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丝毫未觉得这是吉梦,他百无聊赖地走上士兵建造的木制高塔,俯瞰天京城,景象让他吃了一惊。天京城北面隐约能见到一片生气盎然,那是谷物的幼苗在茁壮成长。
他险些从高塔上摔下来,在一次主题重复了无数次的无聊军事会议上,他不无忧虑地说:“从前,咱们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现在,咱们仍然想进去,可城里的人已不想出来了。他们竟然就在城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伴随他这种消极情绪而来的是中央政府的催促,慈禧和奕訢一致认为,曾国荃在天京城下的时间过于漫长,盘古开天地才用了多久?去问问洪秀全,上帝创造世界也才用了几天。你在城下到底做什么呢?你不行,有人行啊,可以让李鸿章去支援你。
曾国荃不知该如何回应中央政府,他征求老哥的意见。曾国藩告诉他:“让人支援你吧。我知道你一直想独占收复金陵(天京)的功劳,可现在的情况不容你如此。”
曾国荃沉闷地回答老哥:“从前最艰难时,我未用他人一兵一卒;如今只剩最后一步,我若用了,岂不是大傻子吗?!”
曾国藩用儒家思想劝他:“人又何必占天下第一美名?你没有在中央政府做过官,你不知道政治的残酷。若人家说你把个人野心置于大清江山之上,你如何回答?”
曾国荃悚然,这个问题岂止是能否回答的问题,简直是人头保与不保的问题,他没有再给曾国藩回信。曾国藩却对请人支援的事犹豫起来,尤其是当他抵达天京城下,看到曾国荃因多日的战事而苍老,因无限的惆怅而孤单影只,不禁泪流满面。
这只是消极的一方面,曾国藩意识到此时不是寻愁觅恨之时。他敞开胸怀,视察老弟的围城工事。
曾国荃建造的围城工事让曾国藩眼前大亮,情绪极为激动。
曾国荃所带的这支湘军,勤奋上进,能吃大苦耐大劳。它们围绕着天京城修筑了一道周长达数公里的壁垒,中间又穿插着一百多个营垒。每个营垒里有数百名官兵。在某些地方,营垒离天京城墙只有一百米。天京城外就被这些小营垒包围,俯瞰它们时,好像是天京城这个巨兽生下的无数小蛋。
曾国藩赞叹之后,突然打了个哆嗦。他问老弟:“那几个营垒离城墙那么近,若敌人从城墙上开枪,士兵们岂不必死?”
曾国荃笑了:“开始,我也担忧这件事。可自从营垒完成直到现在,城墙上从未有人向营垒开过一枪,连箭都未射过。大帅请向城里看……”
曾国藩看向天京城,城里千家万户悄无声息,城墙上连绵数里都无人防守,眼力极好的人才能在城墙上看到一人,那人不似站岗,倒像是站在风景区欣赏落日。
“这个城已死。”曾国藩淡淡地说,他听到老弟的一声叹息,“可惜,城墙太坚固,我们又没有足以摧毁它的大炮,真叫煎熬啊。”
曾国藩从高台上快步走下:“咱们去城墙边看看。”
“不可!”曾国荃拦住老哥,“虽然看上去宁静无事,万一敌人认出您来,给你一枪,可就后悔莫及了。”
曾国藩拍了拍老弟的手:“没事,走!”
走到城墙的一座营垒前,曾国藩吃了一惊。营垒边上,竟然有几个人在摆地摊,官兵们正在和摊主们做交易。他不禁笑起来:“士兵们太清闲了。”
曾国荃急忙说:“哪里清闲,他们这些人昨天挖了一夜地道。”
地道,正是当时曾国荃对天京城所使用的主要攻击手段。湘军士兵在城墙周边挖了无数地道,先向下挖五米深,再横向朝城墙里面挖。本来就很艰巨的工作遇到护城河,更为艰难。湘军必须要斜着向下挖接近三十米,安全绕过河底后,开始向上挖,挖到离地面五米时,再横向朝城墙里面挖。
曾国藩视察天京战场时,他老弟已经挖了三十余处地道。不过,这些地道都半途而废。有的地道还未挖到城墙下,就遇到塌方,倒霉的士兵被活埋。有的在半途遇到也在挖地道的太平军,他们当然是有备而来,不仅带着铲子,还带着火枪,双方一交火,自然是只带铲子的湘军吃亏。
曾国荃想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在地道中都能和太平军“偶遇”。后来他才得知,李秀成常常站在高处观望,只要发现地面的野草枯黄,找准位置,让士兵顺这位置向城墙外挖,肯定能在地下碰到灰头土脸的湘军。
好运始终站在太平天国这边,有一次,湘军已神鬼不觉地把地道挖进城墙,一个太平军士兵恰好把枪插入地下,据他后来自己说,只是想休息一下,没想到插进去,枪就如中了地心引力,拼命向地里钻。士兵惊骇之下,马上明白地下有人,急忙呼唤战友,最终,这支湘军功亏一篑。
曾国藩听老弟讲这些事后的几天时间里,精神大为不好,一会儿抑郁,一会儿暴躁,始终无法把心静下来。有一天,他心情很平静,于是对曾国荃说:“还是请援兵吧,李鸿章的淮军装备比咱们强,如果他来,肯定能攻陷金陵。”
曾国荃思考了一会儿,像是做出生死抉择似的,极度痛苦地点了头。
攻陷天京
李鸿章能来,但不能马上来。他先说苏州要维稳,然后说淮军枪炮不熟,需要训练。曾国藩第三次催他时,他又说:“弹药缺乏,正在向上海的洋人购买。”
李鸿章的幕僚为主人着急,劝他说:“曾公是您的恩人,此时正需要您,您怎么见死不救啊。万一曾公急了,我担心你这位置不保啊。”
李鸿章诡异地一笑:“曾公不会急的,我跟你说吧,他催促我去天京,是给北京看呢。”
幕僚大惑不解,李鸿章眨了眨眼,欲语还休,最后扔给幕僚一句话:“你呀,动动脑子嘛!”
他的幕僚想得脑仁直疼,也想不明白这其中奥妙。其实在李鸿章脑子里,这件事太过于简单,简单得幼稚。他了解曾氏兄弟,绝不可能和别人分享收复金陵的功劳。实际上,他和曾国藩在给北京演一出不约而同的戏。曾国藩第四次来催时,李鸿章才给出回复:“我一定去金陵,但时间上,不敢保证。”
1864年6月,天京城里的庄稼郁郁葱葱,和城外的荒芜一比,简直成了绿洲。这是喜事,但也有悲事,而且是大悲。6月1日,中毒多日的洪秀全终于未等来上帝的再次垂青,病死在他那超级豪华的宫殿里。
在此之前,李秀成和天国官员们已预料了洪天王的死亡。大家在一起议事时,洪秀全浑身散发出如牲口一样的气息,令人作呕。李秀成曾明目张胆地看向宝座,他看到的不是洪秀全,而是一具流着脓水的死尸。
1864年5月的最后一天,神志突然清醒、浑身不再散发臭气的洪秀全叫来李秀成,身边站着他的儿子洪天贵福,自天京城被围之日起,洪秀全已暗示过天京城众生,洪天贵福是继他之后的二代天王。
洪秀全对李秀成吐露心声说:“你当初要我离开天京城,非是我不愿,而是我不敢。今后天国如何,我已看不到,我把我儿子交给你,随你带他去何方。”
李秀成什么话都没有说,因为他看到洪秀全脖子一歪,又昏死过去了。
洪秀全死的消息,让曾国荃如获至宝,但他在半个多月后才得到消息。于是,在这块宝贝的蛊惑下,他加大力度,命令全体官兵,不分昼夜,轮流挖地道。他要用地道把天京城埋葬。
1864年7月18日,对曾国荃的人生最值得大书特书。终于有一条地道挖到了城墙下,里面填充了足以把城墙炸开个大缺口的炸药,而李鸿章慢悠悠的信件也到了。
李鸿章说:“我已决定明天出发,去帮你打天京城。”
曾国荃召集全体军官会议,把李鸿章的信扔到桌上,睁圆了眼睛道:“有人要来了,两年的辛苦和成绩要和别人分享吗?”
众军官声若惊涛骇浪:“不!”
“好!”曾国荃一拳头砸到桌子上,“那就拜托诸位了。”
诸位自然卖力,在点燃了地道里的炸药,炸开了一道缺口后,掩藏在各处的湘军鱼贯而入。令他们惊奇的是,进入城墙后已前进了一百米,竟然未遇到任何抵抗。难道这真是个死城?或者说,所有的人都凭空消失了?
早上进入的城墙,傍晚时分,天京城所有城门都被里应外合攻破,湘军从城门进入时,根本不像是攻进来的,仿佛是敌人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的。
三万湘军全部进入天京城后,曾国荃回到大营,看上去他心情很放松,穿起短衣,光起脚,由于兴奋,汗和泪水顺着脸颊一齐流下。他的神经足足绷紧了两年,如今一放松,居然再也不能支撑,倒头便睡,鼾声惊动整个湘军大营。
他再也不必有所顾虑,可以放心去睡。因为在当时的世界上,只要短兵相接,没有一支军队可以和他的湘军相比,尤其是在城下憋了这么久后。
湘军顺利进入外城,是李秀成的计策。他的士兵长期被困,已丧失了绝对的斗志。所以他把所有部队都集中于内城,他告诉士兵,无论是安庆还是苏州,投降的太平军全被屠杀。所以,现在没有退路,只能和敌人玩命。
那天夜间,整个天京城火光四起,有太平军放的,也有湘军放的,还有炮火引燃的。天京成了魔界,大部分湘军开始烧杀抢劫强奸,只有一小部分在和太平军拼命,而这一小部分对李秀成部队而言,却已足够致命。
小说推荐
- 慢慢慢慢来
- 都说分手的男女只要有一人还喜欢着对方,那两人就没法继续当朋友 祁曼和池瀚却是例外 为啥 因为祁曼她反射弧长啊 池瀚…能鳖提这事吗?心塞 祁曼 ________ 已经开挖的新文,欢迎收藏 可戳直达通道 撩你,我是认真的 真的不要关注我的微博吗!我写起段子来也是一溜一溜的呢 爪机的姑娘搜一下“晋江殊默”
- 都市言情殊默完本
- 最新章:66 第 66 章
- 慢慢慢慢爱上你
- 【悬疑爱情】从不良少女变成女法医的第二年,我在解剖台上重逢了自己的情敌,也是我曾经最好的闺蜜 她的丈夫前来认尸,我终于又见到了爱过的那个男人。十六岁生日那天,做保姆的老妈把一个大男孩带回家,告诉我他是雇主不能见光的私生子,以后跟我们一起住 是他告诉我,这世上没有坏女孩,只有犯过错的好女孩。他还说,以
- 都市言情唐多令完本
- 最新章:139,结局(下)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曾国藩的升迁奥妙,官场之人不可不读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试,曾国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属中上,入县学。当时的湖南学政为岳镇南。曾国藩时名子城,是年二十三岁 道光十四年,湖南乡试,曾国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属中上。是科钦命主考官徐云瑞,副主考许乃安,曾的房考官为张启庚 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参加全国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6章
- 曾国藩家书
- 本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
- 现代文学曾国藩完本
- 最新章: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作者:赵月华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座,是那些在茫然之中寻找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 作为一本曾国藩的专著,本书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揭露了曾国藩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 本书填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首次详细研究了一位古代官员的收入与支出,揭示了清代官员的工资条、灰色收入与实
- 历史军事张_宏杰连载中
- 最新章:三、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 曾国藩,是中国官场史上堪称奇迹的人物,出身农家,却九年内连升十级,三十七岁便官至二品。从愤青到成为帝国重臣、屡败屡战到打垮太平天国、功高盖主却全身而退.本书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独家揭秘了他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以及驰骋官场、屹立不倒的大谋略 作者:所写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无弹窗免费全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5章
- 大象无形曾国藩
- 丁忧侍郎,被朝廷夺情起复,帮办湖南团练大臣:一介书生,为国家出生入死,终成一代相国名臣 他是大清开国文官封侯第一人,他是后世争议最大、毁誉最多、至今尚无定论的人 他到底是睁眼看世界、推动历史进程的功臣,还是镇压农民起义、阻碍历史前进的元凶 揭开层层迷雾,让你看一个全新、全面、真实的曾国藩 作者:汪衍
- 历史军事汪衍振连载中
- 最新章:一百二十二章 湘潭大检阅 檄文海内传
- 晚清有个曾国藩
-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