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班的豆蔻年华

71 番外篇-1号高炉(十八)


进入90年代,酒泉钢铁公司的经济效益很好,曾一度造成我们毕业分配走向目标的决绝。我那时如果不是因为回酒钢必须要给电力系统缴纳几千元的委培费,也许就和学姐倪荣华一样回酒钢公司的热电厂上班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我真的恋爱了,选择跟着男友而奔赴外地。那时,我觉得自己作为酒钢的子弟都是光荣而骄傲的。
    记得刘伟俊老师在班会上这样说道:“作为酒钢的儿女,了解酒钢的历史是必要的。我们拥有非常好的教学环境,我们的理想要懂得感恩回馈。”这也是班里自觉学习成绩一般便会选择读技校在酒钢就业的感恩回馈。
    1980年,我和母亲乘火车来到嘉峪关,在酒钢第四宿舍开始了我的城市生活。那时,我学习普通话的速度很慢,因为整栋宿舍楼大多都是转业的陕西和四川兵,
    能够说好我的陕北话,让人能够听懂已然不错。那时,大人们都叫酒钢是三九公司。酒钢四宿舍对面是公司大楼,我有时候偷偷溜进去看单位的宣传展板,是一种用广告漆书写的纸张粘贴在黑板上,这比黑板报的粉笔字鲜艳多了,尽管没有图片,工整的板书让我觉得他们都是“好笔头”。
    历史翻回到1955年2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最高□□会议上说:全国六大区都应有钢铁基地,目前只要西北还没有,使我难以安枕。我盼望老李[地质部长李四光]长工[地质副部长何长工]和同志们能在两三年内给我一个好消息!1955年4月西北地质局,特别是镜铁山地质队[645队]艰苦卓越的努力下,发现黑沟,镜铁山铁矿。1958年1月,冶金部确定了酒钢大型钢铁基地的厂址和规模。鞍山建设总公司百分之95约30000人整建制调往酒钢,鞍钢调了2000多人的技术骨干和生产工人,首钢1000人,抚钢70人,大学毕业生600人,还有河南、陕西部分转业复员军人共2000人,总共集结56000人,基地代号39公司。12月15日,酒钢开工5万6千人的大军在极其苦难的条件下,创造了当时同行业许多当时的第一。酒钢建设者和那个时期每一个人一样,满怀信心地要创造共和国第四个金刚,[前三个是鞍钢武钢包钢]风沙没有让机器停止转动,睡马棚吃窝头喝雪水。但是1960年国家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1960年5月8号一号高炉正式浇灌基础,总共花了52小时06分,创造了全国记录!当时职工生活要比内地农村还差,戈壁滩少水没菜,甚至野菜也没有,祁连山上的矿山进度一样没有停息,困难和牺牲没有让一个人却步!六个工程四个战区大规模的施工在戈壁滩惊醒了狼群,赶走了冬季。可是春天却太短暂了。
    1961年中央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会议:暂缓酒钢建设,除5000人留守外,大部分职工疏散到新疆、江西、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1962年一支56000人的队伍不到1300人。可是酒钢人没有停止脚步,先后建成大草滩水库,一号高炉的基础和炉体,五一俱乐部,百货大楼,医院门诊部,同时新建了一批单身宿舍楼。
    1964年5月□□说:酒钢,攀枝花钢厂建不起来我睡不着觉啊!分散在祖国各地的酒钢职工响应□□建设三线的号召回来了,他们是酒钢的火种!他们没有熄灭!第一次酒钢停建以后,在戈壁滩上留守的职工忍受了千心万苦,他们维护着从矿山到厂区的建筑物,把散失在各处的材料,设备去锈入库.当他们听到重建的时候.当背井离乡从鞍山、抚顺和新疆回来的同志望见那白雪皑皑的祁连山的时候,很多人哭了,酒钢!嘉峪关我们回来了!1965年嘉峪关是个是个热血沸腾的年,这年嘉峪关市成立,酒钢一把手兼嘉峪关市□□。1966年3月23日党中央总书记□□,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王震来到嘉峪关视察酒钢,决定酒钢由北京包建。不久,北京第二建筑公司5000人,首钢1□□,北京平安医院等兄弟单位陆续来到酒钢。
    1965年,英雄的矿山队伍-马万水工程队来了,开进了镜铁山,还有4000名劳改人员修建铁路。1966年□□爆发,1969年铁路正式通车,为酒钢供煤的宁夏大武口选煤厂投产。从北京调到嘉峪关的水文三大队发现了丰富的水资源,尽管如此,1968年的中苏关系破裂,珍宝岛发生战斗,中苏边界高度战备,国家从战备考虑酒钢二次下马。
    1970年工程兵建字02部队,在建设完嘉峪关市区七间房八间房改造三小后撤离四川攀枝花当时代号40公司.同时将酒钢老职工8000人分别调离临汾等地,留守18000人.这一次虽然没有彻底下马,但酒钢已变成一个有铁无钢的企业了。1970年1月冶金部下文,将酒钢建成年产铁100万吨。3月兰州军区19军副军长郭时胜来酒钢主持全面工作,当时郭说,不把酒钢搞上去,他就要跳黄河,真可谓决心不小。酒钢和嘉峪关组织了万人会战,4月粟裕大将受周总理委托来视察嘉峪关酒钢。9月2日焦炉出焦;9月31日为赶国庆凌晨1点40分,高炉流出了第一炉水,从此结束了建厂20年来没有出铁的历史,在场的老酒钢人哭成一片。可是由于只算政治帐,出政治铁,有铁无钢,出现了长达14年的经济亏损,国家为此赔进去504亿元。
    1971年9月西沟矿投产,1972年一号烧结机投产,1973年8月二号焦化炉出焦,73到75年选矿一号到五号系列投产,77年二号烧结机投产,经过8年奋战,以前的炼铁工序才基本配套,酒钢走的是一条先建高炉再促前道工序的道路,这在全中国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造成了高炉生产长期吃不饱,质量不达标的困境,它养育了酒钢和全市人民,十万人吃一座高炉怎么能不亏损?1980年11月20日《工人日报》登载了三上三下的酒钢不能再上马!酒钢出路怎么办?关于酒钢这场争论一直到1982年1月13日比较召开了国家计委、经委、财政部、建委参加的会议通过了酒钢建设炼钢连铸工程的报告。
    1983酒钢政企分家.和嘉峪关市分离。同时出钢的事业落到了又一代的酒钢人心头,1983年五一炼钢工程开工。1985 年12月24日炼钢转炉流出了第一炉钢水,当晚,当第一炉钢水从转炉中倾入钢包时,人们欢呼雀跃、泪光涟涟。为了这一天,酒钢人整整奋斗了27年!酒钢在炼钢场地举行了建厂以来最为隆重的庆祝大会。十里钢城,万人空巷,职工家属扶老携幼,前来庆祝这个盛典。当炼出酒钢的第一炉钢水时,在场的领导哭了,职工和家属哭了,参加庆典的嘉峪关市民哭了。用时任酒钢党委书记张浩盛的话说,“泪水比钢水还要多”。那一年的春节秧歌队里,便多了一支穿着蓝色牛仔背带裤舞龙的队伍,多了职工家属敲锣打鼓的秧歌队。
    1990 年 3月12 日7点56分。酒钢1号高炉轰然倒塌,瞬间变成一片废墟。19名职工遇难,十多人负伤。当时的现场是一片烟尘火海和齐腰深水。那时,我们已经到了学校,只听一声巨响,远处升腾起蘑菇云似的,熊熊大火映红了黎明的天空。中午放学,我站在西电大院家里的方向都可以感受到倒塌的高炉带来的热辐射,父亲的眼里流淌着泪水,站在厂区外无助的望着,午饭后,还有一天休息的他悄悄的返回了厂区。学校并没有停课,我们在课间站在校园空旷的位置竟然也能够看到飘荡在上空的烟尘。父亲已是两天没有归家,后来才知道,很多工人们都是主动返厂,放弃休息,在应急处理水、电、风、气后,都坚守在各自已经步入瘫痪状态的厂里,防止连锁泄露爆炸引起更大的灾难和伤亡。在那个几上几下的年代。高炉是酒钢人意志的标志,在漫漫大漠中唯一竖立的它在坚持、在和命运中搏斗了30年。可是它倒了。我们在学校听说有职工把酒钢集资券200元、国库券90元、人民币10元作为捐款献给公司修复,从幼儿院的牙牙学语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就连驻守在长城脚下的战士们也把自己的津贴捐了出来,许多人含这热泪捐款出力,参加抢修,这是何等的凝聚力。这是国内第一次发生这样惨痛的事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时国内许多同行业鞍钢、武钢、武冶、西冶、洛阳耐火材料厂、山东83厂、二冶和物资铁路等单位给予了无私的援助。酒钢人产生了空前的凝聚力,两个月清除现场,六个月建成全新的高炉。面对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酒钢人没有被击倒,硬是挺过来了。
    那时的语文老师老唐和政治老师老邱,在上课前分别给我们做课前教育,我想,这样的课程安排并非学校的官方活动:“你们是酒钢的孩子,是早晨□□点钟的太阳,酒钢有难难道你们就天天混日子吗?父母连吃饭的铁饭碗都快端不住,还整天吊儿郎当的当老子吗?好好学习好好念书就是对所有人的回报。”“学校不要你们的捐款,你们又不挣钱,做好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才是最实在的事情,酒钢的重振崛起还在等待你们!”1991年7月,班里的几位同学都考上了中专,在选择学校时,像秦征这样为了回到酒钢工作而报考冶金类工业学校的同学很多,而我,也是怀揣着能够建设酒钢的梦想步入省城,阴差阳错的进入了电力系统。
    如今,在酒钢职工游乐园内有一座一双大手擎起巨石的巨型雕塑,上书“艰难困苦千秋业,顶天立地酒钢人”,下方是刻有19位钢铁工人形象的浮雕。这是酒钢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百折不挠意志的写照,也是为纪念在1990年“3·12”灾难中殉职的19名职工修建的。而我们的父母,不计个人得失,废寝忘食的拼搏,只为他们那一代人心中不灭的理想,为酒钢的事业忘我奉献,奉献了青春年华甚至生命。
    本文参考了酒钢建厂50周年的部分文献,对很多历史资料的编撰整理者深表敬意!感谢米吉屯和网名红色卧底老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