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请叫我战神

6 穿一穿之西洋强寇哪里逃6


宋垚想掉过身往回跑,兴许能赶在追她的人前面跑出去,结果还未跑两步,便听到了前方拐角处向这边跑过来的脚步声。
    宋垚左看右看,想找个藏身之处或是可以防身的东西,看了半天也没看着,神色紧张地看向前方的拐角。
    那人猛地从拐角处跑出来,宋垚立刻就松了一口气。
    是二狗。
    二狗气喘吁吁地跑到她面前抓起她的手,接着往前跑,宋垚被他一拽顿时反应过来,忙叫道:“前面是个死胡同!”
    两人又掉头往回跑。
    二狗没来过这地方,找到宋垚已是万幸,此时只知道拉着宋垚不停地往前跑。
    两人一路小心翼翼,躲躲藏藏,生怕被那孙大盛再碰到。
    “小垚,咱们回去吧?”二狗向外看了看,并没有看到孙大盛那些人,回过头来靠着墙使劲喘气。
    “不行,现在我不能回去,孙大盛也许会去家里。”
    “嗯。”二狗应了声后也没再吭声。
    宋垚看了二狗一眼,见他一脸的汗,低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那?你偷偷跟着?怪不得我好像在人群中看到你了。”
    “我一直偷偷跟着轿子来着。”
    宋垚赶紧问:“跟你娘说了没?”
    二狗就在轿子后面一直跟着,哪儿有空去给他娘说一声,这会儿见宋垚有些着急,忙解释:“出门前给二娃子说了。”
    “那就好。”宋垚又沉默起来。
    二狗担心宋垚自己一人,但在外面两人分文未带,他只得回家一趟,幸好孙府的人没有看到他的脸。
    宋垚靠在隔壁村口的树下等着二狗,开始为之后的路做打算。
    孙大盛的这个事还不算完,暂且放一边,可是,还有一个更大的事等着她——
    战争马上就要来了。
    是躲起来,还是躲起来?
    忽然脑中闪过什么,宋垚快速抓住那一闪而过的想法:
    难不成任务是——
    打赢这场仗?
    如果真是这种任务的话。
    呵呵!
    呵呵!
    还是躲起来比较靠谱!
    宋垚想来想去,战争是一定要来的,就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方法了么?
    硬着头皮上,后果难预测;逃,兴许还能保命。
    让她烦躁的是,她根本想不起来那战争发生的具体日期。
    所以,越快越好。
    所以在二狗的身影再次出现时,宋垚决定劝二狗跟她一起逃命。
    二狗走的不快,时刻注意着身后的动静,在村里绕了一圈又一圈,才向宋垚那走去。
    见到宋垚后,脸上才像是放下了重担一般,声音低沉:“村里根本就没有孙大盛的人。”
    “兴许是还在街上搜着。”宋垚抿抿唇,还是有些不放心。
    二狗点点头,向四周看看,视线就落到了村口,却还是问宋垚:“拿了些干粮,咱现在去哪儿?”
    这个村是二狗所住村旁边的村子,里面有一户人家的儿子是二狗孩时的伙伴,两人在他家打算借住一晚,明早在回村看看。
    没有空闲的屋子,两人打了地铺,二狗怕地上凉,给宋垚铺了一层又一层。
    村里人睡得早,天还未完全黑下来,就入了眠。
    宋垚睡不着,翻来覆去理思路。
    白天的时候又听二狗说了一遍近两年发生的事,宋垚翻了个身,面对着墙陷入沉思。
    一八三九年六月,虎门销烟。
    一八三九年七月,林维喜事件。
    一八四零年一月,林则徐正式封锁港口,永远断绝与英国贸易往来。
    一八四零年十月,林则徐被革职,琦善上任。
    马上就要十一月份了。
    二狗也没睡着,隔着老远看着宋垚不停的翻身,自己也没什么困意了,忽然看见宋垚肩膀动了下,忙快速将眼睛闭上了。
    宋垚翻过身,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二狗,也慢慢将眼睛闭上。
    宋垚并不知道英军的具体动作及清廷接下来的应对,照现在来看,村子里并没有什么动静,街上的人也不多,谁也不敢多说话,她所了解到的只能是二狗说的这些了。
    宋垚将手臂枕在头下,睁开眼睛看向上方的一片漆黑,单就从英国的兵器占优势,而清朝军事思想保守落后这方面来看,这场仗肯定打得很吃力。
    而且这个琦善,应该是主和的。
    若真是主和,那这场战争,也许就是不战自弃。
    像林则徐这样的,先不说能不能与英军抗衡,但就是在自己内部与主和一方对峙,就难有胜算。
    可谓“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
    宋垚又将眼睛闭上,心中轻叹一声。
    无论是战争,还是输赢,历史就是这样发展,谁也改变不了。
    但是,宋垚还是想保住二狗的命。
    毕竟,二狗已经救了她两次了。
    不说是单纯的报恩,只是因为二狗的为人,她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二狗去送死。
    --------------------------------------
    二狗听完宋垚说的,笑容里还带些自得:“若要真的打仗了,咱也不怕,区区蛮夷,咱大清怕过谁。”
    宋垚知道,知道二狗是个重情重义的男儿,而且还很聪明,她没再说别的,只是将这事往林则徐身上引:“那你说说,林大人为何被革职?”
    二狗瞬间不吭声了。
    他有些不信,可又想起皇上为何要惩办林大人,又说不过去了。
    林大人是民族英雄,这是有目共睹的,先不说销烟这事,之前爱民敬民,但却在四个月前(道光二十年六月)的时候……
    (当时,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攻占定海,之后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从此,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的头上。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当然不会错过这一陷害和打击林则徐的机会。他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道光帝翻脸,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
    之后,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和发落。)
    二狗虽不知道具体事情的经过,却也听说了个大概,像林大人这样的好官,一定没错的,二狗又看了宋垚一眼,宋垚的眼睛很清澈,就像是泉水一般。
    二狗想了一夜,决定听宋垚的话,回家劝说自己的爹娘。
    不过,劝说成功的几率应该不大。
    两人在外面躲了两天,到了第三天的时候,二狗又悄悄回了家。
    村里一切如常。
    二狗又回来告诉宋垚,两人便一起回了村。
    宋垚逃走之后,孙大盛虽气急,却始终不敢声张,怕宋垚的事万一捅到上边,肯定会对自己的这个地位有影响。
    如今外面又这么乱,孙大盛在村里找了两次,没打听到宋垚的下落,便决定暂且将这事放放,等安定些了再去寻,宋垚早晚是他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十二月了。
    宋垚穿着洗的发旧的棉衣,站在门口搓了搓手,又将手拢到嘴边使劲呵着气,却一直没有进屋。
    过了好一会儿,大门口才有了动静。
    宋垚看着二狗快步向她走来,忙笑着快步迎上去。
    “怎么样?”宋垚还未走到二狗面前,就已经开了口。
    二狗摇摇头。
    宋垚一顿,也沉默下来,这个事情拖呀拖,就生生拖了一个月。
    二狗看看天上开始飘起的雪,又将视线转到宋垚的脸上,沉声道:“别急,咱再想办法。”
    “嗯。”宋垚点点头。
    二狗娘根本就不信会打仗,就算是打仗,那也根本就不会输,可是二狗成天在她耳边念叨,念叨的烦了就索性躲着二狗,成日也不回家了。
    两人早已将路线研究好,却始终过不了二狗娘这一关。
    就在二狗决定将自己的娘打昏带走的时候,忽然传来了从广州各地调兵至虎门的消息。
    这几日村里并没有什么动静,二狗又往远处走着打听了下,终于让他打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
    琦善增铸火炮,已经进入了备战阶段。
    孙府没人了,顺子也早就被调走了,虎门所调兵力已将近一万人。
    二狗快步往回赶,将这消息告诉给了宋垚。
    宋垚一听,向后退了下,靠在墙上。
    好像有些来不及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