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称帝的话自然更要删掉。
一番大动干戈后,李秀成的供状重新出炉,曾国藩认认真真地看了三遍,长吁一口气道:“可以了。”
这三个字,是李秀成的催命符。
1864年8月19日,李秀成在囚牢被秘密处决。据说,李秀成临死前,对曾国藩毫无怨恨,他甚至说出这样的话来:“中堂(曾国藩)厚德,铭刻不忘,今世已误,来生愿图报。”
来生的事,谁说得准,有些人连今生都过得稀里糊涂。
屠刀快速切入李秀成的脖子时,他突然有了这种感觉:我这一辈子,大概是活错了。
八年以后,面对花园美景,曾国藩会不会想起1864年8月末那场大雨,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场大雨好大,如同天开了个窟窿,银河之水倾泻而下。
就在这场大雨期间,曾国藩遇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难题——自己是否该造反。
反还是不反
刘秀(东汉光武帝)还未称帝时,已有了称帝的实力,部属们不停地劝他称帝。刘秀就是不肯,当时各地军阀多如牛毛,谁称帝谁就是把火力主动引到自己身上来。有个叫耿纯的属下语重心长地对刘秀说:“兄弟们抛家舍业,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奔驰而侥幸未死,为的就是攀龙附凤,升官发财,成就功名志向。可现在您总是推辞,违背众人愿望,不登大位,不定尊号。如果再这样下去,我担心有人会对您彻底绝望,纷纷离去!”
刘秀恍然,原来,这些人跟着他刘秀时把他当成了发大家致大富的梯子啊!如果这张梯子不肯被他们踩,他们就会去寻找另外的梯子。
想明白了这道理,刘秀终于称帝,以“汉”为国号,史称东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人性中“恶”的,至少是不太光明的一面: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成语:攀龙附凤。
一千多年后,曾国藩也遇到了这种人性中的“恶”。尤其是当李秀成劝他称帝后,这种“恶”就如洪水般涌来。
第一个来劝进的人正是大嘴巴王闿运。曾国藩没齿难忘当年祁门被围时,王闿运溜走的事。最让他瞧不起的是,祁门之围一解,王闿运又乐呵呵地跑了回来。
他和同僚们看李秀成的供状时,一面看一面评点。这里文风太差,那里思想性不足,直到最后,看到李秀成要曾国藩独树一帜时,他才拍案叫绝,说,“五万字,就这几句最妙,可成经典!”
曾国藩鼻子都气歪了,他最忌讳的就是这个,想不到王闿运非哪壶不开提哪壶。李秀成被处决后,王闿运抱着几本书,跑去找曾国藩。
曾国藩原本不想见他,可架不住他在门外大呼小叫,碍于“礼贤下士”的声誉,只好把他请了进来。
王闿运大大咧咧,先把那些书放到桌上,又在上面重重地砸了一拳,笑嘻嘻地看着曾国藩。茶上来后,曾国藩请他喝茶,他不喝,而是指着那摞书:“曾公可知这是什么?”
曾国藩懒得看一眼,回了一个字:“书。”
“错!”王闿运扯开嗓门,“这是千秋功业!”
“壬秋(王闿运字)啊,不故弄玄虚,有话直讲。”
王闿运哈哈一笑:“这些书都是帝王之学,如今天下正多事之秋,自然是豪杰创立大业的绝好时机,我不会看走眼,如今天下,只有曾大帅您可以为之。”
未等曾国藩有任何反应,王闿运已侃侃而谈。帝王学,本来就是由远及近、娓娓道来之学,王闿运眉飞色舞,谈了半个时辰,曾国藩如死水一潭,毫无动静,只是一个劲地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子上写字。
王闿运谈完,曾国藩也写完,他站起来,转身进内屋去了,留下王闿运在孤独的厅堂里凌乱不堪。他一向反应敏锐,只凌乱了一会,慌忙去看桌子上的字,一大堆字其实只是一个字:妄。
王闿运抓耳挠腮,怒火中烧,当场就叫了起来:“曾公太不识抬举!”
自此,王闿运再没和曾国藩谈过“造反”的问题,几年后他离开曾国藩,收了大批弟子,讲学间隙,弟子们问到曾国藩。他说,当年除了李秀成之外,只有我敢和他说创建非常人事业的话,可惜:曾太不识抬举!
王闿运的眼界太闭塞,这大概缘于他进曾国藩幕府晚,又因为他目空一切,懒得和曾国藩之外的任何人交流,所以他不知道。
早在他之前,就有人试探过曾国藩。据说,胡林翼活着时有次去见曾国藩,送了他一副联语:“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曾国藩乐不可支,胡林翼走后,曾国藩发现在对方的茶碗下压了张小纸条:“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
没有史料记载曾国藩看到这句话后的反应,但左宗棠劝他自立大旗时,他的反应却有据可查。樊燮案后,左宗棠在曾国藩的帮助下逃脱升天,去神鼎山游玩时,写了一副联语:“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写后把他邮寄给胡林翼,请他转交曾国藩。
鼎是中国古人心目中最高权力的象征,相传是大禹所铸,共有九个,象征着当时的九州,后来成为周王朝的国宝,只有国王才有资格拥有。若干年前,楚庄王带领军队到东周王城洛阳,想看看这九鼎,周王险些没吓死,以为楚庄王是要夺他的权力,这就是问鼎中原的来由。
其实,楚庄王根本就没有这意思,被委婉地拒绝后,楚庄王哈哈大笑说,你们那破鼎,我们楚国一家出一枚铜钉,就能铸造九十个。
左宗棠这副联的意思是试探曾国藩,您想问鼎中原吗?
曾国藩看了一眼,提笔把“似”字改为“未”,于是就变成了“鼎之轻重,未可问焉。”据说左宗棠看了回复后,一笑而已。
如果这故事不是假的,那就是左宗棠当时脑子里进水了,或者是他对曾国藩救了他一命而用这种方式表示感谢。左宗棠比王闿运还要自命不凡,怎么可能拥护曾国藩当皇帝?
但当时很多人都隐晦地点拨曾国藩问鼎,倒是真的。李秀成被处决后,这种点拨已形成气候。特别是当中央政府对曾国藩擅自处决李秀成而质疑时,湘军将领们更是热血沸腾,鼓动曾国藩造反成了金陵城中最大的政治生活。
曾国荃忙得不可开交,他了解老哥,所以不会亲自去说,而是鼓动其他人群起而上。紧接而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这种论调极度升温,据可靠消息,中央政府要派人来追查洪秀全留下的财宝。
曾国荃直冒冷汗,立即采取行动。一天夜里,曾国藩刚睡下,听得外面骚动,门被打开,三十多位湘军将领涌了进来,全部戎装。
他的脑海里猛地蹦出一个历史画面:赵匡胤(宋太祖)的陈桥兵变!
这一历史画面渐渐清晰,曾国藩猛地大吼一声,从床上一跃而起,先发制人:“九帅(曾国荃)也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还未确定怎么回答,曾国藩用威严的语气命令:“去请!”
曾国荃听了来人对曾国藩表情的描述,知道这事砸锅了,死活不去。曾国藩派了亲兵卫队来请,他只好脱下战袍,垂头丧气地来到了曾国藩处。
曾国藩坐在椅子里,一言不发,曾国荃和将军们手足无措。许久,曾国藩才对曾国荃说,“纸笔!”
曾国荃把纸笔奉上,曾国藩伏案挥笔写成一联,又认真地看了一遍,掷了笔,转身离去。
众人围过来看,只见上面写道: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荃早就预料到是这种结果,湘军的将军们仔细品味了半天,都摇头叹息,攀龙附凤的苗头就被这对联扼杀了。
后来,再也无人向曾国藩提过“造反”的事。如果我们对曾国藩的前半生有所了解,就可知道,他根本就不想造反,传统文化里的“忠君”已深深铭刻在他骨子上。即使他想过造反,成功的希望也很渺茫。
若他真反,能和他并肩战斗的只有湘系集团成员,这支军队当时有十万人,武器仍以铁片子为主。李鸿章肯定不会助他,长江上游的官文更不会,僧格林沁大军在安徽、湖北一带,控制中原。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曾国藩的湘军真的可以天下无敌。恰好相反,曾国藩早已注意到湘军已暮气沉沉,不然不会让李鸿章别建一军。
曾国藩不是曹操,也不是取代了唐朝的朱温,他只是他曾国藩,一个受中华儒家文化熏陶大半辈子,几乎熏成腊肉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忠孝仁义是他的名片,更是他的灵魂!
但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紫禁城并未因他老实巴交、忠心耿耿,就会对他信任有加,恰好相反,紫禁城对消灭了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已是耿耿于怀。
曾国藩怒了
当曾国荃把收复金陵的消息第一时间奏报紫禁城时,整个北京城轰动了。慈禧眉开眼笑,奕訢却板着脸,毫无欢喜之情。慈禧认为他不合群,此时最应该普天同乐。奕訢却不无忧虑地指出,曾氏兄弟又上了一层楼,只怕咱这楼不够他们上的了。
慈禧悚然,翻脸像翻书一样,发出圣旨给曾国荃,不是表扬,而是严厉斥责:“你在奏报中说攻破外城后就跑回雨花台老营休息,你身为主帅,却不和将士们共进退,成何体统?!幸好祖宗保佑,你的部队侥幸成功,否则,必拿你是问!”
他妈妈的!曾国荃暴跳如雷,心如乱麻,老子拿下金陵,这是震铄古今的巨功,你不嘉奖就算了,竟然还斥责我,这他妈的还有天理吗?
小说推荐
- 慢慢慢慢来
- 都说分手的男女只要有一人还喜欢着对方,那两人就没法继续当朋友 祁曼和池瀚却是例外 为啥 因为祁曼她反射弧长啊 池瀚…能鳖提这事吗?心塞 祁曼 ________ 已经开挖的新文,欢迎收藏 可戳直达通道 撩你,我是认真的 真的不要关注我的微博吗!我写起段子来也是一溜一溜的呢 爪机的姑娘搜一下“晋江殊默”
- 都市言情殊默完本
- 最新章:66 第 66 章
- 慢慢慢慢爱上你
- 【悬疑爱情】从不良少女变成女法医的第二年,我在解剖台上重逢了自己的情敌,也是我曾经最好的闺蜜 她的丈夫前来认尸,我终于又见到了爱过的那个男人。十六岁生日那天,做保姆的老妈把一个大男孩带回家,告诉我他是雇主不能见光的私生子,以后跟我们一起住 是他告诉我,这世上没有坏女孩,只有犯过错的好女孩。他还说,以
- 都市言情唐多令完本
- 最新章:139,结局(下)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曾国藩的升迁奥妙,官场之人不可不读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试,曾国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属中上,入县学。当时的湖南学政为岳镇南。曾国藩时名子城,是年二十三岁 道光十四年,湖南乡试,曾国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属中上。是科钦命主考官徐云瑞,副主考许乃安,曾的房考官为张启庚 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参加全国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6章
- 曾国藩家书
- 本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
- 现代文学曾国藩完本
- 最新章: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作者:赵月华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座,是那些在茫然之中寻找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 作为一本曾国藩的专著,本书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同时也揭露了曾国藩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 本书填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首次详细研究了一位古代官员的收入与支出,揭示了清代官员的工资条、灰色收入与实
- 历史军事张_宏杰连载中
- 最新章:三、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 曾国藩,是中国官场史上堪称奇迹的人物,出身农家,却九年内连升十级,三十七岁便官至二品。从愤青到成为帝国重臣、屡败屡战到打垮太平天国、功高盖主却全身而退.本书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独家揭秘了他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以及驰骋官场、屹立不倒的大谋略 作者:所写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无弹窗免费全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5章
- 大象无形曾国藩
- 丁忧侍郎,被朝廷夺情起复,帮办湖南团练大臣:一介书生,为国家出生入死,终成一代相国名臣 他是大清开国文官封侯第一人,他是后世争议最大、毁誉最多、至今尚无定论的人 他到底是睁眼看世界、推动历史进程的功臣,还是镇压农民起义、阻碍历史前进的元凶 揭开层层迷雾,让你看一个全新、全面、真实的曾国藩 作者:汪衍
- 历史军事汪衍振连载中
- 最新章:一百二十二章 湘潭大检阅 檄文海内传
- 晚清有个曾国藩
-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