面尽失,又把“吕不韦是秦始皇亲爹”的谣言炒热开来。于是乎,天下不再是虎狼家族的天下,而是我中原巨贾吕氏家族的天下,“野蛮人”是为中原人做嫁衣裳的活雷锋啊!想到这里,中原百姓不由得手舞足蹈,精神上再次取得了巨大胜利。
汉人的这种“劣根性”,几千年来都没有多少改观。一直到清朝,汉人又将“乾隆生母”的传言炒得火热。乾隆带有一半汉人血统,汉人相当于入了大清国一半的“股份”,至少在精神上当家做主人了!
谣言的坐实——吕氏。
秦国灭亡之后,刘邦夺取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刘邦死后,大权落入以夫人吕氏为核心的外戚手中。吕氏实际上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但是,妇人专政为天下人所不耻,抗议谴责之声此起彼伏。
面对天下的非议,吕氏一党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拼祖宗”的先河,最现成的当然就是关于秦始皇的那个谣言。
既然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爹,那么秦国就是吕家的天下。既然吕家的天下被刘家夺了,那么现在吕家掌权似乎并无不妥!
本来就传播得以假乱真的谣言,得到汉朝官方的认可,“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谣言终于坐实。一代枭雄秦始皇背了一个大黑锅,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成的!
说完谜团,再回到吕不韦炒作出来的“香饽饽”子楚。
邯郸战役打响后,赵国上下要求杀掉秦国人质子楚的呼声非常高。子楚被赵国人严加看管,只待赵王一声令下,子楚就会被拉出去斩首示众,为“邯郸保卫战”祭旗,激励邯郸军民奋勇抗敌。
一手打造的“金牌潜力股”即将毁于一旦,吕不韦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危急时刻,吕不韦以重金贿赂看守,暗中带着子楚仓皇逃窜,侥幸回到了秦国。
公元前251年,老不死的秦昭王终于咽气了,不过还轮不到子楚继位,因为他爹安国君排在等待继位的最前面。
天神总是眷顾子楚,安国君并没让自己的儿子等太久。
公元前250年,安国君守孝一年后,以56岁的高龄继位,是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熬了大半辈子,年近花甲才熬到这个位置,不禁喜极而泣。于是,乐极生悲的闹剧再次上演,秦孝文王坐上王位仅仅三天,屁股还没坐热便呜呼哀哉,到黄泉陪他那个特别能活的爹去了。
倒霉的秦孝文王死了,子楚顺利登上宝座,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也迎来了“奇货可居”的巨大回报:任丞相,封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
公元前246年,继位不到5年的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拜吕不韦为“仲父”,全权处理政务。吕不韦权倾朝野,完成了弃商从政的完美蜕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