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铁拳

第63章


奥巴马向普京表示:俄罗斯干涉乌克兰“将付出代价”。包括“乔治·布什”号核动力航空母舰、3艘核潜艇和16艘其他军舰组成的美国海军编队开往黑海。外界惊叹,美国向黑海派出航母编队,意在表明美国在俄罗斯发动“入侵”时有能力对俄军做出回应。俄罗斯海军总司令部却表示,美国航母将无法通过黑海海峡,因为根据黑海海峡通行的蒙特勒国际公约规定,非黑海国家的这一级别军舰是没有权利通过黑海海峡的。果然,美国的航空母舰终究没能进入黑海,只能在地中海遥望着克里米亚局势不断按照普京的构想发展变化。
  局势终于走到了关键的一步。克里米亚议会进行表决,一致同意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克里米亚议会将这一决定提交给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其审查。同时,克里米亚宣布,将于3月16日举行公民投票,决定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公投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否赞成克里米亚在享有俄罗斯联邦主体权利的基础上与俄罗斯重新合并;第二,是否赞成恢复克里米亚共和国1992年宪法并赞成克里米亚作为乌克兰的一部分。将有来自23个国家的约70名观察员前来观察克里米亚公投,包括欧洲议会议员、一些国家议会议员、国际法问题专家和著名的政治家。俄方观察员包括俄罗斯国家杜马、联邦委员会的成员。乌克兰反复表示,不会承认公投结果。但乌克兰的表态,在普京的棋局中,似乎已经无关紧要。
荡气回肠——普京的演说
  局势持续发展,但全世界的目光都被暂时吸引到了克里米亚新任命的美女检察长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身上。数以百计的俄罗斯军车向辛菲罗波尔方向增援,驻克里米亚俄军数量增至2万人。联合国安理会于2014年3月15日就美国起草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表决,这一草案称将于3月16日举行的克里米亚公决“无效”,“不能构成任何改变克里米亚现状的基础”。结果这一决议草案遭俄罗斯一票否决。一切都无法阻止了。3月16日的公投一切顺利。3月17日,克里米亚计票完毕,公布公投结果——公投最终投票率为82.71%,参与公投的96.77%选民投票支持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就这样,克里米亚当局正式宣布从乌克兰“独立”,并正式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
  克里米亚形势发展变化的速度之快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因为事先民意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公民赞同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公投的结果没有出人意料。人们在观望和预测的是,普京是否会立刻承认其独立,是否会接纳其入俄申请。然而普京没有留给人们观望的时间。
  3月18日,普京、克里米亚议会议长康斯坦丁诺夫、克里米亚总理阿克肖诺夫和塞瓦斯托波尔市议会主席恰雷,共同签署有关克里米亚共和国普京的克里米亚胜局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签字仪式结束,俄罗斯国歌奏响在克里姆林宫。
  在签字的前一刻,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向议会上下两院发表演讲,就克里米亚问题阐述俄方立场。现场听众包括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联邦委员会成员、俄罗斯联邦各地区负责人和公民代表,以及前来商讨入俄事宜的克里米亚领导人。普京发表了极具爱国激情的演讲,不时被与会者全体起立的欢呼声、鼓掌喝彩声和泪水所打断。
  中午好,尊敬的联邦委员会成员们,杜马议员们:
  中午好,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的代表们:
  是的,他们在这里,和我们的俄罗斯公民们在一起。(掌声)尊敬的朋友们,我们今天聚在这里,为的是解决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一个对我们来说有历史意义的问题。3月16日,在克里米亚举行了全民公决,此次公决完全符合民主程序和国际法规则。参与公决的有82%的居民,其中超过96%的选民支持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这个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
  要想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公决,只需要了解一下克里米亚的历史,要知道从过去到现在,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又意味着什么。克里米亚渗透着我们共同的历史与骄傲。这里坐落着古老的古希腊城市克森尼索,正是在这里弗拉基米尔大公接受了洗礼,使得俄罗斯成为一个东正教国家。它的这一精神遗产奠定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共同文化、价值观与文明基础,注定使得我们三国的人民结合在一起。在克里米亚有俄罗斯士兵的墓地,凭借这些士兵的英勇作战,俄罗斯在1783年将克里米亚收为自己的领土。这里有塞瓦斯托波尔——传说之城,伟大的命运之城,堡垒之城,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故乡。在克里米亚有巴拉克拉瓦和刻赤、马拉霍夫古墓和萨布恩山。这里的每一个地方对我们来说都是神圣的,是俄罗斯军队荣耀与勇气的象征。
  克里米亚是独一无二的多民族文化混合体。在这一点上,克里米亚与大俄罗斯非常相似,在几个世纪中,这里没有一个民族彻底消失。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克里米亚鞑靼人与其他民族的人,在克里米亚的土地上生活、工作,都保持了自己的风格、传统、语言和信仰。
  顺便说一下,在克里米亚半岛今天的220万居民中,有近150万的俄罗斯人,35万以俄语为母语的乌克兰人,还有29万至30万克里米亚鞑靼人,公投已经表明,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期望加入俄罗斯。是的,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克里米亚鞑靼人受到了非常残酷的对待,就像苏联的其他民族一样。我只说一点:当时受到镇压的有成百万的不同民族的人,当然其中也有俄罗斯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我认为,应当采取一切必要的政治与法律手段来恢复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权利与英名。我们将会满怀尊敬地对待居住在克里米亚的少数民族。这是他们共同的家园,他们的小小祖国。我知道克里米亚人会支持这一点:在克里米亚将有三个地位平等的官方语言——俄语、乌克兰语和克里米亚鞑靼语。
  尊敬的同事们!
  在克里米亚人民的心里,在他们的记忆里,他们曾经是,也始终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份信念建立在真理与公平的基础上,它不可动摇、代代相传。在它面前,任何时间与环境变迁都是无力的。我们在20世纪一起经受了许多动荡与变革,但这些变化也无力改变这份信念。(十月)革命后,(苏联)共产党将俄罗斯南部一大块划入乌克兰版图,上帝会论断此事——这是无视当地人口构成所做出的举动。今天,这块土地成为了乌克兰的东南部分。1954年,根据将克里米亚划入乌克兰的决定,塞瓦斯托波尔也同时被移交给乌克兰,尽管当时塞瓦斯托波尔还是从属于俄罗斯的。提出这一决定的是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是什么推动了他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在乌克兰赢得自己的声誉,还是为了给自己30年代在乌克兰组织大规模镇压的举动赎罪?这一点让历史学家来研究吧。对我们来说,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个决定(把克里米亚交给乌克兰)明显有违宪法,即使在当时也是如此,这是私相授受。自然,在极权国家里,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居民无处申辩,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既成事实了。当时在百姓中也产生了疑问:克里米亚怎么突然归乌克兰了?当然,当时普京的克里米亚胜局从宏观视角来看,这个决定也只是形式上的,要知道这都发生在一个巨大的国家之内。只是当时完全不能想象,乌克兰和俄罗斯有一天会成为两个不同的国家。然而,这件事还是发生了。令人惋惜啊!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现实——苏联解体了,这件事发生得如此之突然,很少有人明白这过程与结果是多么地具有戏剧性。许多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其他共和国的人民期待新的联合,期待独联体会成为新形式的国家共同体,毕竟独联体承诺使用统一货币、统一的经济空间和共同的武装力量。可是这一切都只是(空头)承诺罢了,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新的庞大联盟。这样,克里米亚就突然成为另一个国家的国土了,俄罗斯这才意识到,克里米亚不仅仅是被偷走了,而是被抢走了。
  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俄罗斯自己促成了苏联的解体,却丢下了克里米亚和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上百万的俄罗斯人在俄罗斯这个国家里上床睡觉,醒来时却已身在俄罗斯之外了。俄罗斯人一瞬间就在过去的共和国里成为了少数民族。俄罗斯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分裂的民族。
  今天,许多年过去了,我听说,在1991年时,克里米亚人就像一袋土豆一样被踢来踢去。对这个说法,我认为很难有更贴切的比喻。作为国家的俄罗斯是什么?是那时的俄国吗?俄罗斯低下了头逆来顺受,将委屈吞了下去。我们国家当时处在一个沉重的状态,完全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人们却不能忍受如此明目张胆的历史不公正。这些年,许多俄罗斯公民和社会活动家不止一次地提出了这个议题,他们说,克里米亚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的土地,而塞瓦斯托波尔是俄罗斯的城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