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铁拳

第51章


要知道他们既没有过国防部,也没有过自己的总参谋部,只有国家防御力量。最近二十年来,日本积极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建设强大的海上进攻战斗群,旨在从我们手中夺回北方领土。日本增强登陆作战能力,建设强大的航空战斗群,但是没有敢冒险发动战役,夺取千岛群岛的四个岛屿。”
  “显然,现在的经济形势,加上中国反对日本增强军事实力,迫使日本人改变想法。清醒的日本人明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大于某种武装进攻。没有任何人谋求占领日本群岛。日本还与中国有岛屿争端。因此他们没有能力推行进攻性和侵略性的政策。他们认为这是徒劳无益的,因此他们来到我们的远东和其他地区,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将来一旦再次发生福岛式的灾难,可以把部分日本民众移民到这里。”
  “原则上讲,如果算上实际因素的话,日本的军事威胁是丝线状的(很小)。我们知道日本武装力量的特殊地位。但是日本去年就曾宣布必须削减军事支出,因为其军费已不符合日本为自己确定的地位。”
  “削减军事支出,一方面是为了修订国家预算,增加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另一方面表明日本开始重返自己确定的地位,显示自己的非侵略性本质。原则上讲,今天为了解决可能在东亚地区出现的冲突,外交措施已经足够,在此条件下还谈不上军事冲突。”
  只要普京在,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就绝对不会受到侵害,无论对手是美国、北约还是日本,这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的思维定式。坚强的性格与坚定的信仰,让他敢于以强硬的姿态和立场不惜代价去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借用普京自己曾说过的一句话——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是我的职责,我终生不忘。
第三度竞选——人们反对普京?
  进入2011年后,2012年3月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大选便近在眼前。全世界的目光都汇聚到普京身上。他会竞选下一届俄罗斯总统吗?“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普京会不会信守诺言,完成他二十年的总统任期?2008年梅德韦杰夫已经为普京修改了俄罗斯宪法,如果2012年普京再次竞选总统获胜,他的总统任期将是六年,连任两届就是十二年,加上他以前的八年总统生涯,恰好是整整二十年。“梅普体制”会不会继续维持下去,届时普京当总统,梅德韦杰夫任总理,再来一轮“王车易位”?
  普京的回答是,当然如此,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这需要一些必要铺垫作为准备步骤。2011年4月,总理普京对媒体记者说,他和梅德韦杰夫都不排除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的可能。他俩将根据选举前的国内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做出是否参选的决定。现在离总统选举还有一年时间,如果急于做出参选的决定将影响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
  几个月之后,总统梅德韦杰夫暗示,他不希望和普京成为2012年总统大选中的竞争对手。梅德韦杰夫说,他希望能参加2012年总统连任选举,但如果普京确定参选,他将有可能退出。
  从“普京不排除可能参选”到“梅德韦杰夫将不参选”,所有人都明白,结论呼之欲出。2011年9月,梅德韦杰夫在统一俄罗斯党年会上提名普京参加2012年3月总统竞选。普京当场接受这一提议,公开宣布——参加2012俄罗斯总统大选。老规矩,普京同时宣布,如果自己当选俄罗斯联普京归来邦总统,将提名梅德韦杰夫出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
  在接受提名的演讲中,普京说道:“当我听到人们高呼‘俄罗斯’的时候,我认为所有的观众都应该这样做!”普京随即用拳头猛击演讲台,现场顿时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万岁!万岁!”
  普京再度参选俄罗斯总统,在美国和北约国家间引起了一阵恐慌性的影响。普京的对手深知普京在民间的高支持率,更清楚普京的强硬手腕。为了化解外界的疑虑,普京特意安排了一次与对手们面对面的机会。2011年11月11日,普京在首都莫斯科郊外会见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成员。面对国内外学者,普京解释了自己寻求再次参加总统竞选的决定,他将在选举中为民众提供评判过去和展望未来的机会。针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俄罗斯事务专家学者对“梅普易位”执政方式的质疑,普京说,他知道这种模式存在缺陷,“但不知道哪种执政方式完美”。
  这样谦卑的姿态已经是普京的底线了,他实在不习惯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现场有西方记者问他:是否会就从他的好友梅德韦杰夫手里收回俄罗斯总统职位的行动做出“道歉”?普京直视提问者,当场宣称:“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任何事!”
  普京喜欢在公共场合反复提到的历史人物有两位,一位是俄罗斯的彼得·斯托雷平,一位是美国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前者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时代的总理,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后者是人尽皆知的美国总统,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打破了美国总统任期最多两届的惯例。普京以这两人为榜样,隐隐寄托着自己的抱负。结果现场有人向普京发问:“您是否知道,这两位政治人物都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他们的宏愿最终实现?”
  事后有人形容,普京面对的是“一片肤浅的、神经质的嘲笑”。但普京一句话就让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嘲笑者闭上了嘴——“目前还不是安排我葬礼的时候!”
  很显然,普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如果没有他,下一个阶段的俄罗斯历史该如何书写。
  斯托雷平是俄罗斯近代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面对日俄战争的惨败和1905年革命后的动荡局面,斯托雷平力图通过非革命性的方式来完成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转变。但他失败了,在遭受一系列政治挫折之后,斯托雷平辞去总理职务,并随后遭到暗杀。斯托雷平1907年在斥责俄罗斯杜马的议员时有过一句名言——“你们需要巨大的震动,我们需要强大的俄国!”而普京常说的一句话正是斯托雷平的翻版:“我们不需要巨大的震动,我们需要强大的俄罗斯!”普京谋求连任,谋求二十年稳定的总统任期,他所需要的正是实现自己强国理念的条件——一段足够长的稳定期,没有大的动荡和变革,在这段稳定期内有条不紊地来改变俄罗斯人的命运,最终使俄罗斯实现强国之梦和伟大复兴。
  要做到这一步,普京需要俄罗斯人的认同与配合。普京要俄罗斯人相信,二十年的总统任期目的是为俄罗斯的强大创造条件,而不是满足自己的权力欲。自己并不想当一个现代的沙皇,普京只需要俄罗斯人认同自己、认同国家。为此,早在2000年第一次当选总统之前,他就在《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如此写道:“对我们来讲,这个国家连同它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一直在国家和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特别重要的角色。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讲,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不应去对抗的。恰恰相反,强大的国家是秩序的源泉和保证、是任何变革的发起人和主要推动者……社会渴望恢复国家作为指导者和调节者的角色。”
  不过,并不是所有俄罗斯人都这样想。可能连普京本人都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总统大选,他面临前所未有的反对浪潮。普京在初登权力顶峰时,俄罗斯需要他的铁腕政治和强悍风格来消除对未来的迷茫。他曾经是这个国家唯一可以倚仗的英雄人物。但现在不同了,普京对权力的长久掌控和头顶隐隐显露的“新沙皇”光环,让曾经崇拜他的俄罗斯民众起了分化。尤其是俄罗斯新一代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开始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外部世界。前苏联解体二十年来,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缓慢前行,经济发展受到诸多体制因素困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限,腐败、贪污现象的横行,让民众开始逐渐对现状不满,尤其是中产阶级以及年轻一代,他们要普京归来求社会发生改变,而满足他们发生改变要求的最直接体现,便是对领导者普京试图第三度连任总统的反抗。
  此刻,普京不再是俄罗斯人,尤其是俄罗斯年轻人唯一的选择。这些年轻人参加集会,谴责政府,抨击普京,“停止迫害”和“不要普京”是他们喊出的口号。莫斯科已经悄然间发生了改变,街道上不仅仅有对普京膜拜式的欢呼,更有成群结队的反对者,发出反对普京的呼声。莫斯科成千上万的普京反对者走上街头,他们戴白色围巾或者白丝带,举着白色气球,呼吁普京淡出政坛。几千名反对者开车行驶在市中心的环路上,集体按喇叭,声援白色“倒普运动”。
  在“倒普运动”的影响下,2011年12月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结果公布,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支持率下滑,但仍然凭借49.29%的得票率取得了选举的胜利。但随后媒体披露了大量暗箱操作的新闻,选举公平性遭到了空前的质疑,也使得2012年3月4日的总统大选,被质疑是政治势力操纵选举,遭到世界舆论的抨击。
  反对派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普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